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驸马爷-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早该猜出来的,赵崇昭最牵挂她这个妹妹,除了她的身体状况之外还有什么能让他那样失控?

    晏宁公主努力平复好自己的呼吸,转头看着赵崇昭,说:“阿兄,你不能这样。”

    赵崇昭腮帮子上的肉抖了抖,不吭声。

    晏宁公主说:“我还想你帮我看着大庆越来越强盛,你要是惹阿爹生气了,甚至真出了什么事儿,谁帮我活到那时候?”

    赵崇昭说:“呸呸呸,不要胡说八道!宁儿你会活得长长久久!”

    晏宁公主说:“那阿兄你得帮我广寻名医才行。”

    赵崇昭怔了怔,赶紧说:“那是当然!”

    晏宁公主说:“可阿兄你被禁足了,就没办法帮我了。”

    赵崇昭呐呐地说:“宁儿……”

    晏宁公主转开头,低声说:“没有阿兄你护着,宫里哪里还有我的容身之处。”

    晏宁公主这话有些夸大其词,可听在赵崇昭耳里却让他涌起了满腔血气,这是他妹妹第一次表露出她需要他的意思!求神问佛靠不住,他可以像妹妹说的一样,为妹妹广寻名医!

    这个总该靠得住吧?

    不过,想要做到这件事的话,首先他得先当好太子——只有成为被赵英承认的太子,才有人听他差遣!

    赵崇昭一下子活了过来,拍着胸脯保证:“宁儿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认错!解除禁足之后我会听你们的话,好好学着做事!”

    晏宁公主握住赵崇昭的手掌,目光带着坚定:“哥哥,我也会努力活得长长久久。”

    “哥哥”这个称呼远比“阿兄”来得亲近,赵崇昭听得晕陶陶的,胳膊和大腿上的疼痛仿佛都消失了。他朝旁边的张大德吩咐:“小德子,把药端进来,我要喝!”

    正愁着该怎么劝赵崇昭喝药的张大德如蒙大赦,跑出去端药。

    晏宁公主盯着赵崇昭。

    赵崇昭的小心脏咯噔一跳,心虚地说:“药苦,药太苦嘛,我是想放凉了再喝……”

    晏宁公主没像以前一样责备赵崇昭,而是笑眯眯地说:“我陪你喝。”

    赵崇昭觉得妹妹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却又说不出到底是怎么个不一样法——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很喜欢这个变化!

    赵崇昭高高兴兴地说:“宁儿我会尽快好起来的!”

    第二天晏宁公主没有去找赵崇昭,但派了人去把谢则安捣腾出来的玩意儿弄到东宫。

    赵崇昭见底下的人忙活来忙活去,忍不住拄上拐杖跑出去看他们在弄什么。东宫有个不小的校场,是赵崇昭平时习武用的。

    昨天晏宁公主已经让一批信得过的工匠带着图纸去谢府找谢则安,让他们把看不明白的地方统统弄清楚。这天一早他们就开始动工了,户外主要是一些锻炼的器具,都不难做,叮叮咚咚一个下午就做好了,户内的东西却比较难办,最复杂的是一个沙盘,要照着图纸来塑形,而且要搞很多小部件,耗时是最长的。

    好在宫廷匠人本来就手艺绝佳,这点东西还难不倒他们。

    赵崇昭在一边越看越新奇,抓着工匠问来问去。工匠没辙了,只能把谢则安写的“说明书”给了赵崇昭,让赵崇昭自己琢磨去。

    赵崇昭本来已经把谢则安忘得差不多,一看到谢则安的字马上又想了起来。记不得时还没什么,一想到这么个人后突然就想念得紧。

    赵崇昭心里痒痒的,特别想出去找谢则安玩儿。

    赵崇昭更认真地按照太医的叮嘱喝药和锻炼。

    赵崇昭并不知道的是,当晚赵英曾经到过晏宁公主住处。

    赵英开门见山地问:“听说你去了东宫一趟?”

    晏宁公主点点头,她看了赵英一眼,说:“阿兄他这次真的会改。”

    赵英冷下脸:“他哪次不是说会改?”

    晏宁公主咬了咬下唇。

    赵英见晏宁公主神色忧愁,有些疼惜,却终究没有心软。他说:“你不要替他操心了,年后宗室都要回来祭天,到时我会在诸王世子中挑几个伶俐点的进宫和他一起念书。”

    晏宁公主浑身一震。

    赵英只有她和赵崇昭一双儿女,她是女儿,而且身体不行,皇位会落在谁的身上是毫无悬念的事。可赵英这个举动代表什么?代表他决定把目光放宽一点。

    要是赵崇昭再这么胡闹下去,赵英会在诸王世子中挑一个来继承大统!

    赵英心中最重要的始终是整个大庆朝的安稳。

    赵崇昭既然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他宁愿江山旁落,也不愿让自己的亲儿子毁了大庆朝的将来!

    晏宁公主觉得一阵血气冲向心口,逼往喉咙。她重重地吸了一口气,咬咬牙撑起身体跪倒在地:“父皇三思!”

    看到晏宁公主颤巍巍地跪在那儿,还少有地称自己为“父皇”,赵英一阵心疼。但他并没有立刻扶起女儿,而是沉声说:“晏宁,有时我们难免要把自己心里的远近亲疏摆到最后面。”

    晏宁公主的身体摇摇欲坠,却坚持着把话说完:“再给哥哥一年,再给哥哥一年时间。父皇,哥哥这次真的会改,如果到明年他还没改,晏宁绝不再提!”她咬紧牙关,停顿了好一会儿才接着说,“父皇春秋鼎盛,再给哥哥一年吧……”

    赵英伸手将晏宁公主从地上抱起来,怜惜地搂进怀里,叹着气说:“晏宁,我也不知还能撑多少年。”

    晏宁公主听到这话后眼眶就红了。

    她知道赵英说的是实话。

    赵英早年征战不断,登基后也没什么机会休养,身体早就熬坏了。虽说赵英如今也才五十岁,可他两鬓已经花白,一到秋冬腿脚和旧伤就钻心一样疼。

    这样的身体,还能撑几年?

    晏宁公主只恨自己身体太差、赵崇昭年纪太小,根本不能为赵英分忧。

    她在赵英怀抱里无声地流泪。

    赵英被自己的女儿哭得无法再狠下心。

    赵英将晏宁公主抱到床上放了上去,沉声说:“晏宁,就依你说的,再给他一年。”他站了起来,转身背对着床榻,“皇位传承不是儿戏,万事都得早作准备——大庆已经经不起另一场大乱。”

    说完以后赵英嘱咐宫人好好照料晏宁公主,转身离开了晏宁公主的住处。

    晏宁公主眼前一片朦胧。

    赵崇昭有再多的不对都是她的兄长。

    自古以来废太子有哪个是有好下场的?要么横死,要么被囚,都格外凄惨!

    晏宁公主想到了她那长公主姑姑对她说过:“你父皇啊,是天底下最狠心的人。”

    她当时只以为姑姑是在为身死沙场的驸马伤心,难免有些夸大其词,没想到她父皇对兄长也能这么狠心到这种程度。

    晏宁公主一整夜都没有睡。

    辗转反侧直至天色微白,她让侍女把自己扶上轮椅转到书架前。

    晏宁公主挥退所有人,取出了叠得整整齐齐一沓图纸,仔细地看了起来。等把那些隐含着许多奇思妙想的图纸翻完,她伸手拿出了那两张藏得最好的笺纸。

    那雪白的纸张仿佛也有着什么奇妙的功效,让她莫名地心安下来。

    她要好好活下去。

    至少这一年结束之前她不能倒下。

    晏宁公主脑海里再一次不可控制地出现了“谢三郎”这个名字。

    她知道谢三郎是个聪明人,而且是个大胆的聪明人。

    他能想别人所不能想、做别人所不敢做,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到了他手里都会理所当然地发生——张家椅、金玉楼、赐婚,这几件事看似没什么关联,实际上却有一双手在背后推动。

    这双手的主人就是谢三郎。

    或许他没预料到皇帝会为李氏赐婚,但他既然借了赵崇昭的势,肯定能料到他的存在会传入皇帝耳中。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他性格里有着大胆的赌性,他在赌皇帝的肚量和胸襟——筹码是他在她、在燕冲、在赵崇昭甚至是在京城所有人面前展露的才能。

    谢三郎在告诉赵英,他有能力闹得人尽皆知,但他不闹,全凭赵英裁断。

    赵英肯定看懂了他的意思,所以才会有谢季禹和李氏那桩荒诞至极的婚事。

    回头一看,晏宁公主忍不住为他捏了一把冷汗:要是换成个不讲道理的皇帝,哪容忍得了他这种看似乖顺实则胆大妄为的“胁迫”?恐怕早就直接让他们母子三人从京城消失了。

    偏偏谢三郎赌赢了。

    赵英用看似荒谬的指婚给了他一个好出身。

    从此他是谢季禹的儿子,与谢谦再不相干。

    所以说谢三郎大胆又聪明——更难得的是,他的运气好到极点。

    要是赵崇昭有这么一个总是能带来“变数”的人在身边,或许可以成长得更快一点。

    晏宁公主出神许久,最后握紧手里的笺纸喃喃低语:“你能帮我们吗?你会帮我们吗……”

第二十三章() 
谢则安对宫里酝酿着的狂风骤雨全然不知情。

    他和谢大郎练了两晚冬泳,第三天白天时他终于瞧见了谢大郎的身影。

    谢则安邀请他一起去“私塾”那边。

    谢大郎一直都很好奇谢则安在那边捣腾什么,他脸上虽然还维持着一贯的冰冷,听到谢则安的邀请后却轻轻点了点头。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谢则安大致摸清了谢大郎的脾气,他没说多余的话,领着谢大郎出门。

    两个小孩子前脚刚出门,谢老夫人后脚就把谢季禹找了过去。

    谢季禹乖巧地问:“阿娘,有什么事吗?”

    谢老夫人捻了几下佛珠,对谢季禹说:“这个三郎倒是有点意思,居然能和大郎玩到一块。”

    谢大郎自从他母亲去世后就越来越孤僻,连她和谢季禹的面子都不太给,她就算想和这个孙子亲近都亲不起来。原以为谢大郎天生就不爱与人往来,没想到谢则安刚进府没多久他们就已经那么要好了。

    谢老夫人必须承认自己心里头有点儿妒忌,自己捂了孙子那么久都没捂热,这谢则安一来就把人拐跑了。

    而且自己儿子还一见面就栽在这谢则安的母亲身上!

    谢老夫人知道谢季禹也一直想把谢大郎这块冷石头捂热,因而故意在他面前酸了一句。

    没想到谢季禹高高兴兴地说:“我就说该给大郎找个玩伴,您看,三郎进府后大郎果然开朗多了!”

    谢老夫人:“……”

    谢老夫人不想和谢季禹计较了。

    她问道:“前几天忙着张罗年节的礼单,没来得及问。你这次的差事办得怎么样?没什么问题吧?”

    谢季禹说:“没有,陛下很满意。”

    谢老夫人面色沉凝。

    她说:“禹儿,你不小了,如今也有妻有儿,以后做事别那么不长心。”

    谢季禹微抿唇。

    他并不是真的愚笨到看不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要不是违背他原则的事,他是可以妥协的,就像赵英给他赐婚,他会毫不犹豫地应下来,当成任务一样去完成。

    可有的事情,他从来都不愿意妥协。

    比如他这次去东营忙的事其实并不是他牵的头,而是他好友柳三思做到一半的东西。柳家满门流放,这弩机改造工作也被搁置在一边没人敢管,生怕沾上了柳家陪着一起倒霉。

    他那日追到城门替柳三思送别,柳三思把连夜赶出来的手稿给了他。

    柳三思走时叹息着说:“我想着季禹你要是不来,这几张纸就烧掉,没想到你还是追来了。季禹,如今的京城不比往日,依你那得罪人的性子接下来恐怕不会好过……千万要珍重。”

    一个即将流放南疆的人对还在尚书位置上的人说出“珍重”两个字,听起来理应是非常滑稽的,可谁都没能笑出来。

    伴君如伴虎,柳老爷子还是历经两朝的元老级人物呢,最后柳氏一门还不是惨烈收场?

    身处京城这个漩涡之中,未必比流放南疆更安全。

    谢季禹送走好友后却出乎意料地找上了赵英,主动要过好友没做完的差事表示要接着往下做。

    赵英当时问谢季禹:“你是不是对我处置柳家很不满?”

    这已经是很严重的质问了,谢季禹却直愣愣地回答:“柳三思图画得很好,我舍不得他。”

    当时的情况谢老夫人都仔细盘问过,心里吓得不轻。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在谢季禹亡妻的娘家出事时就有过,柳家人被流放时则变得更加鲜明。

    赵英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赵英。

    谢老夫人见谢季禹一语不发,再次敲打:“就算是为了你的颖娘,有些脾气你也要改一改。”提起李氏,谢老夫人语气里颇有些酸意。

    谢季禹对李氏的情意谢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