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星系统-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第二天,《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点击率出来的时候,吓了所有人一跳,《主食的故事》直接拿到103万的点击,以单天一百万点击的成绩,打破了中国网络视频记录!
  所有优酷,土豆,56网站的负责人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因为弹幕网创造了一个令他们难以置信的事实,那就是以网站制作内容打败了所有的电视节目。
  要知道这可只是一个纪录片而已啊!?这明明是电视的长项才对。
  而在第二天的晨会上,则彻底是变成了美术厂的庆功会,何铁军享受了一把众人的掌声,楚秋白也是微笑着,心里不由踏实了。
  而金厂长则是干脆托病没有出席,只剩下李厂长与刘厂长满脸的欲哭无泪,而TVB方面更是觉得颜面无光,《学警出更》的导演黄伟声连电话狗关机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次集团四大电影厂的弹幕网争夺中,美术厂获得了完胜。
  而另一方面,《舌尖上的中国》在浙江卫视收视率也达到了0。47,全国的0。47是个什么概念?
  在浙江卫视,综艺节目平均收视率是0。3,这个数字是衡量综艺节目好坏的尺度,超过0。3的是好节目,在0。2左右的节目要观察,给予机会改进,而收视0。1的节目随时可能“下岗”。
  《舌尖上的中国》竟然在深夜10点首播就拿到了0。47的成绩,这不单单把自己台的综艺节目压了一头,更是把同时段的其他节目都打得落花流水,同时段收视率全国第三,仅次于央视的晚间新闻,与湖南卫视《快乐男声》。
  那几天,浙江卫视的总编室里同时接到过“投诉”电话,有观众因为家里突然看不到浙江卫视和《舌尖上的中国》,心里特着急,就打电话问:“你们是不是把我们这里屏蔽了?为什么我们这儿突然收不到你们节目里?”
  搞得浙江卫视的编辑们都是受宠若惊,这什么情况啊?竟然有人为了看不到他们电视台来抗议啊?这是多少年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了!
  这对于处于低谷期的浙江卫视高层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了,让他们与上影开展合作的计划也更加有信心了。


第304章 席卷全华人
  当得知,浙江卫视在《舌尖上的中国》上得到了金龙鱼食用油,以及老板抽油烟机的广告合同,总价值达到了5300万元的合同时,东方卫视的台长孙明江更是悔恨地在家发起了高烧,要知道之前楚秋白也是巴巴地求着他20万一集,他都没答应啊……
  这一转眼就是5000多万的收益啊……
  而《舌尖上的中国》的魅力,并不仅限于中国,有好事的国内网友把这个纪录片发布到了YouTube上,立刻引发了各国人士巨大反应。
  “我的天哪……中国不是只有宫保鸡丁吗?怎么会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啊?”
  “哇……我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我终于知道世界上的菜系应该怎么分,中国菜……以及其他菜。”
  “这世界能把烹饪变成艺术的只有中国人,可以看得出来,这些都是普通人处理食物水平,就比我们德国的厨师好一百倍了。”
  “我看完之后,就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全英格兰的厨师都应该被枪毙!”
  而这些回覆让中国留学生们看得也是无比自豪的同时,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无数身边的外国同学在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都要请他们烧一顿正宗的中国菜。
  这件事情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已经成为了留学生圈子里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全世界中国留学生聚集的留园网上,首页上也是发起了一个“从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的你与外国同学的反应。”
  下面身为各国中国留学生们马上回复了无数令人自豪又好笑的回帖。
  “刚刚在宿舍烧了一锅糖醋排骨。为了散味(没抽油烟机),就把房门打开了,结果五分钟后认识了全楼的邻居……他们连汁水都没剩……”
  “刚和意国大叔看完舌尖他现在正在旁边感动地哭着呢,各种哇哦哇哦这是啥how???how???so。cool。this。video!!!!!”
  “刚刚炒了酸辣土豆丝给几个法国人,开心地吃半天,但死活不愿意相信这是土豆做出来的!”
  “还不算外国人,在外面留学我通知台湾室友一起看的舌尖,俩人分别在自己屋里边看手机边在非死不可上交流,诸如哎唉着你们那里有没有好吃么怎么做的?然后看完俩人就急不可耐地开始准备晚饭了……”
  “我已经移民了的姐姐,第一集看完就觉得自己一个人受虐不爽,就拿给邻居之前来过中国的加国小哥看,第二集又叫小哥看的时候,小哥一路狂叫leave。me。alone!!!!!!!!!!一路跑开。”
  “刚有在自己家里办中国留学生聚餐,几个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白人同学非要凑进来,其中有一个西班牙佬,我们就是自己做的很普通的家常菜,大家在聊天,然后那西班牙佬着急了,说:为什么你们还能平静地聊天?!!!!!这么好吃的东西我都想跳舞了!!!!”
  “我的外国GAY蜜朋友看了《舌尖上的中国》,逼着我做了一次酸辣汤和照烧鸡腿饭,之后他眼中带泪的跟我说如果能早遇上我几年他可能就不是GAY了。”
  而国外网站上留学生团体,其乐融融讨论《舌尖》带来的趣事时,在国内网络上,一片夸奖过后,却是响起来一场规模浩大的骂战。
  全国各地观众们众说纷纭,都为了自己家乡的美食拉票:“武汉热干面为什么不能上主食这一集啊!?节目组是歧视我们大武汉吗?”
  “为什么有粽子没我们宁波汤圆啊!?宁波人得罪你们了?”
  每个人都列出来一排排自己家乡的美食,说明了节目组没有收录是多么的不负责。
  就连美术厂,都收到了全国各地几千封观众的来信,每封信都是抗议或建议节目组,一定要收录自己家乡美食的理由。
  这背后当然不只是感情因素,还有更多的利益纠葛,在第二集播出之后,节目里出现的岐山臊子面,黎平米粉在名声大噪,不单单是相关餐馆生意火爆,就连淘宝网上这两件原本没有名气的面食都被卖到脱销了。
  甚至在上影集团,楚秋白都已经接到了很多乡县的地方官员打来的电话,要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一定要在他们乡县去拍摄。
  楚秋白也是头疼不已,这几天也被问烦了,直接把这些事情推给了何铁军说是:“这事由美术厂定。”
  何铁军也不是傻子,直接把顾小凡的电话塞了出去,把顾小凡弄得完全是一个头是两个大,这几天接电话,满脑子都是什么“牛肉锅贴”,“微州臭豆腐”,“鱼酱炖稻花鱼”……
  搞到后面,顾小凡就已经不敢开机了……
  中午顾小凡拍完了一天的镜头,正在躺在导演椅上休息呢,突然感觉到有人扔了一份东西在他的腿上。
  “看看吧~你这个不务正业的家伙~”刘施诗没好气扔过来一份报纸。
  顾小凡拿起来一看,觉得有些意外:“人民日报?”
  “你看第3版。”刘施诗哼了一声道。
  顾小凡这才翻开第三版看,上面竟然是一篇“倡议所有央视所有纪录片都向《舌尖上的中国》学习”的社评。
  “眼下,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还在热议当中,这在当代中国纪录片百花园里,还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不仅观众参与、专家好评,更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新颖准确的叙事手法,不仅树立了自身的品格与品质,也为类似纪录片甚至语言文学创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除了敬佩导演的拍摄手法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于,该片语言的魅力。
  这部成功的纪录片,语言的运用功不可没。以白描语言为主,不枝不蔓,清晰、明了、自然;复式连贯句的运用,既纵横捭阖,又曲径通幽。
  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比喻、象征、联想、对比等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反映生活,时空跨度大、信息量多。
  从解说词到人物对话,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满贯’的感觉,感情细腻,轻不着力,虚实结合,平中有变,呈现亲切柔和的色彩。解说、同期声、音乐,张弛有度,节奏舒缓,似徐徐清风,整体凸显出大气抒情的艺术风格。
  同时,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综合运用多种语言、艺术手法,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新的创作高度。”


第305章 感谢顾老师
  “就像旁白里说的一样:‘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勤俭、坚韧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头,又上心头。’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它的优势与高度,直令人折服。真心希望国内所有人的纪录片作者,都能像是《舌尖上的中国》导演,编剧,旁白学习,推出更多这样精致的文化纪录片。”
  顾小凡看着不由都傻了……妈妈的,《人民日报》对他评价这么高啊?还号召全国同行学习他啊……
  正在有滋有味地看着这篇评论稿呢,就听到剧组外面传来吵闹的声响,动静还不小。
  “让我们进去,我是来找顾小凡老师的!”
  “我们剧组正在拍摄呢,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我们就说几句话就走,绝对不给你们添麻烦~”
  在一阵推推搡搡之下,一对六十多岁夫妻挤进来,几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在那边拦着,也没有拦住他们他们,剧组的不少人都看了过来,还在念台词的演员们都纷纷放下手中的剧本稿,望向这边,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看着那一对穿着朴素的老年夫妻,与一群人拉拉扯扯地朝着顾小凡这边冲过来,刘施诗与高媛圆都马上过来了,一边一个拉住工作人员问:“怎么回事?”
  那对老年夫妻一走进,大家都闻到一股酸臭味,都不自觉捂住了鼻子。
  “他们非要闯进来,说是要见顾导!拦都拦不住。”几个工作人员拉拉扯扯地苦笑道。
  “我们就见顾小凡老师一面,没别的啥事……”两位老人只是红着脸嚷着。
  顾小凡见状,也站了起来,挤开人群道:“我就是顾小凡,您二位是?”心想难道是什么穷乡县长们派人专程来拜访自己的?
  那位弯腰驼背,满脸黝黑的丈夫看到顾小凡之后,明显愣了一下,瞪大了眼睛,似乎因为他太过年轻不敢相信,旁边的高媛圆与刘施诗都连忙道:“这是我们顾小凡导演。”
  丈夫听着猛然激动起来,上去一把就抓住了顾小凡的手臂:“顾老师,谢谢你,谢谢诶~!你是我们家的恩人,多亏了你了。”
  顾小凡听着有些费解,边忍着那股刺鼻的酸臭味苦笑道:“什么恩人?您是不是认错人了?”他根本就没见过眼前这两人啊。
  旁边那个瘦巴巴同样黝黑的妻子也是红着眼睛道:“顾老师,你是拍的《舌尖上的中国》不是介绍了一个虾酱吗?”
  “是啊……”顾小凡一愣。
  妻子说着眼眶就越发红了,道:“我们家就是在海南做虾酱的,原本生意不好,做出来一批一直没人要,我家孩子的学费我都没凑齐,结果那集《舌尖上的中国》一播出,就有好多人来我们村收虾酱了,不仅仅是把我们的酱都收走了……还跟我们说以后我们做的虾酱他们都来收,这我们孩子的学费就在也不用操心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来感谢。
  看着自己妻子掉眼泪,丈夫就不住埋怨道:“说这么多做什么,还不把东西给顾老师。”
  说着妻子就从自己随着的包袱里拿出来一个大瓦罐,顿时一阵浓烈酸臭味扑面而来。
  顾小凡原本想捂鼻子,但是看那对老夫妻满脸的通红,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心头一热,顿时也是再也不顾其他,直接把那灌脏兮兮的瓦罐抱入怀中,笑着感激道:
  “谢谢你们了。”说完就拉住那对老夫妻的袖子热情道:“大叔大婶,你们留下来吃个饭吧。”
  “不行啊。”妻子笑道:“我们还要回去做酱呢,要得多,我们要抓紧时间多做一些。”
  说完之后,这对老夫妻对顾小凡再三道歉,这才急急忙忙地走了。
  望着这对夫妻的背影,顾小凡心里不由莫名感动,抱着那个味道刺鼻的瓦罐,众人虽然都想上去帮忙,但是在场都是搞艺术的体面人,还是露出一副唯恐避之不及的表情来。
  虽然心里想上去拍马屁,但是生理上却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很多人都满脸的挣扎到底是上去还是不上去呢……
  顾小凡原本想问:“你们谁想吃,给你们分一点。”但是看这样子,是没人愿意要了,无奈之下,只能自己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