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巴基斯坦陆军第19山地师的官兵们来说,拉兹上校和他的摆脱步兵束缚的机群简直是一队飞翔的死神,所向披靡、锐不可当。高翔天则像受了伤的野兽,说服巴军师长调动一切残余的力量阻击第9山地旅的直升机营,受到激励的巴基斯坦士兵使中国生产的肩射对空导弹,超水平发挥在欣果斯郊外击落了拉兹上校四分之一的直升机。
当那些顽强的士兵耗尽手中的导弹又被直升机30毫米机关炮撕裂之后,拉兹上校和他的营队就再没有遇到巴军象样的抵抗。以至于使拉兹感到后来与他对阵的好像是另外一种巴基斯坦人,与头三个多月那些拼死血战的士兵截然不同的巴基斯坦人,变得风声鹤唬,望风披靡。大批的投降场面开始出现,仅在欣果斯城内,向拉兹上校投降的巴基斯坦军人中,就有包括一名准将在内的几十名军官和四千多名士兵,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拉兹上校直升机营兵力的六倍!当拉兹上校有生以来第─次接受一位军衔比他高的准将向他敬礼时,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巴基斯坦人看来真的是完蛋了。
不过他很快发现自己的结论下得有些为时过早。在吉尔吉特城,他的部队一头撞到了南墙,炽热的防空火力让他们不得不退回欣果斯。他发现那些士兵和那些大多从拉合尔或是海得拉巴平原地带征来的巴基斯坦士兵不同,非常膘悍。原来那是刚从新疆赶来的由维吾尔等当地民族的士兵、预备役和民兵组成的志愿军,在高翔天等驻巴解放军代表团军官们的指挥下,保护从吉尔吉特通过的给巴基斯坦人提供营养的脐带,也给中央争取更多的时间。
退回欣果斯的拉兹上校发现短时间内重新发动对吉尔吉特的攻击很困难,印军不得不面对“自由克什米尔”的那些穆斯林的游击战。在他们节节退守时,仍然没有忘了向每一口水井投下粪便或农药。这样一来,他和他的士兵们只好限量饮用靠直升机取来的印度河水。这使那些开始拉肚子的士兵们,把满腔怨气都发泄在了被他们抓获的那些穆斯林俘虏身上。他们借审问之机把一切残忍的酷刑加诸于穆斯林身上,有的还用廓尔喀弯刀把战俘的头从脖子上砍下来。在3号溪谷的三个月地狱生活使虔信宗教的拉兹上校换了一个人,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死去穆斯林身上的血腥味,他似乎又觉得这是战争理所当然的一部分。战争就是把人类天性中魔鬼的那一部分释放出来,杀和被杀的都是魔鬼,只不过双方不时存变换角色罢了。印度军队的暴行更激发了穆斯林山民们的反抗,报复和反报复便开始不断地升级……
为维持部队高昂的士气,拉兹上校不断带领他的刚刚打过胜仗便开始变得为所欲为的官兵们偷袭吉尔吉特附近的中巴二号公路。望着那条至关重要的公路上川流不息,绕过被炸汽车继续前进的车队,他第一次切身体会到来自中国的威胁究竟有多大,这种认识是是在新德里那种自我骄纵的狂妄的人们不可能感受到的。拉兹上校现在越来越明白,统一克什米尔全境,消灭巴基斯坦,并不是这场战争的结束,恰恰相反,仅仅才是开始。当你梦寐以求想击倒的那个敌人终于倒在你脚下时,你体会到的却不是胜利的喜悦,因为你发现一个真正的对手正站在你刚刚搭好的凯旋门前,他随时都有可能使你的胜利变得毫无意义。
薛皓简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总参的值班大厅里,对着那块巨大的显示印巴战场变化的屏幕,看着标示印军行动的蓝色箭头渐渐覆盖任克什米尔全境,他的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不光是为巴基斯坦,也不光是为解放军的调动和未来的行动,甚至也不全为印度的陆空核力量,他主要是担心印度的那两艘核潜艇,至今还没找到踪迹。
薛皓简大致是通过四个途径收集陆地上印度弹道导弹基地和核武器研制中心的所在地。第一个途径是从公开的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第二个途径是审问被巴基斯坦俘虏的印度官兵中的知情者;第三个途径是李恒的天军信息作战中心窃取的情报;第四个途径是最主要的──天军遍布太空的各种侦察卫星和空军的侦察飞机,以它们所载的侦察设备为标准,又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导弹预警卫星,通过监测导弹尾焰特殊的红外和紫外特征来发现导弹基地,特别是前几天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核突击,为解放军的资料库增添了大批新发现。第二类是装备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卫星和飞机。SAR能够提供全天候条件下的详细的地面测绘资料和图象,这种能力对于现代侦察任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SAR最值得推崇的优越之处。在恶劣气候下雷达是一种合适的探测传感器,其它的传感器在这种环境下不能很好地工作。SAR能够昼夜工作并且能够穿透尘埃、烟雾和其它一些障碍。虽然红外─IR传感器也能够在夜间工作,但是它同其它电光传感器一样,不能在严酷恶劣的气候下产生清晰的图象。SAR具有防区外探测能力,即可以不直接飞越某一地区而能对该地区进行地图测绘。因此,SAR比起一般红外和电光传感器具备更远距的工作能力。另外,与红外和电光传感器不同,SAR的分辨力与距离是无关的,它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较早的APG─雷达76的SAR分辨能力已经可以达到0。3米,远未达到其物理极限。
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作者们已克服了几个利用SAR的技术瓶颈。他们为SAR配套了自动目标识别系统。以目前对侦察系统的大范围覆盖的要求,为做到目标的精确识别,需要收集的数据量之大已远远超过人工迅速作出判断的极限。使用SAR完成自动目标识别的一个主要的技术问题是要开发能够在雷达回波中识别目标特征的各种算法。其次是解决雷达的成像难以解释的固疴,这不是SAR所特有的问题,而是所有雷达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于直观图象,人们必须经过训练才能确认雷达图象所传达的信息。把优秀的雷达分辨员的经验汇编成分析软件使SAR图象与普通照片的相象程度已经达到了90%,但是多数专家们则认为,这只是SAR刚刚开始由抽象图象到直观图象的转变。另外还可将来自各种其它传感器和来自SAR的信息融合起来。这样自动目标识别系统便可采用自动数据处理方法对目标进行识别、分类并按照其重要程度进行分级,使指挥人员能够看到一幅有关战场情况的更为完整和准确的图象。
具有树叶穿透能力的较低频率的SAR也在他们发展之列。大多数的SAR都工作于X波段或更高的频段,这种频率不能穿透树叶进行探测。UHF波段的雷达能够穿透树叶并能提供比X波段更好的全天候穿透性的观察视场,但是,UHF波段雷达的工作波长较长,因而天线尺寸非常大。开发尺寸足够小能够安装在飞机平台上的天线是开发这一频段的SAR一个重大的挑战。中国国防科技工作者干脆把它搬到太空中,因为唯一限制它在太空中尺寸的只是运载火箭,只需分拆开多运几次即可。已经小型化的SAR则安装在侦察飞机上,这些飞机都采用大型机载处理器。有了机载处理能力,就不需要将未经处理的数据发送到地面站进行处理。当机载处理能力与先进的数据链和卫星通讯结合在一起时,在世界上任何地点的指挥人员就可以灵活地把他们的飞机分派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尤其是SAR漏过的区域,由这些飞机来处理它所侦察地区的图象,然后通过卫星将处理过的世界任何地区的图象发送回指挥人员处。
总参作战部拟定的“海上两方舰队对决,路上四路出击印度”的“风火轮”计划是严密而又出其不意的,薛皓简也相信久经战阵的解放军官兵会出色完成这一使命。
“风火轮”计划由钱寒白负责的天军和二炮部份已能保证摧毁已知的印度的陆空核力量,计算机演习表明天军指挥下的中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已能一次击毁十枚以下的敌导弹,如果能缩小来袭方向则可对付更多的导弹。然而任何方案都不能保证印核潜艇的导弹不落一枚在中国大地上。
这时,李恒少将匆匆走进来,黯然地摇摇头道:“我们已完全打入印度军方的网络系统,可以随意出入他们核武器基地的保密网,但还是找不到那两艘该死核潜艇的蛛丝马迹。我估计是因为它们刚从俄国租来,还来不及把俄式导弹控制计算机整合入保密网。”
薛皓简见最后一条路也断了,不觉第一次感到绝望,他似乎透过办公桌面看到抽屉里藏的一把手枪,那是他为一但拦截核导弹失败而准备自裁的。他知道开战后,在战斗中捕获那两艘潜艇就如同俄罗斯轮盘赌。想到俄罗斯轮盘赌,他突然眼睛一亮,向李恒问道:“你如果是俄罗斯总统,你会不会不采取任何措施,而把可能反过头来杀死自己的核潜艇借给别人呢?”
“当然不会!”李恒显然明白了薛皓简的意思,笑了起来。
“我想俄国总统这几天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这两艘潜艇的下落,你大概可以在这个时间之前找到俄国呼唤这两个宝贝的特殊信号。为保险起见,我们还要窃听俄国军方的信息网,派人收买线人……总之你可采取一切措施搞到这些情报,我会向总部及中央要求这样的授权!”
“明白!”李恒转身要走。
薛皓简又叫住了他:“如果印度在我们攻击前突然更换了网络密码怎么办?”
李恒一本正经地回答:“印度军方的网络软件就如同他们民间的网络软件一样地追求效率,因而基本都是千篇一律。从某种意义上讲,效率是保密的敌人。印度军方的网络弱点不是出在某个具体环节上,而是出在它的设计思想上,不是更换密码所能解决的!”
薛皓简开心地笑了,为了解放军又一名青年将领的成熟。
3月21日,李恒领导的天军信息作战中心终于破解了俄军在那两艘潜艇上安装的秘密信号发生系统产生的密码,甚至弄清了如何激发这套系统的指令。通过卫星定位发现印度的那两条潜艇竟然藏在日本海,其它消息管道也证实了这一惊人发现。听完李恒汇报之后,薛皓简冷笑道:“日本海正是我军进不去的海域,它们倒真会挑地方。印度和日本的互相勾结这一下不昭然若揭了!”
他想了一下,立刻唤来海军潜艇部队的首长们开会。当天半夜,六艘全钛舰身的093式核潜艇悄悄离开辽东和山东半岛的基地向黄海驶去。深夜出航是为了防止受到其它国家海洋监视卫星的侦察,如果被测知出航的日期、时刻和路线,中途遭到伏击还在其次,万一让印度核潜艇知道就功亏一溃了。
“航向,南偏东25度!深度,100米!”温广存支队司令从指挥台顶上的露天舰桥向舰内指挥舱下达指示后,又迅速钻进甲板升降口,顺着垂直的阶梯下到舰内。
三十多秒钟后,指挥台淹没在波浪里,潜艇支队以每小时28海里的速度向东方前进。
“左35度方向,有军舰的螺旋桨声音。距离不明。好像是一艘驱逐舰。”在指挥室的一个角落里,戴着耳机的声纳兵大声向舰长报告。
“关掉发动机。沉到海底。全部打开充水阀,关闭排水泵?”这一带的海水深仅一百米,如果在水中乱动,就可能被声纳测到。温广存认为沉到海底,停止活动是明智的。舰长对这艘舰的安静性抱有很大的信心。如果停止开动发动机,就可以完全没有一点声音。推进装置安装在具有特殊弹性的双层减振筏座上。发出噪音的所有舰内区域都贴上了吸音效果好的材料。船体敷设一层被称为消音瓦的阻尼吸声橡胶,既能吸收敌人的主动声纳回波,又能隔绝艇内噪音的向外传播。螺旋桨是最精密的数控车床加工的慢速单轴大桨叶,以便尽可能不发出声音。
艇上的每一个艇员都停止活动,他们知道,即使对方使用声纳探测,由于在水浅的海里,海底发出的回音大,因此难以探测到沉入海底的潜艇。
“开动杂音测定器!”安装在舰头、指挥塔下面和舰尾等处的音量测定器立刻开始操作,它们可测定潜艇散到外部的杂音量。
“是0。1分贝,几乎没有发出声音。”测量员的报告送到了舰长所在的指挥舱。
温广存放心了。
果然,声纳兵报告说:“驱逐舰的螺旋桨的声音迅速地消失在右舷斜后方。速度和方向没有变化。”
“继续前进!”温广存命令道。
潜艇编队到达朝鲜海峡东水道西口,是离开基地后的第二天的事。朝鲜海峡是沟通黄海、东海与日本海的唯一通道,是朝鲜半岛东、西海岸间的北经水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