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地是这些炮弹的药包在发射后,要比以前干净多了,所产生的烟雾非常小。原来的炮弹打一发不要说那烟雾大,每打一发都要清理炮膛,不然时间稍微一长炮膛的膛线就没有了,甚至连炮弹都装不进去,现在使用这种无烟火药药包后,药包燃烧的非常干净,打上三四发清理一次炮膛都没有问题,若是遇到紧急情况,打十发清理一次也凑合……”方伯谦笑着说道。
“方管带,要谢就谢组安吧,还是他从德国弄回了生产无烟火药的设备,至于一体化炮弹也是他提出效法西方海军列强的。只可惜现在财力有线,无烟火药的产量也仅仅只够满足需要而已,至于一体化炮弹才刚刚生产不久,想要彻底替换现在的炮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唐伯文笑着说道。
在从上海赶赴天津的这段海路上,谭延辏Ф员毖笏σ步辛艘淮谓嗬氲墓鄄欤比凰豢赡芗奖毖笏Φ娜拷⒋枪馄菊庖凰壹迷督⒍嗌僖部梢怨苤锌>」芩姑挥屑毡镜慕⒍邮鞘裁囱拥模蔷退裕毖笏Ω粝碌挠∠蟛皇呛芎茫还谂诘侍馍咸撇囊丫×俗畲笈α耍鸬牟桓宜担辽僬馀诘虺鋈セ岜ǎ芄蛔龅秸庖坏阋丫仍欣飞弦康奶嗔耍劣谧詈蟮慕峁绾危仓挥刑煊擅恕�
更令谭延辏木氖窍衷诘睦芬丫退吧且渲械睦贩⑸艘欢ǖ谋浠詈枵露源毡镜奈侍馍戏⑸撕艽蟮淖郏尤蝗路荼憧荚霰式嗣鸲У场?梢韵胂蟮奔迷督⒒ず降恼猩搪忠坏┙肪说匠剩侨毡境鍪质潜厝坏模簿褪撬邓∠笾械脑驹谄咴路莘⑸募孜缯秸芸赡芑崽崆氨ⅲ�
“算来算去也只有因为李鸿章对日态度上的变化才会导致战争的提前爆发,能够让李鸿章态度发生转折又和自己有关联的也就是《强学文摘》和《劝学篇》了。《强学文摘》就不用说了,现在这份刊物在中国多少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了,在这种影响力之下连续十个月以八成内容来针对日本,只要不是瞎子都应该明白日本对中国的威胁了,更何况《劝学篇》中还有一篇《外忧》中大半的内容也是针对日本的。李鸿章若是个明白人自然会有些变化,若是还有什么可以改变老李同学的,那唯有眼前这个从来没有听说过但却在老李同学那里有着相当
的唐伯文了……”谭延辏г谧呦录迷督⒌锹教旖虻氖钡健�
在中国能够决定战争进程地人,李鸿章毫无疑问地当排在第一位,尽管已经执政的光绪皇帝和那个令人心中发寒的慈禧太后是中国地执政者。但是能够轮到他们来决定战争还是在后期。只有战争中的决战过后他们才会跳出来,胜利了则显示一下自己的威名,失败了就拿李鸿章当替罪羊来签订投降合约。
李鸿章就算再昏庸。对内他是政坛搏杀的老手,满人怎么想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对外他的北洋水师最主要的假想敌就是日本,没有人比他对中日之间飘散地硝烟味道更加敏感的人了。战于不战,战争的后果如何,他心中自然有个小算盘,可惜《强学文摘》那一篇篇令他心惊肉跳的报道和评论让他彻底寒了心。
“战还有一线生机。不战则死路一条;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既然要战不如提前下手,能够争一分胜面算是一分胜面,若是等日本人先挑起战争,对方的炮弹突然打到自己的脑袋上再还手,那就陷自己最不利的境地——被动挨打若是再败了,那老夫真的是穷途末路了!”李鸿章在棋盘上落下一子。心中暗自盘算着。
一千五百名练军今天已经登船秘密开赴朝鲜了,至于这次行动有多少保密性,他心中并不心存侥幸,不过他已经把电报发到京师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是发给日本那份,李鸿章还打算再拖上一拖。等明天再发出去。明天舰船就已经非常靠近朝鲜了,现在日本内阁正闹得不可开交,等他们反应过来再打算派兵,日本所扶持地东学党早就玩完了!
事实上李鸿章心中还是非常愿意拖延战争时间的,可惜东学党越闹越厉害,再这么折腾下去日本人就要下手了。此次派兵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只希望能够尽快剿灭东学党,让日本失去染指朝鲜的借口,这样中日之间的局面还可以维持下去,等慈禧过完大寿之后,北洋水师便立刻买船扩充,到时候还可以继续这场平衡游戏,他李鸿章至少在这段时间还是会屹立不倒!
“中堂,心思可不在棋盘上啊!”坐在李鸿章对面地一个身材微微发福的中年男子手中拿着一把折扇轻轻摇着。
这个有些发福地中年人便是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此时他已经不是十二年前刚刚任左副都御史,接连弹劾使得数位朝廷大员丢掉乌纱帽“得名最远,招忌最深”的清流党人了,这么多年的变故使得才四十六岁的张佩纶变得沧桑了许多,早就没有当年的锐气了。
“幼樵,老夫真是希望这次能够平安的渡过,毕竟这战事一起什么可能都会发生……”李鸿章将手中的棋子抓起又放下,心中颇为踌躇的说道。
“凶险是很大,不过两害相权则其轻,不打最好,但是迫不得已的话那就要选择一个损失最小的方式来迈过这个门槛!现在东学党虽然在朝鲜闹得挺利害,但是却只是在一地折腾还没有泛滥开来,中堂大人及时派兵帮助朝鲜围剿正是时机,这样就可以让日本人失了借口,同时剿灭东学党也是打击日本人,朝鲜才能够更安稳!”张佩纶说道。
李鸿章听后微微一笑,将手中的棋子扔回到棋盒中说道:“幼樵,早先日本人在朝鲜闹事的时候,你不是主张避其锋芒,示弱骄敌,再图大举么?怎么开始变得主战起来了?!”
“此一时彼一时,《强学文摘》上那些评论说得好,出的主意也正,若是当年真的依袁慰亭直接将朝鲜变成我大清的行省也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或是给袁慰亭拨付贿赂朝鲜君臣的银子也好安稳住朝鲜不倒向日本,可惜我们都错过了……退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无路可退,《强学文摘》上对日本的岛国天性和其对大陆的渴望刻画的倒是异常生动,所以朝鲜的局势不能够再退,否则日本人得了朝鲜那以后更加难治!”张佩纶淡淡的说道。
“《强学文摘》?”李鸿章听后微微一笑,“那个才子今天和纪孟乘济远舰到天津了吧?”
张佩纶眉毛一动说道:“已经到了,正打算明天来面见中堂……”
“纪孟来电说那个小才子有个了不起的发明,正好来见识见识……”李鸿章笑着说道。
“纪孟的来电也挺让我非常费解,说是‘无线电电报’,这电报难道不用电线就可以发报么?据说连洋人都没有这项发明,现在谭组安已经派人到西洋列强国家去抢先注册专利去了。不过纪孟也是喝过几年洋墨水的年轻人,见识广,新鲜事物上还是他的眼光比较准些。”张佩纶笑着说道。
第四十七章 … ~ 孤独~
“谭文卿和翁书平可以算得上是至交了,谭文卿前两三年在京师任吏部尚书的时候,翁书平几乎是有闲空便登门拜访,还没有见过翁书平对哪个人有这份勤快。幼樵,你说这次谭文卿不仅答应写信还亲自派他儿子来亲自送信,这里面是什么明堂?”李鸿章笑着对张佩纶说道。
“翁书平和谭文卿是三十八年前同榜进士,早年谭文卿也是耿直豪爽、敢说敢言的个性,当年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为恭王说句公道话,但是谭文卿就敢,南北清流无不颜面扫地,若不是他这么早就放任一方,说不得执清流牛耳的人就轮不到翁书平和李鸿藻等人了。即便是为任一方的时候,谭文卿也没有少做清流们赞赏的事情,在陕西为官之时因为他秉公执法消除汉回矛盾,当地回民对此感动的痛哭流涕;同样是大旱,山西、河南几乎激起民变,唯独他陕西无事,就冲这点他也算是个能吏了……谭文卿是少有的身为封疆大吏而得京师清流推崇的人物,不过这一次他肯出手帮中堂还是因为他那个‘小总督’的儿子!”张佩纶轻摇纸扇淡淡的说道。
“翁书平看人还是挺准的,前几年看过谭组安的文章后便称其为奇才,在京师清流***中为谭组安延誉。果不其然,不过才三四年的光景,不到二十而得解元功名,这个谭组安当真了得!”李鸿章笑着说道。
“纪孟年轻气盛眼高于顶,但是却非常推崇谭组安。两人相见不过数面便如同积年老友一般。以前看着《劝学篇》以为不过是受了谭文卿的指点才写出来的。不过现在看来谭组安居然真是个学贯中西地人物,真是不知道从来没有搞过洋务地谭文卿是怎么教出这么一个好儿子的?!”
“幼樵,你说谭文卿作说客有几分把握不让翁书平拖咱们的后腿?!”
张佩纶皱了皱眉头蹦出三个字:“不清楚!”
不过他马上又说道:“谭文卿对恭王算是有恩地。谭组安这次北上京师除了拜访翁书平之外,排在第二位要拜访的人恐怕就是恭王了,恭王虽然三十年不理朝政,但却是个投桃报李的人,况且他对朝政依然有着很深的影响,翁书平就经常在恭王门下行走。谭文卿对恭王有恩。是冒着杀头的危险为恭王说话的,这三十年来除了把谭文卿调到地方之外,两人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若是谭文卿肯开口让恭王说话,翁书平这个面子还是要给地,明面上不会和咱们作对,暗里使绊子还是不会少的!”
李鸿章听后不禁苦笑的摇摇头说道:“没有想到当年一封奏章会让翁家恨老夫一辈子……”
“若是当年中堂不写那封奏折,焉能够得曾文正公赏识?有得有失中堂不用放在心上。翁书平态度如何并不重要,和我们过不去的是日本人,解决了日本的麻烦我们依然屹立不倒!”张佩纶笑着安慰道。
“老夫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不管成不成事这次咱们可是欠谭文卿一个天大的人情。幼樵。这个恩情我们该怎么还呢?”
张佩纶笑着说道:“谭文卿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放在这个‘小总督’的身上,只要在合适地时候推谭组安一把。他父子二人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天津港口
谭延辏Э醋乓欢远缘幕戳肥勘行虻牡巧险猩搪郑辉洞迷丁⒐阋摇⑼度⒄诮邮茏詈蟮牟垢>讲亟樯埽獯蔚H位ず街髁Φ幕故羌迷督ⅲ劣诠阋液屯读浇⒅徊还歉鲅佣选阋医⑹悄局拾制ぃ纠词橇ナ裟涎蟮兀詈枵录诔示质迫找娑窕苛粼诒毖蟮模劣谕督⒕透恍辛耍督⑹撬伊废敖ⅲ谥腥樟焦韵执痔浇⑽髡搅α康亩跃鲋校阋液屯陡久挥蟹⒀缘娜Γ芄欢ナ碌囊参ㄓ辛角俣值募迷督⒘恕�
方伯谦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不管他为人怎么样,人家作为最早在英国受训的海军将官多少还是有些本领的。在现在中国论人才还是北洋第一,这个优势还要持续几十年;第二就是以湖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首的第二集团,不过与北洋相比他们的人才显然要差得很远,毕竟中法一战南洋损失惨重,南北洋鼎足而立的局面从此被打破。
虽然人才难得,但是谭延辏床⒉蝗衔芄患菰Φ牧吮毖笳馔放尤淮笪铮笸芬彩亲吡斯肥涸瞬懦米爬詈枵禄够钭诺氖焙蛘莆樟吮毖螅还庖泊恿硗庖桓鼋嵌戎っ髁嗽笸纷陨肀玖旄咔浚烁聍攘χ甘丫鞅灼餍薷墓牧恕U庵帜芰μ费雨'自问做不到,而且他认为像军事人才这类比较重要的人才还是自己来慢慢培养的好,即便如此,当他面临自己的侍卫队的时候,心中也不禁有些别扭——侍卫队大多数成员的年龄都比他大
可以说方伯谦怕死,不过他对战争的敏感程度的判断却源于他自己的军事知识,尽管李鸿章已经提高了北洋水师的戒备水平,允许水师舰船在受到日本舰队威胁的时候甚至有提前开炮的权力,但是正如方伯谦所说的那样,广乙和扬威两舰都是花架子,在真正的战场上就是连逃跑都很成问题,更不要说是去作战了。到时候方伯谦在朝鲜海域真的碰上了日本人的舰队,你说在人家的海军舰炮的环伺之下,他方伯谦到底是开不开炮?!
要知道他济远舰也是北洋水师序列中当之无愧的主力舰之一,日本人对这艘战舰的态度绝对不会友好到哪里去——日本人为了对付定远和镇远,甚至从西方专门订购了“三景舰”,上面的主炮甚至能够击穿定镇两巨舰的铁甲。济远舰作为北洋水师主战战舰之一。日本人对这艘战舰自然会很清楚。按照方伯谦地意思,既然要和日本人干上一仗,陆军完全可以走陆路。而海军本来就弱人家一头,要是再分散了,被人各个击破就是死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