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美味的饭菜,那天天让他跑腿都行。
卫昭听完他的话却是无心吃饭了,他已经可以肯定自己就是那个韩老爷的儿子了。
除了他前面发现的那些巧合,现在又发现一点,他和那个孩子的年龄对的上。
刘春生确实是个搞“谍报”的人才,他这一下午打听来的消息,都够卫昭消化一阵了。
等刘春生和刘小满走后,卫昭去给柱子打了针,好在柱子的病情好转,让柱子娘和柱子对打针这件事已经接受了,没有追问什么。
打完针卫昭就回了房间,反锁了门,闪身进了诊所。
躺在休息室舒服的床上,他才开始仔细思考关于韩家的事情。
对于刘春生带回来的消息,卫昭首先可以确定一点,韩老爷有一件事是在说谎,那就是他说他的儿子,也就是原主身体有病,需要静养。
卫昭穿来第二天就对自己的新身体做过测评,可以说是十分的健康,并没有任何的疾病,顶多是缺乏锻炼,不够强壮。
如果原主的身体有问题,那么即使他穿越了,改变了灵魂,身体本来的病症应该不会消失才对。
可现在这种情况,明显就是韩老爷在说谎。
那么他说这个谎,并且以此为理由把宅子修的那么隐蔽,还把自己的儿子藏起来,不让任何外人看到的目的又是什么?
还有黑衣人找人时说的是,找一个看起来不太精明的少年,这应该也是韩老爷放出去的流言吧?中伤自己的儿子,说他智力低下,他有什么目的,又想隐藏什么?
难道韩家被灭门是因为原主?
他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呢?竟然会让这么多人为他丧命!
卫昭甚至怀疑,韩老爷会不会根本不是他爹,否则一个小地主的儿子,有什么本事,值得让人花这么多的心思去藏匿他。
想不通的事儿太多,现在知情的人都死了,只剩一个奶娘的儿子,却不知道他到底知道多少?
卫昭打算自己亲自去一趟榆平村,既然村里人都没见过他,他也就不怕有人会认出他来。
第二天给柱子用过药后,卫昭换了一套普通的棉布衣服,带上药箱,让刘小满给他带路,就往榆平村而去。
榆平村和安平村一样,是靠山的小村子,村前的那条小河正是安平村的那条河的上游,屋子也是集中在一起,看起来杂乱无序。
卫昭两人到村里时,已经是中午了,很多人都从地里回家吃午饭,见到背药箱的年轻人都以为是走街串巷的铃医,没病的人都不当回事儿,有病的人又不太信任这样一个看起来年纪轻轻,像是还没出师的小大夫的医术,所以卫昭二人进村转了很久,却没一个人搭理他们。
卫昭本来是想借着给人看病的机会,打听一些事儿,现在看来,他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确实不太容易获得患者的信任。
安平村的人信任他,那是因为他一出场就露了一手,镇住了他们,让他们忽视了他的年纪。
既然利用医术探听消息的计划“破产”了,卫昭就打算去韩家的废墟看看,或许能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第十六章 海姆立克急救法()
正在卫昭和刘小满转身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叫声:“大夫!大夫!…”
卫昭和刘小满对视一眼,嘿嘿一乐,来了!
送消息的人来了!
叫人的是一个年轻人,一边快速朝着卫昭二人跑来,一边招着手呼唤着:“小大夫等等,快救人呐!”
卫昭虽然是为了打探消息而来,但是若真的遇到急症病人,他自然不会置之不理,还是救人性命最要紧,当下也朝着那人跑去。
………………
榆平村的村长名叫苏明杰,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为人正直,在村民里很有威信,平时村里谁家有个什么事儿,也都喜欢找他帮忙。
最近地主韩老爷家被“灭门”,苏明杰先是带领村民张罗他们的丧事,后又因为官府的介入,一直协助官府调查,所以十分忙碌,好不容易案子结了,韩老爷一家也入土为安了,他能歇一歇了,却又开始睡不好,精神有些恍惚,这天就在家休息,没有下地干活。
临近中午,苏家下地干活儿的人都陆续回来了,苏明杰的儿媳妇就做了枣糕,做一家子中午的主食。
吃饭的时候,不知是不是精神恍惚的原因,苏明杰正吃着一块枣糕,忽然一噎,接着翻着白眼,捏着喉咙,脸色变得煞白。
苏家众人一下子慌了神,拍背顺气的拍背顺气,拿水的拿水,乱作一团,几个小孩子更是惊得大哭起来。
慌乱中,苏明杰的儿子苏远盛忽然想起刚回家时在路上看到一个铃医,没空多想,转身就跑出去叫人。
因为卫昭两人正在苏家附近转悠,听到喊声,很快就到了苏家。
苏明杰已经被噎的脸色由白转成了紫红,要看就要喘不过气了。
卫昭忙上前推开围着苏明杰的众人,将他拉起来,一条腿前弓,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双手从他的腋下穿过,将他抱住,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突然使力猛烈的挤压他的腹部,接着松开又一次挤压,反复这个动作。
卫昭使用的,正是被称为“生命的拥抱”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这个急救法主要针对的就是呼吸道被异物堵塞或者溺水。
不过关于溺水急救这一点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所以卫昭一般处理溺水不会采取这种办法。
一旁的人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呆了,就连哭闹的孩子也停了下来,眨着朦胧的泪眼,怔怔的看着卫昭。
苏明杰的老伴儿更是焦急,这人是谁啊?忽然跑进来将老头子这么折腾。
她家老头子这明显是被噎住了,这人还让他站起来,挤他的肚子,这不是摆明了让老头子噎的更厉害吗?
心中焦急又不清楚状况的她,正准备上前拉开这个年轻人,就见苏明杰忽然一张口,一块东西从他口中喷出来,落到了地上。
卫昭见他已经吐出了异物,就停止了挤压,扶着缓过气来,正大口呼吸的苏明杰在床边坐下来。
一旁的人见苏明杰已经没事了都松了一口气,这才开始询问卫昭的身份。
苏远盛道:“这是位大夫,我下地回来时看到他和徒弟在门口转悠,刚才情况紧急,就跑去请他来了。”
听说卫昭是个大夫,屋里的众人都朝他看过来,见他明眸皓齿,皮肤跟个姑娘似的细嫩雪白,只是两道浓黑的眉斜飞入鬓,让他不显女气,看起来也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
这样一个俊俏少年郎,竟是个大夫吗?
卫昭蹲在地上,看了看苏明杰吐出来的异物,是一小块带着枣核的饼状物。
他忽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电影,主角就是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一个被枣核卡住的老太太,从而得到了老太太的帮助。
他现在简直就是在盗版那个剧情,让他一时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他自然不会笑出来的,只是心里偷偷笑罢了,脸上还是一副认真严肃的模样。
“这是一块枣糕里有个枣核,我担心会不会划伤了气管。”卫昭对苏明杰道。
苏明杰还在喘着气,苏远盛在他背后扶着他,帮他顺气,听了这话赶紧道:“那麻烦您赶紧给我爹看一看,到底有没有伤到?”
卫昭点点头,从刘小满手里接过药箱打开,取出一块压舌板,本能的把小手电拿起来,犹豫了一瞬又放了回去。
他来这里只是来查一些事情,不能暴露太多,尤其现在他和刘小满说到底也只是两个孩子,他们对这些人并不熟,万一被人看到他手里的好东西,动了贪念,那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说治病重要,但如果不能保护自己,谈什么都是虚的。
借着窗外透进来的阳光,卫昭查看了下苏明杰的咽喉,没有创伤,大概枣核的尖被馒头裹住了,所以苏明杰很幸运只是被噎住,更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卫昭。
听说苏明杰已经没事了,苏家众人都松了口气,方才的情景,真的是吓死人了,要是没有卫昭,只怕今天苏家就要办丧事了。
苏家众人自然是对卫昭感激涕零,热情的招呼他一起吃午饭。
卫昭既然要打听消息,自然不会拒绝苏家的邀请,从善如流的坐到桌前,一边和苏远盛攀谈,一边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饭。
苏远盛知道他爹最近因为忙韩家的事累着了,吃不好,睡不香,就和卫昭咨询有没有可以安神的药,让他爹能服用。
什么叫“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这就是了,卫昭正盘算着怎么把话题往韩家的事儿引,苏远盛就自己凑上来了。
他听说苏明杰全程参与了韩家的事儿,要说对韩家的事儿最清楚的,莫过于他了,心中十分欢喜,自然对苏明杰不会吝啬一点点药。
他打开药箱,取出一些已经改头换面的“安神补脑液”递给苏远盛,并将用法告诉了他。
苏远盛从没有见过这么精致的药瓶,小巧透明,甚至可以看到里面的药汁,不由大为惊奇,捧着瞧了老半天。
卫昭也趁机和苏明杰打听韩家的事儿。
他也没有表现的很明显,只是用一副八卦的嘴脸,好像只是好奇这件“大案”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刻意打听的样子。
卫昭才刚救了他的命,是他的救命恩人,恩人的一点八卦好奇心,苏明杰自然是尽量满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十七章 韩家往事()
韩老爷一家搬来榆平村是十九年前,当时的苏明杰刚刚被选为村长,韩老爷要在村里落户,自然是找上了苏明杰。
韩老爷出手大方,听说还是在京城大户人家当过管家的人,苏明杰自然没有太过为难他们,十分痛快的就给他们办了落户的手续。
落了户,韩老爷就在村里张罗着盖房子,房子没有盖起来的那段时间就是借住在苏家的。
苏明杰对韩老爷的那个儿子倒是比别人知道的多,那个孩子当时刚满月的样子,粉嘟嘟的,十分的可爱,韩老爷一家都特别疼爱他,一般是绝对不会让外人看到的。
孩子当时没有断奶,韩夫人的奶水不够,韩老爷想给孩子找个奶娘,他就推荐了本家的一个刚生了孩子的兄弟媳妇儿去做奶娘。
他那兄弟媳妇儿是个勤快人,平时总将自己和孩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所以韩老爷韩夫人对她十分满意,就答应留下她做奶娘。
有次他听那个兄弟媳妇说,她家小少爷,也就是那个孩子,左脚脚踝上有一个胎记,像是一颗被咬了一口的果子。
这事儿恰好被韩老爷听到了,大发雷霆,差点辞退了奶娘。
最后是他再三保证,不会将此事传出去,他那个兄弟媳妇儿也表示再不会对任何人说起小少爷的任何事,韩老爷这才消了气。
房子盖好以后,韩老爷一家搬入了新屋,还把他兄弟一家都接了过去,女的做奶娘,男的帮韩老爷跑跑腿之类。
没过多久,这一带发生了严重么旱灾,村民纷纷卖地求生,韩老爷拿出大笔积蓄,将附近的地都买了下来,成了榆平村的大地主。
旱灾过去后,韩老爷将土地佃给村民种,只收取比别人低一成的租子,村民们自然欢喜不尽,对韩老爷一家也十分的感激。
这日子就这么平静的过了十九年。
前些日子,韩老爷家突然燃起的大火,烧死了当时在韩家的所有人,包括下人还有孩子。
苏明杰带人赶到时,已经有其他村民先一步把各个屋里的人都抬出来了,摆放在拆下来的门板上。
当时人都已经被烧的焦黑,连谁是谁都认不出。
村民们清点了尸体,一共十七具,除了有一具尸体的手上有一个扳指,被人认出是韩老爷的,从而认定了那具尸体是韩老爷以外,其他尸体都没办法辨认。
他们原本打算买棺财,将所有人都葬在韩老爷以前买下的一块山地上,据说是他给自己百年之后挑的坟地,没想到早早就派上了用场。
这时他的侄儿苏远成,也就是小少爷的奶娘的儿子,从镇上回来,不顾劝阻的翻看了尸体,甚至拿了把刀割开了一具尸体的喉咙。
查看一番以后,他就断定韩老爷一家并非是被火烧死的,而是人死以后才被烧掉的。
他这话自然有很多人不信,纷纷和他要证据。
他说是在镇上一个木匠铺听到一个大夫说的,说烧死的人嗓子里会有烟灰,而死掉的人即使焚烧,也不会有烟灰吸进嗓子里,还说他闻到院子里有种灯油的味道,定是有人泼了油,火才会这么大,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