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诊所去穿越-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各自寒暄几句,卫昭就告辞回了家,收拾行李。

    锣巷府的事情,基本已经安排好了,酒楼有周简,医馆有王老大夫,玻璃厂那边有苏远成,蒸酒这边有刘春生和柱子,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尤其是他不在这几天,王老大夫救治了一个患者,亲自动手缝合了伤口之后,患者没有出现感染,只七天就出院了,他就更加放心了。

    玻璃那边,方老爹已经掌握了吹玻璃的技能,现在玻璃厂出厂的各种玻璃动物,或是器具十分的畅销,还有一个落魄书生,设计了玻璃的灯罩,把这个创意卖给了苏远成赚了一笔钱以后,锣巷府的很多人都开始琢磨玻璃的其他用途,有了好的创意卖给苏远成,再由方老爹实现设想,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药厂那边,他亲自去看了,董堂堂孔铮两人已经将药厂办了起来,开始生产制药了,不光是做青霉素,还有很多成药,例如各种药丸,膏药,止血药粉等都在药厂生产。

    离开之前,卫昭将所有管事的都叫回了卫家,众人聚了一次,就连在书院读书的刘小满也回来了一趟。

    卫昭将锣巷府的一应事情都交给了苏远成。

    他不带苏远成进京,以免有心人做什么猜想,只带着李晚儿还有柱子进京。

    正月末,卫昭一行人踏上了进京之路,一路无比顺利,只在出了锣巷府的一个小县城里,救了一个生了重病的姑娘,这个姑娘病情缓过来以后,只说自己是无家可归的孤儿,祈求跟在卫昭身边伺候,以此报恩,卫昭见她身世可怜,就应了下来,一行人里多了一个姑娘,并没有什么改变,很快在二月中到达了京城。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子() 
    京城太师府里,虽是初春却已经是一派春光,花园里各色花朵争奇斗艳,开得十分热闹,让人错觉已经是夏日,不过来往脚步匆匆的下人生生破坏了这幅静美春景。

    “老爷,凝儿今日还是老样子,并未进食,这可如何是好?”一个年约五旬的妇人,保养得宜的脸上满是焦急,语气里还略有一丝埋怨,她接着道:“老爷,不如进宫求了皇上,请个太医来给凝儿看看吧!”

    这妇人正是柳太师的夫人,一品的诰命夫人傅氏。

    自上次柳太师从锣巷府回来带回了卫昭的消息,柳塘凝因为忽如其来的巨大惊喜,一直颓丧的意志褪去,如同紧绷的弦忽然松弛下来,病了一场。

    本来只是普通的风寒,却来势汹汹,缠绵了一月,如今更是严重,已经粒米不进了,傅氏心中着急,但却没有办法。

    宫里的太医是伺候贵人的,平时大臣们若是有疾,也可以禀明了皇上,请太医诊治,但是这一次柳塘凝病重,柳太师请了京城大小名医,却始终不曾进宫请太医前来,傅氏不明所以,不过她出生大家,信奉“夫为妻纲”,她习惯了听从夫君的话,因此从不曾出言抱怨,现在眼见最疼爱的小女儿病重不起,心中焦急,也顾不得太多,出言相求。

    柳太师端坐在桌前,他心中何尝不急,不过他也有顾虑。

    太子让人出京去请卫昭的事,自然瞒不过他,他心里清楚,卫昭进京定然会入太子府,他作为一个广受赞誉的“神医”,自然不会少和太医院的人来往。

    卫昭和柳塘凝的相貌太过相似,这些年柳塘凝一直称病,养在深闺,不为外人所识,如果这次,他请了太医来给她看诊,那时候卫昭出现在人前,太容易引起猜测。

    自从皇帝登基,对于前大皇子恒王,就讳莫如深,等闲提都无人敢提起,当年恒王经常出入柳家,如果卫昭的相貌引起有心人的猜测,恐怕这么多年苦心隐瞒的事情就要揭露于人前,柳家和卫昭都会陷入被动。

    柳太师心中烦闷,派人再去请大夫过来,自己温声安慰了夫人一通,转身去了书房,叫来了管家。

    “卫昭他们到了何处?”

    管家柳伯是柳太师的心腹,当年柳塘凝生下孩子,就是柳伯安排人带走的,所以对卫昭的事,柳伯十分清楚,听到柳太师这么问,他脸上神情不变,低声道:“已经到了十里坡,今晚就能进京。”

    柳太师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不过很快就隐去了。

    “等他进京了,安排人到他身边去,时刻保护,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暴露行踪。另外,想办法接近他,请他上门来给小姐诊病。”

    柳伯一怔,抬头看着柳太师,这是要让卫昭和小姐相认,会不会太冒险了?!

    柳太师看出他的疑问,却没有出言解释,现在女儿性命垂危,能请卫昭诊治,是最好的选择,再者卫昭已经到了京城,知道真相是早晚的事,宜早不宜晚。

    柳伯不再多言,躬身退出去。

    “这就是京城?这城门真高大!”坐了好几天的马车,卫昭一行人终于在天黑进了城门。

    前些日子卫昭救下的姑娘趴在车窗上,掀了车帘朝外看,惊叹不已。

    “洛姐姐,你快看那边那个酒楼,窗户上用的是玻璃,定然是从咱们家铺子里买来的,没想到玻璃比咱们先进京城!”李晚儿趴在另一边车窗上,也看的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一声赞叹。

    坐在她对面的姑娘正是洛岚,当初卫昭上京,准备带她一起走,回京城认亲,但是太子相召,他带着李晚儿可以说是自己的助手,要是再带别的女眷就不太合适了,毕竟他和洛岚无名无份,经过商议,就有了后面客栈救人,红颜报恩的事,洛岚顺其自然的跟在他身边,扮作侍女,随他进京。

    卫昭听她们说的热闹,也顺着她们的目光看出去,日暮西沉,初春的大街上还有不少的人,车马有序,行人匆匆,确实不是锣巷府可比。

    不过他心里并没有多么欣喜。

    进了京城,他就离仇人更近了,杀父之仇,还有韩老爷一家灭门之仇的仇人,都在京城,仇人位高权重,自己一届白身,该如何在他们眼皮底下生存,又该怎么讨回公道?

    “不知道柳老爷住在京城何处,这次不知道有没有缘分再见到他。”沉浸在自己思绪里的卫昭忽然听李晚儿说道。

    说起柳老爷,他也十分惦记那个慈祥和蔼的老头,当初他走的时候百般叮嘱,让自己若是到京城就给他留个信,可是京城这么大,不知道该往何处送信。

    “有缘总会见到的!”他收起思绪淡淡道。

    几人不外说话,很快马车就到了太子府。

    太子今年二十岁,比卫昭大一岁,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成亲了,娶了承恩公闵家的嫡女为太子妃,成亲以后就出宫开府,住在太子府,而不住东宫。

    卫昭一行人从太子府侧门进去,因为天色已晚,高公公安排他们直接住进了一个小院子,待明日再面见太子,他自己则洗漱一番去去书房寻找太子复命。

    太子此时正在书房看折子,他其实十分不喜欢看奏折,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连放到朝堂上讨论的必要都没有的琐事,比如某某御史上折子说某某重臣的孙子与某某臣子的儿子在青楼为一个妓/女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影响恶劣,有伤风化等等!

    他实在不知道这种事情有什么好上折子说的,年轻人喜好玩乐,为红颜怒发冲冠,这等风雅趣事怎么就有伤风化了,说不定人家动手双方已经不打不相识,成了朋友呢!偏这些御史无事生非,郑重的上折子,洋洋洒洒写好几页,他就不信这位御史大人,屋里没有几个红颜知己,怎么就整天盯着人家的少年风流韵事!

    偏偏皇上还将这种无关紧要的折子让他批阅,看的他每天都头痛不已,还不能表露半点不悦,否则不光皇上失望,只怕他那个好弟弟就迫不及待等着替他“分忧”了。

    听说高喜平回来了,还带回了卫昭,太子手里的朱笔一扔,嚯的站起身,吩咐道:“快让他进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进府() 
    高喜平快步进了书房,见到太子忙跪地磕头,口中道:“参见太子,奴婢不负殿下嘱托,已经将卫神医接回来了!”

    太子让他起身,忙询问这一路的事。

    高喜平出发的时候是腊月,现在已经二月了,这一趟出京,前后三个月,这期间太子不止一次收到高喜平传回的消息,信上将卫昭的所有事情都查的一清二楚,对卫昭的本事,他自然十分清楚,现在可算把他盼来了。

    高喜平又细细的说了这三个月的见闻,太子听后只觉得羡慕不已,他也好想走出京城去外面看看,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

    这一夜,卫昭翻来覆去睡不着,虽然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初入京城,他还是心绪翻涌。

    前程未卜,吉凶难料,他第一次生出了迷茫的情绪。

    后半夜,他干脆闪身进了诊所。

    诊所里还是原来的样子,用掉的药早就补齐了,垃圾桶里干干净净,身处这里给人一种岁月悠然,万物亘古的感觉,很容易让人心情平静。

    卫昭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儿,等心情平复了,准备出去时,眼角余光扫到一个盒子,他脚步一顿。

    这是当初在韩家废墟里找到的盒子,被韩老爷仔细的藏着,他曾猜测这东西可能与他的身世有关,因此被他收进了诊所里,只等以后有能力了,再慢慢查清身世,。

    现在计划有变,他提前进了京,身世的事情就该早日查清,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应对得当。

    他能依仗的是他的医术,这京城偌大,达官显贵数不胜数,大街上随便扔块板砖说不定砸到的就是个贵人,他的父亲已经可以确定了,可是母亲呢,她一定是一位后宅女子,大周虽然对女子并不十分苛刻,寻常女子上街逛街是可以的,但他又怎么能找到她呢?

    所以,他要靠他的医术,行走于达官贵人之家,或许能有一分可能,打听到蛛丝马迹。

    至于太子,他万万不能依靠,甚至要想办法和他保持距离。

    他双手抚摸着盒子,心中思索着,然后打开盒子,拿出那支簪子,仔细打量。

    忽然他眼神一滞,这个簪子……

    他忙放下簪子,转身在东西堆里翻找,这里的东西是这几个月别人送的,还有皇上,知府大人赏赐的,都堆放在一起。

    很快他找到一个盒子,盒子里是一块玉佩。

    他将玉佩和簪子放在一起,越看心里越吃惊。

    这两样东西,很明显出自同一块石料。

    质地细腻润滑的羊脂玉,上面有小半是颜色鲜艳的红玉,同样雕刻的梅花,风格雕工一致,明显是出自一人之手,为一整套饰物。

    他放下东西,坐在柔软的椅子里,一时不知该做什么表情了。

    这块玉佩,是柳老爷给他的,当日他见柳老爷觉得格外亲切,送了他一套玻璃茶具,他回赠了自己这块玉佩,当时他就觉得这玉佩眼熟,一时有没有想出在哪里见过,就不再将此事放在心上,现在豁然开朗!

    难怪他见到柳老爷就心生亲切,不自觉的和他交心,就连玻璃是由沙子为主料烧制的事儿也不曾瞒他,对他莫名信任。

    还有柳老爷对自己的态度也很奇怪,他看自己时,总是很慈爱,说话也很亲近,同样信任自己,还住在自己隔壁,总是上门和他说话来往。

    那时他以为柳老爷只是和自己一样,觉得两个人投缘,现在想来,只怕柳老爷根本就是知道他的身份,专门去找他的。

    不过既然他找上门,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和自己说?

    卫昭想不通,不过他先前打算的,靠着医术,打入富贵人家查探身世的事似乎就不需要再做了。

    他轻笑一声,这算什么呢,想睡就有人递枕头?

    他才刚想怎么查探身世,身世就自己浮出了水面。

    他心里思绪纷纷,柳老爷就是他的外公,那么,当初安排自己跟着韩老爷更名改姓去了锣巷府榆平村,安排洛岚的父亲远远守护,安排杜家兄弟前来投奔他的人,是柳老爷吗?

    柳老爷当初说自己是回乡寻亲的商贾,想来身份非实吧?能做出这么多事,岂是一届商贾可为,必是权势滔天的人才能做到。

    那么,柳老爷是谁,已经呼之欲出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和高喜平打听京城百官的事情,高喜平以为他是想进京以后不至于两眼一抹瞎,也不瞒他,将京城诸多大臣都做了简单的介绍。

    朝中柳姓官员不少,但身居高位的只有一个,当朝太师,柳宣辅。

    一直深藏心底,以为千难万难的事,竟然在进京第一晚就有了答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