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战将传奇-第6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快发展() 
何应钦非常恼怒,他的部队根本不敢还手,只因为蒋公子就在对面的部队中,他不敢还手,万一伤到了蒋公子,他何应钦在中国真的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总司令,您赶紧想想办法吧,如果对方这样推进下去,我们连洛阳都守不住了!”何应钦的参谋长焦急万分。

    现在对面有了一张王牌,他们不敢开一枪,如果伤了蒋公子,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跟蒋委员长交代。

    “还能有什么办法?直接报告给蒋委员长!”

    何应钦也不明白蒋委员长为什么要把蒋公子给送到太行山去,这不就是给太行山送一张克制他们部队的王牌去吗?国军的几百万部队都听从蒋委员长的安排,对于蒋公子的安危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蒋委员长很快就接到了何应钦的报告,但是蒋委员长并没有震惊,他在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太行山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委员长,如果太行山利用公子尝到了甜头,他们会得寸进尺的!”

    “有时候功成身退也未尝不是一种成功,我们都老了,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这个时候出现一个为国家为名族的年轻人,总比我们以后慢慢培养出一个能力逊色的人要好的多,别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我们总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蒋委员长真的已经没有了心思再跟廖凡争夺权力,如今太行山在全国声名鹊起,而且在抗日方面出了不少力气。最关键的是廖凡已经着手于中国在全世界的崛起,而他的思想还局限在跟太行山或者是八路军一争高下。

    当蒋委员长意识到自己跟廖凡思想差距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他为这个国家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一个国家的强大,尤其是像中国这样领土广袤的国家,需要不只是强大的部队和强大的靠山。蒋委员长从来不敢想的事情,廖凡已经着手在做,这已经证明了他跟廖凡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蒋委员长决定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不管将来廖凡是不是在他们约定的时间里达成目标,这个国家需要一个有胆识有思想的人带领他们真正的走上强国之路。

    “委员长……”

    “别再说了,有些事情需要廖凡亲自去处理,否则将来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在这么多优秀将领中服众,强大的国家需要一个统一的军队。”

    毕竟国军掌控着大半个中国,而且国军有不少出色的将领,要想让他们真正的服从廖凡,单单依靠他蒋委员长的命令肯定是办不到的,真正需要的是廖凡各方面的能力。蒋委员长已经把机会让了出来,剩下的就看廖凡能不能够将这些人心给收服。

    当然肯定有人不会服从廖凡的指挥,比如何应钦这样的,要留着要杀掉,全都看廖凡的意思,只有这样全国的军人才能够听从廖凡的指挥。

    “我明白了,但是我们该怎么回复何司令长官?”

    “就给他回复一句话,未来的路让他自己选择吧,国家终究要强大的,不能总受制于人!”

    显然何应钦并不明白蒋委员长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因为他并不了解廖凡,更不了解太行山最近在做什么事情,更没有站到蒋委员长的位置上考虑这件事情。

    太行山除了分散一点点精力负责处理周边事物上之外,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搞武器研究上,虽然先进的武器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但是现在他们能够前进一步就前进一步。

    尤其是在跟德国暗中密切合作之后,苏军对德军的攻势也变得困难了很多。而且德国也放弃了对意国的帮助,以二十个师的兵力将意国占领,然后安排了十个师的兵力驻守在意国,其他剩余的部队都调派到了北非战场和对苏作战上。

    有了新的兵力加入到战斗中,德军败退的情况渐渐稳住。德军高层也终于认为跟中国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主动出让了部分技术,虽然这些技术并不是世界顶尖的,但是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这些技术已经足够了。

    “记住了,根据这些技术研究出来的东西一定要保密,在没有得到大规模的运用之前,所以的技术就当我们没有过!”

    廖凡叮嘱所有参与研究新式武器的人,从喷气式飞机到v2火箭,虽然在有些技术层面上还不成熟,但绝对已经领先于世界上两个头号强国。

    “如果我们的工厂设备跟的上该有多好!”

    工业的落后限制了技术的发展,虽然技术先进,没有配套的工厂,根本不能够让产品成型。尽管廖凡已经要求降低产品的质量,让产品尽可能的跟他们的工厂相配套。

    当然沈正文他们也造出了第一架飞机,飞机是降低要求之后生产出来的,不过这架飞机还没有飞上天就已经成了一堆零件。

    航空发展对工业要求太高了,太行山生产出来的钢含碳量太高,钢铁太脆,飞机在地上跑的时候受到剧烈的颠簸之后,就变成了一堆零件。

    “不要灰心嘛,我们还有时间,一点点失败而已,而且不是你们的失败,是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廖凡当然知道他们的短处在哪儿。

    虽然有苏联帮着他们建立起了一些工厂,但是整个工业化体系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完成的。

    “凡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材料!”

    沈正文他们已经降低了标准,而且还从所有的工厂中挑选出了最好的材料,出现这样的结果让他们真的心里不好受。

    廖凡看着沈正文深陷的眼窝,心里充满愧疚,他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沈正文,终于有了技术,但是他们却没有合格的材料。

    “从河北到平津地区我们的工厂已经在建,给我半年的时间,保证给你们解决材料的问题!”

    廖凡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河北和北平把他们苏联人的工厂模式建立起来。苏联人在被德国打的这么惨的情况下,在发起反击之后,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工厂生产,就是依靠的完整体系。

    在苏联人撤离之前,苏联人已经在山西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工厂,虽然缺少核心技术,但是依照葫芦画个瓢廖凡还是能够做到的。

    工厂如雨后春笋,大量的人员被培训成工人,当然这是太行山组织的,工人由他们进行统一培训,然后在安排进工厂,最后将工厂承包给个人!虽然这样让太行山花费了不少钱和精力,但这在短时间内为将工厂缺少的工人给补充完整。

    结果用了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太行山成功的复制了一套苏联人的工厂模式,当然复制出来的东西比苏联人的差点,但是在华北地区终于有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当然最高兴的非沈正文莫属,因为他们的第一架试验机也终于成功了,至于飞行员是重庆安排过来的。廖凡把这些飞行员都送进了保定的军校,负责培训更专业的飞行员。

    “喷气式飞机?我们能行吗?”

    当廖凡跟大家提出喷气式飞机概念的时候,大家都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因为在他们的构想里,这样的飞机速度太快了,如果掌控不好,起飞和作战的时候没有多少问题,但是在降落的时候必然容易出现非常大的事故。

    而且德国人的实验结果也证明的了这点,喷气式飞机战斗力确实强大,但是百分之八十的坠毁就是在落地的时候,而且中国的技术方面更是落后于德国。

    “别人不敢尝试的,我们更要尝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突破局限,最先迈出这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距离世界强国更进一步!”

    在整体落后的状态下,廖凡想要的就是弯道超车,如果总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学,不敢尝试新的东西,他们再强大也永远是处于别人的屁股后头。敢为人先,是他们当前必须要做的。

    太行山刚刚造出第一架螺旋桨飞机,在廖凡的安排下,科研人员又开始了对第一代喷气式飞机的研究!但是他们仍旧生产了十几架螺旋桨式的飞机交付给了保定军校,目的很简单用于训练,培训真正的飞行员。

    “你怎么过来了?”

    廖凡正在看文件的时候,付红玉来到了指挥部。

    付红玉没有说话,拿出一封信给了廖凡。廖凡疑惑的拆开信封,里边有一张信纸和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是廖凡很久没有见到的一个朋友。

    “怎么会这样?”照片上的人是约翰,也是付红玉的老师。

    “苏军在反击的时候,老师正在做手术,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胳膊,将他整个胳膊给撕了下来,幸好他的助理处理及时,否则他的命就保不住了!”

    “现在他在哪儿?”

    约翰也算是廖凡的一个朋友,尽管他的身份有些特殊,对于朋友廖凡还是希望能够多帮一帮。

    “他逃回去了,但是他身边没有了一个亲人,没有人能够照顾他,所以他才给我们写了这么一封信。”

第九百六十四章 等待机会() 
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对廖凡来说,约翰就像他们的家人,因为战争的原因夺走了他一条胳膊。虽然他们不属于同一个阵营,但是廖凡不会就这么随意抛弃一个朋友。

    “你打算怎么办?”廖凡询问付红玉的态度。

    “再怎么说,他也是我的老师,而且医院很多医生都是他手把手带出来了,救了我们太行山无数条士兵的性命,对太行山来说,他算是一个恩人,我们欠他很多。”

    “我安排人把他从德国接过来,然后就让他在医院边上住下,如果他想搞研究,就让他去医院的实验室,你们也可以多去看看他。”

    廖凡决定把约翰从德国接到太行山,以他们现在跟德国的关系,从德国人手中接过一个残废的医生,德国人应该不会阻拦。至于约翰,损失的是一条胳膊,大脑还是健全的,只要心理状态好,相信约翰在太行山还是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

    “放心吧,没事儿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廖凡抱住付红玉,安慰她。

    “嗯,会好的,只希望老师不会这样沉沦下去吧!”

    太行山指挥部内,廖凡仔细的看着手中的文件,这几日关于太行山利用蒋公子从何应钦手中夺取中条山的消息。很多百姓都已经把这件事情联想到了上次事情的传播,有的人开始怀疑整件事情的真伪性,有的人认为这是蒋委员长故意这么安排的,当然也有太行山的负面消息,认为廖凡不应该这么做。

    对于这些事情,廖凡并不想太多的过问,至于太行山如何营造好正面的消息是宣传部门的责任,廖凡没有太多的必要为这样的事情操心,如今太行山的发展已经开始涉及航空发展,廖凡最操心的事情变成了那个长的像蘑菇一样的东西。

    在太行山有不少科研人员,但是这些科研人员,一个被当成十个用,实在是抽不出合适的人,而且这些人现在从事的领域都是太行山当前必须要发展的,对太行山来说,他们只需要一个重要的人,只要这个重要的人出现就能够带着一堆人不断前行。

    刚刚处理完约翰的事情之后,廖凡决定要找一个人,这个人在镁国,已经是一个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只有他回国,才能够造出一个真正的蘑菇。

    “给小满和隆丘发一封电报,告诉他们我要找一个人,他姓钱,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然后劝说他回国!”

    而且廖凡还打算从德国接收科学家,当然廖凡不会让德国这些科学家管理着重要的部门,有些核心技术必然是由中国人带领并主导,只有这样廖凡才相信核心技术掌控在自己国家手中。

    然而事情的发展从来就不会那么容易,国际局势虽然说是风起云涌,但是距离国际局势的突变肯定不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所以需要等待一个重要的机会。

    以太行山的能力肯定是无法全面包围在东北的日军关东军,但是以他们现在的状态已经不受制于日军,甚至在苏联的部队都有了一条来自中国的生命通道。

    随着东北的局势越来越好,马万忠的部队也在一天天的壮大,至少他这个司令不再是一个团的司令,部队人数渐渐的增长,虽然装备大多数是缴获小鬼子的,也是太行山所属部队中装备最差的,不过随着作战次数的增多,士兵的作战素养也得到了提升,不再是清一色的新兵。

    “给凡哥发个电报,让他支援我们点军官,哪怕是刚从军校毕业的,没有作战经验的军官也行!到我们这儿来慢慢再培养!”

    随着部队人员越来越多,对军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在马万忠在东北的局势渐渐打开,缺少军官,他只能跟太行山要。

    “凡哥能给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