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慈禧。众说纷纭。
她其实只是一个想要维护满人特殊权位和利益的满族老贵妇而已,也是满清王朝最后还能堪称是政治家的女人罢了。她手里捧着精致的暖手炉子,淡淡的感叹道:“如今像你这样守规矩的奴才倒是不多见了,站起来吧,本宫今个正好有些话想要问问你。”
荫昌这才起身,答道:“奴才谢过老佛爷。”
慈禧太后续问他道:“你是见过东三省总督宋彪宋大人的吧,我记得奕劻那时候是举荐你去辽东见他,据说回来禀告的时候,说宋大人倒是个还不错的人。”
荫昌毕恭毕敬的答道:“回禀老佛爷,确实是奴才见的这位宋大人,可奴才是说真话,这位宋大人并非是谋反之人。”
“哦?”
慈禧太后其实真心希望这话是真的,她的大清国早已是风雨飘摇,经不起折腾了,如今的宋彪比起当年的粤匪长毛不知道要凶狠多少,万一是真要谋反,就算大清国挡住了这一波,这个朝廷也算是彻底的毁了。
她悄然一抬满是褶皱的眼帘,依旧看不清荫昌的模样,就和身边陪同着的二总管太监崔玉贵吩咐道:“给他搬个凳子来靠近些说。”
“喳!”
崔玉贵毕恭毕敬的点头弓腰,转身就指挥两个守在门口的小太监将圆凳端过来,请荫昌坐下。
荫昌心里这才高兴,赐坐就说明是好事啊,他这就和慈禧太后答谢道:“奴才谢过太后的隆恩。”
说完这话,荫昌就真的坐下来,离慈禧太后也就三步远的距离。
慈禧这就继续问荫昌道:“你觉得宋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荫昌答道:“老佛爷,您还记得朝廷前些年派了好些个幼童赴美留学,如今回来的很不少,可有哪一位是谋反的,又有哪一位是革命党?”
慈禧觉得这话说的巧妙,就问道:“你这是说……?”
荫昌顺着话答道:“奴才以为宋大人就和当年那些幼童差不多,奴才见过宋大人,其实也就是二十岁的光景。要是真见过,那真觉得稀奇。如他所说,三省之中没有一个官员听他指挥调配,都听各省驻防将军的,将他视作无物,搁着谁当这个总督,谁也受不了。何况是一个年轻人?奴才是见过这位宋大人。那些没有见过他的人,大体想起来都以为是四五十岁的老者,自然各种想法都有,可多半都是自己妄自猜测。这位宋大人,奴才以为他有两个特点,一是爱钱,在日俄战争期间赚了很多钱,在东三省又买地,又买煤铁矿,坐拥数百万的家财。犯不着冒一无所有的风险反叛朝廷;二是能打仗,确实是难得的兵法大家,极其擅长用兵,哪怕是多给点钱养着他。那也总有用到他的时候,总好过让俄国人养着他。”
慈禧一听这话觉得荫昌真是说到了点子上,她其实也听赵尔巽密报,说宋彪在东三省贪赃枉法,乘乱强夺良田数万垧,又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巧夺各地煤铁专营权,胆大妄为,专营不轨。
她一直觉得赵尔巽有添油加醋的份,乘机多赚些钱怕是真的,这世上有多少人是不爱钱的?
荫昌说的对。养着宋彪总能有用处,总好过让俄国人养着他。
听了荫昌的这番话,慈禧微微颔首。
此时的京师城里也下起了小雪,天气恰是转寒之时,阴风冷雪,让这宁寿宫外的青色砖地上也积了一层薄薄的雪粒子,慈禧这些天的心情并不好,天气一转寒,她的手腕和膝盖就阴冷冷的疼着,上个月还犯了痢疾。
慈禧穿着锦丝墨绿袄子。手里捧着黄铜质地的暖手炉儿,身边燃着火炭炉子,房间里倒是热乎乎的,可她心里却总是有种说不出的冷意,她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总是担心哪天就会一觉睡去便再也醒不过来。
每每想到此处,她心里就有着太多的担忧和害怕。
她也是人。她爱权,她也怕死,她也想青史留名,更想保住这大清的江山和基业。
她老了,再多的珠光宝气和再小心的保养也掩不住她年过七旬的衰老,还有那脸上的老年斑,她和这个帝国都已经是行将就木了。
她一贯是板着脸的,总是这样严苛冷漠和无情,因为她掌握着这个帝国的一切大权,驾驭着这个帝国,却是心情最为沉重和忧虑的老女人,她甚至找不到几件值得自己高兴的好事。
慈禧不由得想到前些日子的事儿,她就和荫昌感叹道:“前些日子,还没有任命宋彪当东三省总督之前,本宫找来了直隶总督袁大人,那也是个有能耐的主,本宫就问他,如果宋彪造反,挥师南下,你挡得住吗?你猜袁大人是怎么回答本宫的?”
荫昌卑躬的答道:“奴才不知。”
慈禧唉了一声短叹,道:“袁大人说,要是宋彪自己南下,那还好说,兴许能挡住,兴许挡不住,关键是看俄国人是否支持他;要是宋彪指挥俄军南下,那就别打了,哪怕是有三个北洋军加起来也不是对手。”
荫昌也哀叹,觉得他们满人的命可真苦,不知何时,这大好的基业怎么就这样不堪了。
他只能答道:“奴才是在德国留学过的,知道洋人的打法,不瞒老佛爷,袁大人说的也没错。可这事情还不至于是这样,就怕赵尔巽这帮人为了自己争权夺利,为了自己出一口气,硬生生将宋总督给逼反了。要奴才说,赵尔巽也是不按好心,这不摆明是将宋总督往死里逼吗?还真是不怕宋总督造反,就怕宋总督不反。老佛爷,不管是怎么个事儿,还是得先将赵大人调回来,这么折腾下去,就算宋总督只是想多捞点钱,多整点新政,指不定也给赵大人硬生生逼反了。”
慈禧沉默了良久,过了好一会儿才阖上眼帘,冷漠而疲倦的板着脸道:“是啊,你说的可不就是这个理嘛,这位赵大人可真是会给本宫找不痛快的事。”
她老了,精力再也不如过去了,心里的忧虑又多,真的想要将这一切都扔下去不管,可她扔不下去,她要是都扔给皇上,她这辈子就算是毁了。
见她阖上眼帘,板着脸不说话,也不知道是喜是忧,是怒是恨,荫昌心里有些捉摸不透的害怕和忌惮,熟悉这一切的二总管太监崔玉贵等了好一会儿,这才和荫昌道:“荫昌大人,老佛爷要午休了,您先退吧,先在宫外後着,这下午醒来要是再召见您,我再去招呼您。”
荫昌恨不得立刻就走,心里登时松了口气,这才起身叩拜,跟着二总管太监崔玉贵离开了宁寿宫。
走出宁寿宫的这时候,他仰头看了看苍天,真的为大清国和他们满人的基业感到深深的哀愁,他也厌恶过慈禧软禁皇上,可如今回过头看一看,他只能祈盼太后长命百岁,要是太后一走,就汉人自己内斗下去也能将大清国给毁了。
此时的荫昌并未想到,碌碌无为了大半生的他,在此时拜赵尔巽所赐终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几天后而已,他就忽然被破格提拔为奉天巡抚,原吉林将军增韫、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也分别成了吉林巡抚和黑龙江巡抚。
几天后,在整个新军示威事件中都未曾表态的慈禧终于做出了决断,支持奕劻以军机大臣的身份颁布了两道政令,一是废除三省驻防将军,改设为巡抚,同时废除奉天府尹一职;二是调赵尔巽回京再任户部尚书,任命荫昌为奉天巡抚,即日派往奉天府。
慈禧太后觉得荫昌说的很对,深得她心,又考虑荫昌这个人还是很圆滑的,不像赵尔巽那么过于苛求权力,以至于差点坏了国家大事,就将荫昌任命为奉天巡抚。
事情到了这一步,奉天新军示威事件才总算是告一段落,清政府和慈禧再次决定继续忍耐下去,将更多的权利交给宋彪,既然让他当了东三省总督,那就索性将权力给他,免得继续这么折腾下去。
还是荫昌的那一句话,让慈禧最终下了这个决心。
荫昌说,哪怕是多给点钱养着他,那也总有用到他的时候,总好过让俄国人养着他。
既然宋彪爱财,慈禧倒觉得这也是好事,爱财总好过爱江山,听说宋彪还未曾婚娶,慈禧就让庆亲王将这个事情记在心上,若是有合适的人选,就给宋彪保媒。
新军事件悄然划上了休止符,荫昌就带着慈禧的嘱托,带着德国籍的妻子悄然上路前往奉天省,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到了奉天府就立刻先去总督衙门拜见宋彪,而不是去自己的巡抚衙门安置妻儿之类的,以尽自己身为下官的本分。
在他启程之前,新任吉林巡抚增韫、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因为就在东北,来的更快,这就先行一步抵达奉天府前去拜见宋彪。
当官之人在这方面的耳目是最灵通的,嗅觉也最为灵敏,东三省的天彻底变了,在四方纠缠争斗中,宋彪笑到了最后,手握着整个东三省的大权。
………………………
第一百一十章 奉天巡抚荫昌
………………………。。
(修改稿子,刚改好,抱歉)
从宋彪参加日俄战争到成为东三省总督,到奉军示威事件爆发,再到今天彻底掌握着整个东三省的一切生杀大权,成为东三省众所公认的暨主,时间是如此之短,以至于宋彪自己都觉得太快,可他的心里肯定是很开心的,也没有什么觉得不适应的地方。
即便宋彪对东三省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式还缺乏一个明确的规划,可他有足够的历史可供借鉴,东三省要如何发展才能最快最有效的创造一个经济奇迹,东北新军要如何发展才能最快最有效的成为陆军之王,他心中都有明确的答案。
在东三省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最简单有效和快捷的方式就是全面借鉴苏联的五年计划模式,用计划经济之手段强硬推行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缺乏时间的中国而言,此为最简单可靠的强国速成之路,如果真要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围攻之下发展自由市场经济,特别还有日本这种不要脸的畜生级对手,那真是太扯淡了。
……
这天上午,宋彪参加完军部的晨练之后回到办公室里,就从袁金铠那里听说了赵尔巽在昨夜悄然离开奉天府,前往京师再次任职户部尚书的消息。
随着赵尔巽痛苦不堪带着慈禧太后的责备和安抚而离去,赵宋之争也就此划上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而赵尔巽和前前任奉天将军增祺留给宋彪则是一个烂摊子般的完全空白的东三省。
宋彪为自己倒了一大搪瓷杯的浓茶。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将袁金铠的那份《东三省新政书》拿起来重新翻看一遍,因为是本地人所写,对宋彪也有一些启发。
看完之后,宋彪就重新找了一个记事簿编写《东三省新政五年发展规划》,从1906年开始算起,他将新政规划为新法、财政、警务、民防、教育、金融、农业、林牧业、工业、商业、科技、铁路、水利、基建、开垦、招商十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要有一个详细的五年规划。
最近的五年里。重点抓新法、金融、开垦、农业、招商、铁路、工业、教育八件事,八个大方面一定要做好,先抓好新法的立法工作。然后整顿金融体系,大面积的开垦荒地,抓好农业建设。同时招商引资,大量修建铁路,到处开矿,集中设厂,完善基础工业体系,建设新学,抓好普及教育。
以宋彪的知识水平,编写这份《东三省新政五年发展规划》的难度很低,关键在于写出来之后如何实施的问题,这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他不可能在东三省推行整体性的计划经济,所以就只能分成两条路来走,农业、铁路、工业基本都要分出单独交给远东商行来统筹办理,按计划体的方式实施。
阳历十二月的沈阳也是这样的冷清,远在郊外的东陵军部更是如此。
军部新机关楼周边总是如此的寂静。一点声音也没有,让宋彪可以静下心来思索更多的问题,虽然年轻,但宋彪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已经证明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可以带领中国人民击败外寇,现在。他还必须向世人证明自己也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他必须在东三省这一片空白的黑土地上建立新的奇迹。
历史已经一再证明,一个经济体在初级阶段的发展模式中,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计划经济。
宋彪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将《东三省新政五年发展规划》的草稿编写出来,然后就放在一边喝一口浓茶继续琢磨。
清朝灭亡之前的十年里,整个中国都知道要搞新政,国家才有前途,只是没有人知道到底该如何实施新政,从上至下都是一团乱,结果都去办新学和新军,电报局、铁路局、警务局……别的省怎么办,其他的省就有样学样,一律照抄,别的省收刮苛捐杂税,大家也都一起收刮,没有充足的税款怎么办新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