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着滚落城墙,同归于尽的场面,到处都在发生。
城墙最高的石楼上。
“36、37、38……57、58、59……70!”
一名白袍皮甲的年轻男子,手持五石长弓,连发箭矢,发发命中百步内敌兵要害,中箭者,多是敌军里的中高层将领与体魄强壮的勇士,每一箭,皆贯穿眼耳口心脖其一,立时毙命。
“射的好!”
年轻男子的箭术,引来一片喝彩。
“20、21、22……31,老了,拉不动了,比不了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红着脸、喘着粗气老将军,把手里的硬弓扔到一旁护卫的手中,心里还不服气,但看到身旁的年轻人,取得的比自己一倍还多的战绩,已经力竭的老将军,只得叹息一声年老。
又一眼看到,涌上城头的敌军越来越多,并隐隐有占优的趋势,老将军眉头一皱,当即下令:“命第二守城队上城防守,第一守城队撤下!预备队把伤员给抬下来!”
石头城内现有守军接近五千,老将军将其分成了三个守城队和一个预备队,三个守城队轮流休息和防守,预备队负责救治伤员、生火做饭、搬运兵械等工作,到了最后关头,预备队也得拿上武器,走上城头,与敌人搏斗至最后一刻。
“杀,把吐番蛮子赶下去!”
第二守城队冲上城头后,得到强力支援的守城力量,很快占据了明显优势,把登上城头的吐番蛮子,杀得节节后退,一些吐番蛮子,甚至被逼得绝望跳下数十米高的城墙,摔的粉身碎骨。
“哈哈,这是八十七个了!”
守城队中间,一位手持一把硕大狼牙大棒的黑塔大汉,满脸血渍,咧开大嘴憨笑,手里的百斤大棒,却挥舞的丝毫不慢,每次重重往下一敲,挡在面前的兵器和敌人,非破即碎,在黑塔大汉面前,无人抵挡得住第二棒,他时而大棒半圆一扫,更有数人吐血倒飞而出。
清空城墙上的所有敌人,黑塔大汉发现,有个女墙断裂口,还在不断冒出敌人,他三两步冲到裂口处,一棒一个,连续敲死二十几个吐番勇士时,敌军再也无人敢于冒头,只得仓皇撤退。
“喔喔喔~”
城头上欢呼一片。
“真乃勇士也!此人在战场之上,足可以一当百,夺旗斩将,此人唤作何名?好像叫李、李什么?”
老将军大赞一声!努力回想一下,却发现自己忘了这个曾在他面前,举起过千斤石锁的大汉名字,原先他还以为,此汉只不过是力气大些而已,并没什么特别之处,没想到,在今天的城防战中,他表现竟如此抢眼,甚至,只要他一人,就能守住一段二十丈的城墙。
“老将军,他叫李大嘴,饭量奇大,一顿可吃下五十人饭食,我们都叫他大嘴。”
周鸣为老将军介绍道。
“五十人的饭食?”
老将军吃了一惊,睁大眼睛道:“老夫年轻时,最多不过能吃二十人的饭食而已,人称玉面小霸王……五十人,便是传说中的霸王项宇,也不过如此吧?大嘴,李大嘴,那嘴,还真真是不小……”
看着扛着大棒,被士兵们拱卫中间,站在那嘿嘿憨笑的李大嘴,留给老将军印象最深的,还真是他那张标志性的大嘴。
再转过头,看着身材中等、一副斯文模样的周鸣,回想他刚刚连续射杀近百位敌人的表现……戎马征战一生、见惯各种大场面的老将军,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这个世界了,心想:看来我真的是老了,这个世界,早晚都是这些年轻人的了。
……
第一天艰难的守城战结束后,接下来的三天,城外的吐番军,还没有半点撤军的意思,反而加大了攻城规模和力度,不论昼夜,发动了五波疯狂进攻。
最大的一波进攻,伦赞钦出动了所有能出动的精锐,足足三万人!从三个最易突破的方向突破,整整厮杀了一个昼夜,多次接近破城,但这三万多人,直至损失到不足三分之一,吐番大军,仍然无法拿下那座,城内守军可能剩下千人不到的残城。
第五日一早。
命工匠把二十多架投石机修好,对准那道摇摇欲坠的城门楼,眼红如血、满脸疯狂的伦赞钦,看到城门被彻底轰塌之后,再次扬起马鞭,发动了最后一波进攻。
这时的苏老将军,不得不把城内所有防御力量集结一起,带着不足千人的将士,站在城门废墟之上,手持兵戈,与上万冲来的吐番蛮子,厮杀在了一起。
“杀杀杀!”
站在队列中间的周鸣,用完全部箭支后,拿着一杆银枪,也加入到近战行列之中,军阵中,银枪如电,刺出朵朵血花,一名又一名还未靠近他的敌人,捂着颈上触目惊心的血洞倒下……他心里也不再计算自己已杀死多少敌人了,此刻他和所有人一样,只有一个念头,便是杀!杀光所有靠近自己的敌人,杀到面前空无一人为止。
面对十倍于己、杀之不绝的敌军,感觉身体气力渐渐不足的周鸣,心里没有一丝担心害怕是不可能的,但看到一旁满头银发,浑身沾满血污的老将军,连声呼喝,忘我杀敌的样子,周鸣心里的那丝害怕,彻底消失不见,又加快了手上收割生命的效率!
暗道:这几日我杀死的敌人已过五百,今天再杀五百,达成千人杀再说!
好在站在一旁,性格傻憨的李大嘴知道他的使命是什么,紧紧跟在周鸣身旁,手里那把八十多斤的青龙大刀,连挥带斩,砍死大片大片的敌人,吓得无人敢于近身,一旦局势不妙,他会立刻杀出一条血路,带着“老板”脱离战场。
“嘟~嘟~嘟~”
“冲啊!”
“攻!”
北方忽然传来一阵清亮的军号,和激烈的喊杀声。
原来,就在石头城残军接近极限,快抵挡不住时,四万余甘州军终于赶到了,进攻号角吹响后,先是五千精兵,尽数摧毁了吐番大军的粮草营地,后面三万五千大军,分成三路,如三把尖刀,攻入阵型凌乱不堪、人数还不足三万的吐番中军大阵之中,杀得其军心崩溃、全线溃败。
“周国援兵来了!”
“跑啊!”
“快跑啊!”
围攻石头城的近万吐番军,看到又有周国援兵来了,吓得全面溃退了。
老将军抓住这个机会,带着城内还不足六百人的兵力,出城追杀了五里,迫降敌军五千余人。
“犯我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
站在一处山头,看到已逃出数里之外,只能看到一片仓皇逃窜背景的伦赞钦残军,胸口憋了一股气,很遗憾没抓住敌首的周鸣,只能对着那些远去的背影,发出一声怒吼。
“犯我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
这声叫吼,听的一旁的几十名周兵,也跟着大吼起来。
“犯我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
宽阔的战场上,这声话语响彻一片,叫声越来越响、越来越齐,如狮吼虎啸,震荡山谷,回音跌宕,传出数十里之外。
听到此声,两万余吐番战俘,惊恐战栗,成片跪倒在地,逃出十里之外的伦赞钦,一口鲜血猛地吐出,差点从马背上栽下。
……
石头城之役,大周以阵亡八千余人的代价,获得斩杀吐番六万、俘虏两万的大胜,吐番一代军神伦赞钦,英名毁于一旦,尝到了一场难以接受的大败,回朝后便被雪藏不用,十年后,才被重新启用,成为大周的巨大威胁。
第三十三章 名震天下()
“……故胡虏皆贪鄙狡诈不可信,可加之以刀兵而不可施之以仁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周繁华,亿兆百姓,必遣良将猛士安守四方;若有来犯,必尽杀之以绝后患,悬胡首于青天之上,垒京观于紫塞之旁,明示万里,告曰: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
房间内。
写完这篇《石头城战记》,周鸣收笔而立,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子,长长伸了个腰。
这篇《石头城战记》,全文两万余字,详细描写了从烽烟升起,到聚将出征、长途行军,再到艰难守城直至击溃顽敌的整个过程。
这篇文章,将战役全程,叙述的详尽易懂、跌宕起伏。战争场面,描写的精彩生动,凡是阅读此文的人,都如同观赏一部好莱坞3d特效大片,金戈铁马,画面感十足,如身临其境,极其震撼。
当然,作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关于自己的描写,周鸣也着墨不少,包括他百发百中、射杀了上百吐番勇士的“光辉事迹”;和手持银枪,与老将军并肩作战,誓死保卫残破城池的“英勇表现”……相信都会在读者心里,给自己加分不少。
不过,对于具体杀敌人数,周鸣没用明确透露,用“连射百矢,发发毙敌”形容自己的表现,已是妖孽非凡了,再夸张,就有些非人了。
他也没说自己是什么了不得英雄,而是把那些驻守边关的平凡士卒,描写成一位位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大英雄后,动情写道:“能与这些英雄并肩作战,此生幸甚!”
……
天圣廿五年,九月。
石头城之战,结束后半个月。
随着报奏大捷的信使快马进入帝都洛京,传来斩杀吐番六万、俘虏两万的大胜捷报后,大周朝堂大振,君臣尽欢。
那篇附在报捷奏文中间的《石头城战记》,端坐于凤辇之上、头戴凤冠的天后伍媚,目不转睛地看完这篇文章后,在群臣诧异的目光中,突然抚掌大笑:“好一句‘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好好,此文甚好!”
又看到殿内群臣,一副茫然不解的样子,天后伍媚将文章递给一旁那位容貌清艳的年轻女官,说道:“玉儿,给诸位臣工,念念这篇文章吧。”
“诺。”
清艳女官接过文章,目光一扫,先是一愣,好字啊!便是书圣王右军的字,也比不上这篇文章上的字吧?
她也只是失神片刻,捧起文章,清了清嗓子,开口念了起来,不一会,不止是她,殿中文武群臣,也纷纷陷入到文章述写的金戈铁马的故事之中,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眉头紧蹙、深为担忧;时而神采焕发、大声喝彩;听到最后,更是脸色涨红、激动不已。
念到最后,清艳女官清脆的声音里,带着颤音道:
“故胡虏皆贪鄙狡诈不可信,可加之以刀兵而不可施之以仁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周繁华,亿兆百姓,必遣良将猛士安守四方;若有来犯,必尽杀之以绝后患,悬胡首于青天之上,垒京观于紫塞之旁,明示万里,告曰: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
“彩!大彩!”
“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好好好!”
“写的好!大周天威,岂容那蛮夷宵小轻犯之,若有来犯,必尽诛之!”
“这篇雄文,是何人所写?有大才如此,为何不为国效力,入朝为官?”
“著此文者,乃青州人士田建田子华,二十岁,人称‘海平文仙’,以文才闻名于世,据说他正在游历天下,行踪不定,没成想,他竟去了西域,还写出了如此雄文。”一官员介绍道。
“二十岁便能写出如此文章,上阵杀敌,连射百矢、发发毙敌,文武双全如此,不知可曾婚配否?”一李姓官员忽然问道。
听到这话,旁边一高大魁梧的武将眼睛一亮,兴奋道:“我有虎女十八,当配此子!此子能文能武,与吾女乃天作之合也!”
想到激动处,他上前一步,跪在地上,拱手对天后伍媚道:“请天后殿下,为末将之女巧珍赐婚,将她许配给那田建田子华,此子乃吾女良配,请天后殿下许之!”
这位武将刚说完,几位文官冰冷嘲讽的话语,马上把他气的七窍生烟,都想拔刀杀人。
“魏将军,你女儿巧珍痴肥二百余斤,善使八十八斤的大刀,与子华先生,哪里算得上天作之合?”
“人贵有自知之明,魏将军,文武殊途,你那虎女,还是另寻良配吧!”
“我也有女十六,窈窕淑静,女红刺绣,最为精通,那田子华见了,定会叫老夫一声岳父!”
“子华先生乃天下名士,怎可做粗鄙武人之婿,辱没斯文?”
“你们这些穷酸措大!我要揍死你们!”
武将魏元忠大怒,撸起袖子,沙钵大的拳头,就要往这几位文官身上打去,若不是被一旁同僚拉住,恐怕会在这肃然朝堂之上,制造伤残流血事故。
天后伍媚也凤眉大皱,重咳一声:“朝堂之上,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她丹凤眼一扫,对视者无不低下头颅,恭立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