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谁叫人家实力强悍,就有资格把自己当做跳梁小丑。
李存勉强道:“咳咳,我是想问一下,先生这玉书简看起来很厉害。”
“难道这玉书简中的经文,只能塑造文生么?”
殷明淡淡的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存道:“昨日先生讲经一日,为众人疏通不解之处,却只有寥寥几人,修行有成。”
“若是文道的顶级经文只是如此,那修行文道也未免太难了。”
“还是说,先生传授的经文,只是入门的经文,不足以塑造强者?”
本章完
第439章 墨子十论(第四更)()
李存最后一言,看似是好心为殷明解释,却有些诛心。
他言外之意,显然是殷明对天国文人有所保留。
他这算是挑拨离间,虽然并不高明。
大部分人都想得到,一日间成就数十文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手段。
但是,李存的话,却也起到了一点效果。
即便大家都知道,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既然有人这么挑唆了,众人心里就难免有个疙瘩。
尚门石冷笑道:“小人之言,可笑。”
“来人,把他给我拿下,押在一旁,我要亲自去刑部问责。”
他虽然是文官,却极其强势,直接要拿刑部的二把手。
他自己浑不在意,对殷明道:“殷明先生,不必理会这小人,你只管讲便是了。”
殷明点点头,却道:“不急。”
说罢,他平和的看向李存那个方向,问道:“还有谁有什么异议,都一并举出来。”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还有谁要找茬,都一并站出来。
魏春林心中一动,心说这殷明好气魄!
难道他想要当众辩驳,踩着他们,来证明文道吗?
若是如此,适才李存的挑唆,就有些太低级了。
魏春林微一沉吟,起身道:“殷明先生,我没有异议,只有几个疑问。”
殷明淡然道:“讲。”
魏春林道:“先生说,文道包含广博,但是世面所行经文,不过区区数本。”
“再者,先生说文道百家,为何却不见百家各自之经?”
“而且,百家之不同,不知是否只是经文表述之异?”
“还有,听闻文道武器难觅,修行到后期,不免是一个缺陷,不知可有解决之法?”
“……”
他显然下了一番功夫,一口气说了数条。
这些都说的有理有据,虽然不是大问题,但是也算确有其事。
殷明道:“很好,你且坐下看着。”
“可还有人,有什么疑问吗?”
这次,已无人应声。
魏春林一席话,已经把大部分人的问题,全都囊括在内了。
殷明道:“好,既有人质疑,我以事实答之。”
“今日本该讲墨家之爱,便由此延伸,细讲墨家,成墨道之经。”
对魏春林提出的问题,殷明当然也可以无视。
这些细枝末节,也无伤大雅。
文道能修行的事实,重于一切雄辩。
但是,殷明却正要借此机会,再次奠定文道之威。
至于乱泼脏水的李存,已没人理会他。
他此时心中惶惶,想不到事情一下就闹得这般严重,只怕一会殷明和尚门石不会放过自己。
他只能祈祷,殷明讲经会出什么篓子,不能回答适才提出的疑问。
殷明对正要下台的令狐察和易和图道:“两位请留步。”
两人回转。
殷明对令狐察道:“令狐先生对儒家有所疑问。”
“今日却好体悟墨家,看看可合心意否。”
殷明又看向易和图。
两人换了个眼色,互相明白。
殷明站起身,手执文道朱笔,看向台下的尚门石。
尚门石明白了,竖起右手,对身后示意了一下。
尚门石身后,欧丝东云站出来。
他手中捧着一个方形的布包。
布包掷出,在半空中打开,一物飞出。
殷明伸手凌空一划,便见半空中,仿若飘出了一片洁白细腻的白云。
飘飘荡荡,轻盈透亮,绽放万千霞光。
台下众人,很少有人想得到,这竟是一匹蚕丝!
尚门石站起身,道:“我代表蚕庄,正式决定与殷明先生合作。”
“日后,蚕庄每年供给文宗,玉蚕纸万匹,金玉蚕纸千匹,灵玉蚕纸……十匹!”
殷明也肃然道:“日后,我及座下弟子,所著经书,皆拓印蚕庄一份。”
“蚕庄弟子诚心学文者,择优收录座下。”
台下众多文人百姓,皆是大吃一惊。
随着殷明北伐妖族、威逼唐皇,文宗近来可说是风头正盛。
而蚕庄更是传承万年的大世家。
这两大势力突然宣布合作,不免让人震惊。
玉蚕纸和金玉蚕纸,是蚕庄独产的宝物,有诸般神效,是配得上文道强者的宝料。
灵玉蚕纸更是不得了,据闻是先天级别的宝物。
以此著成经书,对文道强者绝对是如虎添翼。
如此一来,文道强者缺乏相配武器的事情,暂时被缓解。
而蚕庄得到文道支持,未来的地位也将更加稳固。
这是殷明早就与尚门石达成的共同意向。
适逢此会,就此公诸于世。
殷明一招手,半空那一匹神异非凡的玉蚕纸落下。
只见这玉蚕纸上霞光万道、瑞气千条。
有人不免惊疑,此宝似比传闻中的灵玉蚕纸还要非凡。
的确如此,因为这是欧丝东云回到家族,特意取来的极品灵玉蚕纸。
殷明道:“今日,借此宝,著成我文道《墨》经。”
他说罢,手中文道朱笔勾勒,四个“裁”字飞出,把玉蚕纸裁为四段。
台下,响起一连片的惊呼声。
尤其是欧丝东云,他深知此物价值,心都感觉漏跳了一拍。
此宝,论材质,甚至比圣器还高一筹。
若是善加祭炼,可以打造圣器级别的内甲。
殷明提笔落字,道:“《墨》经第一卷,《墨论》也。”
“夫墨家之道,首推十论。”
“何也?乃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殷明一边讲解,同时心分二用,一手已在玉蚕纸上落笔。
殷明道:“兼爱者,为墨家之爱,墨家之核心。”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一言以蔽之:兼以易别。”
随着殷明讲述、著经,无数人心中生出感想,皆若有所悟。
尤其是民学之人,这种非差等之爱,深入其心,对其触动良多。
有些东西,即便平日一直在践行,却也未必明白。
殷明等于是把他们一直在践行、一直在追求的东西,系统、清晰的表述了出来。
收获最大的,却是易和图和令狐察了。
两人就站在殷明身旁,亲眼目睹殷明著经。
第440章 《墨》经成(第五更)()
易和图、令狐察的身子,宛若被石化了一般。
只有他们的眼珠,灵活的追随殷明的笔尖,上下移动着。
殷明道:“兼爱若广而言之,有其二论者,非攻也。”
“兼爱为义,相反即不义。”
“攻者,不义之甚;攻国者,不义之巨;攻族者,不义之极也!”
……
原本,按照彼世墨子的思想,最大的不义,就是攻国。
但是殷明感慨此世之异,把最大的不义,引为妖魔对人族的灭种之行。
随着一篇篇经文落在纸上,那玉蚕纸绽放出的霞光愈发非凡。
不知何时,高台之顶,已经有云霞弥漫。
看此情形,有可能再次引动天降玉书的异象!
当然,那不免有些浪费。
毕竟,殷明此番,还特意借到了极品灵玉蚕纸。
不过,殷明此时无暇思考这些,他的全部心神,都放在经文上。
不知不觉,已经是一更天,但是殷明口中不停,朱笔不顿,依然在讲解和著经。
百姓大半都回家了,但是在场的文人,却没有半个人离开。
直至东方晨光熹微,一夜竟已过去。
接下来,第二日、第三日。
殷明讲解尚贤、尚同等一系列内容。
一直到第三日傍晚,殷明手中朱笔一顿,道:“此卷《墨论》。”
接着,他一招手,有玉蚕纸飞来。
殷明道:“二卷《墨观》。”
殷明道:“墨者观夫天地,天无情欲,天命有志。”
“天志者,兼相爱、交相利;反天志,别相恶,交相贼……”
在彼世墨子的眼中,天地是有意志和好恶的,会赏善罚恶。
殷明在著成此经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殷明所著《墨》经,肯定了天志、天意、天命的存在,却否认了其欲望。
或者说,殷明把墨子对天的拟人化,进一步升华了。
殷明所著《墨》经中,天志只是一种天有有常的规律,而非人性化的赏罚。
又是一日一夜,殷明仍是丝毫不觉疲惫。
而易和图、令狐察,以及民学诸人,更是不知倦怠。
这一日,不少民学文人立地突破,成就文生、文士。
易和图和令狐察头顶,已变得文气蒸腾。
他们本没有什么修为,但聆听如此大道,却隐隐有得道之状。
一日又一日,殷明著成《墨辩》。
墨辩者,通俗的说,包括了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等等内容。
这些,皆是过去殷明所著《书》经所没有的。
不只是民学之文人,在场诸文人,皆觉耳目一新,收获匪浅。
这一日过后,高台顶端的云层,已经彻底凝实,隐隐有柔和的雷光一闪即逝。
易和图和令狐察头顶,有看不到的文气直通天宇,沟通青云。
殷明掷出《易》经,镇压新著经文对天地的沟通,继续著经。
最后一卷《墨》经,殷明名之为《墨备》。
《墨备》一经,已经不算是墨家经文了。
殷明把自己对彼世自然科学的了解,一股脑的塞了进去。
什么光学、力学、机械设计……只要能想到的,殷明都整理成笔墨。
只不过,他前世也不是什么好学生。
比如,他虽然知道卯榫工艺,却不知道其受力分析。
至于高等数学什么的,他更是一知半解,索性不提。
若是殷明早些年好好读书,或许他著成此经,会带领此世走向科学的道路。
这最后一卷经书,把在场所有人都看傻了。
不需要什么复杂的东西,只是殷明说的小孔成像,就把所有人给弄懵了。
熊猫和殷灯甚至摸了个竹筒,悄悄试验了一番。
结果自然成功。
随后,熊猫高兴的像个两百万斤的胖子,一连打了好几个滚。
不知不觉,已是七日了。
原定合计七日的讲经之会,已经超期,但没有人不耐。
文人一个个都如饥似渴。
殷明手中文道朱笔停下。
他的头顶,四卷玉蚕纸沉沉浮浮,绽放着万千霞光。
而头顶的云层,凝实如盖,仿佛有什么要从中冲出。
在无数人的瞩目下,殷明撤去《易》经。
轰!
庞大的雷光登时笼罩而下,宛若雷瀑一般,降临在殷明头顶。
无数文人百姓惊骇,想要逃走,却哪里来得及。
可旋即,他们就发现,这恐怖的雷光,不但不可怕,反而很祥和。
每个人都产生了一种酥麻的感觉,反而觉得周身舒泰。
当然,也有少数几人产生了不适。
比如菜市场里的屠夫,登时须发焦黑,周身刺痛。
凌望鱼和黄亚夫出手,把一些享受不了这等赐福的人带出去。
高台上,殷明一瞬不瞬的盯着高空。
熟悉的黑影出现了,夹带着隐隐的白光。
这一幕,殷明见过七次了。
这是天降玉书的前兆!
殷明眼神一凝,立时冲霄而上。
可在他行动的同时,那影子已经提前一步,隐入云层。
殷明立身高空,笼罩在雷电之中,四下查看,却已经没了任何异样。
殷明忽然一阵无言。
难道说,自己把到手的原始真经吓跑了?
也不对。
那影子在殷明行动之前,已经隐入云层,似乎没有掷下玉书的打算。
若是掷下玉书,这一耽搁,殷明是有可能一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