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个角度看,平庸的无才之辈也是在暴殄天物、在糟蹋百姓贡献出来的赋税。最终那些平庸之辈,往往都成为一个王朝最终走向覆灭的害处根源

    唯才不举被众人迅速认同了,刘行也不想继续在大学堂的事务上太多纠缠,马上扔出了关于大学堂最后一个决定:取消国子监、太学监院分设体系,将监、院合并后成立新的国子监。

    无论是六大官商联办大学堂,还是京华大学堂毕业的学士、上学士、博士。在取得学位后都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到新制国子监中去攻读更高的学位。

    读到博士,如果加上之前的十二年三级学堂教育,已经足以让一个六岁孩童变成二十八岁的青年了。刘行还要设置更高的学历吗?

    答案是肯定的,博士后、刘行正式将这个本来千年后才有的学位名称说了出来。

    博士后将成为这天下、这个朝廷里最高的学位。但只限那些拥有了博士学位的学子在新国子监中苦读三年之后,才可以考取。

    二十五年要仍在读书上。博士后读完、一个六龄童已过而立之年。那取得这个学位还有。刘行、朝廷有可以给人家什么呢?

    学子付出了。刘行和朝廷能给予的自然也就高,这就是刘行的决定和态度。

    那么高到什么程度呢?刘行是这样确定的:凡取得博士后学位者,直授六品候补、赐同进士出身。

    获得同进士出身的博士后,名义为候补、直接可进入六部衙门做京官,同时可领取京官与候补双份俸禄。

    同时,博士后学位的拥有者,日后一旦有外放的机会、吏部必须优先选择博士后。当然前提是那些博士后自愿去地方,如果他们不愿意。吏部也不的强行将其派往地方去任职

    这些规定,无疑是给了博士后一系列特权。自主任职全、直入朝堂的权利,这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却难以求得的。

    如此一来,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与六品京官双份俸禄相比,付出也就真正得到了该有的回报。

    刘行坚信,有了这一系列新规后,大宋朝将会出现大批的高学历、高学识,有强大能力的才子来和自己、和天枢阁上这些朝臣一起,将北朝迅速推进到一个全心的、高度发达的时代中

    理想主义者,刘行向阁僚们阐述完关于大学堂最后这一项新规后。自己心底里想到了这样一个词语。

    是的,小爷就是个理想主义者。我用后世一知半解的许多政体与知识与这时代、这朝廷结合之后。先改变了全部的法律。又有书本上、影视剧中和小说里看到的知识,将大宋王朝的军队制度也变成了超越这时代所有王朝、最为先进,并且也最为犀利的无敌之师。

    教以育天下、教以驭天下。现今小爷要按照我的理想,彻底改变沿袭了上千年的封建教育体系。

    通过这全新的、领先于时代上千年的教育体系,小爷我要建立起一个永远让我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真正带着全天下人走向崭新时代的国家来。

    同时,也利用这个先进、领先于时代上千年的教育体系进行对外输出,去帮小爷控制西夏人的思想。

    以后这一套先进的教育体系还要帮小爷控制大理、蒙古、女真等等众多番邦的万民思想,从而使我中原之地无需刀兵便可长久傲然独立于天下四方之间

    以工商兴邦、以文教安邦、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确保国土安全,最后再以学政去驾驭番邦。直到此刻,刘行才第一次在脑海里清晰地出现了这样一个完整的、完善的治国思想和未来发展理念。

    既然有了这样一套完整且完善的想法,刘行也不去藏着、直接说给了阁僚们。

    听到刘行这一番长篇大论,最后以一个完整的治国思想来结束后,所有的朝臣都在脸上又一次露出了赞佩的笑容。

    “工商兴邦,如今我朝之地处处皆是百业齐兴之态,太傅已经在兴邦这一条上带着大家开了个好头。”在众人的全都露出笑脸时,宗泽先开了口。

    他扫视了一圈其他人,接着说道:“武力卫邦,当今天下、我朝的王师武器之精良,编配之合用,将士们训练之精熟恐难再有对手。可以说,这武力卫邦的好头也开起来了。”

    第二次停顿后,皱起了眉头,宗泽转头望向刘行道:“剩下这文教安邦,太傅只是设定七个大学堂,怕是还不是真的很完善吧?至少老夫以为,这七所大学堂的学制,似乎无法与我朝有太傅一手上策定出来的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那三级学制良好接连上吧?”

    “是呀、是呀!”

    宗泽话音才落,礼部尚书、老恩师胡安国马上接过话去:“大学堂的教授行儿你给了评级制,那些中学堂、高等学堂的给不给?如果不给,他们心理必然感觉不公平,就很难确保日后会全心竭力为大学堂输送优秀学子。”

    言至半句,双眼紧紧盯着刘行看了看,见刘行只是含笑不语,老先生喝了一口茶。

    一放下茶碗,胡安国马上接着说了下去:“如果不给高、中、小三级学堂的教授评级,制体上也无法实现衔接,这必然会出现断接的现象,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大学堂以后的发展。可是一旦为高、中、小三级学堂的教授全都评级,那日后教书的就只能是教书的、再难入官场了,还有可能让那三级学堂中的教授不满呀!”(。。)

第332章 走向独裁第一步() 
老先生的话说完了,所有阁僚也听明白了。

    刘行听完胡安国这番话,远比其他人更加明白其中含义。

    公道自在人心,同样是教学生、同样是教书育人。大学堂里的教授们依照新学政将会变成一群没有官职却拿着高薪、甚至比官员待遇还高的人,凭什么就让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里的教师们一直拿着并不算很高的薪水呢?

    更重要的是,现今又被刘行深入改革后的学政体系,官塾自从正式确定更名三级学堂后,许多有才华的教师都陆续转为地方官、学政官了。

    一旦从大学堂建立、到评级的新规开始实施,那注定教师们将和教授一样无法再随意转入官场。因为无论是哪个衙门,都不可能出那笔转聘赔偿金的。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还有希望教几年书以后转入官场,去谋求更好发展的高、中、小学堂教师们,必然会感觉到他们的优势被压掉了、他们的未来被堵死了。

    人心齐、泰山移,想要三级学堂源源不断为大学堂输送合格的新生,下三级学堂就必须确保人心不散。万一人心涣散了,其后果有多么严重,刘行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

    正因为能够预料到人心涣散后的负面结果,刘行再胡安国话音落下时间说出了自己针对新学政更深入、也是针对下三级学堂教师群体的革新想法来。

    不是怕丢掉了转入仕途的机会吗?刘行对下三级学堂教师使出的第一招,就是“限转制”。

    何为限转制,要怎样限转才不会引起教师群体的不满呢?

    刘行是这样规定的:三级学堂的教师也要参加评级考试。只有高级教师以上的才可以在有机会的时候转入仕途。

    具体了职业资质的教师。允许转入官场、无需衙门给付转聘赔偿金。但若是转去其他学堂。那仍然需要接收他的学堂给原属学堂赔偿金。

    限转学堂、不限制转入官场。刘行坚信这样一来,那些教师、学堂,两面都不会在出现任何反对的声音了。

    只是单纯的限转,刘行很清楚仍然很难不让一些矫情的教师心生不满。因为总会有些人看到别人收入比他高,他就会去想着闹事。

    那种人不会考虑为什么别人比他收入高,只会自私地、狭隘地站在自己立场上去想事情。

    为了防止这种人给深入后的新学政制造麻烦,刘行又甩出了第二招、“德评法”。

    何为德评?难道要给教师做道德评比吗?

    不错,刘行就是要给教师、乃至教授群体做道德评比。教师不是可以有机会钻进官场吗?好。你想进官场,我就先给你设定一个道德考评。

    只有真心拥护朝廷、支持刘行的,德评才会高。那些永远只会站在自己立场,有事没事整点事的家伙,注定德评难以得到高评分。自然而然地,即便再多转入仕途的机会出现,也再与他们无关了。

    想要未来有机会入官场,对于那些永远只为一己私利、只会站在自家房檐下望月的家伙,刘行想通过这一招告诉他们一句话:以后想出头,先给小爷做个顺民。你听话。小爷让你吃香喝辣。你闹事,小爷让你丢了饭碗进牢房。

    这样一个警告之后。当然刘行不会是只是吓唬一下那些爱闹事的家伙,于是乎又带出了刘行的第三招、“言督法”。

    言督,顾名思义,就是去监督言论。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文人闹事,往往都是嘴炮犀利、真正动武的机会极少。

    可是对于刘行而言,言论战的危害有多大,刘行远比天枢阁上任何一个人都知道。

    从前赵构口口声声骂刘行是“今之曹孟德”的言论攻击,至今仍然在北朝的超夜间无法让人忘记。

    甚至在一些地方,许多对新法、对刘行仍然持反对意见的人,仍然在沿用着赵构那一句“今之曹孟德”的攻击言论,来妄图破坏刘行和北朝的威严与信誉。

    这种言论攻击,表面上看去就像是一群无赖在用谩骂的手段给北朝泼脏水。但深入去看以后就会发现,虽然这些话已经给北朝、刘行这一些列让全民迅速富强,朝廷迅速强大起来的新法给抹压得没有多少人去相信。

    但事实上,言论攻击的日积月累还是会在百姓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搞不好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印象就会在北朝、在刘行无法继续满足一些人需要之后,变成他们拿出来反噬北朝、反噬刘行的思想源泉。

    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这是刘行一贯的做法。

    所以任何形式的言论攻击,都到了一个需要根治、从根源上去遏制的时候了。

    尤其是教师群体,如果他们心底里产生、或者直接作出了这种言论攻击朝廷的举动来,那可是会直接影响到一群学生、造成遗害下一代重大伤害的。

    建立言督法,刘行就是要将洗心营、教化营摆到桌面,去告诉那些永远不会满足、随时都想闹事的家伙:老老实实闭上嘴,你要敢胡说八道攻击小爷。那对不起,无需三法司批准,只要确定你触犯了言督法小爷便把你扔进教化营或者洗心营去

    独裁主义者,其实在刘行将应对三级学堂可能出现反对意见处理办法阐述的时候,自己心底深处冒出了这样一个词眼来。

    虽然意识到自己如今这一系列的做法,已经真正在向着一个从前自己也十分反对的独裁主义者方向快速走去,但刘行却一点没有内疚。

    回望千年以来,中华大地上哪一个朝代不是独裁者做主?皇权至上,不正是独裁注意作为主导才形成的封建王朝吗?

    上下几千年,纵观天下、哪一个真正兴盛繁华的时代,不是都先有了一个强势独裁者、才有的国家强盛和所谓的盛世吗?

    小爷不要狗屁贞观之治那种盛世,也不要刘彻搞出来的那种盛世。小爷要做独裁者,但我要搞出来的不是一个国家富了、百姓依然穷苦的那种盛世。我要做,就做一个既让国富更要让民强的独裁者。

    为了实现国富民更强这个目标,那些没事喜欢说闲话、动不动嘴炮闹事的家伙们,你们就给我老实的闭上嘴吧!不然的话,随时小爷让你们去酆都城里晒月光(。。)

第333章 嘴炮对战引动爆菊() 
暴政!

    新学政的政令一发出,果然不出刘行所预料、南朝那位康王赵构第一时间发动了一大批读书人,在南朝各地开始日以继夜地抨击和指责起刘行这是在施行暴政。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赵构让那些文人墨客们谴责刘行的的第一条,就是说刘行企图以高薪、好前途来吸引教书匠,然后再用一套残暴的历法将那些人思想和嘴巴给封起来。

    如果那些教书匠不听话,刘行就会以极其暴虐的手段将教书匠们弄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身败名裂最后走向死亡。

    如果南朝的文人只是攻击这一点,赵构发动的那些文人墨客会被刘行极其鄙视。

    因为无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皇帝在执政之初不是通过近乎残酷的律法才让朝野安定下来的?乱世当用重典的道理,在中原这片大地上早已被百姓认同并接受的道理。

    只要北朝的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刘行和名义上以信王为首这朝廷带给他们的更多是幸福,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