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渔村-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敖沐阳道:“这钱没多少钱呀。”

    龙德水苦笑道:“敖队长,你是有钱人,这西瓜一亩地能收获多少?刨出浇地的费用、肥料的费用,种子费用还有人工费,你说能赚多少钱?这投资已经不少啦。”

    敖沐阳摇头,道:“现在种西瓜,差不多五月份就能下来了,那时候市场上西瓜不多吧?价格可是相当高的。”

    他在帝都打工的时候,春季市场上出现的西瓜都是给有钱人吃的,普通打工族吃不起。

    龙德水点头:“西瓜下的是快,授粉以后吧,早熟种只要30天就能收,中熟种得35天左右、晚熟种40天左右,这会种上,五月份确实下的来。可是,你首先得保证它们能活下去。”

    敖沐阳说道:“你不是说了吗,小棚可以保证瓜苗活下去。”

    龙德水叹了口气,说道:“可要是没有了小棚呢?”

    敖沐阳纳闷的问道:“怎么可能没有小棚?”

    龙德水道:“敖队长,你前几年在帝都工作,所以不知道咱们这边发生的一些事。其实前几年县里有扶贫组,看到咱们这边有个龙涎湖,想因地制宜让咱们这边发展西瓜种植业,可是发展不了,有些村啊,太霸道了!”

    聪明人不用多说就能领悟,敖沐阳用下巴往王家村的方向挑了挑,道:“他们那边?”

    龙德水沉默的点头,然后说道:“我们村前几年盖过小棚,一晚上全让人给掀了,报警也没有个结果,西瓜苗子后来差不多全给冻死了。”

    敖沐阳笑道:“那我明白了,这不要紧,不是天灾就行,这种人祸我不怕。”

    听他这么说,龙德水赔笑一声道:“那要是你们村要搞小棚的话,那能不能带着我们村也搞一搞?其实这早春西瓜,我们村一直很有兴趣。”

    ps:书友们,我是全金属弹壳,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712。别样钓鱼 1/5() 
渔村发展,经济为重,各村的村干部都明白这道理。

    龙德水能做村支书,脑瓜子也够灵活,他们村种植了不少经济作物,早春西瓜一早就是他们认定的项目,只是王家村也在种这种西瓜,为了抢占市场,他们把龙旺庄的小棚给毁掉了。

    难怪敖沐阳一说自己想咨询这方面的知识,龙德水就第一时间赶了过来,他想联合龙头村一起建小棚。

    敖沐阳乐意跟他们联手,其他村害怕王家村,他才不怕。

    而且根据他的估计,两个村马上就要真正的势同水火了,王栋梁想要放出来很难,这次他摊上刑事案件,等着去坐牢吧。

    这是他应得的下场,敖沐阳一点不同情他,这货真是作死,为了坏掉龙头村的旅游生意,竟然往食物中投毒。

    或许他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石斑鱼鱼籽含有雪卡毒素他知道,雪卡毒素的毒性并不烈他也知道,他想过自己可能暴露,但觉得暴露了也没事,反正不会出人命。

    可是,结果偏偏就这么严重,只能说不懂法的人很可悲。

    一切是王栋梁咎由自取,但王友卫不会这么想,他肯定会把责任归咎在敖沐阳身上,他肯定会报复龙头村。

    敖沐阳往湖里放入了鱼苗和虾苗、蟹苗,王友卫应该会往这些东西上下手。

    不过有了儿子的教训在前,他应该不会往湖里投毒,因为这同样犯法,而且龙涎湖是村子的饮食用水地,多个村子的自来水都是从湖里取水的,他要是对湖里下手那后果会很严重。

    这样,如果敖沐阳在湖边种西瓜小棚,那他应该会派人来毁坏小棚。

    敖沐阳有所预计,可他依然选择以龙头村名义开拓了西瓜田,毕竟渔村土地珍贵,湖泊滩涂地不利用太浪费了。

    这件事不需他多费心,龙德水手上有资源,他帮忙联系了瓜苗育种基地购买了西瓜苗,先把苗种上,然后用机器盖起小棚,几天时间,湖边出现了大片的塑料棚。

    龙旺庄的一些土地上也重新盖了小棚,敖沐阳答应龙德水,要是王家村的人敢去乱来,他一定仗义出手。

    但这有交易条件,龙德水在龙涎湖的承包同意书上签字了。

    以前他也给王友卫签过字,但王家村还是没有承包下龙涎湖,因为当时龙头村这边死活不签字,王友卫承包不了龙涎湖。

    他不知道王友卫已经签字的事,觉得敖沐阳拿到自己的签字没用,王友卫肯定不会跟他一样在这件事上让步。

    湖边滩涂地上种了西瓜,敖沐阳找了村里几个老人来看守瓜田。

    老人们忧心忡忡,跟敖沐阳说道:“村长,你有文化,你能上网,能不能去网上问问国家的气象局,咱们这里今年还这么干旱吗?”

    敖沐阳苦笑道:“国家的气象局顶多是预测到红洋市一级,预测不到咱们村里的一年天气情况。”

    “预测到市一级没用。”一个老人摇头,“咱们隔着市里还有十万八千里,市里下雨,咱们这里未必下雨,咱们这里下雨,市里不一定下雨。”

    “今年再干旱,那龙涎湖得干成什么样?”老人们很担忧。

    龙涎湖是周围几个村的母亲湖,如果湖泊继续干涸,那渔村就要毁掉了。

    敖沐阳安慰他们:“其实没事,松爷爷,大不了村里出钱去挖个大机井,咱们从井里抽水,红洋地下水很丰富,村里饮用水不是问题。”

    老人叹了口气,道:“不是饮用水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吧,这龙涎湖现在这么干,跟不下雨没关系,你去看咱们县志,历史上咱们这边发生过好几次大旱,可龙涎湖从来没有干过。为什么?因为龙涎湖下是泉眼的,是不是这泉眼堵住了?”

    敖沐阳礼貌微笑但觉得这说法很可笑,一座湖泊的形成肯定跟地下渗水有很大关系,但这种地下渗水不是来自泉眼,根本不存在泉眼堵住这一说。

    但其他老人却很信这说法,议论纷纷:

    “六八年大旱,你们记得吧?那真是赤地千里,连海水都退下去老一些,可是龙涎湖水位一直没问题,那时候咱们全县都过来打水哩!”

    “对呀,八二年的时候也有过旱情,村里水井都干了,龙涎湖也没事。”

    “就是,其实这两年不算旱呀,怎么湖里就没啥水呢?肯定是泉眼堵住了。”

    老人们越是讨论越是担忧,敖沐阳身边几个毛孩子却无忧无虑,湖水水位下降,露出的滩涂地有软泥和泥窝子,它们在里面摸滚打爬那叫个开心。

    金短毛都是泥狗子,将军在泥坑里钻来钻去好不快活,时不时它还能叼出一条泥鳅来,以此来告诉敖沐阳自己可不是贪玩,自己在干活。

    看到泥鳅,元首来了兴趣,它舔了舔爪子去拨拉泥鳅,琢磨了一会估计想吃掉它们,但泥鳅一个劲在地上打滚,身上的黏液迅速沾满了泥土,让它无从下口。

    有福发现元首对鱼感兴趣后,它就有了想法。

    湖边有一些石头,这是村里人坐在上面洗衣服的地方,它跳到石头上往周围打量,然后将尾巴垂在水里轻轻的抖动起来。

    石头缝里有小鱼,几条草鱼把摇动的尾巴当做了虫子,争抢着出来咬住了小狐狸的尾巴尖。

    这样,有福的小翘臀一甩,尾巴带着一条鱼冒出了水面。

    旁边的元首看到后一愣,卧槽还有这样的骚操作?

    它一爪子摁住小草鱼,三两口吃了下去。

    可这不是给它吃的,狼家兄弟扑棱扑棱的踩着水跑过来,它们也想要吃鱼。

    有福再钓到鱼,就往狼家兄弟跟前甩,小哥俩也不管这鱼好不好吃,反正争着抢着就是美食,钓上来的鱼全进入了它们口中。

    元首不屑一顾,它晃了晃尾巴,决定自己去钓鱼。

    可加菲猫的尾巴圆滚滚的,上下粗细一致,不像耳廓狐的小尾巴有尾尖,小鱼可以咬住尾尖然后被钓上来。

    加菲猫尾巴太粗,能咬住它尾尖的得是好几斤的大鱼……

    尾巴在水里转悠几圈好无所谓,元首索性抽回尾巴混到小哥俩身边抢了起来,小哥俩速度哪有它快?元首一抢,它们就只能干瞪眼了。

    ps:书友们,我是全金属弹壳,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713。采松油 2() 
出乎敖沐阳的预料,一连几天,王家村那边毫无动静。

    敖沐阳挺纳闷,王友卫这是真长记性了?这不可能,他猜测可能王友卫现在忙活着找关系解决儿子的问题,没时间也没精力来对付自己。

    正好,他也开始有事要忙活了。

    现在春天到了,天气回暖,松树长出了松针,也长出了松油,是割松油的好时节。

    要做床的话得有松油,敖志满家里没有存货,他就想趁着春天进山割松油。

    他家里有松油刀,这样他带上一些袋子、小桶和绳子,工具准备了个齐全,又带上孙子敖金福就进了山。

    敖沐阳得知这消息后就去找他们,结果爷孙两个当时已经离开家了,他只好让将军闻着味道带路,顺着山路去找到了爷孙俩。

    找到爷孙两人,敖沐阳先给他们递了一瓶矿泉水,然后说道:“满爷,现在割松油的人很少了哈,好些年我没看到松油队了,你注意到了没有?”

    敖志满感叹道:“那可不,现在大家伙日子好过了,谁还愿意去山里风吹露宿遭这份罪?在山里割松油可比出海捕鱼还要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割松油是渔村再常见不过的工作。

    这份工作说起来简单,就是在具有一定树龄的松树上,用刮刀在松树表皮割出一定大小的沟痕,然后在沟痕下方挂上塑料袋子或者小桶收集从松树伤口上流出的松脂。

    市场上松油具有广泛的用途,具有很高的价值,民用方面可以给刷在家具上,使之好看又能防腐、防虫、防水,工业方面可以用于造纸、油漆、肥皂和油墨等生产上。

    另外,松油进行化工处理后可以得到更多的衍生产品,比如油漆行业常利用松油中树脂酸的羧基反应将之制成树脂酸酯和树脂酸盐,而合成橡胶及油墨行业等则利用树脂酸的双键反应制成歧化松香、聚合松香、氢化松香等再行利用。

    不过,被割过松油的松树一般再难以长大,过度采伐会直接导致松树死亡。

    近些年国家重视环境保护,就严格禁止人们私自进山割松油,防止因为私利造成松树大片死亡,毕竟松树往往成片生长,一旦有人选择割松油来赚钱,就会对整片松树林进行作业伤害。

    敖沐阳追上两人,就是为了这件事。

    跟敖志满老爷子聊了一会,他迅速切入主题提到了这个问题,说道:“满爷,是不是现在国家不让割松油了,所以大家伙才不来干这个事了?”

    敖志满道:“国家是不让无节制的割松油,不让伤害松树,这方面我有窍门,咱靠着山吃了一辈子的饭,跟山打了一辈子交道,怎么能干那样的蠢事,对不对?”

    敖沐阳苦笑道:“其实吧,我觉得咱们这么做就是不太好,市场上应该有松油卖吧?为什么不去买点呢?”

    敖志满摇头,说道:“那些松油混合了植物油,现在的人哟,丧良心,什么东西也造假,他们那才是枉顾王法。再说了,市场上那些松油你以为就是合法合规采集的?很多也是有人偷采的,咱们这不要紧,你跟着我就行了,出不了事。”

    王栋梁这边刚犯法被抓,从中吸取了教训的不光王友卫,还有他敖沐阳。

    敖沐阳说道:“满爷,咱们现在又不缺钱,你也说了,割松油这种事很辛苦,那咱们干嘛去遭这个罪?”

    沉默不语的敖金福这会开口了,他哼哧哼哧的说道:“村长哥,也不咋累,就挂在树上开几个口子就是了。”

    他从小跟着爷爷生活,敖志满老人偶尔会来山里采松油,这方面他有经验。

    相比之下敖沐阳就没什么经验了,他父母一直让他好好读书,想通过考大学来改变命运,所以没怎么带他进山里干过活。

    后来他没能读大学,但也没有进山,而是去了京城打工,这样跟采松油这活更是八竿子也打不着。

    不过他听村里人说过采松油的活,这活大部分的作业都要在树上进行,因为人在树上的时候双手要干活,那就要求双脚得有力气,双腿得能夹住树干。

    越是粗壮高大的松树越是富含松油,人在采摘松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