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与万语。
他静静的望着高拱出了一会儿神,眸光微动,像是在想些什么,面上却仍旧是咬紧牙关一字不应。忽而,他少见的硬起气来,挺直了腰,没再理会边上的高拱,扬声吩咐道:“多宝,备车,本王要去西苑求见父皇。”
门外太监早就候着了,也没多话,匆匆应了声“是”,抬步跑了出去。
窗外天色昏昏,想来是将有大雨,时有雷鸣电闪在天际而过,更显得裕王立在门前的身姿挺拔。
高拱第一次被这个生性温吞荏弱的学生顶了个正着,说不上生气惊怒反倒是有些怔怔的,整个人都呆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这位学生身上流着的杀伐决断的天子血脉,纵是平日不显,到底还是有那么一份血性的。
第16章 信阳毛尖()
“老三还跪在外面?”
皇帝盘腿坐在八卦阵中,半阖着眼睛徐徐问道。
黄锦面色微白,只得小心应道:“还跪着呢,外头雨大,奴才已经叫人给王爷打伞了。”
“他要淋那就让他淋着。眼见分明之事,何须再查?非要闹得天下皆知,皇家颜面扫地不成?”皇帝面上不动分毫,语气之中却犹带冷怒之色,字字皆是雷霆之威,“他这算是什么?!以己身胁迫胁迫君父?如此不忠不孝、无君无父的孽障,跪死了也是活该!”
黄锦哪里敢应,低着头不吭声——裕王乃是皇帝唯二的儿子,虽说爹不疼可怜好似小白菜,可物以稀为贵,论起来却是真正的身份贵重。
内殿一时静了下来,忽而有小太监通传了一声,小跑着过来,把折子递给黄锦,附在他耳边悄声说了几句话。
黄锦面色微变,略一犹豫还是把手上的折子递给了皇帝:“陛下,您看。。。。。。”
皇帝瞥了眼折子上的字,长眉一动,很快便接了过来,一目十行的翻了一下,微微一顿:“倒是个果断的性子。”他合上折子,望了眼窗外。
大雨磅礴,身着保和服的裕王正一动不动的跪在外面,脊背笔直的犹如一柄利剑,直刺人心。虽然有宫人在边上撑伞,但大雨倾盆之下,他浑身早已湿透,乌黑的头发如同水草一般披在肩头,肌肤苍白瓷冷。
他已经跪了半日。
皇帝素来不喜欢三子的懦弱脾性总觉得少了什么却不知他骨子里竟也有这么一份倔强。他的目光掠过裕王肩头,轻轻落在那从屋檐上滑落的雨水上,看着飞溅起来的水花,不知怎的竟是想起了幼年往事——他自幼体弱多病,在兴献王府时每到秋冬之季就常常卧病,每回醒来总能见着父母关切的守在一侧,便是病痛之中都觉得欢喜。
然而,他如今仅存的两个儿子却都没福气享受这这样的父子之情。
大概也是天命吧。给了什么,就要拿走什么。
念及旧事,皇帝冷硬的犹如铁石的心肠微微一软,终于还是叹了口气:“既然折子都已经到了这里,朕便准了,赐号静敏仙师,让她去城外白云观为我大明祈福吧。把这折子拿给裕王,让他也回去吧。”
黄锦就等着这句话,半点也没耽搁,亲自跑了一趟,把那折子递给裕王,压低声音道:“王爷且看看吧。”
裕王抬起头,略有犹疑的看着黄锦,伸手接过那折子,待看清上面的字迹后面色亦是微变。他湿漉漉的手指轻轻翻了翻纸页,弄的纸张微见濡湿,垂眼便可清晰的看见上面清隽秀丽的字迹:
“。。。。。。自妾入府,既无能约束王府内帷亦未替皇室绵延子嗣,每念于此,常怀忧虑,夙夜难安。。。。。。愿去凤冠袍服,束发求道,上可为家国、生民求福,下可内省自身。。。。。。”
字字句句清醒明白,就像是一阵阵的雷声,不断的回响在裕王的脑中,令他头痛欲裂,把人撕成两半。
这就好似一个人落崖,手上紧紧抓着来人的手,心怀期盼,觉得自己很快就能得救。偏偏,离崖岸只有一步之遥时,对方忽然松了手,留他一人粉身碎骨、无处申诉。
黄锦的话仍旧是絮絮不停:“也是亏得王妃聪慧,便是在景王府里都能把折子递上来。陛下已是准了,赐号静敏仙师,连白云观都赐了。”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陛下虽是口上不说,心里总是念着王爷您的,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事情也都解决了,您也赶紧回去吧。”
裕王薄唇用力抿着,湿漉漉的眼睫慢慢垂下,遮住了他漆黑的瞳仁和复杂的神色。
李清漪身在景王府中既然有能力把折子递来西苑,那为何不递些消息去裕王府给他?不过是不信他罢了。她能这般快的下了决心,干脆果断的舍弃王妃之位,不过是不把这些放在心上罢了。
这样的折子,是打在他面上的巴掌,把他所有的一厢情愿、自欺欺人全都打掉,只剩下被抛弃的事实。
闭上眼,他还能记得洞房那日的情形。她端端正正的在榻上,仿佛是一尊玉人,雪似的白,唯有眉似墨、唇如血。执酒对望时,笑语盈盈,唇间一点红好似鸩鸟身上最艳的羽毛,红得发紫,只需一点就能夺人性命。
她说:“君不负我,我不负君。”
他出生在以谎言装饰锦绣的宫城之中,看遍世间最荒诞可笑之事,本应该知道什么是真心与假意、分得清假语和真言。可他却还是信了。
到头来,果然只他一人当了真。
裕王苍白的面庞看上去就像是铁石一般冷得出奇,声音听上去也如寒泉一般冰寒入骨,竟是透不出半分的喜怒:“是啊,往后的日子还长呢。。。。。。公公好意,本王感念在心。”他慢慢站起身来,如松如玉,口上徐徐言道,“今日之事,乃是本王这个做儿子的不孝,还请公公能替我给父皇问个安。”
他头痛欲裂却为着最后的一丝尊严把话交代清楚,挺直腰杆,待出了门方才吐字吩咐一句:“备车,去景王府。”
语声还未落下,淋了半天雨的裕王腿一软,竟是一声不响的晕倒了,正好砸在汉白玉砌成的玉阶上。
******
要说这折子如何递到西苑,却又是另一番话了。
李清漪自然是不知道西苑里的那些事,她自觉入了皇家之后常见奇葩,更衬得自己乃是个少见的正常人。却不知道,身在“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大明,以“靠人不如靠己”为人生哲学的她也是个罕见的奇葩。
从她醒转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这回是大意中了江念柔的计。
皇帝素来刚愎自用又甚是看重子嗣,此事一出,轻则废她王妃之位,重则必要让她以命相抵。与其忐忑不安的等着那“雷霆雨露皆君恩”,倒不如以退为进,直接上折子请罪来得好——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当然,这请罪的折子也是有些讲究的:一是不能轻易就认下这罪,至少要给日后翻案留给底;二是要想法子把折子递去西苑。
她夜里思忖了半宿又反复斟酌着折子要如何下笔,到了天明时分方才略略阖眼。第二日早膳刚刚用过,便叫人去请景王妃来见:“我有事要和你们王妃商量。”
门外守着的几个宫人却是半字也不敢应:“王妃还是莫要为难我们了,陛下那里还未下旨,我们又怎敢替王妃传递消息?”
李清漪不怒反笑:“你们既然知道陛下还未下旨就该知道我如今还是裕王妃,怎地,竟是差遣不得你们了?”
那些宫人闻言身子微颤,一时全都跪了下来却还是俯首不应:“王妃息怒。”她们口上念着“王妃”二字,面上十分恭敬,想来心里也是瞧不起李清漪这个“前途堪忧”的裕王妃。
李清漪面色却是渐渐缓和下来,她垂眸看着下面几人,慢条斯理的接着道:“我若是你们,传句话的功夫还是有的。毕竟,我若有万一,你们王爷王妃或许没事,但你们。。。。。。”她的笑声微微有些冷,带着一种冰冷坚硬的质感,就像是利刃抵在喉间一般令人毛骨悚然。
领头的宫人果是反应过来,神色一顿,不由得把腰弯的更低了,咬牙道:“奴婢这就去请示王妃。”
李清漪微微颔首,扬起下巴,再没有理会这人,重又抬手把门合上,回窗边的罗汉榻坐等。
闲着也是无事,她索性自顾自的倒了一盏茶,慢慢喝了起来。
倒也不是什么坏茶,信阳毛尖,只是泡茶的水不太好,一壶茶又是过了夜,早就冷透了。她只是徐徐抿了口,从舌尖到喉间,简直是苦透了。不过李清漪不计较这个,慢悠悠的抿着,喝蜂蜜似的。
虽说以江念柔的身体状态不一定能来,但是以她的自卑自负的性子,好不容易设下这般大局,必是要借着这机会来嘲笑一样李清漪这个失败者。
果然,不过半盏茶的功夫,江念柔扶着林嬷嬷的手来了。
江念柔的的确确是个罕见的美人,哪怕是病中憔悴也依旧是花容月貌惹人怜,尤其是那双桃花眼,似诗画里的桃花潭,脉脉含情,欲语还休,当真是勾人神魂。自她嫁了景王,心思越发内敛,等闲喜怒不上面,那灼灼容色便如淬毒的长针,带着幽幽的绿光,无声之间便可夺人性命。
她乌黑的眸子一动不动看着李清漪,忽而勾唇一笑,轻声软语道:“我还以为嫂嫂你是再不愿见我了呢。”大概是中气不足的缘故,她的声音轻飘飘的,语声末梢就像是羽毛一般拂过耳畔,柔软动人。
李清漪不为所动,冷眼看她,顺手把手上的成窑五彩小盖钟给搁下了,语气淡淡的念了一个名字。
江念柔的脸色顿时变了。
煞白煞白。
要李清漪说,还怪好看的。
第17章 野味()
李清漪说的不是旁人乃是当初那位替江念柔看脉的太医,周松榆。
江念柔的面上微僵,一时没了声音。她脸色依旧是病态的苍白,语调却很是镇定:“怎么,嫂嫂身子不适也要请周太医来看脉?”
李清漪摇摇头,一动不动的看她:“这倒不是,久闻周太医妙手仁心,我只是想问他些事情罢了。”
江念柔用力咬住唇,探究似的盯着李清漪并不应声。
李清漪并无太大把握,知道这事只能点到即止,重又含笑言道:“好了,我不过是随口一提罢了。弟妹你是知道我的,我从未想过要做什么裕王妃。若是可以,我现在便可给父皇写请罪折子,上表请闲。”
江念柔垂眸看她,几乎生出杀心来却是边上的林嬷嬷悄悄扯了扯她的袖子——李清漪这时候若是在景王府中出了事,他们是要招惹非议的。事已至此,收尾也要好好收尾。
江念柔很快便收了杀意,沉下心来:周松榆乃是严家的人,所以才会替她和景王府把事情给掩下去。可是,若李清漪不管不顾的把事情闹开了,就算周松榆不敢多言,但素来疑心极重的皇帝会如何想?能够废掉一个裕王妃,让裕王在皇帝面前丢脸,已经算是达到目标,李清漪的性命又何足道?
江念柔并非莽撞任性之人,左右思量之下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嫂嫂既然有此心,我哪里会拦?我这就让人拿笔墨来伺候。”这是要亲眼看她写折子,以防她另做手脚的意思。
李清漪心里悄悄松了口气,面上却依旧是从容自若。
至少,这条命是保住了。
至于江念柔,她此次吃了这么一个大亏,来日必会好好回敬。
******
皇帝那边准了李清漪的请罪折子,不过三日功夫,很快便有人备了车马来请李清漪出城去白云观。既是带发修行,自然不许捎带凡俗杂物,只能带些简单的衣物,就连边上跟着的如英都算是额外开恩附加的。
李清漪做了这些事,自问无愧于心——那样的情况下,保住自己性命并且不牵连到裕王才是真要紧。依她所想,只需等上几年,裕王现今这窘迫的境况大概就可以大有改观。到时候,她也能跟着鸡犬升天。
可是,真等她见了裕王却又心虚起来。
裕王自西苑回去后便病了一场,这一日却是撑着病体来送李清漪。他面色苍白,颊边带着病态的红,一双乌黑的眸子深不见底,极黑极亮。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掀开马车上的帘子,静静的端详了李清漪几眼,许久方才扶着太监的手从车上下来,不疾不徐的道:“看王妃这成竹在胸的样子,必是已对日后之事有了打算。”
李清漪其实很想纠正一下他的“口误”——依照皇帝旨意,她现在已经不算是裕王妃了,正确叫法应该是“静敏仙师”。不过,她端详了一下裕王这不同寻常的神色,只觉得他似乎和往日有些不太一样,很是乖觉的低了头,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不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