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恩-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是一种百岁春自制的天锦缎。”玉真公主微笑着道。“我是极爱这种料子的,觉得制礼服最好,得了身上这条之后,已经是急急的又加订了两套!”

    因着玉真公主的背书,惜园宴会之后,不少贵妃便慕名前往百岁春,百岁春便在长安兴起起来。

    “如今肆中的绣娘们加班加点都忙不过来呢。”凤仙源笑吟吟道。“如今,咱们百岁春的局面算是打开了,想来收益就要飞增起来了!阿顾,”她牵着顾令月的手,“这次,可多亏了你呢!”

    “这些都是你领着绣娘没日没夜赶工赶出来的局面,”阿顾瞧着自己的衣肆开始赚钱,心墙也很好,笑着道,“我也没出什么力的。”

    “你太谦虚了,”凤仙源瞪了阿顾一眼,“若没有你,这些个长安贵女女眷如何肯光顾咱们的衣肆?单凭这个你一个大功臣就跑不了。你又何必和我客气?”

    阿顾唇角露出一点笑意。

    秋日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照在百岁春二楼的雅室之中,一片暖煦。阿顾从二楼的窗中望出去,见肆外东市之上,各种商肆、摊贩林立,行人熙熙攘攘,俱是前来赶市的客人。在长街转角的角落中,一个黄裳劲装少年停步在一间杂货商肆面前,瞧了瞧肆中挂着的手工、弹弓之物,过了一会儿就放下了。继续往前行。两个逛着东市的行人一前一后的向着他行来,将劲装少年夹在中间。阿顾忽的瞧见一抹刀色一闪,向着黄衫少年的胸肋刺去,不由惊呼出声,

    “平乐姐姐!”

第111章() 
姬景淳陷入危局;身子向后板折;避过凶徒刺向自己腹部的一刀,另一道刀光从鬓边掠过;划过她的右臂。凶徒一刀没有奏功,正待再次动手;百岁春中传来喧闹脚步之声;阿顾身边侍卫从衣肆右边绕出来;急急朝着平乐县主方位奔去,凶徒眼见的危机,目中露出一丝焦虑之色;不敢恋战;转头逃逸入东市人群之中;很快就不见了踪迹。

    侍卫们追逐凶徒片刻,见丢失了凶徒踪迹,便返回来。朝着姬景淳行礼道,“平乐县主,”侍卫道,“我家娘子在一旁百岁春中等候,请县主前往一叙。”

    姬景淳陡然遭刺,伤了右臂,心中也是惊疑不定,听得阿顾的邀请,心中一暖,便道,“多谢你家顾娘子好意,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阿顾在百岁春二楼迎出来,唤道,“平乐姐姐,刚刚你没事吧?”

    姬景淳捂着右臂伤处,蹙眉道,“没什么大事,右臂上割的口子伤口不深,包扎包扎就是了,不必放在心上。”

    二楼雅间门帘掀起,凤仙源捧着伤药纱布从外头进来,瞧着姬景淳的容色举止,笑着拜道,“这位便是听阿顾常提起的平乐郡主吧,果然是好人品。民女凤仙源见过郡主,郡主万福!”

    姬景淳抬头看了凤仙源一眼,道,“我如今已经不是郡主了!”

    “不管是郡主、县主,都是宗室贵女,是民女不敢企及的贵人。”凤仙源笑着道,“县主右臂上受了伤,民女给你包扎包扎吧。”

    姬景淳目光一凝,道,“也好。”

    侍卫们都待在百岁春楼下,二楼布置舒雅,只有女眷,姬景淳也不别扭,便褪去了外衣,将中衣捋上去,露出右臂的伤口来。见沾惹了血迹的划破中衣下细腻蜜色的肌肤,其上一道伤口触目惊心,虽然划入不深,但是泛出泠泠血痕。

    英绮瞧着姬景淳的伤口,目中流出泪痕,上前一步,朝着顾令月诚心拜道,“今日多谢顾娘子援手。我家县主东市遇袭,若非顾娘子和凤娘子两位,怕是要遭大罪了!”

    “实在不需客气。”阿顾连忙扶起姬景淳,“我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我和平乐姐姐乃是嫡亲表姐妹,又曾有些缘分,既然看见了,自然是要相助的。只是,”她凝起了笼烟眉,之前凶徒在东市行刺平乐县主,但是动静不大,寻找的动手时机乃是东市僻静转角,将姬景淳一前一后堵在当处,匕首出袭角度也十分隐秘,避过了街道行人的目光。行刺过程又极短,竟是未曾为人发觉,若不是阿顾从百岁春的窗口中看出去,也不会恰巧看见歹徒动的刀光,“究竟是什么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平乐姐姐?”

    姬景淳也蹙了蹙眉头,“这我也不知道。”苦笑道,“好在光天化日之下,贼人也不敢动手太烈,我还有些身手,这才躲过去了贼人行凶凶势,否则的话,凶徒这么一刺就走,我被刺中要害,自然不好,凶徒却立即遁入人群,就算是事后追寻,也难以追寻踪迹。”

    “不成,”阿顾想来想去难以放下心,柳眉扬起,怒道,“堂堂长安街头,竟有人当街行凶,实在是太猖獗了!我这便派人禀报京兆尹,让京兆尹派人彻底彻查此事,为平乐讨一个公道。”

    “阿顾,”姬景淳忙起身拦着,带动了左臂上的伤势,轻轻嘶鸣一声。

    “平乐姐姐。”阿顾顿时怔住,转身扶住姬景淳。

    “我没事!”姬景淳重新坐回罗汉榻上去,扬眉望着阿顾,“到底我也没有受什么伤,若是事情闹大了,府中父王和母妃定会听闻,心中定会为我担忧。阿顾妹妹,还是不要去了吧!”

    “这……”阿顾瞧着姬景淳为齐王和柳王妃这般着想,心中感动,只是想起这行刺的凶徒逍遥无事,心中便有些不愉,“可是堂姐在长安街头遭人围攻,竟就是算了不成?”

    “这……”姬景淳性子凌冽,自然也不肯就此放过凶徒和凶徒幕后的指使人,闻言微微迟疑,面上露出踌躇不定的样子。

    阿顾瞧着姬景淳的神色,心中便有了定数,思绪在脑海中微微一转,脸面上一红,缓缓道,“平乐姐姐,阿顾觉得,这事儿也未始不能够两全其美。咱们可以明面上不报官追求此事,暗地里托了人仔细查下去。京城能管事的武将,我认识的不多,只和千牛卫的谢郎将有几分熟,不如我派个人请他过来,让他帮忙查办此事?”

    姬景淳想起了当日镜子湖边遇到的少年,虽然桀骜,但也受宠能干,点头道,“多谢阿顾妹妹,就依妹妹的意思!”

    阿顾招来慧云,吩咐道,“你往谢郎将府上跑一趟,若是谢郎将在家,便寻个借口请他到这边走一趟。”

    慧云应道,“是。”

    过了三刻钟,听得百岁春外传来囊囊*靴踏在楼梯上的脚步声,阿顾面上泛出一丝喜色,忙迎了上去,望着谢弼唤道,“谢郎将。”

    谢弼抬起头来,薄薄的唇线一抿,笑容爽朗犹如春日阳光,“顾娘子,”朝着阿顾拱了拱手,“今日乃休沐之日,小娘子您急匆匆的把末将唤过来,不知所谓何事。”

    “谢郎将,”阿顾的脸上微微泛红,在谢弼的目光下低下头去,“今日阿顾请你过来是为了平乐姐姐!”

    “平乐县主?”谢弼讶然。

    “是。”阿顾道,“今儿个在东市上遇到两名凶徒,平乐姐姐受了伤,想起谢郎将帮忙追查此事始末。”

    “谢郎将,”姬景淳从帘子下出来,朝着谢弼道了一个万福,“这件事还请有劳你了!若是你能够应允此事帮我的忙,我定感念不忘。”

    “县主言重,谢弼实不敢当,”谢弼连忙拦着姬景淳的礼,剑眉一扬,“东市光天化日下,竟有人胆敢行刺大周县主,着实胆大妄为,这件事谢弼定不推辞!”

    “多谢谢郎将。”姬景淳见谢弼应下此事,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谢弼想了想,问道,“县主今日出门没有带从人出来么?”

    姬景淳面上露出一丝窘色,“这么些年,我经常独自出门,身边只带射月、英绮两个丫头中的一个。今日我和往常一般扮男装出门,在东市中闲逛。不知怎么的,竟就遇到了这伙子恶人。”

    “那两个行恶的恶人是什么模样?”

    姬景淳想了想,回忆道,“那两个人大约四十岁年纪,身材中等,面容普通,稍稍年轻的那个唇边有一颗痣。”

    谢弼又问了一些细情,起身应承道,“微臣知道了,县主但请放心,弼私下里定会详加查问。”

    阿顾陪在一旁,见谢弼大力应承此事,心中愉悦,面上露出笑意,道,“谢郎将,多谢你啦!”

    谢弼微微一笑,“顾娘子客气了!”转头望向姬景淳,“平乐县主乃是宗室县主,出了这种事情,谢弼自然会尽力效劳。”又道,“县主,我有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姬景淳怔了怔,道,“请说。”

    “县主从前并不知名,独自出门,自然也不会出什么事。”谢弼道,“前些日子县主在宗室宴上闹了那么一场,不仅是让所有人记住了县主,怕暗地里也结下了一些仇怨。日后出门便不能如从前一般随意了。我知县主性子高洁,不喜拘束,怕是不爱多带着从人。只是县主毕竟非孑然一人,还有齐王和柳王妃,县主便是只为着齐王和柳王妃着想,出门也当多带一些从人护卫,如此便不会出现今天这等事了!”

    姬景淳听了这番话,怔了好一会儿,面色变幻不定。

    谢弼瞧着这般,心中忐忑道,“谢弼只是随口一言,县主若是觉得没什么道理,便当做没听到便是了。”

    “没有,”姬景淳回过神来,忙道,拜服下去,“是我刚才想的怔了。谢将军说的极有道理,是我自己莽撞了!今后我不会这样了!”

第112章() 
神熙二年末的一个肃杀冬日;一辆翠盖蒲轮的马车从官道上驶向长安城;一路行了很长的路,尚带着风尘仆仆的霜色。

    经过灞桥的时候,御者在灞水旁停了下来,做入城前的最后一次休整。

    车中翠绿色的帷帘微微动荡,车中人伸手揭开,露出一张妩媚美艳的容颜。那置于帷帘上的手;比高岭上的积雪还要洁白。

    “娘子,”丫鬟的声音清脆,“咱们从太原到长安,一路走了大半个月,如今总算要到了!”

    “是啊,”薛采发出一声轻轻的喟叹,“总算到了!”

    乐游原秋草犹如一张金色的地毯,一直铺陈到天际远方;绚烂苍凉。一轮红日挂在高淡的蓝天之上,射出和温絮絮的光芒。薛采伸手搭起凉棚,向着北方的方向张望。

    灞桥离着长安城还有一里半的路程,从这儿张望出去,根本看不到长安城门。但这位薛娘子的目光却十分深邃,仿佛能够穿过距离,看到此时长安城门高大,次第敞开的模样!

    ——这儿就是大周京城长安,这个时空天下的中心,繁华、高贵、包容、开放,一切溢美之词加诸在这个城市之上都不过分的地方!

    ***************************

    神熙二年倏尔而过,转眼就到了三年。这是今上出了孝期后的第一次新年,办的格外隆重,到了元宵节,太极宫的正门朱雀门前灯火辉煌,火树银花。

    “阿顾,快些儿,”姬红萼在帘子下催道,“天色都黑了,这时候朱雀门外的灯都怕都要点起来了!”

    “哎,就来了!”阿顾扬声从鸣岐轩的次间中传了出来。

    阿顾今个儿随着母亲丹阳公主入宫,上元宫景热闹,索性就留下来,待到晚上看完了朱雀门大典,赏完长街花灯再一道回去。她是太皇太后嫡亲的外孙女,鸣岐轩一直为她保留着,阿顾在轩中更衣,桃儿、杏儿几个小丫头守着鸣岐轩寂寞,再度见着小娘子,不免欢喜不已,取了一套玫红立领绣梅花夹衣,一条紫红交龙斗凤筒裙,仔细服侍着阿顾换上。阿顾望着妆台镜中的自己,鲜艳的颜色沾染了一丝年节喜气,瞧着十分精神。

    帘子掀起,阿顾坐着轮舆推出来,盈盈笑道,“可不就出来了么!”

    正月的长安空气中尚残存着些冷意,到了廊下,阿顾由着碧桐伺候披上一条大红色狐狸毛斗篷,姬红萼亦由宫人缥骑伺候着披上一条玫瑰紫貂毛斗篷,二人拢着手炉,从景风门出了皇城,沿着皇城绕了一圈来到正大门朱雀门。

    朱雀门外朱雀大街上此时已经陷入一片人山人海,沉寂了三年的长安城,百姓们心中也积存了蓬勃的热情,这一日都拖家带口的来到朱雀大街上。正对着朱雀门的广廷之上搭起了一座诗高台,四周设着登台的阶梯。阶梯两道和高台沿边放着一溜羊角宫灯,点亮白炽蜡烛,将高台照耀的通亮,一部立部伎在台子上唱着曲子《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歌声清细绵长,阿顾和姬红萼立在台下人群之中,静静的听着歌声,一时间都有些痴了。

    曲调一转转入下半阙,歌声顿时欢快积极起来,犹如天边奔腾的云朵:“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