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兄常年不在家,堂嫂那边常时缺米缺油,杜月笙不便在他们家就食。八岁的小孩全无生活能力,饿了些时;他只好哭哭啼啼,找上外婆家,外婆是他生母朱太夫人的母亲,对这个孤苦伶仃、饥寒交迫的外孙,相当钟爱。可是外家境况一样的苦,一家大小;都靠杜月笙的老娘舅朱阳声,做泥水匠渡日。多一口入吃饭,那怕是个小孩子,也形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
江南有句俗谚:「冷粥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站起来只有饭桌高的杜月笙已经懂得察言观色,见机知趣。娘舅一家,除了老外婆,很少有人给他好脸色看,为了争取老娘舅和舅母的好感,杜月笙整天沉默寡言,埋头工作,一看到家里有事,便自动的掳起袖子干。他去拾草、打柴、背那足足有他半人高的箩筐、柴夹;后园里浇粪,种菜,帮外婆舅母煮饭,带领小孩,替老娘舅跑街,采买。他以为咬紧牙关,拼命的做,可以得到舅父舅母的欢心,让他在外家存得住身。没想到舅父舅母照样对他施以白眼,偶然犯了点小错,不是厉声叱骂,便是大巴掌,爆栗子,打得他晕头转向,凿得他金星四迸。
上十岁的小孩子懂得什么呢?辛勤努力全归无效,讨好卖乖无人置理,他几乎对整个人世失望,他永远没法讨人家欢喜,他是外家的累赘,厌嫌物,眼中钉。不管他每天要做多少事,娘舅舅母始终认定他是各吃闲饭的,拋不掉的包袱。过三年忍气吞声,泪洒心田得日子,坏运到又来了。光绪二十四年,杜月笙十一岁,浦东的农夫犁地,在烂泥巴里掘出了黑米;于是谣诼纷纭,人心惊惶,说是又将有天灾人祸降临。果不其然,当年的五月二十,乎起大风,呼啸过境时,伤损了无数稼穑。从此米价大涨,早晚行市不同,最贵的时候,每石涨到七千二百文,老娘舅自顾不暇,三餐不继,对这个多余的累赘,供应难免匮乏,杜月笙常时饿得头昏眼花,坐在路边晒太阳。出身寒微先世难考
中华民国二十年六月十日,筹建经年的「杜氏家祠」落成;时值杜月生笙先生四十四岁,事业绚烂之极,声誉如日中天,以他个人的心情来说,「衣锦荣归,踌躇满志」,约略可以当之。
因为他出身一个小商人的家庭,三岁失恃,五岁失怙,八岁那年,爱他如同己出的继母,以生活所迫,脱离杜氏门庭。杜月笙依食外祖母家,三餐不继,衣履难周,更历尽了人情寒暖,世态炎凉,诚所谓「寒日饮冰;点滴心头」。十五岁时他想出外谋生,苦无资斧,脑筋动到祖传的半幢破房子上,被他舅父饱打一顿,又受了姑丈的严词呵责,他一怒而离开家乡赤手空拳,渡江到上海求生存,打天下。外祖母送他到半途之中的八字桥,相对泣别,当时他泪眼望着高桥,立了个誓:
「来日我若不能荣宗耀祖,誓不言归」
十九年后杜月笙「奉主入祠」,众庶腾欢,百朋宠锡,盛况堪称空前,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津津乐道,许为民国开元以后,太平盛世的无上豪举。今总统蒋公颁赠匾额,再赐祝词,此外题赠匾额的还有三位退职总统暨执政,徐世昌、曹锟、段祺瑞;以及吴佩孚、章太炎、于右任、李烈钧、张学良、张宗昌、马福祥、班禅等,致翰章祝词的有胡汉民、汪精卫、郑孝胥、杨度、何成浚、谷正伦、杨杰、邓锡侯等。全国各省各埠,均派代表专程致贺。在杜月笙与其家人之后列队行进的亲友,多达五六千人。上海市民,几于空城而出,麕集街道两侧参观。曾有人说,当时盛况,较诸伦敦英皇加冕,亦无逊色。
然而无可否认,杜月笙在这一派花团锦簇,雍容华贵之中,他的内心仍有几许悲酸,一缕惆怅。除了回首当年的艰辛,他还有一腔憾恨;由于父母死得早,近支族人丁口单薄,杜月笙不但对他的先世茫无所知,甚至连他祖父的名讳也说不上来。
幸有一代朴学大师,古文泰斗章炳麟(太炎)先生,根据杜月笙儿时听闻杜家是由浙江海宁迁来这一点,详征博引,考校杜氏世系,确定江南之杜,以山阴杜衍始着。章太炎先生为此特地写了一篇「高桥杜氏祠堂记」,为传诵一时的皇皇之作,同时也是为杜月笙写传记,最重要的一篇文献
「杜之先出帝尧。夏时有刘累,及周封于杜,为杜伯。其子湿叔,违难于周,适晋而为范氏,范氏支子在秦者复为刘,以启汉家。故杜也、范也、刘也,皆同出也。杜氏在汉也,有御史大夫周,始自南阳徙茂陵。自是至唐世为先望。其八皆祖御史大夫。惟在濮阳者祖七国时杜赫,自江以南无闻焉。宋世有祁国公衍实家山阴,江南之杜自是始着也。高桥者,上海浦东之乡也。杜氏宅其地,盖不知几何世?其署郡曰京兆。末孙镛自寒微起为任侠,以讨妖寇,有安集上海功,江南北豪杰皆宗之。始就高桥祠堂祀其父祖以上,同堂异室之制,近世虽至尊犹然。故诸子庶不立别庙,独为一堂,以昭穆叙群主,盖通制然也。凡祠堂为址八亩,其壖地以诗设塾及图书馆,所以流世泽帅后昆也。余处上海,久与镛习识。祠成而镛请之为记。夫祠堂者,上以具岁时之享,下使子孙瞻焉,以捆致其室家者也。杜氏在汉唐,其为卿相在以十数,盛矣。上推至帝尧,又弥盛矣。虽然,自尧之盛,尚不能覆露其子,使袭大宝,其余虽登公辅,赐汤沐之邑,曾微百年,后之人至不能指其先世里居所在,此镛所知也。为子孙者,岂不在于自振拔乎哉?和以处宗族,勤以长地材,福倍汉唐盛世可也。其兄弟不辑其居处,日偷祸倍,矜寡无告可也。抑闻之,古之训言,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不可谓不朽。称不朽者,惟立德立功立言,宜追视杜氏之先,立德莫如大司空林,立功莫如当阳侯预,立言莫如岐公佑,其取法非远也。镛既以讨贼有功,其当益崇明德,为后世程法。然后课以道蓻,使其就文质,化为畔 ,以跂于古之立言者。有是三者,而济以和宗族,勤地材,则于守其宗祊也何有。不然,昔之九望,奄然泯没于今者七八矣。虽有丹楹之座,穷九州美味之飨,其足以传嗣者几何?吁,可畏也,乃记之云尔。」
章文中所称的:「宋世有祁国公衍实家山阴,江南之杜自是始着也。」以及:「自尧之盛,尚不能覆露其子,使袭大宝,其余虽登公辅,赐汤沐之邑,曾微百年,后之人至不能指其先世里居所在,此镛所知也。为子孙者,岂不在于自振拔乎哉?」其实,在「杜祠」落成前后,杜月笙对于纂修谱牒这一桩大事,始终念念不忘,曾经多方致力,民国十九年起,即已分刊告白,广事征集宗族资料。民国三十八年,犹请刘春甫先生代为编纂,可惜大功尚未告成,中共渡江,上海沦陷,杜月笙挈家人匆匆避港。这部未完成的族谱,随刘先生陷于大陆,不久,听说刘先生也做了古人。
但自杜月笙病逝香港,家人扶柩来台安厝,留居台湾的诸人,对杜月笙此一未竟之心愿,仍在继续征集史料,考校参证。根据章太炎先生提示的线索,利用中央研究院等各大图书馆的史籍志书,关于高桥杜家的先世,总算找出来了些头绪。
宋世有祁公衍实家山阴。章先生指的是宋朝祁国公杜衍,杜衍字世昌,大中祥符进士,历知外郡,很有政声。宋仁宗时任御史中丞,拜枢密使同平章事,可是他持正不阿,落落寡合,被朝中的小人排挤,只当了一百天的宰相,乃以太子少师告老致仕,封祁国公,卒谥文献。他是有宋一代的名臣之一
山阴,浙江县名,秦置,清代合山阴、会稽两县为绍兴府,民国废府改绍兴县。高桥杜家系自海宁迁来,海宁和绍兴,祇隔一条钱塘江。
查遍弘治本上海县志、同治本县志、民国七年上海县续志,于焉寻出杜氏先世的端倪。宋朝有杜可久,是祁国公杜衍的后代,做过青龙镇直学,以文章行世,训读诸生,他在西霞浦住家,死后葬在「杜村」。
元朝,有杜元芳、杜英发两兄弟,都是祁国公的九世孙。杜元芳字玉泉,当过德清县主簿,晚年归隐杜村,曾经造了一座翡翠碧云楼,藏书万卷,系当时上海的一处胜迹。他又建了一幢别墅在周浦,后来由他的侄孙尧夫居住,杜尧夫在周浦建了一座桥,初名尧夫桥,后改杜浦桥。自此,杜村杜浦,皆以杜氏族居而获名。
他的弟弟杜英发,字俊卿,当过建宁路蒙古字学正,迁南京教授,归隐西霞浦,号西霞道人。他为人慷慨尚义,各重一方。杜俊卿有一位叔叔无后,曾以莫姓子为螟蛉,嗣又由俊卿公承祧。叔父一死,杜俊卿悉付家产与莫姓义兄,并且广置义田储粟,资助邻里婚丧各事。
杜元芳名希仲、希仲有子名隰,字宗原,明太祖洪武年间中词科,拜太常赞礼卿,礼部给事中。朱洪武皇帝很喜欢他,告病回沪养病时期,一连两次派人存问,他死时只有三十三岁,他的弟弟杜恒,存有诗集。
宋祁国公杜衍的后人,由南而北,迁到上海,起初都住在杜村。杜村原名周浦,后属杜浦镇,座落在上海县城东南卅六里,属十七保。至于月笙一支所住的浦东高桥,位于县城东北卅六里处,隶高昌乡二十二保,两地直线距离,近在密迩,而且同属浦东区域。
明朝,一位移居浦东的杜门远祖中过进士,官拜尚书,那是杜士全,字道执,嘉靖戊午登科。他的弟弟杜士基,隆庆二十年进士,字慕明,官拜南京兵部郎中。
杜尚书很受上海人推重,他曾留下一则轶事:某年他回浦东扫墓,轻装简从,答报亲友,只带了一名老苍头,和两三名小僮,并且吩咐报名帖时不许高声。回家后老苍头说今天拜客扈从太少,恐怕有失礼制。当其时他说了一段入情入理的话:
「你们懂得什么叫做礼制吗?我亲友三党之中,贫苦的很多,他们居室湫隘,扈从去得多了,那来的廊庑安顿你们?于是主人必感局蹐,我也不得心安,只好匆匆告别,那才真是失了礼制呢!」
明代以后,杜氏族人中进士做官的,有杜宗彝,字孝若,陵州知州。杜献В止场6攀钡恰⒍攀笔ぁ⒍徘橇郑退亩喻胝鳌6坯胝鞯亩蛹状骸⑼海际枪鄙鹤肿涌酰龉亍
杜家最后的一名举人,是杜惠炘公,同治九年中科,字仲炎,号紫莼,任过知县,后来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他死于光绪十八年,杜月笙已经出世了,他那年五岁。
至于,章文中所云:「其署郡曰京兆」,那是因为在汉朝的时候,南阳豪族杜周,举家徙居茂陵(今陜西兴平县东北,属京兆郡),从此,姓杜的人都称「京兆郡」。
杜月笙自己曾说:杜家的祖籍确属浙江海宁,其祖先经营丝茧行业,失败后移居上海高桥,至于是从海宁原籍迁来,抑或系由上海某地迁徙,他以儿时偶然听闻,记忆已不真切。不过,杜家在高桥的祖宅年代久远,格局颇古,不像是近数十年新建的房屋,由此可知,杜家在上海高桥实已定居过相当一段时期。杜月笙所属的这一支,和上列杜氏族人载诸志书典籍者,自属有所关连。
诗咏祀事,典备蒸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为使杜月笙先生获慰于九泉之下,乃以所征集之杜氏先世资料,姑予存记,列为「杜月笙传」第一章,以备来日参考。
襁褓之中丧母失妹
杜镛,字月生,后改月笙。民前二十四年,逊清光绪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戊子,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日,诞生于上海县高桥镇,杜氏祖宅杜家花园。
杜家花园,其实是一幢湫隘狭窄的平房。当中一间堂屋,两侧各有卧室两间,由杜月笙的伯父和父亲杜文卿,两兄弟一家一半,同屋各炊。屋后,有一座小小的园子,种些菓树花卉。早年杜文卿两兄弟都很穷,祖宅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上漏下湿;仅可聊蔽风雨而已。后园的花菓,乏人经营,任其自生自灭,每当长了些不成熟的菓实,顽童们便翻墙而入,摘它一个精光。
杜月笙是杜文卿的长子,但他降临人世,杜文卿却并不在家,他为了谋生,和朋友在上海杨树浦,开了一家小米店由于经济关系,他把妻儿留在乡间祖宅,艰苦渡日。每当杜文卿无法接济家用,杜月笙的母亲朱太夫人,便去帮人洗衣服,赚取戋薄的工资。
高桥镇,旧名天灯下,又称天灯头,位于上海县城东北三十六里处,地属高昌乡,第二十二保。由于一条黄浦江,将上海县横剖为二:江东的地区叫浦东,江西的地区曰浦西,因此,杜家素称浦东人。
全镇有两三千户人家,率多为农民、小商人、泥水土木匠作。镇上的两家殷实富户,一姓谢、一姓周,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