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宋-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此处,也正好看到了方略上关于这些的条文,谢奴猛抬头对刘行道:“这、这、这岂不是说,百年之后,我大燕国所有的百姓将全部汉化、变成汉人?那、那、那还不是让我做了名义上不是。事实上却是不争的儿皇帝?”

    废话、小爷只是不让你公开来做儿皇帝,你还真以为让你做了国王就一切都让你做主了!那谁敢保证你这大燕国日后一旦强大起来。你们女真人恢复了元气以后,不会从我中原大宋学到我们的本事之后再调过头来打我们呀!

    见到谢奴发出疑问,刘行先是如此心中腹诽了一下。

    但表面上,刘行确实摇着头道:“你理解错误了,这不是让你做儿皇帝,而是让女真民族早日融入到中原社会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让两个民族同生共存,也才能够确保长治久安。”

    话一停,脑袋不在摇摆,刘行正视着谢奴道:“因为只有两个民族文化、思想上相同了,才会在日后即便发生战争的时候不会再出现今日的屠杀频频。也只有两个民族不存在差异了,日后才好更加容易的去实现步调一致的设想。”

    “同呼吸、共命运,首先就要以文化、文明作为基础。”

    又一次停顿后,刘行将话题深入化地说道:“只有文化相同、文明相通的两个民族才具备未来融合与长久和睦的基础。所以你我必须努力做到从一开始建立大燕国,就打下日后不会在出现今日之事的牢固根基。”

    “是呀父亲。”刘行话音才落,没等谢奴开口。坐在一旁的夹谷瑜突然抢话道:“您不是也经常说若是我女真人都如汉人一般重礼数、知书达理,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血腥与暴力的屠杀,不会有那么多奴隶枉死了吗?”

    也是稍一停话,为她父亲斟满一碗就后,夹谷瑜继续说道:“女真族若真能被汉人彻底同化,于我女真人只是福分、奴家感觉是好事而非坏事,父亲何须在为此多虑呢?”

    听完女儿的话,谢奴心中一阵无奈,暗暗想到:你个女儿家怎会知道刘行这方略中,实际就是想让我在西京这一带建立一个王国,来帮助他不战而屈人之兵地改变我女真整个民族呀!

    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本身的文化、传统,那么他将不会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民族。

    一旦不具备了这种完整与独立,就会如过去的匈奴、鲜卑、羯、羌、氐那五个曾经将中原搅得大乱的胡族一样,最终变成汉民族的一部分,渐渐消融在历史长河中。

    那样的结果,最初也是五个民族首领们并没有想到的。那些民族的首领当初杀进中原,本是只想让他们的民族过得更好,去做汉人的主人。却没想到最终的结果不是他们做了汉人的主子,却被汉人同化、融合,最终失去了自我、变成了汉人中的一份子。

    那是一种极具讽刺的历史进程,是谢奴这样一个有着清晰文明认知的人不能够接受的。

    可是不接受,那就要与刘行翻脸。不接受,自己就不能君临一方、做夹谷家的第一个国君。不接受,搞不好以女儿现在的表现来看,他就要真的未做君王先成孤家寡人。

    与社稷江山相比,谢奴实际上更看重的是家庭。所以他不能接受未成君王先做孤家寡人那种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无奈之下他也只能是短暂思索后意味深长地轻叹了一声。(。。)

第362章 中秋夜、杀狼宴(六)() 
亲情牌、利诱牌加上威逼的一手足够硬的牌。

    刘行坚信自己手中握着的牌面,足以让夹谷谢奴全部招架之力、只能乖乖顺从。

    事实也没有被刘行预料错,夹谷谢奴在听到充当说客、他最宠爱的女儿说出那番话后迅速放弃了固守女真民族传统、保存女真民族的想法。

    他带着一种无奈、一种自私、一种无限遐想的心情迅速地看完了那份方略。

    待放下方略后,夹谷谢奴马上又提出了新问题来:“首先,这方略上所写,我大燕国与金国、宋国边境地区为宋、燕两国共同驻兵防御地区。这一点,似乎于理不和吧?其次,既然不是让我做儿皇帝,为何要规定大燕国每年五分之一的税赋要交入未来建立的华夏联盟中去?第三,两国商贸,为何要以宋为主、以燕为辅,这似乎太不合理了。”

    听到夹谷谢奴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刘行淡淡一笑道:“敢问谢奴将军,雁门故地这里都有何种特产呢?没有吧,似乎如果单纯指望这里的产出,您连十万兵马、五十万百姓都养活不了。在这种前提下,你说两国的商贸不让我大宋为主你为辅,就合理了吗?”

    话微微一停,刘行悠闲地有塞进了口中一块羊肉。

    待吃完后,刘行继续说道:“未来的华夏联盟,不只是你大燕国,便是我大宋也要每年拿出税赋的十分之一交上去。联盟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更需要一个强力的吏治机构。这些都要开销,总不能年年靠各国不定期的捐输维持吧?”

    第二次停住话。刘行的面色变得深沉几分后。接着说道:“如果不让我大宋在你未来大燕国边境地区长期派驻兵马。一旦演过、西夏甚至的北边的蒙古打了过来。谢奴将军,不是我轻视您、以您手下现在那些兵马,真的能抵挡得住吗?”

    “这、这、这”

    被刘行接连这样反问,夹谷谢奴顿时再次语塞。

    他心中十分清楚刘行所言这些都是事实,以西京这一片本就荒芜的土地,想要养活十六七万兵马实在很难、更不用说肯定会迅速增加的百姓了。

    既无特产,又无很强的商业体系,西京府从前都是靠大金国拨钱来维持地方平稳的。这一点先让谢奴在未来两国边贸事务上失去了发言权

    一个联盟、固定存在形式的联盟,必然要有一个凌驾在各国朝廷、甚至君主之上的管理机构和一支足以威震四海。对阵震慑各国,对外可以横扫诸国的强大军队作为保障。

    这些都需要钱,都需要很多的钱源源不断地供输上去,才能确保这样一个联盟而非从前那种藩属国与宗主国之间并不稳固的关系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

    在这一点上,谢奴意识到如此一个联盟的存在,实际上对各国都是好事情况下,又让他失去了一次反驳刘行的机会

    最为重要的军事实力上,夹谷谢奴也很明白他手下那看上去人马很多的军队,事实上都是一些早已被刘行打得全无斗志的残兵败将、那是一群地地道道的哀兵。

    那群将士。不要说面对大宋、大金两国的强大军队。即便是对上西夏人、对上虽然在混战中但实力仍然不容小觑的蒙古人,怕是也必然会败多胜少。

    指望那些兵马保护好大燕国。那是痴人说梦、谢奴自己都不敢太奢望、抱太多的幻想。

    在此等四面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拥有大宋那样火器犀利、兵多将广的靠山,并且让这个靠山直接站到台前来帮助新建立起来的大燕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无奈的又很好的现实让谢奴彻底没了说话的权利

    这些都是刘行早就算计的好的,想要挖坑埋人,想要以最小代价的付出收回雁门故地,刘行不会让自己出现任何一丝丝的纰漏。

    这也注定了谢奴只能继续被刘行牵着鼻子当牛一样拉着走,绝对没有任何挣脱、反驳的机会。

    完全失去了任何反驳机会的谢奴,在接下去的商谈中,很快便选择了全面放弃抵抗,一切全由刘行做主地接受了刘行一系列开出来的条件。

    人家地盘上都已经驻了大宋的军队了,刘行还会提什么条件呢?

    第一,榷场重开,由大宋主导,参与大燕国境内榷场经营活动的商家必须由大宋朝的盐铁司统一发给执照才可以进行经营活动。

    否则全部视为无照经营,随时可以由宋、燕两国查封货物乃至于抓捕进行无照经营的商人去除以刑责并处最高五十倍的罚金。

    工商执照的理念,在后世里广为人知。大宋朝也好,女真人的金国也罢,却从未曾正式出现过。

    当今这个时代里,大宋朝是有准许经营某种特殊产品的权利,却还是第一次被刘行用到了边贸榷场所有的行当上。

    刘行就是要通过这种手段来紧紧抓住边贸榷场的准入许可权,从而控制住未来在雁门故地上榷场经营中大宋朝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第二,谢奴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押解在雁门故地的汉人,无论军、还是民,全部分批、分期送还给大宋。

    为了表示对谢奴此举的赞赏,也为了帮谢奴快速拥有建国的根基,刘行愿意给付其一批粮草作为补偿。

    第三,未来的大燕国教育、文化上,必须首先接受大宋朝的“督导”。由刘行指派大燕国的礼部尚书、国子监祭酒两个职务,并由这两个职司的配属衙门负责为大燕国建立起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三级基础教育体系。

    但是,大燕国只被允许建立一所大学堂、云中大学堂。教授人选、学制、科目上也全部都要听从大宋朝礼部、国子监的“指导”。

    最后一条,大燕国未来的矿场,必须只能与大宋合作去开采与经营,并且由大宋的盐铁司为主、燕国的盐铁司为辅。

    所得矿产如何使用,也得由刘行来做主。谢奴想要用也只能先报大宋盐铁司申请、由刘行亲自批准才可以。(。。)

第363章 中秋夜、杀狼宴(七)() 
释放被抓的汉人,刘行将会给谢奴一批足够让他手下兵马吃上半年的粮食。

    对于谢奴而言,这是个互利互惠的事情,他是乐于接受的。

    毕竟只要他称王自立,未来大燕国就必然要依赖于是大宋的强兵利器帮他看好这片并不算大、对他来说却是根基的地盘。

    既然要依靠大宋的军队帮他,即便是没有那些军粮,谢奴心底里也明白也只能释放被押在西京的那几十万中原人。

    因为他如果不放那些人,搞不好以后大宋军队进入未来的大燕国以后直接不去打大金,而是为了那些同胞对他先来上几炮,逼他将人放了。

    与其等着被人家打上门来再放人,不如见好就收主动去放人,还能卖个情面给刘行

    将授权许可制变成了正式的执照许可制,这让夹谷谢奴耳目一新的同时,在听完刘行关于工商营业执照的详细介绍后,他终于明白了为何北朝之中连宗泽、张所、胡安国那些名闻天下的人都对这个即将弱冠的少年唯命是从了。

    有大才者可服众,文武双全者可服众。在刘行讲解完工商营业执照的详情后,谢奴的心中暗道:如此一个文武全才,文可兴国、武可定国的奇才,为何就落在了中原呢?

    他这样一个人,若是落在女真人的地方,相信也会让大金国更加强大。他若是出生在塞北之地,怕是大金国根本无需像如今这样只能靠铁蹄兵刃冲进中原,才能让几百万女真人过上好日子了吧

    无论谢奴如何想。刘行是汉人、无论前世今生都是汉人。这是老天注定的、这是谁也无法去改变的事实。

    正因为刘行是汉人。也就决定了接下去那两条:汉化女真人、由北朝控制大燕国的矿产那条件出现的必然性。

    为何说这是必然性的条件呢?原因很简单。

    在当今这个时代里,矿产是强兵利器的基础。无论镔铁、寒铁、玄铁,总归都是铁。虽然其成分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矿产。

    拥有了镔铁技术,才让当日的红巾军可以火铳暴打数倍于己的金兵,才使得刘行的异军突起变成了一场火器横扫冷兵器的不对等式战争。

    至于寒铁,只有苦寒之地才有。雁门故地,恰恰就是这样一片荒芜的、矿产杂质很少。可以轻易提炼出寒铁的矿产之地。

    只要拥有了大量的寒铁,刘行坚信凭借耶律跋慎和他手下那些能工巧匠的聪明智慧,就一定可以将如今的火枪、火炮制造基础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那样的话,自己才真的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不再将火枪作为稀缺兵器,只能列装给极少数几支主力部队。

    而是可以轻松地让大宋朝的信王军所有部队,全都装配上正在试制阶段、射程可达四百步的靖康三式后膛枪。

    正在试制的那种靖康三式火枪,是刘行凭记忆绘制图纸、耶律跋慎和几百个能工巧匠努力之后制成了第一批一百杆的新产品。

    射程上,虽然只有四百步,但其与靖康二式相比最大的有点就是采用了弹匣装填。每一个弹匣,单次可压进去五发子弹。

    除射程上不足外。其实已经初步达到了刘行设想的、仿造后世里德国毛瑟步枪和中正式步枪的要求。

    一旦大量的寒铁被运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