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月长明-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就是”底下的大臣们都附和道。

    “不必担心,我们经过了二十年的休养,兵力早就不是以前了。如果现在秦军还惧怕与人交手的话,那只能说,秦军是怕惯了。只敢龟缩在青龙关以内,那争霸天下就是一个梦罢了。”

    “哈哈,好一个梦。”征明大笑着从龙椅上站起来“但是,我秦军一旦失败,那将再无东出之日啊。”

    “陛下若是不放心,可以问问白起和王翦将军的意见。”无忌回答道。

    “白起,你的意见呢?”征明突然觉得白起等武将一直没有发言,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

    “臣赞同无忌大人得意见,秦军绝对可以力战五国。”白起的言语里充满了自信。

    “臣等附议”白起后面的武将全都附议道

    征明看着自信的武将们,自己一时都不知道自己对军队的实力是否了解了。

    “陛下若是还不放心,可命白起将军率兵30万东出,王翦将军率兵20万在青龙关支援。同时蒙恬蒙毅两位将军各帅十万兵马,在朱雀关接应,如果战事失败,可当即出朱雀关,从侧翼攻打盟军。到时候,盟军腹背受敌,不乱也会拖住后腿。白将军也可乘机脱身。那个时候青龙关二十万大军再加上溃败的残军,人数怎么也在三十万左右。敌人若想攻进秦国,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无忌分析道

    “末将愿意项上人头担保,此役必胜”白起站起来斩钉截铁道

    征明犹豫了,秦军最近几年也就是小打小闹一下。虽然对战力他有信心,但一上来就搞大的。是不是有点突兀了,不过白起有信心,无忌老师也有信心。证明实力肯定到了,这个时候,秦国是需要一支强心剂的。

    “好,就按无忌爱卿说的办,各位将军下去准备吧。此役,朕只许胜不许败。”

    “诺”群臣跪拜道

    散朝后,无忌并没有离开大殿,而是等待着征明训话。

    “老师,你告诉朕,此次你有多少把握秦军能胜。”

    “十分”

    “这么高?”

    “陛下放心,臣还没有老糊涂。一切都在掌控之内,还请陛下放心。白将军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老师,我们隐忍这么久,为的就是有一天能让天下人瞧的起我们。但这次出击万一不顺,将会重重打击部队的信心。”

    “以前,臣不建议轻易出击,一是能跟秦国国力抗衡的国家太多。二是各国之间的盟约很稳定,一个国家遭到攻击,其他国家一定会支援,到时候我国肯定扛不住。三是,各国都认为我们秦国是野男人,若是我们轻易出击一定会被群起攻之。但现在不一样了,齐楚两个大国国力损耗严重,晋宋两国实力很强,但喜欢四处树敌。熊原各国早就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如今正是秦军东出最好的时机。另外,秦国早就国力充盈。已经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单挑秦国,都要考虑一下后果。最后就是晋宋两国,其实并不合,这回晋国派出的是年轻将领徐超。比不上重狐的老道,此人根本不是白起的对手。而宋军根本没派出主将,赵军也没打算浪费自己的实力。这样的军队必败。”

    “既然老师认为可以,那朕就放心多了。战事方面,还烦请老师与白大哥多交流一下,好确保此次东出顺利。”

    “诺,老臣一定尽力而为。”

    无忌退出大殿,征明有些兴奋,隐忍这么久,终于可以有出头之日了。他死死的握住拳头,秦军一定会让天下知道厉害的。

    白起与王翦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等了好久,终于不用再像乌龟一样,龟缩在青龙关内了。他们守在永乐宫门口,紧张的等待着长孙无忌。

    无忌走出来看见两位将军居然还在,微笑的说道

    “两位将军还不快去备战,等在这里做甚啊。”

    “陛下答应了”白起还是再确定一遍

    “嗯,陛下私下只是问一些细节上面的。你们放心吧,有我这把老骨头在朝内不会出问题的,你们放心大胆的在外面打出自己的威名吧。”

    skbshge

第196章 出击() 
白起回到家中,安排好了白雪后,就直奔军营去了,秦军在短短三天内,就重新征收了二十万人马。白起率领白虎军团加上新增的二十万人马,共计三十万,一路行至青龙关于王翦汇合。无忌已经等在青龙关上,三个人一碰头,就开始商议此次作战的策略。

    翌日,消息传来,楚国熊原担任主将,已经在盟军必经之路上设防,成功拖住了盟军的步伐。

    白起对此更有信心了,既然熊原拖住了盟军,那么盟军不敢轻易回撤。否则面临的很可能就是前后夹击,那秦军的胜算更大。

    无忌表现出来的感觉是,这一切很正常,你白起只要出去打就行了,别的都不用管。而且他已经做好了回长安的准备,就是说他根本连战争的结果都不用知道。

    白起压力很大,秦军多次出关,但都是出去逛逛,很少有机会以作战为目的出去得。这回出击,白起之所以敢以项上人头保证,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兵有信心。

    无忌走后,白起又休整了几日,才在夜间秘密出关。他没有直接支援楚国,而是朝最近的魏国进发,一路上是隐蔽行踪,偃旗息鼓。当魏人发现秦军动向的时候,已经兵临城下了。魏人早就知道了秦军会帮楚国解围。可怎么也没想到,秦军不奔楚国去,反而朝着魏国一家来了。

    白起站在魏城外,看着这座城池,这是第一次秦军兵临别人城下,而魏国也是第一个深入秦国,在秦国内部建立军营的的国家。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进攻”白起将大刀一挥,秦军攻城武器疯狂朝魏国城池进攻。不出半日,城池失守。

    秦军没有停留,一路攻打下去。势如破竹,连下十余城,直逼魏国都城安邑。魏皇气的半死,速命令前线的军队返回。同时从其他地方开始调集军队防守安邑。

    秦人早前被中原各国欺负的太惨了,怎么都要被打,此次出来,终于是出来大人得。一时根本收不住手。再加上军功制的刺激,秦军跟打了鸡血一样。疯狂的杀戮。

    白起最初的意思是给魏国一点压力,逼其退兵。没想到的是,一路打到安邑,魏军没有像样的抵抗不说,就是秦军他也压不住了。再这样下去,安邑都要被攻破,那时候,恐怕天下人都要联合起来进攻秦军。

    安邑被秦军围了三日,已经破落不堪。岌岌可危了。魏皇已经做好了出逃的准备,安邑大大小小的官员也已经拖家带口的从北门出逃。

    魏国的使者已经兵分两路出了安邑,一路直奔晋国,请求援助。另一路直接去前线,让魏军警急回援。

    魏军将领哪敢迟疑,接到圣旨,就朝回猛奔。

    白起,最终还是没控制住局势。秦军居然攻破了安邑,魏皇逃跑。

    魏军在行至半路,得知魏国国都被攻破。主帅吓得,扔下部队逃命去了。而魏军也随着主帅摸逃走,希希散散的逃命了。只有不到七万人马,在副将的带领下一路往回赶。

    白起攻下安邑,知道自己做的有些过了,完全超出了此次东出的目的。赶紧收兵,去埋伏魏军。终于赶在魏军进入魏国前到达边境。

    魏军进入边境,准备直接奔魏皇所在地而去。好守卫魏皇,戴罪立功。可兵峰刚至边境线,秦军的伏兵就起。打的魏军措手不及。

    魏军本已失将,军心不稳,这下又遇突然袭击。当场溃败,逃的逃降的降。近三万人马被俘。

    白起觉得押着这些俘虏再去攻打盟军,势必是个拖累,影响作战。但如果放他们回去,又相当于放虎归山。这个时候杀了这几万人,是最好的选择。但前几次杀降,已经让自己备受指责,如今再做,会不会成为攻秦的理由。他左思右想,都得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

    “报,将军,斥候来报。楚军大胜盟军,盟军溃败,正在逃往宋国的路上。”

    “好,命全军,沿着魏宋边境前进,务必赶在盟军之前到达。迟者军法处置。”

    “诺,但是将军,那魏国俘虏怎么办。”

    “让他们朝宋国跑,让骑兵在后面追杀。他们慢一点,就要了他们的命。”

    “诺”

    三万魏国俘虏,以为自己最多被关押一阵就会被放回国。谁知秦军突然将他们赶到南方,并让他们跑,跑慢一步,就会被秦军射杀。这些魏军边骂秦军的娘,边拼命的跑。跑了不知有多久,终于感受不到秦军弓弩的威胁了,刚想休息一下,就听见马蹄声猝然靠近。一望便知是秦军的铁骑。

    魏军又开始拼命地跑。就这样一路到了宋境,宋国见有大规模的人朝这边奔来,慌忙关了城门,进行防守。

    魏军光知拼命逃跑,看见宋城,以为自己得救了,跑的更快。也不管什么其他的。可谁也没想到,他们没有军旗,没有口令。一群人一窝蜂似的朝宋国冲来,宋国是不会以礼相待的。

    宋军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开始放箭组织敌军的进攻。而魏军一无兵器,二无护具,就这样被乱箭射杀。想往回跑吧,后面又是秦军追杀的铁蹄。根本无法回头。而且前面的人刚想往回跑,就被后面不知情得人硬生生推了回去。

    就这样,魏军大部死于宋军乱箭及自己一方人员的踩踏。而秦军早就顺势撤去,跟大部队汇合了。

    等宋军看敌人败退,出门打扫战场时才发现被自己射杀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盟国。也是一顿郁闷。

    盟军溃败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宋国震惊之余,又收到前线魏军莫名其妙进攻的消息。于是只能加强边境的防御,防止秦军乘乱攻击。同时命人,再备二十万大军,准备接应溃败的盟军。同时阻挡楚军乘势追击。

    一切准备妥当后,宋军开始开赴战场。一场大战即将爆发。等待白起的将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厮杀。

    skbshge

第197章 義燕() 
在征明同各国签定盟约,并下旨让白起归还宋国三万俘虏后,直接回国的。同时,燕国却发生不得了的政变。

    燕国地处齐国北部,国土面积不大,环境只能算一般,气候多变。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燕人,性格刚烈,勇武非凡。但又喜欢独来独往。所以燕国的军队战力只算一般,但其国内出名的刺客却不下百位。这也在燕国行成了一种刺客文化,刺客不光需要胆识,高超的武艺,坚定的信念,还需要好的兵器。这就带动了燕国出了一大批制剑大师,也培养了一大批能工巧匠。

    燕国初代皇帝,是圣君轩辕的弟弟,轩辕飞。勇武非凡。曾经一个人带着三千人马,杀入敌军,三进三出,一声巨吼便要了敌将性命。后来圣君将燕地封给他,建立了燕国。

    燕国传到现在的皇帝共传了三十代,在燕国坐皇帝是全天下最危险得职业,没有之一。历代燕皇,一言不合就被刺杀的快接近两位数了。不过燕国的官员受到的影响倒不是很大,这就导致很多时候,皇帝死了,大臣们都还活着。权利就逐渐转移到大臣手中。

    燕国皇位传到了这代燕皇轩辕钊手中,他这人从小迷恋儒家思想,登基前期任用乐然,邹杰,子和等人。开创了一派盛世。但随着奸人陷害,子和流放,乐然攻齐被临时调换死在狱中。燕国已经像风雨中的一叶扁舟,朝不保夕了。

    年纪越大轩辕钊反而觉得自己清醒了,他重新启用了子和,打压了乐资,这让百姓拍手称赞。

    太子轩辕明是个非常热衷于政治斗争的人,他私下里拉拢不少大臣,来壮大自己的势力。熊平刚逃至燕国,他就立即进行了会面,拉拢了熊平。乐资刚因为陷害乐然被打压,他立即开始靠近接触,赢得了信任。

    燕国百姓还都满怀着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快速发达起来。燕国制作兵器的水平极高,工匠经常去各国为客人打造兵器,见多识广。看见天下各国都在变法,唯有燕国只是重新启用了子和,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心中很是焦急,他们在各种场合议论着国家该如何变强。

    这些话最终还是传到了轩辕钊的耳朵里,他一点也不急。法家的谬论不足以强大一个国家,但儒家得思想一定可以。儒家亲民,行王道。才是最基本的。

    仍用子和后,轩辕钊完全放手让子和去干。子和也确实没有让燕国百姓失望,施行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生产,促进商业。休养生息。虽不是变法,但效果与变法差不多。

    这样下来,还是得罪了很多贵胄,他们各种攻击子和的新政。但都被轩辕钊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