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诊所去穿越-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杏傺�

    枣儿娘双腿露在外面,十分的不自在,虽然她听说过卫神医诊病的法子和其他大夫不一样,但真的让自己在一个年轻男子面前露出这双毫无美感,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腿,还是让她十分的别扭。

    她的腿略动了动,似乎是想藏起来,卫昭赶紧道:“婶子,我是医者,在我眼里只有病人,没有男女,也没有美丑,你不必觉得不自在,只管如实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了。”

    枣儿娘这才不动了,双手紧紧抓着被子道:“是两日前的中午,我洗完衣服准备去晒,端着盆,没有看到地上有个石头,被绊了一下,刚好是在台阶边上,就摔在了台阶上。”

    卫昭伸手轻轻按在枣儿娘的腿上,他刚一碰,枣儿娘就疼的一哆嗦。

    “你忍一忍,我要摸一摸,看看骨头有没有断。”他将手又轻轻放在红肿的周围,对枣儿娘道。

    枣儿伸手握住她娘的一只手,牙齿咬着嘴唇,看起来像是比她娘还要疼,眼睛里已经虚了一汪泪,随时都能溢出来。

    枣儿娘一手抓着枣儿,一手攥着身下的被子,疼的直打颤。

    卫昭在红肿处按一下,就是一个深坑,皮肤已经透明的感觉。

    枣儿娘的腿因为本能时不时抽搐一下,口中一直倒吸凉气,不过没有叫出声,也没有乱动。

    卫昭已经有些不忍心了,他可以想象有多疼,以前遇到这种病人,都是直接上机器检查,病人没有这么痛苦,可是现在,他只能凭着触觉,凭着感觉和经验去判断,这种情况还不能用止痛药,否则就会影响判断。

    疼痛本身就是一种判断病症的方式。

    最后他深吸一口气,狠了狠心又伸手过去摸了起来。

    骨头感觉平滑,不像是断掉了,而且他摸到胫骨时,枣儿娘的吸气声明显强烈一些,再加上她现在虽然腿不能动,但是脚趾还可以控制移动,卫昭判断应该是胫骨骨裂。

    他松了一口气,骨裂总好过骨折,如果骨折了,少不了要手术治疗,得打上钢板,还得二次手术取钢板,整个疗程漫长而且痛苦。

    现在只是骨裂,上夹板固定,保守治疗也是可以的。

第四十二章 户籍() 
“情况比我想的好一点,应该是骨裂,骨头没有断。”卫昭接过枣儿递过来的帕子擦擦手,对枣儿娘道。

    “骨裂?是骨头裂开了吗?”枣儿问。

    “对,应该是这样,骨裂就是因为骨头受到撞击,出现了裂纹,就像瓷器,不小心磕到就会有裂缝。骨头也是这样,出现了裂纹,就会像现在这样,疼痛,肿胀。”卫昭解释道。

    他这个瓷器的比喻很好理解,枣儿母女一下子就知道了骨裂的意思,枣儿娘赶紧道:“那这骨裂能治好吗?以后会不会瘸了,多久才能不疼了,能上工?”

    她上工才能有月钱,虽然少,但是对她来说,工钱十分重要,以后等枣儿大一点,哪怕配府里的小厮,她这个做娘的,也要给孩子准备点嫁妆。

    如果她瘸了,或者不能做工了,那就只能等着被赶出去了,到时候只怕她们母女要么分开,难再见面,要么一起被赶出去,流落街头。

    府里虽然过的清苦,但至少有瓦避雨,有衣暖身,饭菜也能吃得饱,如果被赶出去,那她们就没有容身之地了,太可怕了。

    卫昭道:“能好,只要你配合治疗,就不会瘸了,不过可能需要养最少一个月。”

    “一个月?”枣儿娘有点失望,一个月不上工,府里的事情没人做,刘管家一定会安排别人做,这样她就没用了,府里也不养闲人,只能等着被赶出去了。

    卫昭想想也明白了她的顾虑道:“你不要想那么多,只管好好养着,这腿要是不养好,以后更麻烦。至于上工,我跟刘管家说一声,他应该会卖我一个面子的。”

    枣儿娘还是很忧愁,不过她再忧愁,这腿也得治。

    骨裂,只要在腿上上个夹板,好好养上一个月,一般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但是如果不好好养伤发生了二次骨伤,就更危险了。

    卫昭打发枣儿去将刘管家找来,一呢,他要给枣儿娘做副夹板,木材之类的东西还得找他要,二呢顺便和他说说枣儿娘的情况。

    人既然他已经接手了,他还是希望她能痊愈,不要有什么后遗症。

    刘管家听说卫昭找他,放下手里的活计就匆匆来了,到了小院子才知道卫昭是来给他们家的下人治伤。

    “哎呀,那日我说了去请大夫,结果碰巧府里出了点儿事,就把这事忘了,该死该死,还劳烦卫神医亲自过来给她看诊…”刘管家一见卫昭就赶紧解释,生怕卫昭觉得他们府里不在意下人的性命。

    卫昭也知道这时候的下人就是主人家的牛马,没什么人权,所以他也不会去指责别人这么做对或不对,毕竟这是整个社会的现象,不是个例,他无力改变。

    知道卫昭是要一些木板,棉花,棉布之类,刘管家松了一口气,老爷夫人都千叮万嘱要对卫神医恭敬有加,不可有半分失礼,所以他生怕卫昭生气了。

    很快就有下人送来了木板棉花之类的东西,卫昭干脆就指使送东西的下人帮他削木板。

    木板削成流线型,再裹上棉花,棉布,固定住小腿,就上好了夹板。

    他留下了一些消炎止痛,还有活血化瘀的药,说了用法,又千万嘱咐了枣儿娘不要乱动,不要心急去上工,这才出了下人的院子。

    等他走了,枣儿娘躺在床上,枣儿在一旁伺候她吃药,手里的小药片,让她觉得格外的踏实。

    枣儿娘看看身边这两年越长越标致的女儿,叹息一声,抚了抚她的发。

    卫昭给枣儿娘看诊的消息,很快就像风一样吹遍了整个府衙,一些原本有些小病痛,但却不敢找卫昭看得人纷纷找上门,想请卫昭看看。

    刘管家见此,专门跑来跟卫昭道歉,表示是他没有约束好下人。

    卫昭却表示无妨,梁纬之一日日好转了,他也没什么事儿做,无聊的很,能有人来找他看病,他倒是挺开心的。

    而且,等梁纬之痊愈了,他回去的时候,这些下人的诊费,想必梁知府也不会少了他的。

    既有事儿做,又有钱赚,他当然没意见了。

    这些下人的毛病,大都是些陈年积累的病症,比如腿疼,腰疼,冬天的冻伤现在发痒,还有久咳之类的,卫昭给了他们膏药,药酒之类的对症药,顺便讲一些简单的养生之法,比如热水泡脚啊,合理的保暖啊之类的办法。

    其实这种病症中医应该会更好一点,慢慢调理,一般都会比西药有效果。

    只是这些下人既没钱请大夫,又没钱买药调理,卫昭目前只能这么办了。

    转眼又是五日,卫昭待在府衙里没有出去过,所以他还不知道,外面关于他还有他那耸人听闻“开膛破肚”的手术,已经在整个医界传的沸沸扬扬,不少人的眼睛都盯着知府衙门,看到有人出来,就想办法打听消息。

    不少人都等着卫昭出来,亲口听他说一说,关于小公子的病症他是怎么治疗的,府衙后门整日都有一些小学徒之类的人盯着,只等着卫昭出去。

    府里的卫昭也没闲着,他已经利用这些日子,和天河随风几个衙役搞好了关系,已经互相称兄道弟了。

    虽然想从梁知府那里打听韩家的事儿不太容易,但是天河和随风可以说是梁知府的心腹,一些事情他们也是参与了的,卫昭想试试能不能从他们这里找到突破口,打听一点蛛丝马迹。

    “卫昭,你是哪里人?”天河最近和他混熟了,对卫昭的事十分的感兴趣。

    他知道卫昭不是真正的安平村人,所以就想问一问。

    说到哪里人,卫昭忽然想起来,真的韩慕柳已经是一个“死人”了,那他的户籍信息,自己是不能用了。

    这时代的户籍管理并不是十分的严格,至少进出城不需要路引,但是如果买屋置地娶媳妇儿,还是需要有一个户籍的。

    作为一个黑户,卫昭瞬间想到了自己是不是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把户籍重新落实一下,把卫昭和韩慕柳彻底的分离,成为一个新的人,这样以后即使有人因为相貌对他的身份有什么猜想,或许看到户籍信息,会以为只是“人有相似”,毕竟他和韩慕柳,除了相貌,再没有一处相同的了,很难让人联想到一处。

第四十三章 锅从天上来() 
“我不知道我的家乡在哪里,不过我猜测我应该是锣巷府的人。”卫昭想了想道。

    天河一愣,猜测?

    “自我记事儿起,我就跟着我师父,他是个道士,游历天下,居无定所,直到前两年他仙逝之前,才对我说,他是从榆平村遇到我的,当时我快要冻死了,他虽会医术,但身边没有带衣物,最后还是村里的一个姓韩的地主老爷,给了他一件棉衣,这才保住了我的性命。师父仙逝后,我就想回来找韩老爷报恩,谁知…”卫昭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颇有点报恩无门的遗憾。

    “榆平村韩老爷?”天河听到这里一愣,这么巧?

    卫昭身后的苏远成似乎明白了卫昭的用意,也靠近了些,看看天河能不能顺着这个话题聊下去,然后透露点什么。

    “对呀,如果当年没有他的一衣之恩,就没有今日的我,只可惜,我回来的时候,他却已经……唉,奈何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亲自上落凤山替他报仇…”卫昭既然已经决定把话题引到韩家的案子上,自然也要搞清楚,落凤寨到底为什么背了黑锅。

    天河怜悯的看了看卫昭,只觉得他这个神医也真是惨,自小无亲无故,有了师父,却又早早的走了,来报恩,恩人也死了,还真是……

    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卫昭见天河只是怜悯的看着他,并不顺着他的话题往下说,干脆又一脸疑惑道:“我听说落凤寨的山贼向来劫富不劫贫,劫恶不劫善,怎么这次偏偏如此狠毒,韩老爷这样的善人,他们劫财也就罢了,还灭了满门,到底什么仇怨啊?”

    “没有什么仇怨…”天河脱口而出,而后又像是想起什么,赶紧住了口,改口道:“这就要问落凤寨了,只是那落凤寨地势险要,山路难寻,大人派了兵去剿匪,也未能找到寨子的位置。”

    “那不知大人还会不会派兵,我想跟着去,若能找到寨子,我定是要亲自问问他们,劫财也就罢了,为何伤我恩人全家性命!”

    天河虽然及时改了口,但卫昭和苏远成已经听清了他前面说的话,互相对视一眼,卫昭又试探道。

    天河被问的一愣,他很清楚落凤寨和韩家的案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大人决定由落凤寨背了这个黑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落凤寨是离韩家最近的山匪,能做出灭门的事,若非江洋大盗就是山匪流寇,推到山贼身上,可信度高一点。

    第二是落凤寨地势险要,山深林密,案子推到他们头上,官府只要派兵剿匪,在山外做做样子,并不真的去攻打,最后只说剿匪失败,这样对百姓有了交代,也不会过分得罪落凤寨,引起他们的反扑。

    最后一个就是,官匪两立,这黑锅推到山贼头上,凉他们也不敢来喊冤,这样这案子就结了。

    他也对上面的人有了交代。

    他们是真没想到,这韩老爷还是卫神医的救命恩人。

    若是卫神医插手了此事,非要找落凤寨报仇,天河还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儿。

    卫神医现在可是小公子的救命恩人,若是他以这个为条件,让老爷再次出兵剿匪,老爷怎么拒绝?

    一旦再次剿匪,那群山匪怒了,拼死出来讨公道,只怕他们这边也讨不到什么好。

    前几日夜里闯进府里的人,老爷就怀疑是落凤寨的人,那人功夫不错,身手敏捷,好在被值夜的随风及时发现了,打斗中刺伤了对方,被他逃了,否则不知会出什么事儿。

    如果再次出兵剿匪,官匪之间一直维持的“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只怕就要打破了。

    落凤寨立寨几十年,实力已经不可小觑,若他们真和官府斗起来,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儿。

    但这些,他都不能和卫昭说,于是一时之间语塞了,只好把话题转开,接着问卫昭:“我听说你如今在安平村置地盖屋,是否已经落了户籍?”

    他的避而不谈,让卫昭确定了一件事,官府所谓的剿匪,从一开始就是个幌子,所以,落凤寨之所以背锅,根本没有什么阴谋,只是单纯因为他们是山贼,现在这种情况,他们最适合背锅,于是他们悲剧了。

    闭门家中坐,黑锅天上来。

    苏远成也明白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