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导致银行经理按了警报器后,无人关注,给劫匪创造了十分良好的做案条件。
现在日本将抓到的刺客,不仅审问他的刺杀动机,还寻问那些抢劫银行的人,是不是他们的同伙?
这让被抓的韩国人感到很纳闷,他们刺杀日本将领,与抢劫银行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日本人不相信啊。如果没有关系怎么发生的时间如此之巧合呢?
但是韩国刺客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日本人审问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用。
。。。
而这时的闻昊早就开车冲出了租界区,来到华界的南市区。
而戴笠紧张的在南市的一个小巷子里的一个荼楼上,而戴笠坐在荼楼上刚好能看见不远处一个四合院里,这个四合院还是杜月笙送给他,做为戴笠在上海的一个联络点。
也是闻昊与他约好的会合点。
不会戴笠生性谨慎并没有在四合院中等待,而是在不远处的荼楼上,居高临下的观察着下方的一切。
戴笠也是因为刚刚担任特务处处长了,急需一大笔资金,来发展特务处。
虽然有******的政府拨款,但是现在国民政府资金有限,并不能让戴笠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所以在闻昊的鼓动之下,一时头脑发热,竟然同意了闻昊的想法。
还将他的几个江山县老乡安排到闻昊那边,一起去抢银行。
这时的戴笠却有些后悔了,要知道刚上任的特务处处长,竟然安排手下人去抢银行,这事情一暴露。
这可会变成国民政府的最大笑话了,他这个特务处长就做不了了。
所以这时的戴笠是心急如焚,在这里等待着闻昊他们的消息。
结果等了半天,没等到闻昊的消息,结果等到了虹口公园的祝捷大会上,发生了刺杀案。
戴笠一听吃了一大惊,怎么回事,原来戴笠想的是,闻昊是想趁日本人搞祝捷大会时,注意力在虹口公园时,进行抢劫机会很大。
但是现在虹口公园发生了刺杀案,现在日本人肯定乱成一团了,这样子他们抢劫成功率会更大吧。
正在戴笠等的很着急之时,在巷子外响起汽车呼啸而来的声音。
戴笠看见三辆汽车从巷子子外急驰而来,其中二辆他是认识的,是戴笠为闻昊准备的。
但是后面还跟了一辆面包车,这让戴笠看了心存疑问同,后面的车是从那来了,里面会不会是埋伏呢?
这时三辆车子停在四合院的门前,闻昊与周玉英他们跳下车来,面上都带着兴奋之色。
戴笠看到姜铁山与他的同乡也从车上下来了,面上象打了兴奋剂一样,一个个兴高彩烈的样子。
戴笠虽然有些疑心,但是看到他们的表情,心想看样子是成功了,而且姜铁山这人他是了解的,喜怒哀乐都喜欢表现在面上,不是那种会演戏的人。
而且其他人也是同样的表情,这时他心上的一块石头从心上放了下来。
戴笠在荼楼上向后观察了下,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他这才从荼楼上下来,从四合院的侧门进入院中。
在四合院的客厅中,等闻昊他们进来。
这就是戴笠高明之处,当闻昊他们从外面进来时,戴笠已在客厅中等着闻昊他们。
闻昊带着他们进门后,就看见戴笠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平心静气的喝着荼。
不过闻昊发现戴笠有一些气喘的样子,只不过在极力克制着,明显是刚刚从外面进来的。
不过其他人还在兴奋期,并没有发现戴笠的异样。
“戴处长,我们回来了,而且行动也成功了。”闻昊知道戴笠现在也是春风得意,如愿已偿的当上了力行社的特务处处长之职。
不过对外叫蓝衣社,不管叫什么,他已是******的心腹了。
闻昊对戴笠的拉笼,一口就同意了,也是看中戴笠现在还没有成势力,也是一只很有潜力的投资品种。
虽然他是一个愚忠之人,只忠于******的人,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特工组织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能量。
连美,英,法,苏等国都要与他建立合作所,想将戴笠的情报系统精华学习过去。
如果不是戴笠死的早,恐怕国民党的天下不是那么好得的吧,至少不会那么快的。
这时姜铁山在后面看到戴笠,他与戴笠是老乡,比较熟悉,也忍不住的对戴笠说“这次我们可发财了,小日本的银行里还真有钱,光黄金就好多,要不是弄一辆大车子,就怕那些黄金就运不回来了”
戴笠一听心想看样子是发了大财了,这样子他手中有钱,就可以招兵卖马了,看样子将闻昊收入他的手下,是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这家伙不知道是不是太爱财了,动不动就抢劫,虽然是抢日本人的,总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吧。
“对了戴处长,这些黄金是不是要搬下来,还是。。。。”闻昊觉星就将车子放在门口有些不安全,毕竟有许多人看见过这三辆车子。
戴笠一听也是而且也知道他们抢的财产数目太大了,放在上海是有些不安全。毕竟这里鱼龙混杂。
第175章 浙江警校()
闻昊连夜与戴笠赶到千年古都南京城。
戴笠在南京的鸡鹅巷53号办了个特训班,不过现在戴笠有一处新的特训处。
是张学良送他的洪公祠1号,而鸡鹅巷成为他在南京的住所了。
他们开车直接到了鸡鹅巷的戴笠办公与居住的地方。
当戴笠看到从车上搬下来的大量黄金时,他没有想到这次抢劫这么大收获。
戴笠的活动经费主要是由******从特别费用中支付,因为数额大,******怕遭物议,毕竟有所顾忌,不能满足戴的需求。戴的许多设想和抱负亦因囿于经费而不能实现
闻昊心想黄金送到了,他忙不想回上海去。
可是经不住戴笠的一再挽留,闻昊就决定在南京呆几天,反正南京做为中国的六朝古都。
而且也有不少风景名胜之地,也可以顺便去游玩一下。
可是戴笠让闻昊去洪公祠的特训班上,去参观学习一下。
这时的洪公祠特训班第一期已开班,第一期只有30名学员,还有3人退学了。
闻昊心想参加特训班竟然敢有人退学,其实当时的特训班很人性化退学也是正常事。
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期学生出了两个响当当的人物。
第一个自然是陈恭澍,军校五期,军统著名杀手。当过北平站站长、天津站站长、上海区区长;刺杀过汪精卫、刺杀过张敬尧、刺杀过王克敏;从1932年参加工作,始终站在行动工作的第一线,‘甜活儿‘全归他了,也绝了。唯一令人惋惜的是有一个短暂的时间落水当了汉奸,虽说没有出卖组织,而且后来又接上了关系,毕竟于大节有亏。
另一个叫刘乙光,军校四期。此人一生只干了一件事……看守张学良,从大陆跟到台湾,陪伴了张学良一辈子,俩人不仅培养了极好的私交,刘乙光自己也成了少将。当看守居然能干成少将,也算是一段佳话。
闻昊还是在这里学习的几天,他的知识太前卫,有的东西在这里也用不到,反而在这里能够学习一点实用的东西。
而戴笠不满足于现在的规模,毕竟洪公祠能招收的学员太少,他看中了浙江警校,而******也想插手浙江警校。
正好******让人查查朱家骅有没有利用浙江警校发展自已的党羽。
戴笠知道这是蒋介向浙江警校开刀了,而戴笠也是看中了浙江警校师资与配套设施。
而且******派他为浙江警校的政治特派员,让他有力量对抗朱家骅的势力。
当时,浙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浙江省政府,受CC派大头目朱家骅控制,其目的主要是为CC系培养警界学生,逐步把CC势力带入警界。这当然是CC系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如意算盘。然而,蒋控制手下的一个办法,就是历来不让底下的任何一个派系过分膨胀,以至失控。他给CC系圈定的势力范围是主党政,给孔祥熙、宋子文圈定的地盘是主财政,给黄埔系划定的领域是主军宪。三派力量大体均衡,相互制时,而大权则集于蒋一人之手。警察系统归于哪一派,虽没有明确划分,然而历来军警宪一体,似乎由黄埔系控制更为合适。因此,蒋任命戴笠为浙警校政治特派员,其意在CC派的地盘内安插1个钉子,对CC系在警界的活动进行监视,然后徐图对策。
对戴笠来说,当时发展组织扩大实力以形成自己的“黄埔军校”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教育训练机构,用来培训大批专业特工人才。现在得到浙警校政治特派员这个意外的任命,不啻是天赐良机。于是,他耍起了常人不及的本领——借题发挥,巧取豪夺,仗着“钦命”浙警校政治特派员这个金字招牌,做起了文章。第一步,对浙警校各方面的工作施加影响。本来,特派员仅是个兼职,但戴笠完全不当兼职干,而是分出相当一部分主要精力去抓。
而这次戴笠去插手浙江警校,特意让闻昊一同前去,正好闻昊是高中生。
戴笠安排他去浙江警校去上学,同时配合他进行对浙江警校的掌控。
闻昊一听是浙江警校,他知道如果说黄浦军校是国民党的摇篮,那么浙江警校就是军统的摇篮。
浙江警校为军统陪养出来大量的优秀特工,这也是戴笠重视陪养人材的结果,所以才有后来闻名于世的军统组织。
戴笠一生中并没有进过任何特工学校。他早期所有的特工理论和经验,主要来自于他的实践以及留俄学生翻译出版的苏联“格伯乌”、“契卡”组织的几本小书。他积多年亲身搞特工的经验,认为唯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最为严密,也最有力量。因此,在早期创建特务处的过程中,他反复强调要“以组织对组织”,仿效苏联政治保卫局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一套办法建立特工体制,与中共进行斗争,打击反蒋势力等等。
随着特务处的创建和发展,戴笠逐渐感到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特务组织的一套办法更适应他的需要。于是,他又把眼光转向德、意特务组织的经验和办法。
所以戴笠的特工组织具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的严密性,与德意法西斯的经验与方法,兼二家之长。
所以在当时他们军统特工组织能成为中国要强大的特工组织的原因。
这个组织的唯一缺点就是在戴笠一人身上,因为这个组织的核心就是戴笠他一死,这个组织就无法正常运转了。
所以戴笠一死,******深感遗憾,而******才会感慨的说,戴笠死了,中国革命可以少奋斗十年的话。
所以戴笠一但掌控了浙江警校,加上庞大的资金的支持,一个未来庞大的特工组织,也许会提问世。
闻昊都不知他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闻昊决定去浙江警校上学,不过现在他要回去对赵静香说一下,然后让戴笠给他一份录取通知书就行。
这样子他就可以名正言的进入********的摇篮了。
第176章 重回上海()
闻昊一人赶回上海,而将郝大海与张松柏留下南京。
让他们参加洪公祠的特训班,虽然那个特训班是第一期,本没有什么教学了经验,但是对于郝大海他们这些菜鸟来讲,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闻昊赶回家里,自然少不了赵静香的一顿埋怨,不过现在的闻昊已经习已为常了,听着赵静香的埋怨,吃着赵静香帮的可口的饭菜。
闻昊觉得这种生活还真舒服。
可是赵静香看到闻昊遐意的表情,就不高兴了,你跑出去几天玩的开心了,难道不知我为你担心了好几天。
毕竟闻昊一直在上海没有远离过她,而这次一去就是好几天,虽然知道闻昊也长大了,应该放心了。
可是赵静香就是不习惯好几天见不到闻昊的感觉。
等赵静香发完牢骚后,闻昊才对她讲,他要上浙江警官学校去的事。
赵静香一听闻昊要离开上海去浙江去上学,她就有些不放心,毕竟要离开她的身边了。
闻昊也知道赵静香从小与他一起长大,所以肯定会不同意的。
但是中国必然会走上抗日战争的路上,一个人的力量在抗战中是微不足道的。
只有国家与国家的抗争,组织与组织的对抗,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闻昊虽然也想加入共产党,可是他现在也找不到门路,现在有机会能加入戴笠的手下,也是一次机会。
毕竟戴笠也为抗日战争立过汗马功劳,虽然有一些愚忠的思想,但是他不失是个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