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服饰天下-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楚笑道:“李哥,你说这些没用,你对捷华厂有感情,捷华厂对你肯定没有感情。”

    李松轻笑,开玩笑道:“你说得也对,像你们这些大老板的血都是冷的,哪里会有什么感情?”

    无辜中枪的陈楚双眼微微一眯。虽然仅仅是开玩笑,但陈楚却是听出李松话里对老东家隐隐带着的不满。

    “李哥,张老板为什么要辞退你?他有跟你说过原因吗?”抱着东西,陈楚一边伸出手肘要推开版房的虚掩着的门,一边出声问道。

    但他的手肘却落空了。

    “吱”的一声轻响,门从外面被拉开,一位敛着眉头中年人从外面拉开门,嘴角轻轻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地盯着陈楚。

    陈楚先是愣怔一下,转而嘴角也泛出一丝笑意。

    版房的门口处,陈楚与

第119章 挖角行动(上)() 
“张老板。”李松脸色微沉,却是先出声打招呼。

    但在这一声招呼后,场面又一次沉静下来。

    “陈老板,你刚才不是问我为什么要抄掉你的师傅吗?”二秒过后,张海嘴的嘴角轻张,缓缓地道:“因为,他是你的师傅。”

    李松腾的一下子火起,道:“张老板,你这样做也未免太过于无理了吧!?”

    一个多小时前,李松刚到板房上班,就被人叫到老板办公室,莫名其妙的就被告知自已被炒鱿鱼了。职场之上,有人进来,自然就有人出去,被炒鱿鱼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工厂方面在过年前没有提过这件事,但在过年后突然辞退他,让李松有一种猝然不及的感觉。

    不过,李松倒是很快就快就接受这个事实,不就是换一个地方工作吗?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在收拾好宿舍行李后,陈楚再回到版房搬私人物品准备走人。但就在这时,张子宏却是闯入版房,在其他的师傅面前放言,李松之所以被炒鱿鱼,那是因为他设计的样版有问题!

    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松自问自已在捷华厂这三年间,也设计出来不少爆款帮捷华制衣厂赚了不少钱。平时他的提成工资,比起其他二位师傅什么时候低过?张子宏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让他心寒!

    他到底曾为捷华制衣厂努力工作过!

    张海潮目光紧盯着着李松,淡声道:“李师傅,我是老板,我炒谁就炒谁。”

    就是没有理由,我想炒谁,那就炒谁!

    这一句话说得霸气十足,李松刹那间竟然是无言以对,脸色就像憋着一口气不能呼吸般红了起来。

    陈楚摇了摇头。

    这个张海潮……原本以为他还算成熟稳重,没有想到他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古人有言“交绝不出恶声”,好聚好散多好啊!

    炒员工鱿鱼是个技术活。像是某些正规的大型企业,人事工作者当面辞退员工时,都会说出类似于“感谢你这二三年来对公司的贡献,希望你离开公司以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之类的客气话。有人觉得这些客气话实在是太虚伪了,但是,又有谁会想过,没有这些客气话,被辞退的员工会更难受?

    而在一些中小企业里,如果员工没出太大的过错,或者劳资双方没有因纠纷撕破脸皮的话,中小企业主都是希望能和员工好聚好散。

    就算平时看手下员工多不顺眼,也不要在辞工时念叨对方缺点或说对方坏话。因为,这个时候的员工,可能就是一个有一点火星就会爆炸的火药桶。

    陈楚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二零一一年夏季时辞退一位赵姓车间主管的情形。辞退那位主管前,陈楚对他说了几句好话,赵主管的脸上则一直眯眯笑着,像个没事人似的。但就在陈楚给他结清工资后,他们家婆娘打电话过来,结果赵主管蹭的一下火气,抓起电话像疯了似的狂喷自家婆娘。

    失业,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着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还有原来生活轨迹的改化。巨变之下,员工心里肯定会难过。有一小部员工说不定还会对原东家也会充满怨念。没事的话,老板又何必去惹怒旧员工呢?

    张海潮,这是对他有多大的怨念,才会对自家的师傅说出这样的话?

    “李哥,不要那么劳气。”陈楚却是马上安慰自家的师傅,笑道:“咱们不至于跟这种小人置气。张老板,麻烦让一下,你挡住我的去路了。”

    听到陈楚叫他小人时候,张海潮的目光沉了沉,直钩钩地盯了一眼陈楚,却是退后一步。

    这里到底是在他的“地头”。以那个二愣子的性格,这春节期间的,真的闹起来该有多晦气。

    恶心一下那个二愣子就行了!

    “李哥,你的工资结清没有?”陈楚旁若无人般地道:“你们版房比生产车间早开工,上班也有好几天了吧?这一笔工资你跟张老板算过了吗?”

    “结清了。”李松出声道。

    “那就好。”陈楚看了一眼张海潮,笑道:“张老板,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的。我们总会有再见面的时候。”

    到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捷华厂将不再是现在的捷华厂。

    说完这一句话,陈楚就飘然而去。

    张海潮看着陈楚离开的背影,心里微微疑惑一下。

    和前二次见面时的“火爆”相比,这一次的陈楚的表现实在是太平静,这让张海潮感觉到好像不太对路。

    他这是转性了吗?

    很快地,他就摇了摇头嘴角露笑。上一次,捷华厂在大华洗水厂吃了陈楚一个暗亏,至今还没有找一家合适的洗水厂,现在,他们制衣厂把陈楚的师傅清理出门户,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不是吗?

    捷华制衣厂大门外。

    陈楚打开摩托车的锁,笑道:“李哥,抱歉,我连累你了。”

    李松摇了遥头,脸带浅笑道:“这不关你事,只能怪张老板的器量不够大。”

    陈楚哈哈一笑,恭维自已师傅道:“我还得谢谢张老板,如果不是他的话,我的制衣厂也不会招到像李哥这样的人才。张老板辞退你,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一句话,有一半是阿q精神般的安慰李松,另一半则是陈楚的心里话。虽然说,把李松招进楚歌制衣厂,会有一点“小麻烦”。但像李松这样实用形人才,正是楚歌制衣厂需要的!

    前世,在离开捷华制衣厂后,李松就到羊城市区成为一位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陈楚重生前,李哥更是成为某网店品牌的主设计师,领着超过三十万元的年薪过得优哉悠哉,每天工作九小时外加双休让陈楚这个苦逼的制造厂商也表示羡慕嫉妒恨。

    李松浅笑扩大,他像是想到什么般似的,道:“阿楚,以后你还是叫我李师傅吧,你现在叫我李哥,就不太合适了。”

    被李松指点一下,陈楚脸上也露出一丝恍然之色。

第120章 挖角行动(中)() 
对权贵的厌恶是人类的本能。而李松进入到楚歌制衣厂以后,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楚歌制衣厂的“权贵”。

    谁叫他是陈楚的师傅呢!

    这样沾亲带故的人,或多或少地带着一种原罪。比如说冯希凡,在不少员工的眼中,冯希凡现在居于制衣厂副手的位置,不是因为他个人的能力,完全是因为他与陈楚的表亲关系。甚至在某些员工的眼中,陈楚本身的能力不论有多强大,他们都会感叹一句:老板是个有魄力的人,只不过就是喜欢用人惟亲。

    这种情况下,陈楚要做的当然是淡化处理这种刻板印象。

    “李哥,以后在其他人面前我就叫你李师傅吧。”陈楚笑道。

    不少的制衣厂,就是称打版师做师傅的。

    李松道:“好,那我以为也叫你陈老板吧,好了,我们回宿舍搬行李吧!”

    将两个箱子包扎在摩托车后面,陈楚一踩油门,突突声启动摩托车。就在此时,“嘀嘀”的声音响起,一辆宝马缓缓从马路上转弯,按着喇叭音提醒陈楚避让,徐徐停在陈楚摩托车三米以外的车位上。

    驾驶室的车门缓缓打开,张子宏穿着红色大衣缓步走下来,原本染黄的头发已经染回黑色,整个人显得更加成熟。

    摩托车的突突的引擎声中,两人对视一眼,陈楚脸容平静如水,张子宏眼神复杂深邃。

    陈楚没有出声,张子宏也没有挑衅的意思。他的目光转移到李松身上,嘴角挑动一下似是轻哼一声,然后随手拍上车门。

    车的后座处,一位年纪比张子宏年纪略大,身材微瘦的男子走了下来。

    是他?

    陈楚的眉头,扬了起来。

    那位青年戴着一幅淡金色眼镜,眉毛狭长,鼻子圆润,脸容白净像是过惯养尊处优的生活一般。

    “林老板,请进来吧,这里就是我们的制衣厂。”张子宏脸上带上一抹微笑,向着青年示意道:“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包装部。”

    青年嗯了一声,伸手整理一下上衣的皱折,缓步跟着张子宏进入制衣厂。在经过制衣厂大门时,他的目光不经意扫视一眼陈楚和李松。

    “李哥,我们走吧。”陈楚的目光,直到青年进入到捷华制衣厂才收回来。

    “阿楚,你认识那个人?”李松看着陈楚微变的脸色,好奇地问道。

    “不认识。”陈楚诚实地回答,但有一句话他却没有说出来。

    他不认识那个人,但却听说过这个人的故事。

    林海,捷华制衣厂未来四年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非洲东海岸线最重要的牛仔贸易商之一。据重生前李松的介绍,林海从二零零五年开始从事中国至非洲的牛仔裤贸易,也正是那时,他确定和捷华制衣厂的合作关系,他订做的货物一开始只占捷华制衣厂5%的产能,但到2007年李松离职时,已经占用捷华制衣厂60%的产能。

    现在还是年初,林海这么快就与捷华制衣厂取得联系了吗?

    陈楚的心里,突然生出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早在去年十月份,陈楚就考虑过制衣厂将来的发展方向。他当时曾经考虑过继续深耕国内市场,但以他重生前的见识,国内的市场基本上已经饱和。以他们的条件,也不俱备深耕国内市场的条件。

    制衣厂想要有所突破的话,只能进入国外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国内的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速超过20%,远远高于国家gdp和居民人均收入10%左右的增幅。

    2001年至2007年,那是制衣制造商黄金的七年,也是贸易商们黄金的七年。不少贸易商扬帆出海,直接到国外淘金,他们当中,有的血本无归甚至命归他乡,但是更多的却是赚得盆满钵满,衣锦还乡。

    林海就是后者之一,他带着几位下属挺进东部非洲,建立若干销售据点,成为东部非洲最重要的牛仔贸易商之一。

    重生前,李松曾提到他对林海的观感:对人和善、精明、敢于冒险、与真实年纪不符的成熟!

    如果有人与林海竞争的话。林海绝对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

    但现在,不论林海有多难缠,陈楚都注定与他成为对手。

    因为,楚歌制衣厂的突围方向就在非洲。陈楚也将会进入东非,开拓东非市场。

    他们注定在东非诸国短兵相接,刀刀见红。

    林海将与捷华制衣厂建立合作关系,那他也应该加快进入到非洲的步伐了!

    “李哥,你都离职了,不和共事的师傅们告别一声吗?”陈楚笑着问道。

    “刚才大家聊了一会,也算是告别了。”李松叹气道:“像我们这些打工的,就像是无根的浮萍,现在有手机还好些,像前几年换一间厂家,和以前同事基本都断掉联系。”

    陈楚附和道:“既然这样,不如约版房的同事们出来吃一顿夜宵,当作是告别呢?”

    李松想想道:“也好,大家都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同事,也应该出来吃顿饭才对。”

    陈楚道:“把周师傅的徒弟莫鸣也叫出来吧。虽然李哥你和他只是相处了二个月,但好歹也是同事一场嘛。”

    李松扶了一下眼镜,摇头道:“莫鸣吗?我觉得很难请得动他。阿楚你不知道,他实在是太内向了。”

    陈楚眉头一凝,心里呐喊着这请不动也得请,他要李松请客,图的不就是想借机会接触莫鸣吗?

    “跟周师傅说一下吧。”陈楚眉头扬开,道:“就是内向的人,也应该和社会接触才对。你叫周师傅多说几句,莫鸣肯定会听周师傅的话。”

    李松被说服了,点了点头后,后知后觉地咦了一声。

    “阿楚,你怎么知道莫鸣的?他来制衣厂时你不是已经离开制衣厂了吗?”

第121章 挖角行动(下)() 
初春虽至,但早晚间依然带着凉意。

    “川省石锅鱼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