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渔村-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些黑色种子,敖沐阳恍然:“噢,这就是伊乐藻呀?”

    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它原产美洲,营养丰富,可以净化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水质环境,是一种很优秀的水生植物。

    这种藻类拥有出色的适应力,只要水上不结冰,那将它撒下后就能栽培,气温在5℃以上便可以生长。

    不过因为祖籍在温暖的南美,伊乐藻来到中国后有点水土不服,它在寒冷的冬季无法生存,得以营养体越冬。

    对于水藻水草来说,这点是硬伤,因为养殖不分季节,鱼虾蟹在冬季也得进食,伊乐藻到了冬季会变为营养体,这会导致鱼虾蟹缺少食物。

    偏偏,伊乐藻的营养体更是富含营养,鱼虾蟹们会将其吃掉,这等于是连根拔除,来年即使气温合适了,水藻可能也无法再长出。

    敖沐阳将这个问题说了出来,陆虎摆摆手笑道:“我能送你普通的伊乐藻吗?那我可拿不出手。”

    “伊乐藻还有不普通的?”敖沐阳很好奇。

    陆虎说道:“90年代中期的时候,中科院的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就引进了普通的伊乐藻,一直培育到现在才培育出我送你这个品种,大红边伊乐藻。”

    “这种水藻的绿叶会带有一些红边,可以一年四季生长,当然,春夏秋三季长得快,冬季长得慢,不过也能保持常年碧绿。”

    听了介绍,敖沐阳乐了:“哟,咱们国家还培养出了这种水藻?”

    陆虎道:“对,你放心的用吧,而且这不会成为入侵物种。”

    敖沐阳收下了这一箱的种子,他刚开养殖池,这东西对他有大帮助。

    他给陆虎倒上茶,道:“虎哥,这一箱子种子不便宜吧?”

    陆虎笑道:“不贵,水草种子贵什么?不过大红边伊乐藻刚培育出来,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就是拿到它有点难度。”

    敖沐阳点头,他确实没有听说过这种水藻的推广种植消息。

    陆虎继续说道:“我是在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有个熟人,从他手里给你弄了一点,你要是想要更多,我也没有了。”

    这一箱种子看起来数量很多,恐怕有百万之巨。

    可是水藻种子不是每一颗都能发芽长成,从落入水中到长成水草,概率不足百分之一,这箱种子对养殖池来说够用,对大湖大河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收下了种子,他去水池挑了四条最大个头的龙虾称重卖给了陆虎。

    如他自己所说,这份礼物不贵但很重,有些东西看上去便宜,却不是谁都能买到的。

    正好水池现在是网箱养殖,敖沐阳就抓了一把种子细致的撒入了养殖池中。

    现在泥鳅和黄鳝都在网箱里跑不出来,大红边伊乐藻的种子可以趁势扎根发芽,等到过些天母鱼产卵孵化成小鱼,小鱼会吃水藻种子,那时候再种植起来就困难了!

108。烤玉米 过年好() 
ps:兄弟姐妹,过年好,弹壳给大家拜年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当天,陆虎拿到龙虾后就直接离开了龙头村。

    敖沐阳没有过多挽留,毕竟这两天海上风力很强劲,陆虎是从海上过来的,安全起见还是早点走好。

    一般来说,上午的风力总比下午要小,白天总比晚上要小。

    大风刮过,农田里的春玉米开始倒伏。

    敖小牛家的玉米是四月下旬种下的,这会正好长了个大玉米棒,结果一倒伏就不好收拾了,宋秋敏只能去田里用手摘。

    敖沐阳没事干去帮忙,最后收拾了一下,宋秋敏找了些嫩的递给他道:“咳咳,阳子,回去煮着吃,嫂子家是黏玉米,好吃。”

    “行。”敖沐阳没客气。

    玉米回家,敖富贵在等着他,又给了他好几个:“草,我家玉米也被吹倒了一些,我妈让我拿些嫩的给你。”

    敖沐阳笑道:“我从秋敏嫂子地里拿了一些,估计吃不了。”

    “使劲吃吧。”敖富贵道,“你在京城可吃不上家乡的玉米,这有家乡的味道。”

    敖沐阳道:“你过来一起吃?”

    敖富贵撇嘴:“我不吃,我在家乡待了二十几年啦,家乡的味道闻到吐!”

    敖沐阳带着玉米回家,不一会,又有人送来了,敖沐风拎着一袋子玉米过来,说辞一样:“阳哥,好些年没吃家乡的玉米了吧?尝尝。”

    后面敖沐鹏、敖沐逸、敖千英等人纷纷赶来,都是来送玉米的,老宅的小院竟然一上午堆积起一小堆的玉米来。

    敖沐阳为乡情所感动,不过他知道,这也不只是乡情的缘故,玉米已经倒伏了,这时候很难扶起来,嫩玉米自己吃不了,家家户户都乐得送人做人情。

    他得还人情,想了想之后,他打开了燃气灶。

    家里小海鲜很多,他煮了一壶水,烧开后搭配姜汁和白酒倒了进去,又把切好的蛏子、鱿鱼须、墨鱼仔、土螃蟹、鹰爪虾、蛤蜊肉和扇贝柱放进去煮了起来。

    沸水滚了几圈,海鲜很快熟了,他没有着急拿出来,而是继续煮,一直煮到黏糊他才倒出来改成在锅内加花生油。

    油刚开始发热,他把提前准备的生蒜蓉、辣椒酱、泡椒碎放进去煸炒了起来。

    香味弥漫,将军屁颠颠跑进来,结果它一进厨房看到敖沐阳拿出了干辣椒,见此它立马急刹车,转头就跑!

    敖沐阳大笑,招手道:“你回来、回来,这辣椒不是给你的。”

    将军站在门外用警惕的眼神盯着他,然后研究了一番他的笑容,果断将脑袋扎进了玉米堆里。

    嫩玉米发甜,它嗅到甜味后就叼了一个出来,然后趴在地上用前爪抱着,脑袋甩一甩撕开玉米皮,接着摁住玉米‘咔嚓咔嚓’啃了起来。

    这时候的玉米哪怕是生的也甘甜多汁,于是它吃的爽翻,尾巴摇来晃去,开心的要飞起。

    见此敖沐阳也不逗它了,他在锅子里加姜汁、甜面酱和鸡蛋清继续炒,炒黏糊以后他又放入因为烂熟而同样发粘的海鲜,再加老抽和鸡精,小火仔细翻炒入味后勾芡汁,最后成了一锅酱。

    这是一锅海鲜酱,用料多种多样,口味带辣带鲜,以前他在酒店的时候,酒店用来给凉菜提鲜就是用这种酱料。

    他去网上买了一堆漂亮的瓶子,准备用来装海鲜酱,到时候一家一瓶送过去。

    除了可以给凉菜提鲜,这海鲜酱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做烧烤酱。

    收拾好海鲜酱,敖沐阳看看时间后就选了一些玉米里,带上烤架去了学校。

    鹿执紫给学生安排了简单的英语情景交流,她设计了舞台剧风格的表演,孩子们扮演不同角色,用简单的英语来对话。

    她在旁边进行辅佐和矫正,因为对话简单,这会她工作不重,这样敖沐阳到了学校她从窗户看到就迎了出来。

    “这么大的风,你来干嘛?”

    敖沐阳道:“给你们做好吃的。”

    鹿执紫喜出望外:“又有好吃的?你给我打个电话,中午我去你家里嘛。”

    敖沐阳道:“你一个人吃不了,这次是大锅饭。”

    他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撑起烤炉,放入无烟碳点燃烧了起来。

    炭火星星点点的飞起,他将玉米放了上去逐个摆开,然后别的不用,只用花生油和海鲜酱,随着刷子飞起,娇嫩的玉米上逐渐多了一层酱汁。

    一番火烤,酱汁浸入玉米中,这时候酱汁干了,玉米也熟了。

    他一直在掌控着时间,等到他烤完了玉米,孩子们中午也要放学了。

    这样鹿执紫给学生们发烤玉米,一人一个,一边啃着玉米一边回家。

    敖沐阳将现烤出来的玉米给了鹿执紫等三位老师,笑道:“你们这忙活一上午也累了,吃个烤玉米,尝尝味道怎么样。”

    酱汁烤干了,可里面玉米还嫩着,一口下去,酱汁的鲜美麻辣已经进入玉米粒里,玉米汁的甜味冲淡了酱汁的咸味,味道非凡。

    鹿执紫点点头,额前发丝跳动:“嗯嗯,好吃。”

    朱春红笑道:“我这吃烤玉米吃了四五十年,还是头一次吃出这么个味道来。”

    敖沐阳道:“朱老师喜欢,以后我天天给你们烤。”

    敖志盛咀嚼着玉米道:“怕不是给我们烤的吧?”

    鹿执紫说道:“以我对沐阳同学的了解,他还真是给我们烤着吃的。”

    朱春红跟着点头:“我们,嗯,确实是我们,不过们是跟着‘我’沾点光。”

    敖沐阳笑道:“瞧老师说的,以后我备个菜单在学校,你们想吃什么给我点。”

    朱春红道:“对了,说到菜单我想说一下,小阳你以后有什么打算?你手艺这么好,在村里开个渔家乐怎么样?”

    敖沐阳摇头:“如果我想靠厨艺为生,那我肯定不会回到村里。这次回来我的目标就是渔业,我想好好搞搞渔业,不光我好好搞,带着全村一起好好搞。”

    敖志盛赞同的点头:“好,这才有志气。”

    鹿执紫也点头:“有志气,年轻人,星辰大海才是你的征途!”

    村里瞒不住消息,听说敖沐阳这次回村的目的是往渔业上走,村里人顿时来了兴趣。

    敖志义来找他,说道:“阳仔,你这次回来是照着渔业搞?那跟着二爷吧,二爷有船。”

    敖沐阳笑道:“二爷,我现在当务之急不是搞渔业,而是搞对象,你瞅瞅我一直单着,是吧?”

    敖志义悻悻道:“那这个二爷帮不大上忙了。”

    敖沐阳道:“二爷可得帮忙,你帮我找个对象我以后肯定好好帮你打渔,要是你这个都不帮我,那我以后恐怕也帮不了你。”

    敖志义歪歪嘴,背着手离开了。

    

109。暴风来了() 
八月上旬,海风一直在呼呼的吹。

    风吹的很大,可也很热,天天被热风吹着,海边的日子变得不好过起来。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海上出现了热带气旋。

    气旋是一种产生在大气中的涡旋,其中心气压要比周围低不少,所以又叫做低气压,它诞生在热带海洋面上,洋面通过水汽蒸发给气旋的发展提供了巨大能量,推动它一路狂飙。

    电台和电视对这次出现的热带气旋进行了详细的广播,这次气旋出现于太平洋东部,属于热带风暴。

    听‘热带风暴’这个名字似乎挺可怕的,其实在气旋形成的灾害中它不算什么,在它前面还有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等大哥。

    所以,听了广播后,龙头村的人除了停止出海外别的没变动,该干活的去干活,该上学的去上学。

    敖沐阳非常关注这次的热带气旋,当初带走他父母和一切的就是一场热带风暴演化而来的台风。

    一般来说,风暴的行程是有迹可循的,也需要时间酝酿。五年多前的那场气旋还不是热带风暴,而是威力更小的热带低压。

    热带低压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小于八级,也就是速度小于每秒14米,这不算很夸张的风力,而且这还是近中心的情况,边缘地区乃至未影响地区的风速更小。

    当时他父母低估了那场气旋,连气象局也低估了它的厉害,所以虽然知道海上有风浪,可因为暴风季节多渔获,很多人依然选择出海冒险。

    最终,那场热带低压越过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直接升级为了台风。

    台风过境,草木无存!

    敖沐阳还记得当时他刚高考完,正计划着上大学之前的暑假该怎么帮助父母干活,然后突然之间天地变色,他失去了父母。

    感受着猎猎海风,他站在码头遥望着海洋。

    沉重的海浪一道接一道的在海面驰骋着,每一朵浪花落下,都会拍打水面发出‘砰砰’巨响。

    此时海水散发出了浓重的腥味,一些海鸥、鲣鸟在空中飞翔,它们比平时更要兴奋,因为它们知道这个时候最容易捕食。

    海浪轰鸣着撞上小镇的石码头,温热的海水涌上去、飞起来,几下就让敖沐阳变成了落汤鸡。

    有人在码头固定船只,看到这一幕就喊道:“阳哥,你干嘛呢?这天你待在码头找死啊?回家呀。”

    敖沐阳笑着点点头,带上将军返回家里,安心的等待着这场风暴离开。

    他觉得这场风暴不止于热带风暴,看海面的浪花就能看出来,现在已经是一道长浪接一道长浪了。

    浪花是分类别的,简单来说是风浪、大浪、长浪和飓浪,它们的划分由风速大小和风刮时间长短有关,越往后级别越高越可怕。

    果然,到了下午,外面风越来越大了,风暴开始踏足陆地。

    然后,电视台气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