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长老不用担心。”唐志哑然失笑道:“以邬桓的能力,一定能将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只管等着接收这批西陵世家就好。”
有时候,身居高位者修为太高也不好,因为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便会下意识的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想,要是邬家能把十几个武者压到北山来,那还跑什么,跟萧家一样好好的呆在赤霞山不行嘛。
桌上的几位唐氏领导者,在聊完了城西邬家之后,又开始聊些相对轻松的话题,比如朱家与韦家在举族搬来北山之后显得尤为积极,将原来简陋的石寨修整一新甚至开始在山坡上开垦田地,一副长居久住的模样。
又比如萧氏举族上了赤霞山脉,将两座大山划做自己地盘,把原本在上面避祸的平民全部赶走,杜沙闻讯前来讨要说法,与萧奇大战一场不分胜负,随后萧锦林出现喝退杜沙。
原本容纳一百多万平民便显得拥挤的赤霞山在少了整整两座主峰后更加拥挤,杜氏只能开放杜氏族地以供平民居住,可还是杯水车薪。
好在修炼赤霞功的杜氏族人不断地在崖壁上建造窑洞,总算是缓解了一部分老弱的居住问题。
众人在谈到赤霞山时,一直在注意唐罗的表情,可这位新部长端着碗筷吃饭,好像一点都不在意,这让唐高旻有些好奇,便问道:“罗部长通传全城消息后便再未去过赤霞山,今日谈起也不见你在意,这是为何?”
六长老问的正是众人疑惑的部分,所以一下子将目光都投在了唐罗身上,而这位新部长只是将碗筷放下,淡淡道:“提前三日便已通知洪水消息,现在才过去三天,有什么好在意的?”
整整三天的准备时间,哪怕全用来找食物挖菜根,也可以储备全家至少百天的口粮。如果经过提醒都对灾难没有一点抗力,那这种蠢货也没有二次拯救的必要了。
这冷淡的态度与当日后厅中的歇斯底里截然不同,唐高旻与族长相识一眼,都是有诧异。
唐高旻想着既然已经把话说开了,干脆就问问唐罗的打算,便再次出言问道:“罗部长,因为你提前宣布洪水的讯息,所以这一百六十万平民聚集赤霞山,但以后怎么办?”
为何氏族面对大型天灾的时候总是压制消息,其中固然有着大发难财的打算,但更多的却是因为一旦天地被毁,氏族无力照顾海量难民。
作为人人习武的世家,虽然人数不多但粮食消耗极大,一个不曾修炼的普通成人一日半斤粮食也就够了,但一个十二三岁的凡级武者一日都能吃粮三斤。
田地被毁意味着只能消耗存粮,家族当然要紧着族里人,若是要照顾海量的平民,存再多粮食都不够。
所以救一百六十万人只是一个开始,若是让这些人饿死赤霞山,他们今日有多感激唐罗,明日便有多怨毒的咒骂。
这些,你想过吗?唐高旻盯着唐罗,眼中尽是沧桑。
四百五十三章:战争潜力()
随着六长老的发问,桌上众人的目光又集中在了唐罗脸上,他们想听听这位唐氏天骄接下来的打算。
面对众人关切的目光,唐罗朝众人微笑以作回应,虽然不知道话题怎么又转回到自己身上,但他也想乘这个时间跟在座诸位分享一些自己对天下势力的理解。
毕竟一个从四岁起就将带领世家崛起并成圣做祖作为目标的男人来讲,他的很多想法都需要家族众人的理解和支持,而这份理解与支持,出现的越早,对他往后的布置越有利。
当然,就算家族没有人支持他,他也会将这件事做下去,因为他确定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将呼吸稍微调整一下,唐罗对着族长唐志以及桌上众人道:“在回答六长老问题之前,我想与诸君谈一谈我以为的世家战力构成,族长与六长老以为如何?”
明明是唐高旻向唐罗问有关西陵平民如何,却变成探讨家族战力,不明所以的几位长者纷纷缄口不言,目光投向六长老与族长,将选择权交给两人。
作为唐氏权利核心的一波人,要听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将家族战力构成那感觉总是怪怪的,若是别个少年说要谈谈怕不得被直接教训,但由唐罗提出却让在座的众人心中生出想听听看好奇感。
六长老唐高明与族长唐氏对视一眼,转头对唐罗轻松道:“罗部长请。”
听到两人确认的答复,桌上众人都好整以暇地看着束发戴冠的少年,静静临听。
“所谓家族战力,显性的部分诸如武宗、嫡子、宗族武士、灵兽、傀儡、机关、宝具、战甲、灵兵、附庸家族这些不必赘述,在座的诸位长辈比我更加清楚。”唐罗轻轻挥手,三言两语将在桌众人以为要大书特书的部分丢开,认真道:“我想与诸君谈的,是一个家族的战争潜力。”
“战争潜力?”这个新名词让在桌的众人有些迷茫,面面相觑想要从别人眼中得到肯定的答复。
单从字面上理解大概是有关战争底蕴之类的东西,但还未有人真的认真研究过这个部分,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应该很重要,却不知道为何。
大长老唐思源、六长老唐高旻、阁老唐弘涛三人只是对这四个字来了兴趣,但族长唐志与首座唐森在听完这四个字后,神情却变得无比认真,因为短短四字却让他们有如醍醐灌顶,瞬间抓住了很多东西,展开了很多想法,使两人迫不及待的想听唐罗接下去的分析。
一看众人的表情,唐罗便知道这应该是唐氏从未做过的课题,这些天他总在思考为何唐志如此智慧的一个人,会这样轻易的放弃陵江两岸几千万人口,就连西陵本地的平民也毫不在意,现在终于有了答案。
因为这些上位者只看重家族实际控制的人口与武者,却不在意底层平民的力量,归根结底是因为唐氏就算已经有了建国的底蕴甚至是实力,却依旧没有把自己放在真正统治者的位置上。
这些上位者将家族、附庸、外族、平民的界限划分的清清楚楚,所以在部署战略的时候只会为家族与附庸考虑,其他任何人都被他们下意识当成敌人,这样当然没有错,但击败弥氏制霸西陵之后,这种观念要还是不转变,唐氏这辈子也就偏安龙州一隅,别想再有寸进了。
一想到这儿,唐罗就打算完整地将自己想到的有关战争潜力的部分,好好的与众人分享一番:“所谓战争潜力,是指若发生战争本方可能动员的潜在力量。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甚至精神力量。若是一场持续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战争,真正决定胜负关键的不仅仅是现有战力的多寡,更是在于精神引领、兵员补充、资源供给以及士气强弱。”
海盗世家的出身让唐氏的作战风格更偏向斩首屠戮,以凶境武者为尖刀带领大量宗族武者组成的小队这就是唐氏的战争方式,将族内蜕凡级嫡子作为战争储备,在有足够积累的情况下这种尖刀加军阵的战术风格不但能最大程度保障族人生存率,又能保证最大的战斗力,但面对一场可能跟韩氏灭族那样持续十几年的战争来讲,唐氏这种作战风格就不算是很优秀了。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便是唐氏的战争潜力实在太差,就算有了九个修炼场,打算出户建府的族子还是面临宗族武士不够分的情况,唐氏早就应该做出改变,却不知为何迟迟没有行动,唐罗打算将这件事情点出:“本族战力很强,但战争潜力只是一般。因为战争潜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更多的资源、更大的领地、更多的人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数量。”
唐罗的话通俗易懂,让在座众人一下就明白了何为战争潜力,但仅仅如此的话,唐氏应该做得很好才对阿,可听唐罗却说族里做得很不合格,这就不太让人能够理解了。
大长老唐思源皱着眉头道:“暗雷堂与武堂每年都有大量的拓城任务,便是争夺外部资源,西陵以北方圆千里内的天材地宝只要出现便尽归唐氏所有、虽然只占西陵半城,但北边村镇尽归唐氏统治,幅员三百里,北部山川延绵百里更是尽归本族。至于人口积累,西陵各处皆有唐氏武馆善堂,收拢的孤儿自小培养成为宗族武者,武馆中若发现好苗子也会报送至武堂修炼场,这些年更是暗中扶持了不少小族成为唐氏的暗子附庸,这还不足以说明唐氏的战争潜力西陵第一么?”
唐思源的话无疑引得桌上众人共鸣,虽然以前从未有人谈过战争潜力,但无形中唐氏的先祖早已将这件事做的妥妥当当,不由得让人自豪。
“大长老以为这样就够了么?”唐罗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先不谈资源与领土,通过这次小灵界宝库中得来的卷宗诸君不难发现,千年前韩氏的戮仙军可为天下第一,诸君以为是靠收养孤儿,控制村民便能达到的么,要知道唐氏现在还有大量世家子连家臣都收不到。”阅读请关注微信号:d;请记住网址(。Aiyoushengm)】
三百五十四章:民之殇()
唐氏族人个个练武,收入一号修炼场的只是家族最优秀的一批作为重点培养,但宗学、宗所甚至那些不学无术的二世祖都有必须筑基的最低要求。
这也意味着即便最酒囊饭袋的唐氏后人也得有凡人境巅峰的修为,在拥有本脉功法通天诀的前提下,即使初学乍练也比一般的平民武者强上好几倍,加上营养均衡与灵食供养的强壮身体,这个战力差还要翻上几番。
只不过宗学与武堂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拥有七大学派,有杂学、术数、农学、医学、冶造、武道研究、政经。
宗学学子除了修炼意外还得从七大学派中挑选一门或几门专业进修,这让这群学子的进度会比一号修炼场的族人慢上少许,但大多也在二十岁便突破蜕凡。
宗学学子的数量要远远超出一号修炼场学员的数量,而武堂修炼场的毕业学员们,首先就是要供给分宗宗主,然后才是给族子当家臣,这就导致修炼场每年的结业学员都不够分,要知道唐氏光光分宗就超过两百,还有那么多嗷嗷待哺的族子与学员,每年收拢的千把个孤儿便是全培养成武者,这群人也有办法消化一空。
但事实是,一千个平民中只有一百个能成为武堂修炼场的学员,这还是将筑基标准放到十三四岁以后的结果,要是唐氏子弟敢十三四岁才筑基,不论嫡庶大概都会被律所抓去好好惩治一番。
这样的生源积累直接导致唐氏那些刚刚出户建府的少爷们必须得自己披挂上阵,因为招揽的平民武者实在难堪大用,只有境界加上两招散手,对上强者几乎一个照面就完蛋,直接导致刚刚出户建府的少爷们几乎怨声载道,人人带伤。
这件事不光唐罗能看到,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看到,但提出问题从来不算本事,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关于这个问题,唐氏也不是没想解决的办法,族长唐志觉得自己必须要开口解释下:“关于宗族武者短缺的问题,这次家族在呈州的收拢的难民共有三十几万,这群人中去掉二十万妇孺几乎人人是武者,打散建制应该能解决现在宗族武者太少的问题。至于西林平民,有志向武的武馆学员这次都被教习带上了北山,至于剩下的那些,已无潜力可挖。”
其实不是唐氏培养武者不用心,而是正式修习武道之前的筑基必须得自己完成,资质与努力程度直接决定了筑基时间,但相比世家子最长五年的筑基时间来说,平民鲜有低于六年的。
即便是投身武馆的学徒,教官做的也就是纠正不规整的动作加上督促,实际完成筑基的还是学员自己,要知道上古时期武道传播还没有这么发达,一些武者得到有关筑基的易经锻骨篇就如获至宝,生生对照图上动作便将筑基自学完成,换言之,其实平民识字的话,自己买一本普通的凡级功法便能完成筑基,但事实是,大部分武者还是愿意交钱到武馆筑基也不愿意识字后自学。
为何大多平民吃了一辈子苦都没有踏出练武这一步,因为他们好像什么苦都能吃,就是吃不了学习的苦,终其一生也没有攒够投身武馆的钱,只能将希望寄托给下一代。
但有一个这样的榜样在前,第二代中即便出了个有志向武的少年,也得先解决温饱问题,加上平民成婚早的诡异,很多孩子从小便定了娃娃亲,十三四岁便成婚生子,生怕断了香火,之后家中重担一扛,就更无法练武了。
这种情况下,贫穷就像是一场宿命,死死追随着大多平民世家,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为何唐志只将目光放在世家现有的即战力上,不是他看不到一百六十万平民的潜力,只是他认为开放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