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承乾也有点受不了刺鼻的油漆味。因为刷漆工作刚刚开始,首先使用的是防锈漆,然后才会刷上中国海军特有的蓝灰sè伪装漆,所以味道特别大,主要就是防锈漆需要更高的黏附xìng。
来到港口司令部,就能看到其他几艘同样在进行维护的航母。
此时,中国海军已有六艘舰队航母,第二批三艘“秦始皇”级已经加入现役,只是需要维护的只有第一批服役的三艘。
与第一批三艘相比,第二批三艘“秦始皇”级的变动并不是很大,主要就是把之前在建造中才想到,然后进行更改的部件直接使用上了,比如飞行甲板就直接才用了木制甲板,且机库甲板在安装的时候就增加了装甲。当然,由此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只是降低了建造的总施工量。
“这两个月,有什么感受?”冯承乾没去关注那些战舰,这也不是他来那霸的目的。
“什么感受?”正在泡茶的李向龙回头看了冯承乾一眼。
冯承乾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李向龙明白他的意思。
李向龙把茶杯端过来,才说道:“真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美国佬更难对付,不像小日本那么冲动。”
“是吗?”
“之前,我们都认为,在宣战之后,美国佬会主动找我们决战,以此确保我们不会去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结果我们白白等待了好几天,却什么都没等到。”李向龙拿出香烟,点上后抽了两口。“显然,美国佬非常清楚,如果在两个月前出来与我们决战,他们占不到半点便宜。更重要的是,美国佬非常清楚,决定太平洋战争胜败的,不是几座岛屿的得失,而是舰队。”
冯承乾点了点头,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雪茄。
“总体上讲,现在的太平洋很像欧亚大陆。”
“什么意思?”
“美国佬与赤俄的做法一样,用空间换时间。”
冯承乾笑了笑,示意李向龙说下去。
“可以说,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换成我的话,也会这么做。相信,就算由您来指挥美国海军,也会这么做。”
冯承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李向龙的意思。
在放弃了偷袭珍珠港的想法之后,或者说冯承乾根本没有想过偷袭珍珠港,他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开战后的第一场海战上。说得直接一点,冯承乾希望在开战之后,利用攻打马里亚纳群岛来发动第一场海战。
在他看来,美国海军去守卫马里亚纳群岛的可能xìng非常大。
主要就是,马里亚纳群岛是从美国本土前往菲律宾的必经之地,而菲律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主要据点,且马里亚纳群岛同样是面向中国的主要防线之一。只要守住了马里亚纳群岛,美国海军就能压着中国海军打,而丢掉了马里亚纳群岛,美国海军的战略防线就得收缩数千公里。
甚至可以说,马里亚纳群岛是夏威夷群岛的防御屏障。
也就是说,中**队在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之后,就具备了攻打夏威夷的能力,而且能把本土防线向东推进两千公里。
显然,马里亚纳群岛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也正是如此,冯承乾才希望在这里跟美国海军决战。
为此,他派出了整个西太平洋舰队,而且把六艘航母都交给了李向龙,让李向龙在马里亚纳群岛好好干上一场。
可惜的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并没前来决战。
直到中**队占领了整个马里亚纳群岛,并且向马绍尔群岛tǐng进的时候,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依然在夏威夷群岛附近活动,而且一直呆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之内,并没有进入远海。
沉默了一阵,冯承乾掐掉了雪茄,说道:“那么,你不能错过接下来的机会了。”
“什么机会?”
“上面已经决定,在进军夏威夷群岛之前攻打所罗门群岛,而且将在一年之后进攻澳大利亚。”
李向龙一惊,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冯承乾。
“如果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战斗打得顺利,攻打澳洲的作战行动还会提前。”冯承乾长出口气,说道,“也就是说,在战略上,将首先以南下为主,在扫dàng了西南太平洋之后,才会考虑东进。”
“有这个必要吗?”
“我的观点与你一样,只是你得明白,这是集体决定,而我的个人意志不可能凌驾于集体之上。”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我们都是军人,我们的职责仅仅是服从命令。再说了,攻打澳大利亚也有海军的用武之地。”
“大元帅,你想过没有?”李向龙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就算我们能够按照现在的战略打赢这场战争,也会付出多得多的代价。如果坚持海军提出的战略,我们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取胜。”
“你认为自己一定正确?”
“这……”
“当然,我相信你的判断,因为这也是我的判断,但是在结果出现之前,我们都不要说得这么肯定。”
李向龙暗自叹了口气,显然连冯承乾都无能为力的事情,他更是有心无力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巨大代价
在高层会议上,冯承乾就为战略方向上的选择问题据理力争。
他最担心的不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打赢这场战争,毕竟在全面战争中,为了胜利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值得。真正让他担心的,还是在陆军主导的战略选择成为现实之后,能否打赢这场战争。
战后,很多军事学家都认为,〖中〗国高层在一九四一年九月初做出的决定,把〖中〗国推到了危险的边缘。
在战略层面上,把南下放在主要位置上,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要知道,〖中〗国的头号敌人是美国,而不是澳大利亚。即便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澳大利亚的基本橡况,再过一百年也不可能成为能与〖中〗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的头号劲敌。
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
在战略上,〖中〗国必须以打击美国为头号目标,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攻击美国。
战后,就有人认为,如果〖中〗国选择了东进战略,那么大战将在一九四四年的圣诞节到来之前结束。道理很简单,在此之前,〖中〗国海军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击败美国海军的可能xìng非常大,不但有能力攻占夏威夷群岛,还有能力夺取整个太平洋的制海权,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从而迫使美国承认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
不可否认,这一观点有些片面。
要知道,美国是一个国土广阔、人口众多与资源丰富的国家,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西海岸地区并不发达其人口仅占百分之十五、工业产值也仅占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就算美国输掉了太平洋战争、甚至是本土西海岸地区遭到〖中〗国海军打击,美国的总体战争实力也不会明显下降。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军队来说,即便占领了夏威夷群岛要登陆美国本土,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在一九四五年底之前,〖中〗国根本就没有能力向美国本土投送作战部队,并且确保能够登陆成功。此外,受夏威夷群岛与美国本土之间的距离限制,〖中〗国要想对美国本土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也几乎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美国依然可以利用太平洋做屏障把〖中〗国军队挡在本土之外,而〖中〗国却缺乏打击美国核心地区,即东海岸地区、五大湖地区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能力也就不可能迫使美国投降。至于进军矢西洋,从大西洋方向上袭击美国本土。考虑到〖中〗国在大西洋地区几乎没有军事基地,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大西洋地区的军事基地也会遭到美英袭击,所以在一九四五年底之前,也基本上不大可能。
问题是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
这就是,如果采取东进战略,〖中〗国海军确实有很大的希望在一九四四年底之前打赢太平洋战争。
从战略上讲,打赢太平洋战争,已经为〖中〗国打赢整场战争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对美国海军来说,被赶出太平洋之后,要想重返太平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道理非常简单,〖中〗国军队在夺取了夏威夷群岛之后,肯定会以珍珠港为基地,动用舰队封锁巴拿马运河即堵住美国海军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主要通道。虽然南面还有麦哲伦海峡,但是在南太平洋地区美军根本没有可用的军事基地,让舰队走麦哲伦海峡,等于劳师远征,也就不大可能反败为胜。到这个时候,再出兵攻打澳大利亚,不但对整个战局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到这一步,美国只有一种选择:在死守大西洋的情况下,与〖中〗国媾合。
准确的说,是在全力以赴的阻止〖中〗国海军进入大西洋之后,在没有取得胜利、甚至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与〖中〗国进行停战谈判。
显然,到这个时候,战略主动权在〖中〗国手里。
从战略层面上讲,攻打澳大利亚最大的损失不是军队与资源,而是时间。
在高层会议上,冯承乾就着重强调了这个问题,即攻打澳大利亚,会丧失对〖中〗国来说最为宝贵的时间。
要知道,在大战爆发前,美国的总体工业实力强于〖中〗国。
虽然提前一年参战,让〖中〗国获得了一年的宝贵时间,准确的说是提前一年进行全面战争动员,使〖中〗国的工业体系提前一年进入战争状态,也就多了一年的额外产出,但是美国在完成战争动员之后,工业实力肯定会超过〖中〗国,而且对美国来说,需要的也仅仅是完成动员的时间。
显然,对双责来说,时间同样重要。
按照冯承乾的说法,〖中〗国要想以最小的代价打赢这场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美国完成了战争动员之前打败美国,至少得在太平洋上打败美国,把战线推进到美国本土、以及大西洋上去,压缩美军的作战空间,使美国在付出了惨烈代价之后,认识到击败〖中〗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从而与〖中〗国讲和。
事实上,吴铁生、刘亚光与刘伯恩等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都承认时间很宝贵。
问题是,他们都过高的估计了〖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
在支持南下计划…的时候,吴铁生就提到,美国的战争潜力不可能一下子爆发出来,因此大陆战争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在中德军队的夹击下,红俄肯定会在一九四二年战败,到时候德军将全力以赴的攻打英国,而美国也会全力以赴的支持英国,即德军能在大西洋上牵制住美军主力,消耗美国的国力,使美军难以在太平洋投入重兵,也就不可能守住澳大利亚与夏威夷。
当然,吴铁生要说的,就是〖中〗国军队还有足够多的时间。
按照他的观点,只要大陆战争在一九四二年结束,陆军就能在澳大利亚投入三百万以上的兵力,而在此期间,肯定能造出足够多的船只,海军则能在此期间完成夺取制海权的重要使命。
可以说,吴铁生乐观得有点过头了。
在他看来,到时候只要〖中〗国军队登上澳洲大陆,美军就会缴械投降。
刘亚光的观点与吴铁生类似,而且在他看来,随着大批重型轰炸机交付给德军,英国也将在一九四三年投降。
当然,前提是中德联军在一九四二年击败红俄。
此外,如果英国在一九四三年投降,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就能在大西洋上牵制住美国海车,减轻〖中〗国海军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不肯放育英国,就会在英国投入足够多的兵力,甚至会颠覆英国政权。这样一来,美国更得huā大力气保住大西洋的制海权,让德军无法登陆英国本土,也就无法直接挑战美国。
至于刘伯恩,即便他的观点保守一些,也仍然相信胜利将很快到来。
当时,刘伯恩认为,红俄在一九四三年投降的可能xìng比较大,毕竟一九四一年的夏季已经过去了,而红俄的秋季非常短暂,冬季即将到来。显然,德军不大可能在冬季到来之前进军莫斯科。这样一来,就得把攻打莫斯科的时间推迟到一九四二年,而红俄则获得了好几个月的宝贵时间。考虑到红俄不见得会在莫斯科沦陷后投降,所以中德联军仍然得在一九四三年为会师努力。
也就是说,红俄要到最后一刻,才会投降,而这很有可能是一九四三年。
问题是,在刘伯恩看来,就算红俄不在一九四二年投降,到一九四二年底,红俄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了。也就是说,到时候〖中〗国陆军可以适当的从大陆战场上抽调兵力去攻打澳大利亚。
由此可见,当时除了冯承乾,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