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这个世界也有文人,却都是为武者服务的。
殷明略一沉吟,其实关于治国之道,定国之策,他脑海中多如牛毛。
不过,殷明心中所想的,多半都是文治,而这场的考官大概就是普通的文官。
考官多半也是信奉武者至上的人,而且文学素养只怕不过尔尔。
若是给他写一通篇文治的文章,只怕那考官根本看不懂,甚至会认为殷明写的是邪说。
殷明略一思索,提笔写下“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考虑到要照顾考官的水平,殷明由浅显处入手,却去谈武备于文事之要。
以此为破题,在这童生试中,必能独占鳌头。
殷明落笔:“朝廷之望,武道之向也。武道兴,文事举,万民兴焉……”
殷明这一篇文章,并未刻意雕琢,只以思路取优。
他不但深谙孔子“武备”、“文事”的观点,更是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简朴哲理。
四周的考生多半还在思索,殷明就已经落笔,直如行云流水,直抒胸臆。
等四周的考生开始动笔,殷明却已经写完,交上考卷便离开了考场。
若是旁的考生,必要等待,有可能万一被考官叫去问话。
殷明对自己的文章显然有信心,便直接离开了。
门口处,瞧热闹的人要么找地方歇着,要么就在打瞌睡。
毕竟文科考试又不能进场围观,等待却是颇为无聊。
当殷明走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一愣,却是没反应过来。
这才过去多久,怎么可能有人交卷出来?
冯行道也不知从哪跳出来,大声道:“老殷,你咋这么快就出来了,不会是被撵出来的吧?”
王锡元咧了咧嘴,暗自腹诽,认识这家伙,还真是丢人啊!
冯行道自己却浑然不觉,笑嘻嘻的就凑了上来。
殷明笑笑,道:“莫说胡话,只是答完了。”
不远处,带着几个师弟来参加考试的崔泽有点惊疑不定。
虽然说童生试简单,那也是相对于他们这些奇才来说。
况且,童生试通过或许不难,但是要拿到第一,那可不是说笑的。
要知道,未来的状元,也是从这童生试里考出来的。
想拿到第一名,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便是比拿状元简单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难道这殷明并没有急着上位的意思,所以并不在意,只要通过就行?
崔泽有点奇怪,站在原地思量良久,而殷明已被一群权贵簇拥着离去了。
殷明确实不急。
他沉住了气,在等待出榜的日子里,每日里仍然是修行不辍。
他现在是文师,修行的方向也跟文士时不同。
以武道而言,能达到武师境界的人,其奇经和正脉都已打通,皮肉也已经练的坚如铁石。
所以,在武师境界,修炼的就是控制自身经脉,熬炼一身筋骨。
武师境界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是至强者通往更高层次的重要一步。
很多寻常武者,则要么卡在武士上,要么勉强做个寻常武师。
强大的武师和水货武师,其实力差距绝对是巨大的。
对于文道修炼,文师境界也一样很重要。
就像武师开始控制经脉一样,殷明则开始尝试驾驭神魂。
如能修炼到巅峰,控制经脉如臂使指,就有希望成就武宗;驾驭神魂如人自体,便有希望成就文宗。
殷明虽然要科举出仕,但是想屹立当世,教化百姓,却离不开自身的实力,是以他一点也不怠惰。
眼看着,就要出正月了。
今年礼部尚书青林侯亲自督促,要求各地加紧阅卷。
这正月的最后一天,就是出榜的日子。
他这么要求下面,自然是为了赶时间,避免耽误了殷明参加接下来的乡试。
这一日,殷明正在冯家修炼。
他面前一幅长卷上,笔走龙蛇已书写了数丈的篇幅。
他左手拎着一个坛子,里面大半坛的墨水没有一丝波澜,静如止水。
殷明虽然是文人,但这一双手却比寻常的武者更稳,提笔拿墨,纹丝不动。
殷明这是在由练字,来养气、练神。
他每一个字都灌注自己的文气,倾尽自己的意志。
每一日,殷明查看系统,都会发现自己文气的量在扩张。
虽然短时间内,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若一直坚持下去,必能文气如渊似海。
这又是文道和武道不同的地方。
武道练内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服用各种滋补气血的天材地宝。
文道修文气,最好的法门却是读经修儒,以及各种修身养性的道艺,诸如书法等。
这两种法门,倒也不好说谁高谁下。
只不过,文道修行,关键靠的是自身。
武道修行,如果没有外部资源的投入,却十分缓慢。
若从成本上说,显然文道修行更具有普适性。
可惜,文气似乎必须经由系统才能修炼,却又没法子推广开来。
殷明一直把那长卷写完,才收起笔,而缸中墨也堪堪倾尽。
冯行道虽然是个粗人,不过看殷明修行了几日,总算被熏陶出了一点墨水。
冯行道在旁感叹道:“你这一手字,直似龙蛇缠斗,我都瞧得出不凡。”
本章完
第79章 童生试榜首()
冯行道道:“想不到,你这等的境界,这短短十余日,竟然又有长进啊!”
殷明道:“这童生试里,虽然也有少年奇才,不过终究年纪尚小。”
“到了会试,我思量可能会有不出世的高手。”
“这次承蒙青林侯为我铺路,必得准备的万无一失,不能负了侯爷这番心意。”
冯行道道:“那倒也是。”
冯行道忽然问道:“话说你这几日怎么回事?”
“我听说昨日你是在青林侯府上修炼,前日却是在老刘家。”
“听说你那帅府上,现在那些管事和下人,至少表面上对你都很恭敬了。”
“你不在家好好修行,到处见朋友不耽误修行吗?”
殷明摇摇头,道:“你是不知,那殷烈派了个人过来,已住进了帅府。”
“这人不比张贺那草包,胸有城府之深,不是易于之辈。”
“我只想修行,不愿与他费功夫,索性就来你们这修行。”
冯行道忽然一个激灵,道:“你说的该不会是那杨凤然吧?”
殷明点点头,道:“原来你也知道。”
冯行道面色难得的严肃起来,道:“那人的确不凡,一身修为只怕已近乎武师之巅峰。”
“他虽然比咱们大了几岁,但是能有这等修为,殊为骇人。”
冯行道又疑惑起来,道:“不过,他也不敢明着把你怎么样吧?”
殷明笑道:“你便是把人想得太简单了。”
“譬如说,他若是请到朝中大将到帅府上做客,我于情于理都要接待一下。”
“我这一出面,必然就被缠上,每日里哪还有修行的时间。”
冯行道皱起眉头,若是以前殷明不受重视,倒是不打紧。
但前些日子,殷明废掉了一位朝中大将,现在可是声名鹊起。
若不是有生死状,只怕洪京大都督就要去撞贞元钟,参殷大帅一本,把殷明告到死。
现在,殷明已有声名,帅府若有客人,他倒是不好不露面。
冯行道道:“这么说,你现在出了风头,反倒也多了麻烦。”
殷明道:“这也没什么,等科举过后,我只要中举,就可以自己开府立家。”
“那时候我便搬出帅府,也就跟帅府没甚么瓜葛了。”
殷明说着,忽然听到外面锣鼓喧天,一片热闹。
冯行道奇道:“这是谁家的喜事,这么大动静,我这武场里都能听到。”
殷明摇摇头,道:“你这记性,今日是出榜的日子吧。”
冯行道一愣,旋即跳起来,大声道:“对啊,今日出榜。”
他一把扯住殷明,道:“我的殷老爷,那你还在这修炼什么,还不快去看榜?”
殷明淡淡的道:“慌张甚么,童生试而已,值得甚么大惊小怪。”
冯行道道:“可你若是拿不到榜首,岂非就拿不到参加乡试的资格?”
殷明正要说什么,忽然武场门边走进来王锡元。
他是冯行道的好友,不用通禀就被放进来了。
王锡元冲殷明拱拱手,道:“殷兄,高中榜首,恭喜了。”
冯行道愕然道:“这,这,真个中了!”
王锡元笑道:“你这蠢货,又说什么瞎话。”
“殷兄才华,你我还不知道么?”
殷明并不觉得意外,倒不是他自视甚高,而是这个世界的文道发展并不如他前世生活的世界。
说话的功夫,众人纷纷到来,都是来给殷明恭喜的。
殷明一一跟他们打过招呼,另一边,自有冯府的下人送上茶水。
冯行道一脸喜色,看起来倒像是他中了榜首一般。
王锡元笑着打趣道:“你瞎乐呵什么劲,人家老殷还没说什么呢!”
冯行道道:“切,老殷这家伙,我都不晓得他笑起来是什么样子。”
“没奈何,只得我替他笑了。”
这时候,殷明留意到柳清虽然也是面带笑容,却有一丝忧虑。
柳清开口道:“各位,且先别高兴了。”
“这童生试,殷兄能通过,其实都是咱们意料之中的。”
“接下来的乡试和会试,才是真正的麻烦哩!”
冯行道一愣,道:“虽然说乡试和会试肯定更难,但是以殷明的学问,应该没有问题吧?”
柳清摇摇头,道:“哪有那么简单,难道你就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宰相对殷兄成见很深,扬言说决不允许殷兄这种……咳咳,就是不许殷兄中举啊!”
其他几人的面色登时一垮,显然都有所耳闻。
王锡元点点头,道:“这事我也听说了。”
“听说宰相府的千金小姐很推崇老殷的诗,还特意拿去给宰相瞧了。”
“结果宰相罕见的大发雷霆,连向来视若珍宝的独生女都给训斥了一顿。”
冯行道却忍不住道:“这事我也知道,不过这也没什么吧。”
“易老头的确是大唐的文坛领袖,地位尊崇,但是科举却是青林侯这位礼部尚书管的。”
“易老头就算对老殷有意见,也影响不到科举上面吧?”
刘默阳面色严肃,道:“非也,宰相在文人中的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觑。”
“小侯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件事的确可能是隐患。”
柳清苦笑起来,道:“何止是隐患,已经是近忧了!”
众人都是一惊,看向柳清,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柳清苦笑道:“这次洪京乡试,阅卷的主考乃是礼部侍郎闫炳辉。”
“你们可知这闫炳辉是何人?”
铁世昌嘴快,道:“左右是你爹的下属,肯定是咱们这头的啊!”
柳清摇摇头,道:“我爹说到底是武官,虽然是礼部长官,具体是事务却都是下面人办的。”
“这礼部的许多文官,却是更钦服我大唐的文道领袖,也就是当朝宰相。”
柳清面色愈发严肃,道:“而且,这闫炳辉还有一重身份。”
“他就是济上学宫的十八位学士之一,也是宰相的半个弟子,绝对是唯宰相马首是瞻。”
冯行道失声道:“哈,竟然还有这种事,这可大事不妙!”
他忽然眼珠子一转,笑起来:“嘿嘿,说到底,青林侯才是礼部官长,是不是可以换一个主考官?”
本章完
第80章 针对殷明()
柳清摇摇头,道:“只怕不行了,因为洪京城乡试历来都是礼部侍郎主持的。”
“最关键的是,文表已经过了皇上的目,皇上已经批了。”
众人都是一僵,这可是极糟糕的。
礼部侍郎,乃是礼部的副长官。
青林侯是武官,也就是说礼部侍郎其实就是礼部诸多文官之首,是负责具体事务的一把手。
这件事,便是要运作,也很难再插上手了。
王锡元皱起眉头,道:“若是这样的话,那这事可麻烦了。”
“就算老殷才华过人,若是被人刻意刁难,只怕也有些麻烦。”
刘默阳忽然开口,道:“其实,只怕还不只是宰相。”
“这次科举,洪京大都督的三子也要参加,他肯定要力保三子上位。”
王锡元道:“可那是会试的事情了,应该影响不到乡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