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王戒-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蓉道:“想到大慈大悲,自然会想到南海观音大士,倒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

    “妈、玉哥,你们在说什么?”郭芙走了过来问道。

    “在说龙姑娘去什么地方。”

    “杨大嫂不是被南海神尼救走了吗?”

    “是啊,只是不知道是否真要等十六年。”

    郭芙点了点头,想了一会,道:“希望杨大嫂能早点回来。”

    众人说着飞奔赶路,不一日来到襄阳。

    郭靖和大小武见众人无恙回来,又带回小郭襄,均是不胜之喜。

    晚上,黄蓉把杨过和小龙女的事情从头至尾跟郭靖说了一遍,两人不免一番唏嘘感慨。

    郭靖道:“如今过儿和龙姑娘已经成亲,我也不会再反对,盼望十六年后当他们夫妻能够重逢。”

    黄蓉说了南海神尼的事情,郭靖笑道:“这叫聪明人所见略同。”随即又皱眉道:“既然南海神尼属玉儿和你杜撰,那龙姑娘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她身上的毒伤能好吗?”

    黄蓉摇头,道:“这我可也说不准了,不过我相信玉儿,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但我瞧他表情似乎早料到此事,龙姑娘应当没事。”

    郭靖嗯了一声,道:“或许真有南海神尼也说不准,只是囿于某种规矩,玉儿无法说出她的行踪。”

    “那也是有的。”黄蓉想了想,道:“以前我忌惮过儿,觉得他心思复杂,又聪明善变,性子里不乏杨康的遗存,令人难以琢磨。”

    郭靖道:“过儿舍己为人的侠义心肠像他的母亲。”

    黄蓉笑道:“靖哥哥,说到待人以诚,我远远不如你,不过我现在要说的不是过儿而是玉儿。”

    “玉儿?”郭靖面露疑惑。

    “没错,我说我以前看不透过儿的心思,可是自从他几次出手相救,再看到他对龙姑娘的感情,知道他的确是性情中人,我对他再无怀疑。”

    “你怀疑玉儿吗?”

    黄蓉笑道:“傻哥哥,我若怀疑玉儿,我怎么会把芙儿许配给他?我不是怀疑他,我是看不透他。”

    “看不透玉儿吗……我觉得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为国为民的少年英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黄蓉道:“靖哥哥,我没说你的宝贝徒弟女婿不好,他无怨无悔随我们守襄阳,又用心良苦地劝和大小武,这些事情我难道看不到?我说的看不透,是说玉儿的异于常人的天赋。”

    “玉儿确是奇才天纵,他现在的剑法修为恐怕已经不在你我之下。”

    “是啊,不论什么武功招式,他几乎都是一点就通,一通就会,一会就精,按说这样的武学天赋虽说罕见,倒也并非不存在,我好奇的是玉儿除了武学天赋惊人,在其他事情上竟也展现出了同样令人惊奇的天赋,五行奇门术先不说了,过儿那解毒的断肠草也是有他发掘而得。”

    郭靖道:“这也没什么奇怪,岳父岂非也是医卜星相门门精通?”

    黄蓉沉思一会,又点点头:“当初人人反对过儿和龙姑娘,只有玉儿赞同,如此说来,他不拘泥于礼法这一条也符合爹爹的脾气,爹爹应当会很喜欢玉儿。”

    郭靖道:“只要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本事越大越好。”

    “是啊,转眼他们已经长那么大了。”

    ……

    自从忽必烈大军退去之后,襄阳城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但不论是襄阳城守军还是城内百姓,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蒙古人早晚一天还会回来,大宋风雨飘摇是当前大势,襄阳城虽然还在坚守,其他地方的战火和沦陷并没有停止。

    由于上一次贾里玉特地提到蒙古军队不擅水战,郭靖一直留意此事,跟吕文德也屡次提及,吕文德向朝廷上了请书,申请粮饷,自然被驳回。

    如今整个宋朝都在打仗,全国各地都在要粮饷,宋朝的经济虽然一度达到空前丰足的状态,但一味这么损耗,终究难以持续支撑。

    宋朝被掏空,皇帝家没有余粮,这是其一。

    另外一个原因是,朝中奸臣当道,隐瞒战情,克扣贪污朝廷军饷,可以说,这些人的存在,间接地导致了宋王朝的灭亡。

    嗵!

    郭靖一拳砸在桌子上,怒道:“如今国家危在旦夕,风雨飘零,那些奸臣还在盘剥克扣军饷,他们如何做得出?”

    贾里玉道:“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奸贼,在这些奸臣眼里,没有民不聊生,没有国家存亡,战争对他们来说,只是升官发财的途径和手段而已。”

    郭靖闻言更怒:“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存在,大宋才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先遭女真欺凌,再遭蒙古践踏。”

    “君混臣子奸。”

    郭靖愤愤不语,黄蓉安慰道:“靖哥哥,我们守襄阳城,归根结底还是那八个字,至于朝廷帮不帮,那些奸臣拦不拦,非我们所能左右,不过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郭靖叹息摇头,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倘若大宋上下一心,齐心协力,蒙古人并非难以战胜,诶,玉儿说得对,君混臣子奸,我们也无计可施。”

    贾里玉道:“师傅师母,我想去一趟临安。”

    郭靖问道:“玉儿你去临安做什么?”

    “向官家讨一点粮饷。”

    郭靖满脸错愕,黄蓉道:“玉儿你是要去造访丞相府?”

    贾里玉点头道:“不止丞相府,还有各位忧国忧民的朝廷大老爷府邸。”

    黄蓉点头道:“此计可行,只是须得万分小心谨慎,我让鲁长老随你一同前去。”

    “有丐帮弟子帮忙,事情更易成功。”

    听到这里,郭靖也隐隐猜到贾里玉要做什么,道:“此举未免太过行险。”

    贾里玉道:“常言道,军饷险中求,师傅师母,你们等我好小心。”

    黄蓉冲郭靖点点头,道:“靖哥哥,要相信玉儿。”

    郭靖也颔首同意。

    贾里玉即刻动身赶往临安,郭芙原本也要一起前去,被贾里玉强留在襄阳城,以贾里玉现在的剑法修为,千军万马也难以将他困住,尽管如今的郭芙剑法臻于一流境地,但对上金轮法王、百损道人这个级别的高手,还是难以抵挡。

    贾里玉、鲁有脚两人率领三十几位丐帮好手火速赶往临安。

    不一日,众人来到临安,贾里玉改了装扮,假装丐帮弟子,一起混入城门。

    鲁有脚如今是丐帮帮主,他驾临临安,对丐帮来说,非同小可,消息传出去之后,丐帮在临安的各位舵主迅速前来聚会的柳庄拜见。

    鲁有脚把贾里玉交代的任务逐一分派下去,几个时辰之后,贾里玉要散播的消息以及各方打探到的消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柳庄,贾里玉随之开始布置第二轮任务。

    鲁有脚当上丐帮帮主,凭借的是资历和公平决断,说到足智多谋和武功盖世,他尚且算不上,平时主持帮中大小事务,关键事务的决断还是由黄蓉拿主意。

    鲁有脚“有脚无脑”是他老领导洪七公对他的评价,多少是有些中肯的。

    因此此次临安行,一切计划和筹谋,全听贾里玉的主意。

    当天晚上,贾里玉夜探丞相府,和两位用剑的高手快速地过了几招,然后以一剑成阵的剑法,斩杀了两人,将二人人头摆在丞相卧室的桌子上,并在人头下面留书警示。

    第二日,“蒙古欲先下襄阳,再取淮上,最后直捣皇城”的传言传遍了临安的大街小巷,与此同时,丞相欲捐助全部家产助襄阳一臂之力的消息也像长了翅膀,飞得满城都是。

    而丞相大人这时正看着那一封用鲜血写就的留书:“若违民意,明晚杀你。”

    吓得脸无人色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四象剑阵() 
这绝对是一个阴谋,是那些以武乱禁的江湖匪徒们的阴谋。

    杀人留书,散播谣言,简单粗暴,目无法纪。

    史丞相将那封留书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惊惧之后就是愤怒,大脑飞速旋转,思考对策。

    现在他有两套应对策略,一是以丞相府抓捕刺客的名义全城戒严,派出密探、飞卫和城防营地毯式搜捕刺客;

    一是上书皇帝,为襄阳城争取军饷,当然他自己多少也要有点表示。

    为官多年,这点悟性还是具备的,歹人留书和散播谣言并不是真的要自己捐了全部家产,而是逼他向皇帝进言。

    这帮亡命之徒眼里只有烧杀抢掠,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他们既然能夜入丞相府杀了府内最强的两位守卫,并把他们的人头摆在自己的卧室,那么他们就能杀得了自己。

    史丞相犹豫良久,终于不敢冒生命危险,做了决定,更衣上朝。

    柳宅。

    鲁有脚与众位丐帮弟子席地坐在院中,看着贾里玉问道:“贾兄弟,你说奸相今日上朝能跟皇帝老儿进言吗?”

    “当然会。”贾里玉毫不担心,语气轻松说道:“如果他不愿意,我们就杀了他,再换一个。”

    鲁有脚虽然相信贾里玉,但是他对朝中这些奸臣以及对当今的圣上都没有什么信心,道:“如果昨晚就杀了奸相,会不会更好一些?”

    贾里玉摇头道:“杀了奸相,朝廷会乱,这件事更不容易推动。”

    “可是杀了奸相,说不定…会换一个为国为民的好丞相。”

    贾里玉不以为然道:“如今的大宋朝廷,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换谁都一样,把皇帝杀了都没用。”

    史弥远后是丁大全,丁大全后是贾似道,南宋朝廷是从根子里坏掉了,坏官一茬接一茬,好官根本没有市场。

    众丐听贾里玉说要杀皇帝,都是脸色一变,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贾里玉心中暗暗叹道:“封建王朝延续至今,他们的君民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即便当朝的是十恶不赦的昏君,他们心底深处还是保留着敬畏,常常抱有皇帝只是被奸臣蒙蔽了的幻想。”

    贾里玉摆手道:“我们等消息吧。”

    ……

    金銮大殿,执事的太监拂尘一挥,叫:“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站在百官最前方的史丞相肃然出列,启奏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皇帝看着史丞相,身子微微前倾,道:“爱卿奏来。”

    史丞相道:“回陛下,今日临安城忽然流传起一首儿歌,儿歌唱到,蒙古大军打襄阳,下了襄阳取淮上,襄阳淮上都到手,金戈铁马过余杭。”

    金座上的皇帝闻言大惊,问道:“蒙古人不是退了吗?”

    丞相道:“只怕去而复返。”

    当今天子道:“爱卿,且为之奈何?”

    丞相道:“回陛下,这儿歌后面还有两句,我唱给陛下听,后面两句是大宋有个好丞相,散尽家产助襄阳。”

    其他大臣闻言,脸上都是微微变色,他们虽然也听了那个传言,但是只要他们不说,皇上肯定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会真的逼迫丞相散尽家产。

    皇帝道:“这是何意?”

    史丞相道:“意思是说臣会捐尽家产相助襄阳守城,保卫我大宋疆土。”

    皇帝道:“岂能如此?”君权相权之争由来已久,但皇帝不会幼稚到一听丞相要捐家产就顺口答应,谁知道他是不是在试探自己。

    果然,皇帝话刚落音,就有大臣出列反对:“陛下,丞相为官以来,两袖清风,如何捐尽家产?这些无知儿歌,不知是哪些别有用心之徒编撰出来诋毁丞相,请陛下明查。”

    “臣附议。”

    “臣附议。”

    ……

    皇帝点了点头,道:“不过是黄口小儿信口胡诌,丞相不必放在心上。”

    丞相道:“启奏陛下,臣认为这首儿歌大有道理,并非胡编,蒙古人这次离去,害因襄阳守城有方,但他们这次撤军,并非永远撤军,假以时日,必将卷土重来。

    因而臣以为,增加襄阳军饷,势在必行。”

    群臣听到丞相这么说顿时明白过来,丞相大人哪里是关心国事,他是想从所谓的“襄阳军饷”中捞一笔。

    那首儿歌说不定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明白了这一点的丞相党立即改口,道:“丞相所言令臣等茅塞顿开,蒙古人狼子野心,没有拿下襄阳,他们岂肯善罢甘休?增强蒙古城防迫在眉睫,请陛下圣裁。”

    皇帝心里暗骂道:“圣裁,裁你们老母!”脸上不动声色,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史爱卿,此事交给你全权负责。”

    “臣必竭尽所能,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退朝之后,史丞相几位门生纷纷围了过来,低声赞道:“相爷高瞻远瞩,学生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史丞相此举既博得名声,又占到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