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水杯时,李松很随意地道一声谢;而莫鸣则略显惶恐,接过水杯后一言不发。
这两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就是陈楚现在的设计班底了。
陈楚坐下来后,随意地询问两人对新环境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楚哥,我回来了。”冯希凡一进入到办公室就叫嚷起来,在看到李松时他哈哈一笑地打了一声招呼,看到莫鸣这个陌生面孔时也客气地问一声好。
在冯希凡坐到他身边后,陈楚嘴角带笑,出声道:“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那我就说一说今天为什么要召开这个小会吧,在开这个小会之前,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我今天说话的内容泄露出去。”
冯希凡马上拍胸口保证道:“不会,楚哥,你是知道的,我的口风一向很紧。”
李松和莫鸣则是慎重地点了点头。
陈楚道:“在过年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制衣厂未来发展方向。一开始我是想着继续做大国内市场的,但后来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还是决定制衣厂发展方向是转型做外贸。”
李松笑着附和道:“做外贸也不错啊,这几年,不少做外贸的制衣厂出货量都挺大的。不过,他们做外贸的利润率相比国内货就要低上不少。”
陈楚道:“谁叫因内的老赖比较多呢?”
外贸订单不如国内订单那样容易赚钱,除了外贸订单数额较大客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外贸订单一般都是钱货两清,而国内订单则有可能因为赊账而产生坏账。
生意圈中都流传着一句话“十分账不如七分现”。制衣厂接订单的时候,某种程度上已经评估过客户欠账和赖账的可能,所以报价会相对高一些。
毕竟,制衣厂主不是万能的。他们没有金睛火眼,不敢打包票客户百分之一百不会赖账。在极端情况下,就是一些合作超过十年的生意伙伴也会赖账,更何况一些只合作二三年的客户呢?
不止在制衣行业,其他制造业也是这种情况。在没办法改变国内赊账风气盛行的情况下,制造商们对贸单报价自然比国内单报价更低。
换一个角度来说,国内的客户要用更高的溢价为自已的诚信卖单。
“老板,我建议你还是认真考虑清楚。”李松眉头却是轻轻皱起:“像欧美这样发达国家的市场虽然很大,但是贸易环节却早就被贸易公司把持住。以我们的制衣厂的情况,比起贸易公司没有任何优势。”
“不,我们不考虑欧美市场。”陈楚站起来,缓缓地走到那张世界地图前,凝视二秒后,用手指轻轻指向左下方的那一边大陆,道:“我想开拓这里的市场。”
“非洲!?”李松声带不解。
陈楚点头道:“没错,就是非洲。”
冯希凡目瞪口呆,道:“楚哥,你怎么就想着开拓非洲市场!?”
“除了非洲,我们还能去哪里?”陈楚凝视着那一片大陆,道:“像欧美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的市场,早就被开发了,只有在非洲地区我们还有一些机会。”
李松的目光也落在地图上那片大陆上,忽然道:“陈楚,你可能想得太简单了,你听说过南非货还有埃及货吗?非洲市场其实早被开发了。”
对这一点陈楚当然很清楚。
早在八十年代未,就有贸易公司开始从事上塘至非洲的牛仔裤贸易。
其中,像是北非的埃及、南部的南非、还有西海岸的尼日利亚等重要市场,早就与上塘镇建立通畅的贸易通道。
实际上,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非洲大陆就不断地沦为中国廉价货物的倾销地。在重生之前,陈楚甚至就有一种错觉,在二零零五年时,中国的服装贸易商人早就在非洲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都建立销售据点。
“我们不去南非这些竞争激烈的市场。”陈楚出声道:“像南非这些市场,实际上跟欧美市场已经差不多了,毛利润已经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陈楚的手指,轻轻沿着东非海岸线侧边,点了二三个国家,道:“我们去开拓这二三个国家市场!”
冯希凡这才后知后觉地出声道:“楚哥,听你这话意思,你想不找贸易公司合作,自已亲自去开拓这二三个国家的市场?”
陈楚笑道:“是的。”
以他们制衣厂的情况,他的确是去非洲的最佳人选。
冯希凡立马呼的一声站起来,急声反对道:“楚哥,你不能去非洲,非洲……太危险了!”
(第二更可能很晚才发,在这里说一件事,因为明天要重装宽带,所以明后两天的章节会集中到后天发)
第124章 非洲攻略(2)()
国人对非洲的看法,十年前和十年后还真的是天壤之别啊,陈楚心中由不得如此感叹。
二零零五年时,大部分国人对非洲的印象还是原始、内战、混乱,但在十年之后,国人对非洲的观感转变为原材料来源地和淘金之地。
“冯希凡,我早就在网上查过资料了。”陈楚解释道:“我们圈定的这两三个国家,政局还算稳定,非洲之行不像你想像的那么危险。”
“是吗!?”冯希凡想了想,道:“楚哥,不如还是由我去非洲吧,起码,我的英语比你的熟练。”
就在这时冯希凡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去年十一月份起,不管每天有多忙,楚哥都会雷打不动地早起学习英语和法语。
楚哥,这是无利不早起啊!
据冯希凡所知,非洲的大部分曾经都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英语和法语现在还是很多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楚哥学习这两门语言正是为“出海”做准备。
“冯希凡,你还是留在厂里吧,厂里货物的生产比开拓非洲市场更重要。”陈楚安抚道。
冯希凡才刚刚到十八岁,让他这个菜鸟到非洲陈楚是一百个不放心。
能不能赚到钱倒是无所谓,要是人有事那就麻烦了。
相比起冯希凡,李松倒是很冷静,他扶了扶眼镜,问道:“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到非洲去呢?前天在捷华厂时,我听办公室的人说张老板找到一位到非洲做生意的客户。阿楚,我们难道就不试一试看找一位合作伙伴吗?”
“李师傅,外贸这盘生意就像一个蛋糕,它就这么只有这么大,我们为什么要分一大半给别人?”陈楚直接否定这个提议。
他以一条造价三十元的裤子为例作出解释。如果制衣厂和其他人合作,只能赚10%的生产利润,如果他们直接把货运到非洲销售,那么,他们可以得到11%的国家出口退税,还有在当地的接近30%的批发利润!
整条销售链算下来,他们一条裤子可以赚到50%的利润;而如果制衣厂只是给合作伙伴供货的话,则只有10%的利润。
“百分之五十!?”听到陈楚算出来的利润率,冯希凡的眉头,轻轻一扬:“真的有这么高吗?”
“不止这么少,这只是常规的利润率。”陈楚道:“如果我们再想想法子降低成本呢?比如说,在布料成本方面,我们不使用常规的布料,而使用处理布呢!?”
制衣厂有销售不出而被处理的裤子,布行自然也有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处理布。比如说,有像香江邓老板那样的滞销货;也有存放在仓库四五年的陈仓货;还有一次性处理的尾货(例如布厂生产了十万码某款布料,在销售到只剩下四五百码尾货时低价处理)。
“处理布?”李松摇头道:“老板,很多处理布都是有质量问题的。使用处理布可能会有一些麻烦。好像一些库存了六七年的牛仔布,库存环境不好的话,用手随便撕一下都会裂开。”
“所以说,你们这些留在国内的人就要睁大双眼,仔细鉴别清楚啊。”陈楚笑道:“我们做的不一次性买卖,我们可是要在非洲长时间扎根的。要是我们的货物有质量问题,说不定我们下家的黑人叔叔随时都会退货。为什么要用处理布生产非洲货?每条裤子,我们可以节约五块钱甚至六块钱的成本!”
“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的利润!”冯希凡张口说出相应的利润率!
“冯希凡,你现在觉得到非洲开拓市场划算不划算呢?”陈楚笑着反问道。
“老马说过,资本家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冯希凡双眼一亮,道:“楚哥,这一盘生意做得过啊!”
李松也是微微点头,很是认同冯希凡的观点。
“老板。”此时,一直沉默的莫鸣却是突然间开声了。
其他三人的目光齐涮涮地看着莫鸣。冯希凡嘴角带笑,眼里却是闪过一缕警惕的神色。就在刚才,楚歌和他们三人商议了一个利润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生意方案,这种方案如果泄露出去,说不定会引起其他的制衣厂“抄袭“。
而在办公室内,最有可能泄露方案出去的人,必定是这个陌生面孔!
表哥刚才为什么就要他参加这次密议呢!?
“莫鸣,你有什么要说的吗?”陈楚的眉头轻轻挑起,对莫鸣主动发言颇感意外。
陈楚倒是没有多担心泄密问题。
这条贸易线路一直都有贸易公司在做,已经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机密。一些制衣厂和国内的贸易公司或多或少都考虑过参与这条贸易线路,只是,知易行难,很多人都没有陈楚那样的魄力迈出这一步。
而且,这条贸易线路很快林海也会做,所以,这条线路也将很快失去价值。
事实上,现时在国内的市场上,服装批发商的价格战正打得厉害。据陈楚后世经历所知,未来在非洲的市场上,贸易公司、华人批发商、本土黑人参与的市场竞争,让中国至非洲的贸易利润率不断下降,等到十年之后,利润率更是降至一个比国内市场略高的水平上。
“老板,你没有想过,在服装设计方面,非洲市场是一个和主流市场完全不同的市场呢?”莫鸣出声提醒道。
第125章 非洲攻略(3)()
“有什么特殊的。”李松嘴角撇了一下,道:“到时候我们到外贸市场上去逛一圈,看一看那些货版好走,直接模仿过来不就行了?”
陈楚却是轻笑着摇了摇头。
知子莫若父,知师莫如徒。李松师傅设计产品的特点,说得好听一些,那就是善于集百家之所长,紧跟时尚流行;说得通俗一点,那就是睛光毒辣,时尚嗅觉灵敏极善仿版。
仿版可是个技术活。不少服装设计师的仿版就没有跟对货版,或者没有仿到要点上。但李松却是个中高手,往往他逛一二次批发市场后,创意和灵感就会大爆发做出经典仿版。
在前世,李松在捷华厂负责非洲货设计时,也试过用惯用和方法解决问题,但到最后却是以失败告终。
莫鸣皱眉道:“李师傅,情况不像你想像的那样。就以我们服装的设计来说吧,很多大牌都喜欢跟着巴黎、米兰的时尚风潮。那怕是我们制衣厂平时做的低端货,也很容易受到欧美风的影响。但是,非洲人的审美和欧美人或者我们国人都有较大差别。。”
陈楚问道:“有什么差别呢?”
莫鸣沉思片刻道:“非洲服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使用鲜艳的印花、动物图腾和原始元素,具体到我们牛仔裤设计的话,第一,牛仔裤洗水过后的颜色,要比我们国内货要鲜艳,第二,与国内牛仔裤简约大方的绣花不同,非洲货要经常使用三种以上的颜色绣花和印花。”
他顿了顿,出声道:“第三,就是服装的走线。像我们国内货讲求简朴,所以缝制货物的走线大多都是同一色系的,比如说,白色裤子使用的走线就是白色或灰白的,黑色裤子使用的缝纫线都是黑色或灰黑的。但如果是非洲货的话,则一定要求走线鲜艳。比如说,牛仔裤大多都是蓝色或者黑色,国内货牛仔裤的走线也是偏向于黑色、蓝色、灰白这样的色系,但如果是非洲货,则偏向于黄色这种鲜艳的色系。”
听到这里,李松轻咦一声,显然没有想到莫鸣竟然会有这样独特的见解。
“莫鸣,你以前设计过非洲货?”李松忍不住问道。
莫鸣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很谦虚地道:“大一暑假时,曾经在一间设计所实习过,也试过设计几款非洲服饰,但就是不知道设计出来市场效果如何。”
李松哦了一声,也没有多问了。他知道莫鸣读大学时,是服装设计方面的专业。相比起他的半道出家,莫鸣可是正经的科班出生。
陈楚紧盯着莫鸣问道:“莫鸣,如果现在让你设计非洲货,你有信心设计好吗?”
不习惯与其他人的目光对视,莫鸣的目光闪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