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开始收缩兵力,并将沿途的满汉百姓和所获俘虏带往后方,同时,接连毁坏了甜水关、连山关等所有被攻克的原满清城堡军寨。
可是,面对这样地进攻,清军却只是跟在第四军的后面“收复”失地,除了偶尔小规模的遭遇战,根本就没有一点儿打算还击的样子。而在辽东半岛方向,复州城失守之后,皇太极不仅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还将兵力回撤到了盖州,连复州旁近地永宁也丢弃了。
对此,楚钟南等人正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皇太极那边却很快给出了答案。为了取信于大明,表现自己求和地诚意,大清祟德天子皇太极竟下诏取消了大清国号,自废帝位,除此之外,他们竟然还打算退还辽西给大明。而就在楚钟南派出军队向满清动进攻的时候,辽西清军已然有一部退回到了沈阳附近,并将原本地驻地转交给了关宁军。不过,辽西撤兵,却使得在辽东的兵力获得增长地清军之所以没有反攻小北荒,却是因为皇太极又让这些人打了回去!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一百八十六章 如何交待
出地盘儿,却又接着打了回去。看上去好像是有那着调,反复无常。可是,皇太极也是有理由的。
明清两国议和并没有大张旗鼓,其实,早在索尼暗中去见豪格的时候,皇太极另派的使臣希福和尼堪也差不多到达了山海关,接下来的时间里,因为洪承畴和卢象升对起义农民军的节节胜利而兴致极高,对于“收复失地”也来了兴趣的樂祯便派出大臣跟这两人进行了接触。辅温体仁自然也极为希望自己的脑袋也能钻到收复失地的有功之臣的名单中,所以当仁不让地坐上了谈判大臣的头把交椅。而因为事关机密,祟祯担心万一议和失败会丢了面子,所以,只支会了温体仁等几个负责谈判的大臣,还有大太监王承恩,却并没有通知司礼监。所以,小北荒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可是,这些年,与大明除了只知道几个八旗重要将领的名字这一情报成果相比,满洲方面早就摸准了大明君臣的脉博。所以,希福和尼堪在一开始并没有就直接提出让出辽西,而是逐步退让,并且要求大明提供足够的粮食“与我大清过冬为用”。温体仁等人对这一要求并不满意,双方你来我往,争辩不休,最后,终究是希福和尼堪等人“技逊一筹”,同意让出半个辽西,并派遣曾经带兵杀进中原,让大明损失惨的睿亲王多尔衮入京为质。当然,温体仁代表大明朝廷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那就是必须提供一批粮食,并且释放皇太极之子豪格。按温体仁从希福等人口中探得的口风,他之所以同意这么做,是因为“皇太极需其子助以一臂,方能掌控全局,从容让出我大明故土”!
然而,温体仁等人没有想到,“多尔衮”秘密地来到北京之后没多久,他们正打算释放的豪格却突然暴毙而亡。消息传到满洲,失去了唯一一个儿子的皇太极大雷霆,立即便将原本撤中地人马拉了回去,也顾东面被小北荒打得连连失地,居然派出大军攻击关宁一带,要“为子复仇”!
……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关宁军连战连败,皇太极再次打到了锦州,才受阻于祖大寿脚下。可是,眼看着大功到手,却突然遭逢了这样的变故,北京朝廷里的樂祯,还有辅温体仁等人却无比的懊丧。不过,最为懊丧地却还要属大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是一个太监。
太监,似乎自诞生之日起,便是一个矛盾,讽刺而又悲伤的名称。在中国的历史上,太监永远是搁在阴影里的爬虫,他们狡诈,残忍,一肚子坏水,从精神到**都充满着霉味。但凡史家提到,可以说是没有一句。不过,太监其实一样有自己的生活,只是,人们的歧视、生理上的残疾引地心理变化以及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为保全性命而做出的必要防卫使得太监似乎越可憎。历史上,春秋时晋国的阉人勃带兵险些杀了公子重耳,让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提前消失在世间;秦朝的赵高可说是一手覆亡了那个伟大的铁血帝国;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因《三国演义》而遗臭千年;唐朝的高力士、宋朝的童贯……而明朝,更是宦官专权地极大成。。英宗时的王振,宪宗时的汪直,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其中,刘瑾为的八个太监,人称“八虎”,已甚为嚣张,魏忠贤更是将厂卫的罪恶打造的登峰造极,使明王朝的政治**到极点。可是,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天道循环,就是这样一个给予了宦官大权的王朝,在正常地历史上,他们的皇帝樂祯,也是由一个太监最终陪伴着离开尘世的。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
即便是楚钟南,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他对王承恩这三个字也并不陌生。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之中,王刚饰演王承恩。当时,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偌大一个北京城、偌大一个皇宫,只有白飘飘的王承恩力护君王。那一刻,谁还会想到他仅仅是一个年老的太监?
忠贞自有忠贞地好处。
历史上。满清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地旗号入主中原。清第一个皇帝顺治在为崇祯皇帝丧地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守护”皇陵。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作弄世人。王承恩就是这样一位既聪明又狡诈。既善良却又极度残忍。手持朝政大权但是对他地主子崇祯皇帝却非常忠诚。文武百官对他可谓又敬又怕地人。王承恩看着樂祯从小长大。他很聪明。对世事心洞若观火。他矛盾。在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但是却又在万人之下。连最起码地男人也不是。他是忠臣。对崇祯皇帝无比忠诚。他是奸臣。手中掌握着朝政大权不容别人染指。北京城地大臣里面就流行这样一句话:论奸当朝无人能奸地过他王承恩;论忠也无人能忠地过他王承恩
不过。这一刻。奸猾似鬼却又忠诚过人地王承恩却真地焦急万分了。因为。按照他地命令。秘密进京地索尼。还有那个被救出刑部大牢地真豪格。已经在他地命令下。被司礼监地几个秉笔太监派锦衣卫杀掉了!陪着殉葬地还有刑部大牢那些狱卒。只是因为大明与大清正在议和。他才暂时压住了。没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樂祯罢了。
可是。压住是压住。如今皇太极“真”死了儿子。这可如何是好。
王承恩太太了解崇祯。他知道祟祯多疑所以从来就是顺着崇祯地意思来给崇祯提意见。他这种做法很多人就会认为他是个奸臣。但仔细想想。难道非要象比干那些所谓地忠臣一样冒死进谏。最后白白把命送了。而皇上却也没听合算吗?王承恩地做法。皇上一般都爱听。都采纳别人地忠言都逆耳。他却不一样。他地忠言却很婉转。却很容易让人接受。这因为他有着高超地说话艺术和过人才智。可是。这一回他却明明白白地把人杀了。而樂祯
要放了豪格来换取辽西的故土!如此不相融的事件,艺术再高,也圆不过去。
“这群鞑子好生可恶。他们怎么就不早一些提出以土地换人地条件呢?非得等到这最后一步……人都杀了,难道咱家还能再变个活的给皇太极送回去?”
夜深了,王承恩却在自己的屋里不住地来回逛过来逛过去。身为皇宫里排名头一号的大太监,他的居处自然是非常好的,甚至不比一些有等级的妃嫔差。可是,偌大地居处此刻却冷清至极。王承恩的面前,只有三个耷拉着脑袋的老太监。
“王公公,咱们当初也不知道那些鞑子会弄这些,咱哥儿几个可都是为了皇上着想。那鞑子居然想逃,咱们当然不能看着了。只是……也没想到那帮鞑子居然个个都是悍不畏死,锦衣卫不仅没能从他们嘴里得到一点儿消息,还死了二十多个才把他们杀干净……”排在最左边的老太监低着脑袋,小声的嘟囓道。根本就看不出司礼监第二号人物的半点儿威势。
“知道你们不是坏心。
”王承恩的背稍有些弯,听到这话只是叹了口气,“即便不是你们动手,让那两个人跑了,咱们难道还能把牢里的那个死货给送回去?纵然不死,那也是假的呀。”
“公公,鞑子怎么一面派人暗中营救,一面又非要明面儿上要人呢?”林喜小心地问道。
“哼,还不是想让我大明,让皇上,担上那背信弃义之名?”王承恩冷哼道。
“背信弃义?哼,这等鬼蜮伎俩,也就是这等蛮夷之辈才做得出来。”林喜旁边的三号秉笔老太监愤愤地说道。
“好啦,就只知道放马后炮。”
王承恩瞪了三人一眼,阴冷地眼神让三个平时高高在上的老太监顿时都是一缩脖子。
“那皇太极肯定不只是想让皇上担那背信弃义的名声,他定然还有后手。不然,他不会安排的这么麻烦。”看到三个下属不争气的模样,王承恩气就不打一处来,“都给我想想,他到底会有什么目的。尤其是林喜,你是从赫图阿拉回来的,比咱们都了解那些鞑子,给我好好想想那皇太极到底为什么这么干。”
“这……”林喜的苦瓜脸上变得愈加苦涩起来。他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去猜测皇太极的想法?他过往地那些功劳,还不都是通过“居仁堂”的刘盛昌,按照小北荒调查局的吩咐做的?虽说表面上他和赵长山,跟调查局是合作关系,可实际上,还是调查局拿他们当刀使。只是不时的给他们一些好处罢了。而在许多大事地处理上,其实他也是借重了调查局提供信息和方案。要不然,光是司礼监这一块儿的事情就足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了。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在司礼监颇有人缘地原因。他没本事,当然不敢揽权!……可现在,王承恩居然要他提出方法,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了吗?
“王公公,以您看来,这皇太极他到底是不是真心求和呢?”情急生智,林喜想到了一些从刘盛昌嘴里得到地消息,急忙先向王承恩问了一句。
“咱家怎么知道?”王承恩怒道。
“公公,那满清知虏酋努尔哈赤以来,只知道以武力说话,何曾想过什么议和?就算有,也不会主动提及。可如今,他们不仅主动求和,还退还我大明故土,另外居然还派出了人质……那多尔衮可是皇太极的亲弟弟!公公,您不觉得他们心里有鬼么?”林喜问道。
“当然有鬼。可这鬼在何处?你得给咱家找出来呀,不知道这些,你又让咱家怎么向皇上解释?”王承恩拍打着双手,皱眉说道。
“公公,奴婢以为,那皇太极肯定是觉得东面小北荒地压力太大,这才想先缓和了跟咱们大明的关系,好集中全力跟那小北荒对决。”林喜答道。
“这事儿温体仁那几个早就想到了!”王承恩原本还有些希望的眼神迅速地消沉了下去,语气也有些不耐烦。
“这……”看到另两个老太监递过来的同情的眼神,林喜偷偷抹了一把汗,脑子急转,又赶紧说道:“公公,奴婢以为,这一回,那皇太极求和可能还是真的……”
“老林你可别太笃定。”二号老太监插嘴说道:“万一他这所作所为都是假的,而是为了进攻咱们大明,故意在找借口呢?你想到这个没有?”
“胡说八道。那些鞑子进关几次了?哪一回杀人放火他们找过理由?”王承恩斥责了一声,把那老二又吓得脸色煞白,急急缩回了脖子,却是再也不敢跟一边儿装聪明了。
“公公,奴婢是想……”歉意地朝那老二瞥了一眼,林喜在一边接着说道;“而今这局势既然能让一向强势的鞑子低头,甚至到了割地求和的地步,那么,他们受小北荒的压力肯定是不只一点半点。您觉得,他们会为了一个豪格的死,真的跟咱们大明动武么?他们就不怕那边的小北荒杀过来?”
“哦?……这倒是有几分道理。”王承恩心中一动。原本还有些惊惶的眼神立刻镇定了下来,赞许地看了林喜一眼,又道;“你接着说!”
“公公,不如您就把奴婢哥儿几个把豪格杀了的事情前前后后都告诉皇上,奴婢就不信,他皇太极会真的为了这件事跟咱们大明动武。依奴婢看,嘿嘿,他硬不了多久,只要咱们朝廷摆个不在乎他的模样,过段时间他就得软了。说不定,皇上那边还可以让温体仁他们借此质问皇太极,问他明暗不一,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呢。”林喜说道。
“这个……”王承恩有些犹豫。
“不可不可。咱们杀了豪格和那个叫索尼的事儿万万不能说出去。皇上不能说,皇太极那边更加不能说。这事儿,只能一直瞒下去!”三号老太监听到林喜的话,吓了一跳,急忙叫道。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脑袋
格和索尼真的死了。
不明不白。
但皇太极并不知道。他还以为他的亲信正带着儿子在回家的路上呢。因为锦衣卫监察的非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