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公社管委会主任级别也不低了,从内部的行政等级上说跟其他几个小伙伴也是平级,但政治上的影响力却似乎差了一大截。安西对此仔细考虑之后,认为还是单位‘性’质的原因,盐场是个生产单位,与其他几个人所在的部‘门’在职能上有很大的区别。
在穿越集团内部,一直隐隐有一种“企业单位不如事业单位吃香”的风气,特别是从政治影响力来看,主抓生产的这些人,如安西,农场公社的高欢、冶金车间的刘星礼、木工房的蔡弘展、能源综合管理处的项持南等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出头‘露’脸的机会,这方面比起那些在军警、民政、商贸等事业单位做事的人要差了一大截reads;。
安西原本是没什么政治野心的人,但屁股下的位子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所看到的东西也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他看来能爬得比较顺比较快的这些人其中多数并不是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在对的时机做出了对的事,发挥出了执委会无法忽视的作用。
安西认为对盐场这个单位来说,就算产量能提到天高也算不了什么大事,因为再怎么高法也不可能超过后世的产量,根本没有什么惊‘艳’的效果可言。想要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就只有两个方向,一是扩大销售量,二是想法扩大产能。
食盐的对外销售一直是由商贸部‘门’负责,盐场公社只具备生产的功能而已,连向外输送产品都需要依靠海运部,在这个方面自然是很难有所表现,安西的注意力也就只能放到第二条路子上。
扩大产能,除了通过科技手段有限地提升生产效率之外,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开辟新盐场了。事实上从执委会开始组织黑土港项目的时候,安西便意识到了分基地的政治意义。开新盐场肯定比不了黑土港项目那么大的动静,但好处也很明显,一是选址肯定就在海南本地,相比隔了几天航程的黑土港来说,开发难度没那么大;二是要论盐场的开发建设,整个穿越集团都找不出第二个能够替代安西的人现在说到食盐生产的相关事务,安西可是独一号的专家了。
从筹备组建到投产运行,从民政管理到组织生产,盐场的整个建设流程,安西都是了然于‘胸’。要想在执委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安西认为最适合自己的路子就是成为某个领域的权威比如盐业开发。
安西原本以为这个机会最快也得等到明年,不过既然提前出现了,当然也没有理由放过,而且对此他也早有了一定的准备,不至于被执委会这些人三两下就给问住。
安西擦掉刚才写的数字,在白板上画出海南岛的轮廓简图,并标出胜利港的位置:“我们首先要知道,海南岛哪些地方适合建设盐场。北边是明朝统治基础比较牢固的区域,我们暂时还无法涉足当地的盐场,所以儋州到文昌这一块地区可以先划掉不做考虑。”
安西一边说一边在儋州到文昌之间拉了一根横线,然后把横线以北的区域画了个叉。
“先看东岸,万州沿海地区的北坡、东澳两地都有很适合开发盐田的海湾,不过当地据说有明朝的驻军,开发起来会比较麻烦。往南的陵水,有黎安和新村这两个港湾,也很适合盐田开发,但也有同样的问题,那里有明朝一个卫的驻军。”
安西继续向南指去:“东南角紧挨着亚龙湾的铁炉港是个不错的地方,距离胜利港的航程大约二十海里,海船半天时间就能到。那里进入海湾的航道非常窄,并且没有明军在那里驻扎,可开发的盐田面积至少是目前盐场的三倍以上。当地还可以通过一道狭长的山谷走廊从陆路直接抵达田独工业区,条件成熟的时候打通这条陆上通道,可以将两地间的距离再缩短一倍。我个人认为可以将这个地方列入到候选地点当中。”
“从胜利港往西的海岸沿线,大概就只有宁远河入海口附近的区域适合开发盐田,并且当地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可以利用。不过那里离崖州实在太近了,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除非我们现在已经全面掌控住了崖州,否则我不建议选择那里。”
“再往西就只有莺歌海这个地方了。关于莺歌海盐场的具体情况,上次考察队的报告中已经有了详细的描述,我在这里就不多重复了。我只补充一点,莺歌海盐场的可开发面积大概是胜利港盐场的三十倍。”
“另外从莺歌海盐场往北直到昌化港的沿海地区因为地势平坦,其实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建设盐场,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把整个西海岸建成连绵不断的盐场也是有可能的。当然我个人还是建议有重点地进行开发,以便于管理和统筹安排生产计划。”
“综上所述,我建议执委会重点考虑两个地方,一是东边的铁炉港,二是日后我们肯定会进行开发的莺歌海盐场。”安西放下了记号笔,最后说道:“盐场从筹划到建设投产,这中间至少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建设期,如果执委会想要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盐产量,那就应该提前考虑新盐场的建设开发计划。”
“安西教练做好了赛前装备啊!”听完了安西的讲解之后,‘蒙’贺很是佩服地称赞道。
能够简明扼要地对新盐场的选址进行有条理的讲解,这自然不会是随兴的表现,若说安西没有在事前有所准备,在座这些人肯定都是不信的。不过这时候并没有人去深究安西为什么会做这些准备工作,大家都在考虑安西所说计划的可行‘性’。
陶东来倒是没有忘记之前的问题:“假定我们会对两个候选地点中的一个进行开发,那么运力的问题如何解决?”
第204章 于大山的私心()
对于运力的问题,安西也已经作过详细的考虑,不慌不忙地答道:“这两个候选地点所需的运力,我们可以分开来看,首先说铁炉港。 …叔哈哈…”
“铁炉港距离我们很近,近到我们甚至可以每天派船过去运回前一天的产出,这个运载量并不大,海运部现有的两艘海训船就可以完成任务。我们还可以在当地建库房储备一些食盐,以后针对大陆的食盐输出就直接在铁炉港进行‘交’易,从大陆方向来的海船也可以节省下半天的航程。”
陶东来听了之后不置可否地继续问道:“那如果选择莺歌海盐场,又该如何?”
“如果是莺歌海盐场,那会稍微麻烦一点,毕竟航程比铁炉港要远了三倍。我的解决办法是进一步加大跑越南方向的货运船只数量,在来回经过莺歌海的时候都装运当地产出的食盐,分别送到越南和本地。当然,加大运力其实不必急于一时,因为我们即便是要开发莺歌海,形成规模化的产量至少也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这头几个月的有限产出,凭借越南航线上现有的运力完全可以解决。”安西信心满满地回答道。
“海运部怎么看?”陶东来望向越之云问道。
越之云应道:“我们目前一共可以安排八艘四百料的海船跑越南航线,从胜利港出发的时候货舱相对会比较空,在莺歌海装运食盐肯定没问题。但回程的时候需要装煤焦碳和一些移民,要再装食盐上船,可能运载量会比较有限……”
“从越南运回的移民完全可以就近安置在莺歌海盐场,一方面尽快扩大生产规模,一方面可以腾出船舱多运几吨盐回胜利港。”安西‘插’嘴补充道。
这倒真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办法reads;。如果要修建莺歌海盐场,那么可能需要持续数年向那块地区投入人力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而从处于战‘乱’状态的越南收罗移民显然要比大明容易得多。就算单纯以距离而言,莺歌海到越南东岸只有一百三四十海里,比到北边的琼州府城还近了一大截,从时间效率上来说也更划算一些。
至于国别、种族,这些问题在如今的执委会看来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首先越南移民中本来就有绝大部分人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与两广地区相近甚至一样,在文化传统上的隔阂并不大,对其进行思想改造也会比较容易。其次经过了内部数次的华夷之辨,执委会基本已经统一了认识,对于愿意归入治下的民众,不必在意其本身的国别种族,只要愿意遵从海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遵守执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拥护执委会的执政政策,那就一律视为归化民而不用再进行特别区分对待。
当运力和劳力都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有待解决的问题似乎就只剩下了一个。
颜楚杰见陶东来的眼神朝自己望过来,便主动开口道:“如果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说,两个地方都是有利有弊。先说铁炉港,这地方进入港湾的航道狭长曲折,且航道的南面全部是山地,非常便于居高防御,只要建立少量的防御工事,可以说外来的船队很难从海上攻破铁炉港。但适合进行盐田开发的滩涂区全部在港湾北面,地势平坦不易防守,如果有敌人从海滩直接登陆,将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另外铁炉港离明军驻扎的陵水非常近,只有十多海里,一旦出事我们甚至都来不及出动海上力量进行支援。”
“再说说莺歌海,这地方的港湾同样也是藏在狭窄的航道后面,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但这里临海的地区都是一马平川,以我们现有的条件根本无法建立起有效的防御体系。从莺歌海到胜利港有五六十海里的航程,中间又隔着个崖州,从军事角度来说,要开发莺歌海存在着相当的危险‘性’。”
安西听颜楚杰这么一说就有些急了,连忙反驳道:“我不认为崖州现在还能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军事威胁。现在罗升东手头有了钱,把水寨上下都打点得极好,上次来公社运盐的时候我还专‘门’问过他,他说现在水寨能出海的船基本都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下。除非罗升东想要自断财路,否则崖州方面根本就没法威胁到我们的航线。”
颜楚杰摇摇头道:“即便罗升东不会对我们产生威胁,也不代表那里就安全了,必要的军事防御手段一点都不能松懈。你想想看,如果以后莺歌海日产‘精’盐万斤的消息传出去了,会不会有人打那地方的主意?”
“这个……”安西一时为之语塞。颜楚杰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一万斤‘精’盐市值好几千两银子了,难保不会有听闻这个消息的海盗或是别的武装势力铤而走险。而无险可守的莺歌海地区一旦遭遇进攻,恐怕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守寨自保了。而如果开发莺歌海需要在当地再建立一个基地式的堡垒,那耗费的人力物力未免太多,无疑会大大增加开发建设阶段的难度和时间。
安西的计划再怎么完善,但军事方面的防御漏‘洞’是无法回避的,而且这并不是通过一些‘诱’人的数据就能让执委会忽视的环节,按照执委会稳妥持重的办事风格,设立任何一处据点首先都是考虑到军事防御的难度,不管是大本营还是黑土港的选址都是秉承着这一基本原则在进行。新盐场无论选址何处,未来的居民肯定都要过千,对于这样一个位于胜利港之外的新定居点设立,执委会仍将会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虽然安西满怀希望并且为此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但在接下来的投票环节,执委会果然没有通过立刻开始筹建新盐场的决议。不过安西倒也没有因此而觉得沮丧,因为执委们同时也都认可了建立新盐场的必要‘性’,只是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必须要对候选地点的开发方案作进一步的讨论研究至少得拿出一套军方认可的防御方案才行。
安西打算接下来就去找好朋友任亮谈谈,虽然任亮的专业是警务管理而不是军事方向,但他身在军警部任职,也有不少的军方朋友,或许可以为新盐场建设方案中的防御手段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会议接下来的议题跟盐场没有太大的关系,安西没什么兴趣继续旁听,便起身走人了。刚出‘门’口,便有个归化民恭恭敬敬地朝他鞠躬道:“安教练!”
安西一看,这人是归化民中目前级别最高的于大山,当初盐场刚开始开发的时候,于大山就已经在当工头了,带着一批劳工去盐场公社盖过房子,两人也算在工作上打过几天‘交’道。这“安教练”的称呼,便是当初于大山从别的穿越者口中学来的,安西也懒得去纠正,于是就这么一直叫了下来。
安西点点头道:“来执委会汇报工作啊?”
于大山应道:“货运码头的工期催得紧,建设部的首长要增加一批劳工人手,让小人拿了文件来找宁先生签字。”
安西道:“那你先在这儿等着吧,里面还在开会,估计一时半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