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兄,要经常写信回来给我,最少十日一封,这可是你答应我的。”
“阿兄,阿兄,带阿弟一起去,阿弟也想去!”九岁的弟弟田景道。
“子华兄,恨不能与你一同而去啊……”还有一些同学好友的遗憾之声。
周鸣一一出言宽慰,拱手作别,喝完三杯家乡酒,十里长亭外,挥别自发前来送行的数百庄丁,一匹高头大马上,周鸣一马当先,飞速掠奔,身旁紧跟的是黑塔大汉李大嘴,身后跟的是吕文才、唐俊明、张原、崔世安四位同学,两侧,护卫着八名随行的田家族兵,这些族兵,俱彪形体壮、武艺不凡、腰别长刀,各背了一杆燧发霰弹枪,带了两把短管燧发枪,子药充足,一路的安全问题,当不必担心……
第二十二章 江湖好汉()
济州。
人口众多,交通要地,山泽遍布,经济发达之州。
这里也是曲孟二圣故里,文风文气最为鼎盛之州!
这个州的百姓,哪怕是个农人,也多谦逊知礼、敬重才学,极其重视读书之人。
所以,每三年前往中州帝都参加科举的士子,属济州士子最多,中举人数也最多,甚至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势力不小的“济党”。
但……
即便如此,济州的山贼水匪、强人路寇,也是天下十州中,数量最多的。
周鸣等人进入济州以来,一路上,才行进了六百余里,就遇到了五六伙剪径毛贼,人数少的,有七八个人,人数多的,有几十号人,欲敲诈钱财,做那无本生意。
不过,这些毛贼,都没讨到什么便宜,反而被李大嘴和八名族兵暴打一顿,打的哭爹喊娘。
周鸣好奇地问这些毛贼,他们为什么放着好好的老百姓不当,偏要在这山野,当那毛贼,做那杀头生意,就不怕官府追绞么?
这些跪地求饶的毛贼,为他解释缘由,其实他们也不想做那贼寇,但不做这些行当,根本活不下去啊!
此地要交的皇粮国赋太重,因为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掌握在势力根深叶茂的士绅地主手中,官府为了完成收税任务,各级胥吏,对那些老实种地的自耕农,层层盘剥,本是一亩两斗的皇粮,加派到了两石,还有人头税和各项杂税,以及被士绅地主,转移到他们头上各种徭役,自耕农们的负担之重,堪称苦不堪言。
那么,给士绅地主种地的佃农们,会不会轻松一点?
毕竟,济州乃是曲孟二圣降生之地,是讲仁义道德、舍生取义、仓廪实而知礼仪之地,推崇曲孟之道的士绅地主们,收的地租,应该不会太高吧?
抱歉,普遍八成,最少七成!六成以下,几乎闻所未闻,如果真有某位地主,只收六成地租,必定能在此地制造一个大新闻。
周鸣呵呵冷笑:“这便是所谓的儒家曲孟之道了,虚伪做作,内残外忍,嘴上满口仁义道德,肚子里,全是男盗女娼!”
放了这些毛贼,周鸣还让李大嘴施舍了些铜钱,叫这些毛贼,去青州的海平县,寻找工作机会,那里刚建了一座钢铁厂,对挖煤工、矿工的需求量很大,累是累了点,工资待遇却很丰厚,干满五年,盖一栋砖瓦房,娶上一房媳妇是没问题的……
毛贼们感恩戴德地走了,至于他们会不会去千里之外的海平县,周鸣不太确定,选择权在他们手里,他能做的,就这么多了。
启程,继续出发!
一座必经大山前,又是三名山贼,拦在了众人面前。
“呔!”
“此山是我开。”左边的高瘦山贼,拿着朴刀道。
“此树是我栽!”右边的矮壮山贼,举刀喊道。
“想要从此过。”中间那位额头有道刀疤、头目打扮的山贼摆了个架势道。
“留下买路财!”左右两名山贼,同时喝道。
“大嘴,扔一贯铜钱给他们吧,天色很晚了,早点翻过这座山,找家休息的客栈。”不想耽误时间的周鸣道。
李大嘴从衣兜里掏出几串铜钱,放在面前比较了一番,想了想,把绳子串着铜钱最少的那吊钱,丢到三名山贼脚下道:“喏,赏你们一贯钱,且把路让开,爷爷们还要赶路。”
山贼头目,看着地上那吊铜钱,又看了眼黑塔般的李大嘴,咽了咽唾沫道:“你兜里的钱,都给我们,我们天罡寨,才会放你们走。”
“给脸不要脸!”
李大嘴大怒,蟒蛇粗的手臂,闪电般把山贼头目举了起来,凶狠地瞪着他道:“爷爷吃饭钱的主意,你也敢打?”他胳膊一甩,山贼头目,屁股先着地地摔在了地上。
山贼头目咳嗽了两声,气粗目红,匆匆爬起来对两名手下喝道:“天聪星、天巧星,布三才星阵!让这厮尝尝我们三星阵的厉害!”
“是!”
三名山贼,一起围着李大嘴,手举朴刀,摆出了一个玄妙阵势,气势上也发生了不小变化,似乎变厉害了许多。
然并卵,五秒钟后,三名被拍飞的山贼,一个个躺在地上吐血,山贼头目,更是吐出一口血牙,崩溃大喊:“军师,速救我等!我们遇到比人中吕布还厉害的妖人了,三才星阵,被这妖人给破了!”
噗!
站在一旁看到这幕的周鸣,差点憋不住笑出来,这个几个山贼,太特么逗了,还三才星阵、人中吕布……这不是他在《三国108星群英传》里的设定么?漫画里,大家娱乐一下也就算了,现实中,竟也有人玩coy?
让族兵抓着三位山贼,详细审问一番之后,周鸣更是差点肚子笑痛,原来,这处“天罡寨”的山贼头目,名叫及时雨宋义,军师,名叫智多星陈勇,寨里一共有108名男女兄弟,号称108星,而且,布出的108星天罡大阵,声震方圆百里,连官府围剿的官兵,都不敢小觑。
只是没想到,这座山口,往日只需三星坐镇,便能让路人乖乖交过路费的现状,竟被一群妖人打破。
“带我去见见你们头领和军师吧,带我去见识一下,所谓的天罡大阵。”这群搞笑逗比的山贼,周鸣很想和他们耍一下。
山贼头目眼睛一亮,胆气大壮道:“小子,你可别自己找死,108星天罡大阵,少了我们三星,威力确是会降下一些,但也不是你们这等肉体凡胎抵挡得住的,还是乖乖的,把身上钱财都交出来,大爷一高兴,说不定会放过你等。”
“废什么话,给我前面带路!”
李大嘴一掌拍的他趔趄咳嗽,他只能一脸恼恨地瞪着李大嘴,想着等会定要好好教训他!
山寨门前。
“天罡大阵,刀兵四起,水火不侵,天下无敌!天罡寨的星宿们,给我杀!”
在一名干瘦长须、一身灰白道袍的军师,手摇铃铛,指挥着100多名手持朴刀、木棒、锄头等武器的山贼,气势汹汹地,将周鸣等人包围起来,然后,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内,这些山贼,全被扛着一根三米长、碗口粗树干的李大嘴横扫倒飞,哀鸿遍地。
山贼军师手里的铃铛,叮当落地,呆愣片刻后,惊讶大叫道:“妖人,妖人也,天罡大阵都对付不了的妖人!吾等休矣!”
“安排几间上好房间,再叫人备些好酒好菜,我等打算在这山寨渡过一晚,明日便走。”拍着受了轻伤的寨主宋义的肩膀,周鸣说完后,带着几人,走进了这座条件简陋、低矮破败的山寨,选了几间条件好点的房屋,只能将就着住一晚。
忠义厅,晚宴上,叙谈一会之后,得知今天攻占他们山寨的首领,竟是《三国108星群英传》的作者田子华时,寨主宋义尴尬无比,军师陈勇,又呆愣一会,突然仰天大叹:“我说天罡108星大阵为何败的如此之惨,原来,竟是遇到了诸位神君,神君,乃星宿之主,天罡大阵,在神君面前,焉能不败,焉能不败啊?”
众山贼也恍然大悟,难怪,难怪他们会败,原因竟是在这里!
厅中,还有几个原本心里不服气的山贼,突然得知自己得罪的是神君大人后,一个个双股打颤,跪伏在地,恳请神君大人饶恕。
周鸣一头黑线,这些山贼,该不是被《三国108星群英传》的故事,给洗了脑吧,还有那位军师也是如此,一个个代入如此之深,不会是真把自己当成天上的星宿了吧?
第二天,周鸣一行人,离开天罡寨后,寨主宋义,不仅派了一队人马护送,还派出大量信使,告知四周各寨,要求他们不要找“子华神君”的麻烦,于是,接下来的千里行程,周鸣等人,没有遇到一伙山贼骚扰。
甚至,还有不少山寨的寨主,出于仰慕之情,主动邀请周鸣上山做客,殷勤招待,这时的周鸣才发现,三年前,他写的那本《三国108星群英传》,已在济州境内至少是70%以上的山贼群体中,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其影响力之大,范围之广,让他十分吃惊……
第二十三章 扬州风华()
除去赶路的时间,在济州境内的几座主要大城,如暨安、临梓、泰州等城,驻留的时日,不超过二十天。
逗留时间如此之短,是因为周鸣发现,他似乎并不怎么受人欢迎。
如同学唐俊明,在济州州府暨阳城,在一家刚开业不久的子华书屋内,搞了一次读者与作者本人的“签名售书见面会”,活动宣传和预热期间,有五六百位读者写来信件,表示一定会来参加这场“见面会”,见一见他们仰慕已久的“子华先生”,再买几套子华先生亲笔签名的《子华文集》等等……结果,签名售书会当天,现场只有稀稀拉拉的不到两百人赶到,还有一大半强烈表示会来的人,都没有来。
如同学吕文才,在文气鼎盛的临梓城,包下了整栋醉仙楼,广发邀贴,邀请了当地一批名人雅士,还有一些当地名妓,准备在醉仙楼,搞一场大型“诗会”,和老大“海平文仙”一起,品诗论赋,飞花行酒,投壶赋诗,听名妓们弹琴演奏,何其风雅……结果,醉仙楼诗会,应邀而来者,座不满半。
甚至,此次诗会才举行到一半,“海平文仙”田子华,刚创作出两首令场中众人激动喝彩的诗词,气氛也刚变得浓烈的时候,诗会现场,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群不速之客,以中年男子居多,还有几位肃面老者,皆儒冠儒服,一脸冷峻,神色不善。
一进场,这些人便指着周鸣大骂,说他子华书屋的《故事会》“败坏风气”、“颠倒圣道”,他的《子华文集》“辞藻轻浮”、“不值一哂”,至于《漫画》,更是他们谩骂的重点,说其“导人向恶”、“误人子弟”,要求他“及早收手”,免得将来“祸乱天下”、“害及己身”。
种种措辞严厉的指责,让周鸣有种“千夫所指”的感觉。
这个时代的,第一批“喷子”,让原本心情尚好的周鸣,面沉如水,心情一下糟糕到了极点。
但细细一想,周鸣又立即想通了个中缘由。
归根结底,还是他创办的子华书屋,触犯了这些“齐鲁名儒”的利益。
子华书屋代表的是什么?
是崇尚自由,是积极进取,是开放创新、不受约束。
这些齐鲁名儒们,代表的是什么?
是因循守旧,是顽固保守,是条条框框、不得变动。
两种事物,格格不入,思想上,自然也会产生剧烈碰撞冲突。
尤其是一位耄耋老者,指着他的鼻子,指着他写的一些文章诗句,声色俱厉地指责他“怙恶不悛”,处处违背圣人的“微言大义”,声称周鸣他种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必将自绝于天下时……周鸣登时大怒,一句话就驳的其哑口无言,面红耳赤,几乎吐血昏厥:
“你这皓首匹夫,也配谈那圣人的微言大义?我只说一言,此地,既是圣人之地,为何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尔等既是圣人门徒,为何不见那仁义道德,反见那山贼遍地?在下送一句话给诸位:既然做了婊子,就不要立那圣人的牌坊,小辈,羞于与尔等虚伪之辈言语!”说完,甩袖而去。
彻底得罪这些“齐鲁名儒”后,周鸣等人,只得扫兴离开。
不过,在济州境内,收获还是有一些的,如攀登泰山、晓鲁山等名山时,周鸣写下了一篇《登泰山赋》,和若干首诗词佳作,不久后,通过子华书屋,这些作品在天下广为流传,济鲁本地的不少文人名士,观赏过这些文章诗赋后,捶胸长叹,心痛懊恼:“子华先生为何不在济州多停留片刻?噫!恨不能与子华先生同游泰山,一睹其咏诗之仙态、著赋之神姿……何其之恼恨也!”
此时的子华先生,却早已缥缈无踪,追至莫及。
……
阳春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