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要见师兄?”何恒面色不变道,“师兄早年与他有旧,今日他做了九五之位,欲与你再见,这应该是好事才对,不知师兄为何而愁?”
“师弟何必挖苦师兄?”王知远叹息一声道,“杨广他要见我,无非就是问一问长生之道,又或者测国运之类,这些我上哪回答上他?最多糊弄糊弄,而且他要是圣明之君还好,可我看这天下形势,大隋快是不行了,杨广他也免不了一个昏君之名。我要是真的教他个金丹大道什么的,日后岂不是成了祸国殃民的奸道?”
“如今大隋如日中天,国力之强堪称历代之最,当今圣上也非昏庸之君,师兄是从哪看出来它要不行了?”何恒好奇道,他自是知道隋朝二世而亡的事情,但王知远是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本真人掐指一算,就洞彻上下五百年种种所得。”王知远哈哈笑道。
何恒冷冷看着他道:“师兄你再这么说,师弟可就不奉陪了。”
王知远嘿嘿一下,神情变得肃穆起来,凝视着何恒道:“大隋的的确确算得上历朝历代以来国力之最,杨广也非昏庸无能之辈,相反,他还是历朝历代以来少有的有为之君,开创科举,外破突厥,征灭土谷浑,文治武功样样不差,雄心与气魄不下秦皇汉武。”
“那师兄为何要说大隋不行了呢?”何恒疑惑道。
王知远叹息一声道:“坏就坏在杨广他不是个无为昏君啊!否则以大隋如今的国力,即使他杨广再怎么昏庸残暴,再如何奢侈,他一个人又能消耗多少?可惜的是,他实在太过英明了,野望也太大,要做超越三皇五帝之君,步子跨的太大啊!”
“大运河之事本是功在千秋之伟业,可是那有岂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完成的事情?他本意是好,但奈何太过急功近利,失了民心。大隋得国本就不正,四大门阀哪个是真心臣服?科举之制本就损坏了天下士族的利益,杨广同时失去百姓与士族之拥戴,此乃灭亡之道也!更为过分的是,他自己犹未可知,最近还要起百万之军征讨高句丽,这实在是劳民伤财之举,成功还好,要是败了,恐会让本就动摇的民心彻底崩溃,天下大乱不远矣!”
何恒有些吃惊的看着他这位师兄,要不是他与之相处了二十年之久,可以肯定这家伙纯粹是靠的自己的眼界看出的天下局势,要不然他真怀疑这是不是哪个老乡。
因为,他说的实在太对了。
杨广三次征讨高句丽,最后虽然勉强成功,但也耗尽了大隋开皇之治留下的底子,再无力镇压蠢蠢欲动的各大门阀,被宇文化及杀害之后,盛极一时的大隋帝国土崩瓦解。
不过,那是大业十四年的事情了,而现在还只是大业七年,一切还未发生。
何恒听完王知远之话后道:“既然师兄认为大隋气数已尽,不想与杨广有过多牵扯,所以才犹豫不决,不想与之一见。那师兄也没有想过,如果大隋亡了,我茅山宗,我道门该如何自处?要知道,自古以来,乱世可都是道统之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梵门那帮秃驴,尤其是慈航静斋那些个尼姑,可不会干看着,要是让他们得了势,恐我道门有大难矣。”
王知远沉吟片刻道:“要说道统之争,师兄我也想过,我最为看好李阀,李渊虽然成不了大器,但他两个儿子却都是不凡,必有一个可为真龙天子。”
何恒笑了笑。
历史上,王知远的的确确在房玄龄的引荐之下,见过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授其三洞法。
后来,他的投资成效的确显著,李世民即位后曾降诏书赞他:“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屏弃尘杂,栖志虚玄,吐故纳新,食芝饵术,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龄之外,道迈前烈,声高自古。”
李唐一朝尊老子李耳为始祖,国教就是道教,而茅山一宗也是在那时大兴,潘师正之后茅山历代掌教,大数都为李唐国师,连出数位杰出人物,如司马承祯、李含光这些个道门宗师,有着剑仙之称的李白也是茅山宗之人。
自实际历史来看,王知远是货真价实的胜利者,道门还有茅山一宗在李唐大兴。
但无奈的是,这是一个小说世界。
虽然与真实历史十分相似,但好多细节上是完全不同的。
隋炀帝杨广,历史这个人其实是特别尊尚梵门的,他先为晋王时,曾迎请名僧智顗为授菩萨戒,并尊称智顗为智者。在即位后,大业元年,他为隋文帝造西禅定寺,又在高阳造隆圣寺,在并州造弘善寺,在扬州造慧日道场,在长安造清禅、日严、香台等寺,又舍九宫为九寺,并在泰陵、庄陵二处造寺。又曾在洛阳设无遮大会,度男女一百二十人为僧尼。并曾令天下州郡行道千日,总度千僧,亲制愿文,自称菩萨戒弟子。传称他一代所度僧尼共一万六千二百人。又铸刻新像三千八百五十躯,修治旧像十万零一千躯,装补的故经及缮写的新经,共六百十二藏。杨广还在洛阳的上林园内创设翻经馆,罗致译人,四事供给,继续开展译经事业。
然而这个世界,杨广背后的却是魔门,对于梵门根本不喜欢一丝半点,否则慈航静斋那些尼姑也就不需要出来抛头露面了,安安静静做个圣女、仙子多好啊!
而历史上,支持李渊、李世民他们反隋的恰恰就是道门,北方道门之首的楼观道甚至把自己的粮食拿出来做军粮,资助李渊起兵,在反隋的时候,那叫一个积极主动。
然而这个世界吗?呵呵!
在背后支持李世民他们的,完完全全就是梵门嘛。
何恒蓦然抬起头来,望着王知远道:“师兄,你可知,李渊第二子李世民,他小时宁道奇曾经给他过一次批语,说他长大后必可济世安民,所以李渊给他改名李世民。”
“你是说宁道奇那个混账?”提到“宁道奇”之名,一直虚怀若谷,心境古波不兴的王知远勃然怒起。
宁道奇乃是江湖人眼中的一代道门宗师,但在真正的道门高人看来,这就是真真切切的一个“道贼”!
第十一章 历史的真相……()
自秦汉以来,天师张道陵整合黄老之学,创立之后,与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流传进来的梵门之争斗就一直不曾停息。
毕竟,同行是冤家啊!
为了争夺有数的信众,两家的争斗从未停止。
道统之争,不死不休!
所谓的梵道交好,从来都是说说而已,真要论起来,这两家的仇恨可是大了去了。
就拿茅山一宗来说,王知远师尊之前的那位茅山掌教,就是赫赫有名的道门大宗师陶弘景,要论起道门之中的地位,别说宁道奇,就是后世的令东来之辈也远远及不上他。
此人编纂了第一本道门神仙谱系《真灵业位图》,乃是道门信仰正式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当之无愧的绝代道宗。
他之一生传奇无比,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虽然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也有“山中宰相”之誉。但是在南梁时期,禅宗初现,菩提达摩渡江而来,压倒天下,那时却是举国崇佛的大环境,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说的就是这个。
陶弘景作为道门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最后以道门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让茅山宗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
即使如他这等一代大宗师的人物,为了道统延续也不得不牺牲自我,受戒入梵,晚年郁郁而终。
否则,以他之天资,未尝不可破碎虚空。
正是因为此事,茅山宗历代以来,与梵门之关系简直势如水火,对于宁道奇这等与梵门穿一条裤子的道门宗师更是深恶痛绝。
其实不光是茅山宗,在整个道门里,无论是北方之首的楼观道,还是南方的天师道,以及茅山宗,这些道门领袖,对于宁道奇这个人都是痛恨无比,没有直接把他驱逐出门已经是忌惮他大宗师的身份与武功了。
所谓“散人”宁道奇,这个散字可不是随便叫的,宁道奇在道门之中的处境,就是一个山野散人,根本没有哪个真正的道门之人愿意理他,所以他也只能越来越靠近梵门了,只差削发为僧了。
“哼,居然是宁道奇这个混账,李阀,李世民,看来那群秃驴早有准备啊!”王知远或许武功比不上宁道奇,但在道门之中的身份地位却是远远超过宁道奇这等野路子出生的“散人”,所以他可以直接在这里斥喝宁道奇,即使宁道奇知道了也不好说什么。
“师兄不必动怒,梵门既然选择了李阀,我们大不了再选其他人就行了。”何恒上前拉住王知远道。
王知远却是叹了一口气,道:“再选他人?这又谈何容易,世间英豪虽多,但真正是真命天子的又有几个?梵门此次已经占据了先机,我们要想赢他却是千难万难。”
“师兄不必悲观,现在最着急的可不应该是我们,而是岐晖他才是,他楼观道可是北方道门领袖,李阀所在的陇西之地一向是他楼观道的大本营,这一次居然被梵门渗透,他现在恐怕才是要急死的。”何恒轻笑一声,从容不迫道。
岐晖就是那位历史上积极反隋的楼观道主,大业七年,也就是历史上的现在,隋炀帝亲征辽东,岐晖就已预知“天道将改”,告弟子云“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后面数年,隋朝果大乱,天下狼烟四起。
李渊起兵于晋阳,直指关中,其女平阳公主屯兵宜寿宫,岐晖以观中粮草相济;后李渊兵至蒲津关,岐晖喜曰:“此真君来也,必平定四方”,遂改名“平定”,并发观中道士八十多人向关前应接,得授紫金光禄大夫;唐军进攻隋都长安前,唐高祖李渊特遣使诣楼观设醮祈福,次日唐军果克长安。
也正是因为此,在唐初之际,楼观道一时大兴,风头无二,后来才被茅山历代追赶而上。
只是这个世界,他却是没有这个机会了,估计梵门的捷足先登,足够让他郁闷死了。
王知远沉吟片刻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我茅山与楼观同为道门,如今梵门大敌在前,我们也不可坐视不理啊,唇亡而齿寒呀!”
何恒轻轻一笑:“师兄你说的的确不错,我们当前最为要紧的就是要抵御梵门,可是,梵门他们准备的计划的前提就是,大隋之破灭,李渊夺取天下,李世民继承大位。可是现在,杨广可还没死呢,李渊离做皇帝还差了不知多少,而轮到李世民,这更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更何况即使李渊夺了天下,他也不止李世民一个儿子啊!”
“对啊,梵门他们支持李世民,可李渊的嫡长子可是李建成啊,这里面可大有文章可做。”王知远猛地喜道。
事实上,历史上的李建成绝不是什么不堪入目之辈。他可以长期压李世民一头,除了嫡长子的身份之外,其本身的才干也绝不下于李世民,否则李世民也不需发动玄武门之变,铤而走险地杀了他,直接在政治上赢过他就行了。
当然,历史上的李建成他是信佛的,唐初之时李渊要灭佛,就是李建成阻拦了他,他自己小字叫做毗沙门,藏传梵门与汉传梵门所共同推崇的财神护法就叫毗沙门天王。
真实历史上,支持李世民的其实是道门,而李建成的则是梵门。
只不过这个世界,一切都乱了起来。这个李建成嘛,他背后貌似是魔门。
“果然,小说家之言与真实历史相差甚远啊!”何恒轻抚了一下额头,笑看向王知远:“师兄,我觉得咱们还是先不要考虑这么多。毕竟,杨广……他还没死呢!大隋究竟倒不倒,这还是一个问题,你我在这里说这么多,又有何用?”
王知远有些迟疑道:“师弟你的意思是?”
“我们去见一见这位陛下吧,看看大隋还有没有救!”何恒道。
“好!”思索了片刻,王知远点了点头。
第十二章 杜伏威()
王知远打定主意见一见隋炀帝之后,笑道:“师弟此次也与师兄一同前往吧,否则师兄一个人有些不放心啊!”
何恒看着他,点了点头。
这般说着,他们略微收拾了一下东西,走出大茅峰,来到山底一处道观里。
他们刚刚来到道观门口,一个身穿绛纱单衣,白袜乌鞋,在单衣内襟领上衬半圆形的硬衬“雍领”,头戴七旒三串的冠冕的中年男子就不顾诸多道人拦阻,急急忙忙跑了出来。
“王真人啊!你总算来了,可是让崔某好等,这要是耽误了皇上大事,我就算有九个脑袋也不够砍的。”那人拉着王知远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