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庸。
大儿子郝建国今年二十四,小儿子郝建营二十,也都结婚,被分出去单另过了。
“田青苗面粉厂”开张以后,郝兰顺把兄弟俩都招进面粉厂,一个当了面粉推销员,一个当了技术工人,跟着戴荣华学技术。
十七的小女儿郝璇璇正在上初中,与老两口生活在一起。
蓝彩叶见大姑子(郝兰格)和小姑子(郝兰欣)都有孩子上大学,自己的大女儿和两个儿子都不争气。早早就辍学在家干活了,很是不服气。便把考大学的希望寄托在小女儿郝璇璇身上。
郝璇璇现在在家里是小公主,什么活不让干,还要什么给什么,零钱随便花。老两口正在铆劲儿攒钱供她上大学,这就让蓝彩叶对金钱有了一种特殊的**。
其实郝兰成的家在郝家村当弯儿里算是上等了:老人没嚼用过他们,逢年过节。田晴晴都要送他们一些空间里的粮油果蔬。
郝兰成吃高了口。再吃自己的就觉得难以下咽了。便以打听老人为名义,断不了到妹妹郝兰欣这里蹭饭吃、打秋风。郝兰欣怜悯哥哥,走时自行车都是驮的满满的。
有一次干活崴了脚。无法骑自行车,就赶着小毛驴车来了。郝兰欣手头富裕给人也大方,回去时,给他装了满满一小双轮车粮油果蔬。
郝兰成知道大外甥女干着买卖。妹妹家里富有,只要给就要。从此便改成了坐着小毛驴车走妹妹家。自然。回去时都是满载而归。
蓝彩叶人kou;霸道。但终究还是一个农村家庭妇女,只看眼前利益,想不了长远。从来没提过让田晴晴给自己或者孩子找事做。
田晴晴更是本着你不说,我就不管的原则。也就没考虑启用他们。这次一启用小舅郝兰顺夫妇,这才惊觉了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蓝彩叶。
田晴晴望着她花白的头发,心想:让她干什么呢?舍家撇业来城里做买卖是万万不行的。因为家里还有两房儿媳妇。有孙子孙女需要照顾。她看不看是她的事,自己要是把她弄出来。表嫂表弟妹得骂自己挖人家墙角。
但既然蓝彩叶说出口来了,总得让她合上嘴不是!想了想,便说:“大妗子,你和大舅都这么大岁数了,不宜出远门。你们在家门口开个老夫妻店吧。卖我批发部里的货物。你们也不用来回跑,我雇拖拉机给你们送。”
“得需要多少本钱?”蓝彩叶不放心地问。她人抠,怕卖赔了把老本掉进去。
田晴晴:“你们只需准备门面房就行。我这里一律赊账。和你们村里原先的绣花厂一样,一拨货压着一拨货的结算。不过这个还宽松:在你手里压着两拨货,第三拨送货时,结算第一拨的货款。卖不了的又不能长久存放的,再给我拉回来。保证不让赔在你手里。”
蓝彩叶闻听心里一喜:行啊!自己不拿本钱就干起买卖来啦!手里还压着两拨货,上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去!便高兴地答应下来,回去准备房子去了!
蓝彩叶的小卖部很快开张了,就在家门口的这条街上,租赁了一家闲院的南房。农村里房租也不贵,一个月三块钱。田晴晴听说了以后,把房租从货款里给她留下来,一分也不让她掏。
田晴晴还批发了一些小百货,针头线脑的什么也有。
农村嘛,比不得城里,家家户户都有最少一年的存粮。家里有的绝不花钱买别人的,这是农民的性格。吸引人的还应该是农村里没有的货物。
然而,事实证明:农村人的味觉一点儿也不比城里人差。小买卖引人注目的,不是小百货,而是空间里的物产。
人们吃着这里卖的米、面、杂粮,比自己地里收的好吃,谁也不再去加工米、糁子和换面了,把自己的谷子、玉米、小麦卖掉,来买这里的成品粮。而且还少买勤买,以免夏天里吃生虫儿的米面。
时间不长,蓝彩叶的小卖部就兴盛起来。这让田晴晴大感意外。
郝家村是一个只有六、七百口人的中型村,田晴晴一开始考虑着买卖不会太兴旺。之所以让蓝彩叶开门市部,是看在她这么大岁数了张开口了的缘故。
好赖给她个事做,卖多少算多少,先供着她一家子吃是真。说是两拨货以后再算账,如果买卖不景气,她就是不去算,蓝彩叶绝不会把钱给她送了来。
说白了,其实田晴晴就是想把他们两口子养起来。大姨、小姨、小舅都得到了她的实惠,唯独还没有管过大舅一家人。
当然,这里面也有田晴晴对他们不瞒的成分。如今姥姥姥爷都已过世,两个老人在那边也经常念叨他们,挂牵他们。田晴晴觉得自己应该抛弃前嫌,照顾一下就要步入老年的大舅大妗子了。
啊呵,原来这是田晴晴发善心,以开小卖部为由,慰藉自己曾经教训过的大舅大妗子呢!(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631章 遍地开花!()
【鞠躬感谢好友anna1978打赏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求订阅求粉红求各种票票!谢谢!】
………………………………………………………………………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蓝彩叶的老夫妻店竟然红火起来了。一天能有二十多块钱的利润可赚,而且卖的百分之九十的都是空间里的货物。
蓝彩叶的小卖部启发了田晴晴:原来农村里也能卖空间里的农副产品!
这一发现让田晴晴兴奋不已,于是又动员出嫁了的郝玲玲、干妈(朱润起的母亲)、杨老太太的过继儿媳妇亓水莲、陈家庄小姨夫陈兴国的二婶子、薛家庄薛运来的大、二女儿薛爱玲和薛爱美。
以及八队上所有出嫁的、如今在村里过庄稼日子的妇女,如田冬景的闺蜜田桂柳、田桂遂、田素巧。
还有因为“看胎”差点儿要了人家性命的吴焕改的大、二女儿,都在自家婆家的家门口开了小卖部。
田晴晴还动员大伯母何玉稳、二伯母王红梅,劝说自己的娘家人或者亲戚开。
何玉稳的大儿媳妇陈喜妹、王红梅的大女儿田茜茜,都在城里开着小卖部。他们自己赚了个钵满盆流,家里也受益匪浅。
这两个人自是知道小卖部赚钱很容易,都积极行动起来,动员自己的娘家人和不错的亲戚朋友,开起了小卖部。
王红梅人尖酸,脑子也快。见田晴晴到处发展小卖部,并且一律赊货,卖了钱再付款,一点儿也不占用自己的成本。便于田晴晴商量,说自己也在田家庄开一个。
在自己村里卖空间里的货物,这是田晴晴梦寐以求的事。考虑到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弟弟妹妹们还都在上学,自己忙顾不了,便想等哥哥田幼秋结了婚以后,由嫂子郑惠巧折腾这一块。
郑惠巧娘家日子过得很一般,两个弟弟都在家里务农,两个妹妹也都早早地辍学在家闲着。要是成了姻亲(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照顾她点儿也不好不是。
王红梅这一提,打开了田晴晴的思路:对呀,让自家院儿的人开小卖部不也是一样嘛!早发展一天对自己就多一分利。至于郑惠巧娘家那边,以后肯定有别的路子救搭她。便欣然同意。
一时间小卖部在农村里遍地开花,建立起了二十多个。
为了给这些小卖部送货,田晴晴在田家庄雇了五辆拖拉机。加上面粉厂里雇的,每天早饭后,拖拉机排着队的往城里赶,成了从田家庄到县城这条公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农村里的小卖部都是田晴晴发展起来的,雇的又都是田家庄的拖拉机送货,田晴晴便把这些小卖部归属到自己这里,从自己的批发部里运送货物、结算货款,并实行谁送货谁负责结账。
就是这样,她和改改也忙的不行。累再加上妊娠的原因,她和改改的小腿每天都肿着。
田晴晴和改改虽然不拿着当回事,家里的老人却不干,怕她们动了胎气。三番五次地劝说她们撂给别人。
但这里是空间与外界链接的枢纽,除了田苗苗以外,根本就没有人选。
田晴晴想想也确实是个问题。现在老人提心吊胆,等做了月子,接手人也会手忙脚乱地照应不过来。
考虑再三,田晴晴又在城里南关建了一个批发部,让自己小学里的同桌同学、过来顺的干兄弟——田书行,当了批发部的经理。
并对他言明:批发部怎样发展田晴晴不管,但必须保证田晴晴在农村建立起来的小卖部不缺货,送货和结算方式、价钱与田晴晴的一样,拖拉机也一定要雇佣田家庄的。
田书行初中毕业没再上高中,一直在家务农。如今已当了父亲,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现在城市、农村普遍实行一孩儿化,想多要也要不了)。与过来顺的关系一直保持的很好,逢年过节互相走动。
过来顺也已经结婚生育,女儿比田书行的儿子小几个月。两个人还曾经要给孩子定娃娃亲,成为儿女亲家。
田冬梅迷信,让田晴晴看香看看八字合着合不着。田晴晴告诉他们说:“将来社会发展很快,到孩子们成年的时候,自由恋爱已经成为主流,最好还是等孩子们大了以后,让他们自己决定。”
两个做父亲的才打消了定娃娃亲的念头。
田晴晴把批发部设在南关,也是想让他们两个人离得近一些,互相照顾,优缺互补。
相比较起来,过来顺脑子比田书行灵活,做买卖的时间也长,积累下了一套经验。但他身体有残疾,又是个外乡人。
田书行耿直,为人热情,是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的主儿。但他算账不行,也没有经商经验。
田晴晴之所以启用田书行,一是看在与自己在小学里是同桌的份上,再一个就是看在与过来顺是干兄弟的份上。最主要的还是看在她曾经把他弄到空间里救治过的份上。
田晴晴已经品出来了:只要是自己弄到空间里救治过的人或者动物,好了后都对自己忠心耿耿,把自己看成他(它)们的救命恩人,拼着性命地为自己效力。昏迷中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冥冥中也有这种倾向。
田晴晴想让他们干兄弟互相帮助,互相取长补短,都成长为优秀的商业管理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事业中的中流砥柱。
田晴晴的事业就像气儿吹的一样,越发展越大。村里的人们赞不绝口,把田晴晴都夸成了村里的女强人。
人们都知道王红梅开的小卖部卖的是田晴晴批发部里的货,吃着口感也好,都纷纷来买。田家庄是个大村子,一千大几百人,王红梅的小卖部里经常出现货供不应求的现象。
田达林听着人们的议论,心里美滋滋的;看着二嫂经常为小卖部缺货来找田晴晴,也有些着急。虽然不理解大女儿为什么这么疯狂地发展买卖,但知道这是在往外推销空间里的货物。便对妻子郝兰欣说:
“我看晴晴也实在太忙。要不咱在村里也开个批发部,让就近的小卖部来这里取货。也省的从城里再往村里拉了。”
“咱会算账吗?”郝兰欣担心地说。(未完待续)r1152
第632章 家里开批发部()
【鞠躬感谢好友anna1978打赏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求订阅求粉红求各种票票!谢谢!】
………………………………………………………………………
田达林:“有什么难的?不就加、减、乘法嘛,连除法都用不着。我琢磨了,一开始咱记住数就行。让晴晴给咱算出来,咱光按数收钱。远处的让开拖拉机的代收。
“不瞒你说,受孩子们的影响,我已经练会打算盘了。我想慢慢的我会熟练起来的。”
郝兰欣撇嘴一笑:“美得你!那,地里呢,晴晴可承包着一百多亩地哩。咱也得断不了到地里转转不是。”
田达林:“那更没什么了。一刬都是雇人,像朱家庄那样,让晴晴雇个人给看着,咱开批发部,效益比咱去地里转大得多。”
郝兰欣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便点头同意了。
田晴晴见父母亲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高兴的没法。父母亲都知道空间的事,还可以直接从空间里往批发部里进货了呢?便与他们商量起批发部的位置来。
田达林的意思是想尽快开张。因陋就简,在老五奶奶院里的东、西厢房里,一边盛货,一边办公。
书中交代:老五奶奶田吴氏已经不在人世了。八0年,年过八旬的田吴氏行动有些不方便,入冬前,在京城的继子就把她接走了。说让她在那里过个冬,天暖和了再把她送回来。
不承想这一去却是与田家庄的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