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山水-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的宠体系,随即被赐予了“牧鱼鸬鹚”的封号,加赐小名“小六”和“小七”,因为在山水村的土话中,鱼鹰的学名鸬鹚发音跟“六七”很接近……

第一百零七章 清明() 
当山林又经历了几场春雨的洗礼,当燕子开始忙于衔泥筑巢而上下翻飞,当各色的野花悄然爬上了山头,村民们迎来了山水村又一个重要的节日,清明节。

    张贤借着去镇上买鱼苗的借口,开始分批次地把洞天里的鱼群重新放到了山水河里,总算在清明之前搞定了这件事,没有露出马脚被发现异常。

    这些年来,时髦的城里人喜欢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所以这也是山水村的一个游客到来的小高峰,不过因为村民们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就不得不放过了这个增加外快的时段。

    对于华夏大地普通的传统老百姓来说,大部分人都是不信佛不信神的,而是敬天敬地敬祖宗,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浪潮带来了价值观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人的信仰改成了money,越来越开放的山水村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不过依然保留了很多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

    清明祭祖上坟对山水村的村民来说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习俗,这是除春节、中秋之外,村里的人最齐的时候,当然,清明不是为了团聚,而是为了祭祖,外出打工的村民,如果不是距离很远的话,在清明这天基本都是能回就回。

    其实清明节距离春节过后也没有多久,最近几年清明节有了小长假,在外的人回家的时间就会显得相对充裕一些,张贤家也再次在清明节这天聚齐了人,大叔小叔他们都抽空回来了。

    像祭祖上坟这种仪式形的重要活动,通常都需要做些准备工作的,老早开始,张贤就帮着家里做些洗粽子叶、包粽子之类的事情了。

    没错,清明节也是山水村会包粽子的节日之一,粽子一方面是祭祖时的供品,另一方面也是节日自备的吃食,张贤不止一次的猜想,肯定是先辈们自己想吃东西又找不到由头,所以找了个清明祭祖需要用粽子的规矩来掩盖一下。

    听说粽子也是卷入了甜咸之争的吃食之一,以张贤的评判来说,不管是咸是甜,反正都没山水村的好吃,所谓水是故乡甜嘛,一方水土孕育出来的饮食文化终究是只有当地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的。

    山水村的粽子都是用自家种的糯米,配以花生、板栗、豆子、山枣、腊肉,外加专门的粽叶包装,最后精心蒸制而成,可谓纯手工制作,绿色健康,美味无双。

    粽子做好后,村民们喜欢跟左邻右舍分享交换一下自家的粽子,这个习惯让林子器最为受益,作为一个外来的村支书,他可没有什么祭祖的活动,更不会做粽子,不过却收到了不少村民送来的粽子,至少可以让他少吃几天自己做的黑暗料理,前提是粽子他吃不腻的话。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话能流传说明清明时节下雨的概率比较大,以张贤的人生经验来看,十次清明祭祖起码有七次是遇到下雨的,不过今年的运气似乎不错,老天爷比较给面子,来了一个暖风旭日的好天气。

    爷爷奶奶在家的供桌上摆上一应东西,酒杯、饭团、猪肉、半只鸡以及粽子,香火架上点燃香烛纸钱,一阵絮絮叨叨的祈福话语过后,家祭就完成了,这之后便要出门上坟去。

    相对于简单的家祭,上坟扫墓就要隆重多了,而且也不仅仅是张贤他们一家去,而是跟几个叔公他们一起组队,爷爷这一辈可是有好几个亲兄弟的,上坟祭拜祖先这种事当然是整个大家族一起的集体活动,因为大家的祖先都一样嘛。

    老一辈的打头,中间一辈的挑着东西,像张贤这种小一辈的就跟在队伍的后头聊天扯淡打酱油,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首先来到的是一个叫“祖坟堆”的地方,这是一些嫡系近亲先辈们的埋葬之地,比如张贤的太爷爷、太太爷爷、太太太爷爷什么的祖先都是埋在这儿的。山水村一直沿袭的土葬传统使得这里变成了一堆堆的坟墓聚集之地,晚上打这里经过那氛围不用特效也能拍恐怖电影。不过现在是大白天,还是清明祭祖的时节,大家一点阴森的感觉都没有,到了地头就开始行动。先是给祖先们的“门前屋后”打扫一下卫生,清理一下杂草什么的,再弄些新鲜的泥土垒到坟头,算是为祖先们“添砖加瓦修葺宅邸”,完事后墓碑上贴上三张红纸,所以山水村也把上坟扫墓叫做“挂纸”,接着摆上一溜祭品,长者们念叨两句,众人拿着点燃的香跟着弯腰拜三下,而后就开始轮番插香烧纸钱,小辈们在这个时候都会格外卖力,在祖先们的坟头一把把地插着香或烧纸钱,浑然不管这些东西在数量上的讲究,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忘了让祖宗们保佑发发大财、考上大学、找到女朋友之类的。

    插完香烧完纸钱,众人开始分头在“祖坟堆”摆上一串串的长鞭炮,直到把整个“祖坟堆”围上了一圈为止,最后烟头一点,鞭炮齐鸣,硝烟弥漫,不一会儿鞭炮与湿空气产生的烟雾就弥漫开来了。

    鞭炮响完,回声还在向远方传去,这种声响效果也是没有哪家的山狗跟来的原因,实在是太吵。溜达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引发山火的隐患留下,然后这一轮的祭拜就算彻底完成了,而这个时候爷爷辈们的老人家就能打道回府了,因为接下去要祭拜的祖先不仅关系远些,而且地点也更远,有父母辈的带队就行。

    这些血缘关系稍远的祖先埋葬之地较为分散,从东岭到西岭,基本都是在村子的外围地带,不过这边的风景倒是更好些,不时就能看见红遍一个山头的桃花林或是仿佛白雪皑皑的李子花,还能遇见一些游客在这种地方拍照留念什么的,会在山水村逗留的基本都是那些带有“驴友属性”的游客,村民们忙着祭祖上坟自然就没人带他们进林子了,所以这些人只好在村子外围寻找一些风景,这个时候正是好时节,在山水村随便往哪瞟都能自成一景。

    祭祖的队伍到了这种地方明显懈怠了下来,一些婶婶姑姑们开始漫山遍野地找着野葱野菜野春笋之类的玩意,等走过几个岭头,一餐新鲜的野味也就有了,孩子们也是翻蟋蟀抓四脚蛇什么的忙了开来,像小磊和小雯就挺热衷于干这种事情,一路上撒娇卖萌地缠着几个哥哥帮忙,作为哥哥的张贤他们也只好成为了残害小生命的帮凶……

    这便是山水村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清明节习俗了,历经时间变幻,依然在现代的山村中保留着,张贤不知道这种传统还能传承多久,不过管他呢,反正这会儿还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时代,想那么多干嘛,不如想想呆会回去做什么野菜好吃来得实在……

第一百零八章 万事俱备()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清明小长假不过是三天的时间,祭祖要一天,来回要一天,在家多呆一个晚上,假期就这么过去了,所以叔叔婶婶姑姑们也犹如过境的游客一般,匆匆回来又匆匆离去。

    山水村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村民们又继续着年复一年的生活,不过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默默发生,只是没人发现这些微妙的变化而已。

    时至正午,一阵响亮的广播声突然传遍了村子:“张冬娃,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顿了一下,又加了一句:“你妈还说不回就打断你的腿!”

    没错,林子器这个大学生村官的第一项公共事务建设终于大功告成,久已失修的广播线路断断续续地被接上,每隔几户就会安装上新的喇叭,在不考虑音质的情况下,这广播喇叭还说还给力的,当然,村民对音质没啥要求,清晰响亮就足够,所以广播喇叭那绝对够“大嗓门”的风格还是挺符合村民们的审美观的。

    张贤也觉得这个广播挺有用的,所以给林子器发了个消息,让他把张磊也叫回家来吃午饭,于是林子器的声音再一次通过广播喇叭传遍了全村:“小磊,你哥喊你回家吃饭了!”

    这样来了两次,林子器似乎也怒了,广播喇叭中的声音提高了一个档次:“还在外面疯玩的小屁孩们,都给老子回家吃饭去,不听话的通通抓起来弹小**!”已经在山水村混了一段时间的林子器很快就学会了村民们打交道的方式,那就是简单粗暴直接不饶弯子,不知不觉间就有点被同化了,哪里还有当初刚来时表现的那副彬彬有礼保持距离的样子。

    被林子器吼了两句,广播喇叭总算才是开始干些正经事,调节到一个农业电台,播放着不知道哪个“砖家”做的病虫防治的讲座,或多或少对村民们有些启发作用吧,末了,再放两首神曲,午间广播就算结束了。

    随着这断时间的过去,张贤在家抽空把毕业论文的内容完善了一下,现在差的就是一些实例论证了,他打算弄些访谈资料或者在村子逮几个游客来填填问卷收集一些主观或客观的数据,毕竟之前那个什么“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材料很多都能用到他的毕业论文里,这是一早就打好的主意,可谓老谋深算,不像林子器这样,由于没有指导老师的当面指点,资料收集也不顺畅,已经纠结了很久还是只弄了一个半成品出来。

    而山水村那边的新房子也顺利竣工,只剩最后一层还在保养着,过几天也开始拆架子准备装修了,而下面几层已经进入开始往里面装家具的阶段,小姨公余桂梁在农忙时回了余家寨一阵子后又被喊了过来,张贤设想的东西或做或买,开始一件件在新房子里变成了现实,借着山水洞天的便利以及创业计划有特殊途径等由头,家里人并不知道张贤往里面投入了多少。

    果园那边的山头除了增加了几个坡地的果林外,在外围那些灌木丛生的山头放养了几窝野山鸡和鸡窝野山兔,这些都是张贤趁空跑到林子里弄回来或者从村民手中收购而来的,偌大的山头,基本已经够它们自给自足的了,只要不时补充点喂料就行;另一边的梯田菜地,张贤又用挖掘机给扩大了一圈,用“偷天换日”的手法填了一层洞天里的泥土,菜园的面积进一步扩大。

    山水河中除了堤坝上方的河道已经投了鱼苗外,堤坝下方的沙洲搭了一个棚子,放养了一群当地的土鸭,很快小六小七两只鱼鹰就成了鸭群中的“头鸭”,整天带着一群鸭崽子在山水河里扑腾来扑腾去。

    果园那边的山头除了增加了几个坡地的果林外,在外围那些灌木丛生的山头放养了几窝野山鸡和鸡窝野山兔,这些都是张贤趁空跑到林子里弄回来或者从村民手中收购而来的,偌大的山头,基本已经够它们自给自足的了,只要不时补充点喂料就行;另一边的梯田菜地,张贤又用挖掘机给扩大了一圈,用“偷天换日”的手法填了一层洞天里的泥土,菜园的面积进一步扩大。

    山水河中除了堤坝上方的河道已经投了鱼苗外,堤坝下方的沙洲搭了一个棚子,放养了一群当地的土鸭,很快小六小七两只鱼鹰就成了鸭群中的“头鸭”,整天带着一群鸭崽子在山水河里扑腾来扑腾去。

    而这两天,张贤跟老爸张代盛在忙着一项另外的工程,那就是改造水岩,按照张贤的想法,他想把这里改成一个“岩洞游泳池”,当然,以水岩的构造,其实并不用太多的功夫,要不然老爸张代盛也不会陪着来折腾,主要工作就是把一些突出的边边角角给打磨凿掉,然后完善一下水岩的排水系统,加大水流循环的力度,接着拉上一些彩线灯到洞里充当照明,最后搭两个木板间当做换衣服和放东西的地方,这样就基本搞定了。

    而等到了四月份的下旬,新房子的最后一层也拆掉了撑架,按照老办法装修了一下,该装的东西装好,最后房子前面的坡地被填成了一个平整宽敞的坪子,随着这一步的完成,整个山头已经完全没有了施工现场那种建筑工地的样子,转而一下子变成了融于环境、自然而然的格调。

    随着楼顶上巨大的“山水居”三个字竖起,山水村第一高的建筑物终于大功告成,这几天已经成了村民新一轮的谈资,很是热议了一把。

    大门两侧贴上一对崭新的对联,再挂上一对老妈和奶奶精心制作的灯笼,坪子上摆好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一阵响,请上左领右舍亲朋好友吃上一顿便饭算作新房竣工之喜。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也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了。

第一百零九章 高技术攻略帖() 
“吱呀”一声,一辆乡际班车在经过山水村的国道边刹住了车,郑悠悠背着自己的登山包从车门走了下来,仅仅凭着迎面而来的新鲜空气,郑悠悠就觉得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