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召,自然全部前来,待看到蚩尤手持吴刀,泪流满面的向祖巫殿方向拜倒。八十一名巫人哪里还不知道是何事发生,只个个失声痛哭,跟着蚩尤一起下拜。
千多年的压抑,此刻才能够尽情释放
既然明了自己身份,蚩尤自然要肩负起让巫族重新在洪荒大兴的使命,八十一名巫人等这一日已经等了一千多年,自然唯蚩尤之命是从,只个个回去操练族人,几年下来,九黎族本就是战力强悍经此锻炼,几乎人人都能搏虎裂豹。
蚩尤又根据十二祖巫的十二都天盘古大阵,将八十一名巫人长老联合起来,一起练成了十二都天神煞大阵,自己亲自手握虎魄刀主持阵眼。虎魄刀即是那吴刀,如今在蚩尤手中,经过蚩尤祭炼,将神兽白虎封印于内,更添凶气。十二都天神煞大阵虽不如十二都天盘古大阵那般毁天灭地,但也是威力巨大,杀气冲天,配合起虎魄刀施展开来,怕是一般准圣级别者也只有逃命的份。
有了这些准备,蚩尤雄心万丈,九黎部落在他的带领之下也走上了扩张的道路。不过蚩尤没有妄动,他在等待轩辕犯错,毕竟轩辕是人族共主,无故而伐之会不得人心。而轩辕自从从神农手上接受人皇之位后也开始对人族施政??????
而在后土殿中,陈凡身前的后土幽幽的问道:“这样做,你确定能了却巫妖两族的因果???”
第七十一章 得风后 力牧()
公孙轩辕自从登上人皇之位后,怀着一腔雄心壮志要将人族带领好,可事实却并没有他想象地那么简单。以前他是有熊族的族长,管理一个部族仅凭他自己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可如今他管理的是整个人族部族,此时的人族人数何其多!人口遍布洪荒,每日都有许多的事务要他来处理,渐渐地就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而冥河看在眼里也毫无办法,他毕竟只是个修道之人,若是畅论大道还可派上用场,但是让他来帮轩辕治理国家却是难为他了。而且此时的轩辕并不知道自己就是以前妖族妖帝帝俊所轮回转世的。
轩辕整日为此烦恼不已,一夜,轩辕忽梦:一场罕见的大风,把大地上的尘垢刮得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清白的世界;又梦有人执千钧之弩,躯羊万群。轩辕惊醒过来,细细地想着适才梦中的情景,半响兴奋地自语道:“却是原来如此,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边。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躯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此定是天怜我之烦恼,故降下梦景告之!”
翌日,轩辕乃召开大会,向群臣说道:“昨夜吾有所梦,乃是上天欲赐吾辅佐大臣,一名风后,一名力牧,尔等可去细心寻来,此乃我人族大事,诸公不得怠慢了!”群臣闻言皆道:“定不负共主所望!”
轩辕日日寝食难安,焦急地等待着手下人的消息,三月后终于等到了消息,言在海隅之地,有一名为风后者自耕于田,乃是风氏部族伏羲圣皇的后裔。
轩辕大喜,忙令人准备好车驾,前往寻找风后。三日之后,轩辕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海隅之地,行过一片田地之时,忽闻到从田地里传来一阵歌声:
上天圆圆,下地方方。
生逢斯世,得遇明王。
轩辕大奇,命人驾车过去一看,只见田地里正有一耕夫在耕作,那耕夫远远便瞧见了他们,只是对他们毫不理睬,擦了把汗后,又低头继续耕作。
轩辕细观那人,只见其人堂堂仪表,面貌正气,乃是有大智慧之人,暗思:虽是耕夫,但是其人伟岸,不可小觑!
于是令随从去问那耕夫乃是何方人氏,未几,随从回来答道:“那人言:‘君臣别途,各安其事,何劳问焉’”
轩辕闻言喜道:“此乃贤者。非耕夫也!”遂下了御辇。向那耕夫走去。耕夫远远望见轩辕走来。忙弃了手中地锄头。跪倒于地口称万岁。轩辕将他扶起来。问道:“贤士何隐于此。不出代天行道?请问贤士高姓大名?”
耕夫答道:“臣姓风名后。才疏学浅。不堪世用。惟躬耕而已。
轩辕闻言大喜。暗道:皇天不负有心人!乃道:“吾观贤士乃是有大才之人。如今我人族正需贤士如此之人匡扶社稷。还请出山助我!”
风后闻言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道:“既是如此。敢不从命!”
轩辕大喜。拉着风后上了御辇。同乘而回。经过一片大泽之时。只见一樵夫在山林中左顾右盼。轩辕观察了许久。见那樵夫威风凛凛。志气昂昂。铺面而来地威武气息令人肃然。轩辕命人停下御辇。下车走到樵夫面前。问道:“贤士。何人在此闲游。不出辅国安民?”
樵夫忙跪伏拜道:“臣驾钝之材。不足用世。故避于此。”
轩辕问道:“不知贤士高姓大名?”
樵夫答道:“臣乃力牧是也!”
轩辕大喜道:“尔可愿随我还朝,辅弼江山社稷?”
力牧爽快地答道:“愿为驱使!”
轩辕哈哈大笑道:“今日天佑于我,竟让吾寻到两位贤士,可见天佑我人族!”言罢拉着力牧上了御辇,对着左右的两人道:“卿等乃是吾之左膀右臂尔,吾得卿实乃幸甚哉!”
风后躬身道:“共主之言让臣等汗颜!臣等何德何能,竟得共主如斯赞誉?”
轩辕摇头道:“卿等毋须如此自谦!吾知尔等并非池中之物,有大才,吾受人族圣剑,曾言要以此荡涤乾坤,奈何有心无力,日后有卿等相助,吾当可无忧矣!”
两人闻言同时起身躬身道:“臣等定当尽己所能,辅助共主治理好人族!”
轩辕哈哈大笑,笑声响彻云霄,惊散了天空的飞鸟和白云!
回到陈都后,轩辕召开人族大会,当众任命风后为相,力牧为将。从此轩辕文有风后辅佐,武有力牧帮他训练军队,后又有大鸿、常先之人辅弼治理天下,如此轩辕将人族治理得井井有条。而后轩辕又因自己生而有土德之身,故此称自己为黄帝,以示尊贵之意!
可是,人族在轩辕的领导之下只不过是沿着惯性继续向前滚动罢了。轩辕有大能,却无伏羲神农般治世之大才,其手下虽说能人辈出,但也是资质有限,只能够墨守成规,萧规曹随。如此,轩辕当政期间人族虽说发展很快,但又如何比得上伏羲神农在位之时的鼎盛气象,甚至说起来轩辕能够如此顺利只是沾上了神农的光而已。
这轩辕也是一个不甘落后于他人的人,在他之前的两位人皇对人族都有大贡献,深得民意,所以性格好强的轩辕一心想超过伏羲与神农这两位人皇,成就一番伟业。为此,轩辕整日苦思如何能够做出一番更大的事业。
而冥河却是知道,这帝俊所转世为人族,乃是要化解巫妖两族的因果,而这一人皇,却是以战为先,所以让轩辕每日勤奋修道,且还要每日练兵。
而正处于烦恼的轩辕听了冥河的话之后精神一振,一瞬间就找到了目标一样。不错,轩辕是没有前两位人皇的治世之才,但他有领兵打战之能,有熊部落在他的带领之下能够迅速扩张便证明了轩辕在这方面的天赋。再加冥河的鼓动,轩辕便下令人族各个部落强兵练武,逐渐合并起来,如有不从他则以强硬的手段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命令,反抗者则是率军讨伐。
人族各个部落虽然对轩辕这番举动十分不满,有些甚至认为轩辕无道,但碍于名义上轩辕是人族共主,占据大义而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也有一些部落不仅十分反对轩辕的这一作法,还采取了行动。其中以大巫蚩尤所转生的九黎部落为主。大巫蚩尤在恢复前世记忆后,一直都对人皇之位野心勃勃,神农氏在位时,威望甚高,人族安居乐业,没有一丝机会来染指这人皇之位。轩辕继位后前期行事规矩,人心思附,但现在突然间变得刚烈起来,这就给了蚩尤一个十分好的机会,他打着自由自主的旗号招兵买马,疯狂地扩充自己的势力,想与轩辕争这人皇之位。
不过,在蚩尤还没有发动叛乱之前,有一个部落就行动了起来,那就是神农的姜氏部落。
上文提到人族在神农时期便开始有了一丝阶级尊贵之分,神农将人皇之位传于外人早已引起姜氏部落的一丝不满。在族人的心中,神农之子榆罔是一个比轩辕更加适合担任共主的人选。榆罔从小习文练武,曾协助神农多次打败叛军,骁勇善战,再加之是自己部落中人,故极得人心。而且其身为人族神农之子,在人族之中的名气声望一点都不下于轩辕,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众望所归的人被神农给排除掉了。
话当年神农传位之时也曾仔细考察过榆罔轩辕两人,发现他们不相上下,同样有济世安邦之能,只是神农在听闻轩辕背后有一位圣人师傅,还有好几位圣人师叔支持以后,天平终因这个砝码将平衡压向了轩辕的一边。最后,神农传人皇之位于轩辕,而榆罔接任了姜氏部落的族长之位。
第七十二章 炎黄由来()
榆罔自担任族长位置以后,因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与轩辕争锋相对的给自己加上‘炎帝’之称。一直以来榆罔对于输给轩辕之事耿耿于怀,但还是循规蹈矩。只是这次轩辕突然之间强行下令将人族各大部落合并起来,这严重的触犯到了许多部落的利益。
遥想伏羲神农在位期间人皇的命令实际上只能在本族之内行使,对于外族从未带有过强迫性,各部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制,如此温顺的手法才令人族各个部落臣服。如今轩辕一来就这么急躁,直接将个人的意愿强制的执行部落的部落身上,想想那些既得利益的人又如何肯罢休呢?于是,许多人族激烈反对,像姜氏部落这样数一数二的部落则是直接由炎帝榆罔起兵作乱,一鼓作气的直接打到了蒲田之地―有熊部落的外围。
对于轩辕来说,这榆罔乃是神农的亲生儿子,他起兵作乱影响自是难以想象。
就说这次,本来人族许多部落对轩辕的施政有所不满,见人皇遭到攻击,竟袖手旁观,不理不睬,而且还有不少部落暗中支援敌方。再有轩辕此次溃退如此迅速,竟直接被打到老家,造成轩辕在人族之中声望大跌。
轩辕黄帝急令力牧集结士兵一路向蒲田之外奔去,沿途收集残兵。大军急行了三日三夜,终于在拂晓时分来到了蒲田之外,筑起了营帐,刚刚安定了下来,就有探马来报,言炎帝的部队也正好在这时来到,已在十里外安营扎寨。
黄帝升起了大帐,扫了一眼众臣子,道:“诸位,如今榆罔大军已到,吾等如之奈何?”
下方有臣子奏道:“陛下,臣闻帝师冥河乃是圣人,圣人言出法随,何不请冥河圣人施法破了榆罔的大军,则我军当可不费一兵一足便可大胜榆罔矣!”
黄帝轩辕闻言望着冥河道:“师尊以为如何?”
冥河摇摇头。十分不愿的说道:“尔等当知贫道乃是圣人,圣人乃禀至公之理,岂可残杀凡人?否则因果业力纠缠,贫道一世修为俱要化为画饼了!”
轩辕闻言只得说道:“既如此还是靠吾等了!如今敌我双方皆在此地交汇,两军交战勇者胜,榆罔无道,妄起刀兵,祸及百姓,我等以有道伐无道乃是民意所向,定能战胜榆罔!”
众臣子闻言同时站起身恭声道:“愿为陛下诛逆叛贼,还我河山!”
翌日,旌旗招展,擂鼓齐鸣,双方将士各持兵刃,肃立于蒲田之外,一股肃杀之气弥漫着整个战场,百里之内无有禽兽。
众人将黄帝簇拥在中军中,黄帝右手高举过头,鼓声暂歇,霎时宁静了下来。炎帝那边见黄帝这边息了鼓声,也发出了命令,息了鼓声,双方一时沉默了下来,似在酝酿着更为强大的风暴!
黄帝运转法力,高声喝道:“榆罔,尔为何作反!”
只见那边传来一声粗犷的声音,道:“哼!公孙轩辕,你有何德何能,竟能当得起人族共主之位?想我榆罔日夜随父皇操劳国事,劳苦功高,可到头来却让你这黄毛小儿窃据了共主之位。如今你胡作非为,竟然妄想整合所有人族部落,致使许多部落人心思动。而后又不知悔改,竟大肆杀伐。你如此无道,今日便是你之死期。”
轩辕听到榆罔当着众人的面数落自己,气愤难耐,脸色一暗,冷哼一声便厉声道:“榆罔,人族一统乃是天意,罔尔身为神农圣皇之子,竟置我人族千秋大业于不顾,以下犯上,擅起干戈,尔有何面目面对如今身在火云宫中看着我等地神农圣皇?”
三十三天之上。火云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