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帝国之崛起-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个便是回家去当一名历史教师,虽然不是师范学校毕业,但是有这么高的学历,只需要稍微的培训上几个月,然后便很容易的就能通过考试。

    对于自己未来的工作,田志超并不怎么担心,起码自己属于那种饿不死的专业,但是想吃撑也很难。

    最近一段时间,田志超正在研究汉代文化历史,无论是被称为一家之言的史记还是正史汉书,又或者一些野史,都在田志超的研究范围之内。

    在看到论坛中的三张图片之后,顿时吸引了田志超的注意力。更何况下面还有奖励,而田志超又刚好对口,如果能够猜到的话,年底的时候便可以见到自己的偶像。

    一想起能够参加年底的粉丝聚会,田志超心中便是一阵的激动。

    稍稍平静了一下,田志超这才开始对这三张图片进行了研究。

    首先,第一张图片是在一个宫殿里,王洛膝坐在一块案台前,手中拿着一份竹简。

    仅从竹简上,田志超便直接排除掉了晋朝以后的朝代。

    虽然东汉发明了造纸术,但是在当时,纸张的价格还是很贵的,除了皇家以及达官贵人,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纸。

    除此之外,即便能够用的起,王洛所在的是一座宫殿。宫殿就代表了皇家,连皇家的存书都还是竹简,那么在两晋以后,大多数皇家基本上已经抛弃了竹简这种笨重的记录方式。

    而通过王洛的服饰,田志超也大致的判断出了一些东西。

    首先,田志超将秦朝排除在外。读过历史的基本上都知道,秦朝衣服的颜色主要以白色和黑色为主。

    到了汉朝,普通百姓的打扮也大多是白色和黑色这两种。但是在社会高层,却出现了其他的颜色。

    而且还有一dian,秦朝的军队主颜色为黑色,汉朝军队的主色则成为了红色。

    加上第二张图片中的信息,田志超已经将时间给确定到了汉朝。只不过东汉还是西汉,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的确定。

    “狼居胥山甘泉宫”田志超默默的念着这两个名字。

    显然,对于正在研究汉史的田志超而言,这两个地方并不陌生。

    在后世,也就是他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时代,狼居胥山一般指的是开封的狼居胥山公园,这个宋代的皇家宫殿。

    虽然也是一个地名,但其实则是一个宫殿的名字。

    而照片中的狼居胥山,则是一个地名。在汉朝,能被称之为狼居胥山的,只有一个地方,匈奴单于的治所。

    狼居胥山这个地方之所以会消失,甚至在后世没有留下什么记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匈奴人的失败,二是狼居胥山根本就不是一个固定的地dian。

    也就是说,在非战时,匈奴单于的王帐走到哪里,哪里便是狼居胥山。这是游牧民族的一大特色,四海为家。

    甘泉宫则是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成名于汉武帝时期,因为这里驻扎了汉朝最精锐的羽林军而闻名。

    宫殿,狼居胥山,甘泉宫,事情的真相,已经逐渐的出现在了田志超的脑子里。

    照片中王洛的脑袋上可是带着青铜头盔的,在王洛身旁的几个人,虽然也

    也带有头盔,但全部都是皮质头盔。

    这个青铜头盔,便证明了王洛的身份是一个将军。在汉代,军队的装备并不算先进,一支能够配备甲胄的军队,绝对是国家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一般的普通军队是没有资格使用浙西战略物资的,在电视中看到的那些随便一个个普通士兵就穿着盔甲的画面,那完全就是扯淡。

    即便华夏历史上经济最繁华的宋代,也做不到给每一个士兵都配备盔甲。

    而在汉代,象征将军身份的东西有四个,一个是将旗,另一个是皇帝赐予的符节,剩下的两个便是头盔和披风。

    披风在战时将军们是不会穿戴的,那玩意儿纯粹就是看着好看,打起仗来能要你命的东西,电视里也是为了耍帅,所以才让所有将领都穿戴着披风的。

    而照片中能够看到的,只有王洛头ding上的一ding青铜头盔,连个将旗的旗杆也没有看到。

    将军,狼居胥山,甘泉宫,整个汉代,到过狼居胥山的将军只有一个人。

    确定了人物目标以后,田志超在回帖处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公元前119年,封狼胥山,霍去病。公元前118年,霍去病于甘泉宫射杀李敢。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第一张图应该是霍去病在汉宫中借读兵书。

    随着田志超的回复发出,不少人也开始纷纷在网上查证着田志超的回复,结果发现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于是乎,一大群人开始跟着回复霍去病。。

    。。。

    。。。

354:热播状态() 
电视剧《汉武大帝》的首播已经来到了第三天,这部电视剧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普通观众,同时也引来了不少史学家的关注。

    原本史学家们是不屑一顾这些影视作品的,当然了,他们并不是瞧不起这些电视剧。

    毕竟各自有各自不同的路,电视剧与史学研究,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尽管电视剧经常篡改历史,也让这些史学家们暗恨不已。

    每每想到,他们辛辛苦苦根据大量的考古资料而研究出来的真实历史,却被一部电视剧给轻易的推翻了。

    甚至在很多年轻人当中,大多数人都误以为电视剧中所演的剧情才是真正的历史。

    这种错误的认知,在史学家们看来可是巨大的隐患,若是让这种思想根深蒂固,那么华夏文明则危已。

    史学家们的关注,源自于这部电视剧前期的宣传主题。

    汉武大帝的宣传主题,主要是以还原历史为主,既然是还原历史,那么便肯定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力,毕竟汉朝对于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

    而且那个强大的汉朝,在现代人眼中看来也很神秘。大家都知道,汉朝初期曾被匈奴欺负了几十年的时间,汉武帝时期,彻底的打败了匈奴人,而匈奴人则跑到了欧洲。

    而当时欧洲最大的,也是最强大的 国家罗马帝国,正是被这些汉军的手下败将,匈奴残部给击败的。

    而欧洲现在的实力仅比华夏稍逊一些,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民众们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重的好奇。

    而这些史学家们虽然有心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但却很遗憾,两汉时期的古墓在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之后。已经被盗的不堪入目,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也早就不知去向。

    所以,史学家们唯一能够了解的,便只有史记、汉书、野史以及零零散散的考古资料。

    因为对这段历史还正在研究补充,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正式的作品出世。所以。国内对于汉朝文化的了解,目前还并不怎么充分。

    王洛既然打出了还原历史的旗号,这些史学家们自然不会轻易的放弃这个机会。最起码,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看一看这部电视剧到底是不是王洛所宣传的那样。

    如果电视剧中出现了明显的与后世不符的剧情,他们也不介意出面反驳。

    按照每天两集的播放速度,今天刚好播放到第五集。

    因为众多的压力,汉景帝同意处死晁错,希望以此能够停止战乱。

    不过对于这一段。汉景帝还是很不舍的,这一点无论是姜伟老师的表演,还是台词的讲述,都能证明这一点。

    天京,某栋高层楼房内,一直在研究汉史的武城郡在看完这集电视剧以后,默默的点了点头。

    晁错是汉景帝的宠臣,而当时汉景帝正是采纳了晁错的建议。进行的削藩行动,便是由曹错主动提出的。而且重农抑商。移民边境,为抵抗匈奴做准备,这个也的确是晁错的主张。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晁错可谓是红极一时,甚至在他临死之前。晁错在汉朝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

    晁错给汉朝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从主观上来讲,晁错所主张的削藩策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削藩策的内容上面。

    而作为汉景帝的宠臣,现在又因为战争而不得不被下令处死。汉景帝的脸上也理应表现出不舍,但是在武城郡看来,汉景帝那并不是不舍,而是不甘心。

    很快,一段广告过后,第六集电视剧正式开始。

    接着第五集的剧情,第六集一开始,画面便直接来到了晁错家中。

    “大人,陛下喧您进宫觐见!”中尉走到晁错身边,说道。

    晁错稍稍愣了下,但还是对着下人说道。“备车!”

    今天并不是上朝的日子,但是作为皇帝的宠臣,皇帝随时都有可能召见他们进宫觐见。所以晁错也并没有什么怀疑,而是让人备车,同时回房换上自己的官服。

    在古代,觐见皇上那可是大事,如果是在外面那就算了,可若是进宫觐见,是必须要整理衣装的,有官职的,必须要身穿官服。

    画面一闪而过,晁错的官邸门前,晁错一身官服,抬头昂胸的进入到了自己的官车当中。待收拾妥当之后,车夫直接驾车前行。

    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此时晁错身边的护卫,已经换了一批人。

    这一点如果不是有心去看的话,没有人会注意这一点。而且在电视剧里,大人物身边的随从更换,那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在这部电视剧里,一般是不会随意的更换人物身边的侍卫的。

    然而,早就知道这一段历史的武城郡,自然是注意到了这一细微的举动。

    武城郡是从第一集便开始看的,因为是抱着挑错的心态来看的,所以对于这部电视剧中的一些事情,他看的也比较细,就连晁错身边护卫这件小事,都被他看在了眼中。

    “这不是进宫的路,你们要去哪里?停车!停车!”晁错掀开车帘,发现并不是进宫的路,急忙大呼道。

    但是为时已晚,此时无论是车夫还是身边的护卫,都已经换了一遍,根本就没有人听从晁错的命令。

    马车继续朝着东市弃市飞奔而去。

    汉朝的马车是从后面上车的,所以,即便晁错在马车内连连命令停车,但却始终无法干涉到车夫的驾车。

    很快,马车便停了下来,晁错也被跟随在马车旁边的护卫从车上给拉了下来,而这时晁错才发现自己身边的人竟然被换了一遍。

    “你们是谁?”晁错连连问道,但却无人回答他的话。

    东市,弃市。即闹市,热闹的街道,多于人口众多,商业繁华的十字街口。

    “晁错肆意挑起战乱,民不聊生……罪当腰斩,即刻行刑!”晁错被人从马车上拉下来以后。中尉立即从身上掏出一份圣旨,当众宣读。

    而后,身边的侍卫将晁错的四肢用绳子绑住,使其无法动弹。

    中尉拿着圣旨走到晁错身前,让其看清楚圣旨上的内容。而后,晁错直接被腰斩。

    腰斩,即将人放于闸刀之下,腰部位置对准闸刀口,闸刀高高在上。众人一起放绳,闸刀重重落下,将人拦腰截成两段。

    被腰斩之人,短时间内并不会死亡,而是会伴随着巨大的痛苦,直至失血过多而亡。所以,腰斩是极为痛苦的一种刑罚。

    看到这一幕之后,武城郡无奈的摇了摇头。

    关于这段历史。他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晁错死的时候是穿着朝服的。这一段历史在汉史研究当中,也是比较悲惨的一段。

    随着晁错被杀,七国之乱理应到一段落了。

    可事实并没有按照预想中的剧情发展,七国并没有停止战争,反而越打越烈,此时。汉景帝也意识到了错杀了晁错,但后悔已晚。

    最终,汉景帝不得不怒斥袁盎,然后下令周亚夫出兵剿灭吴王。

    第六集电视剧很快的也结束了,而原本抱着挑错心态来观看的武城郡。突然间发现自己好像喜欢上了这部电视剧。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并没有找到什么重大的漏洞。

    像什么道具服装之类的问题,武城郡压根就没有去找。即便找了,他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

    毕竟现在所流传下来的汉代服饰,大多都是壁画之类的,谁也不敢肯定,汉代的服饰到底是怎么样的。而那些出土的汉代服饰,最多也就能够证明他们的衣服是采用的什么材质。

    与此同时,与武城郡有同样想法的史学家还有不少。

    他们无一不是抱着挑错的态度在观看的这部电视剧,但是同样的,除了在道具方面能够找到一些问题以外,剧情方面根本就找不出什么大的问题。

    而他们这些史学家,如果拿着道具问题去找人家麻烦的话,那么也太掉身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