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默然还是摇摇头。
鸽子一急,又跳下舟来,对默然道:“你来船上看着,我演示一下。正好秋女在长廊里望着我们,你来构思情节。”说完把默然硬推上小舟,让默然在小舟前端坐下来。默然战战兢兢地坐在舟头,他打小怕水,胆战心惊地想着这艘小船会不会年久失修,害得他浑身都是“强直”。他惊奇地发现那小舟竟然没有长青苔,好像经常有人使用一样,这可不是老年人能干得了的。
鸽子在潭边采了两片莲叶,跑到长廊送给秋女一片,叫她举在手里假装撑伞,又给她讲了一下他的构思。然后自己拿了一片,又风风火火的找了根竹竿,跑回舟边,把竹竿丢给默然。
他大叫一声:“看着,我来了。你要想象,我其实是飞在空中,旋转着轻轻落在船上的。因为我是会轻功的大侠,记住啊。”
说完,他便用一只手把莲叶盖在头上当斗笠,张开另一手臂,边旋转着身子,边向船边移动。嘴里发出“嗖嗖”的声音。默然调侃道:“你是不是被击中要坠落了。”鸽子微微停了一下,没好气地瞅了他一眼,继续向前。当到了舟边时,纵身一跃,“咣”的一下落在小舟上。把小舟这头给砸的猛的下沉。这下,把坐在对面舟头的默然给颠到了空中。默然没想到有这一难,吓得“哇”的大叫,心头一慌,竟跌落水中。手里的手机也抛到了空中。
鸽子一看不好,顾不得身子不稳,赶紧出手相助,接住了默然的手机。
这时传来了默然“扑通”落水的声音。
鸽子松了口气道:“真的好险!还好,接到了。我又救了你一次。”可是当他看到默然时,却给吓坏了。
只见默然脸面朝上,眼睛大睁,四肢张开,一动不动,直挺挺地慢慢沉下去。
鸽子一开始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必竟潭边的水很浅,能看到潭底。可是当他看默然嘴巴和眼睛都大张着沉下去时,着实吓到了。赶紧把手机丢到船里,自己也跳了下去。
远处的秋女看到情况不对,也飞步赶了过来。
他们把默然连推带拉弄上了小舟,帮他控水、回气、捶胸。终于他缓过气来。
鸽子和秋女都惊问道:“默然,你怎么了?怕水吗?”
默然回过神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看到了。”
鸽子和秋女互看一眼,惊奇地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默然慢慢地道:“不是她沉下去,而是我沉下去。”
鸽子问道:“谁?什么沉下去?”
默然道:“梦中的那个人,是她看着我沉下去。”
(本章完)
第5章 老人一讲灵异事()
两人都知道他的那个梦,所以安慰他。待默然恢复了一些,把他扶起来,一起上了岸。默然还在自言自语道:“为什么是我沉下去呢?她为什么不救我呢?”发生了这一幕,兴致全无,三人只好先回到李奶奶家。
当李奶奶看到他落水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奇怪。只是淡淡的说道:“年轻人都好玩水,赶紧去换件干净的衣服。饭菜我已经做好了。”
虽然现在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多,可是李奶奶估摸着他们没吃午饭,所以特意到菜田里拔了些青菜,炒了几道素菜,又烙了些烙馍,做好了等着他们。
李奶奶的堂屋三间,其间用两道红帘隔开。正中间墙上有一神翕,用苇席作墙,红布搭棚。翕中间立着一位两尺余高的女神像,却不是观音菩萨,安放在一条暗红色的旧条案中间,神像前是香炉和烛台。香炉前是两个高脚果盘,一盘里面放着四个堆起的苹果,另一盘里放的是桃子,当然,都是模型。默然盯着神像看,感觉在哪里见过。
三人也不嫌饭菜好孬,吃了个饱,就缠着李奶奶讲“鬼洞”与“飞仙”的故事。
李奶奶道:“那个‘鬼洞’在我们这叫‘孬孬洞’,也有人叫‘神仙洞’。翻过东边那座‘问天崖’,能看到两座馒头一样的小山丘,那山丘叫做‘们们山’。那‘孬孬洞’就在左‘们们山’的半山腰处。”
“哦……那‘飞仙’的事是怎么回事?”秋女问道。
李奶奶道:“什么飞仙不飞仙的,不要乱说,牛鬼蛇神都是迷信。上头专家说了,那是大自然在放电影。”
鸽子问道:“那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是怎么播放的呢?”
李奶奶道:“当时还是生产队,在夏天的一个过午,我们李家的雁生哥去山里捡菌子,突然天降狂风暴雨,雁生哥只好跑进那‘孬孬洞’中避雨,后来突然间有很多穿着戏装、长着犄角、骑着神兽、发着灵光的‘神仙’从洞壁里穿壁而出,还发出吵杂的声音,把他震得几乎昏了过去。等神仙全部出了山洞,那吵杂的声音也没了,他头脑也恢复了清醒。他偷偷地跟到洞口,看到外边比晴天还亮晃,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天上有发着金光的云彩,比年画还鲜亮,就像锅盖一样圆咕噜秃,还在不停地打转转。那些神仙骑着神兽就直接飞入那云中。一会后突然不见。天上又是乌黑的云,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雁生哥受了惊吓,冒着大雨跑回了家。”
秋女问道:“后来呢?”
李奶奶道:“雁生哥没待雨停,就到了队长李伯家里,把情况对他说了。李伯抽了口烟袋,说这事你不要告诉其他人,我去乡里去汇报一下。”
秋女追问道:“再后来呢?”
李奶奶道:“再后来,上级政府派了地质考察组来调查,说是地磁录了个电影,是自然现象,叫大家要相信科学,不要害怕。后来就走了。”
秋女继续追问道:“再后来呢?”
李奶奶叹了口气道:“听老年人讲,那‘孬孬洞’是个很邪门的地方,自古就是至邪之地。从古自至今共有六次邪门事件,其中有四个看到‘飞仙’的人被当场吓死,剩下的两人全被吓疯。所以先人们就给那个山洞起了‘孬孬洞’这个晦气的名字冲煞。还凑钱在山脚下修了一座道观以镇邪气。”
鸽子插嘴问道:“不是说‘飞仙’吗?为什么说是晦气?”
李奶奶道:“因为凡是见到‘飞仙’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也有人说那是地狱逃出的妖魔,根本就不是什么神仙。”
秋女问道:“那你的雁生哥呢?他最后如何?”
李奶奶道:“俗话说傻人傻福,雁生哥本来就是个半傻,虽然受了惊吓,但是保了条命。后来就搬到乡里去了。”
默然终于插嘴道:“李奶奶,你知道孟旭吗?”
李奶奶听到孟旭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像触了电,突然愣住了,眼神变得闪烁不定,显然内心在激烈挣扎,过了好一会,才道:“我不认识,不认识。”
默然惊道:“他在那个时候就在这村子里支农,你那时应该也有十七八岁了,怎么会不知道呢?”
没想到李奶奶呼地站了起来,气呼呼地道:“说不知道就不知道。你们吃过了,就出去到处转转吧。”
鸽子和秋女两人一看惹得李奶奶生气了,吓得忙赶忙赔礼,拖着默然就走了出来。李奶奶随手就把堂屋的门给关上,并拴了起来。
默然还不死心,道:“李奶奶,我就是孟旭的孙子,我叫孟思月。也是钱月的孙子。你要知道他们的事,就请告诉我。我做了十几年的孤儿,就想找到自己的根在哪里。”这时的默然已经泪如雨下,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李奶奶没有回答他。鸽子从门缝里见到她正跪在当门的八仙桌前对着神像磕头作拜。
鸽子轻声道:“把李奶奶吓成这个样子,说明她肯定知道这件事。只是事情突然,她还没做好告诉咱们的准备,就先不要为难她了。反正我们这次有几天的时间,等她老人家平静一点,或许会告诉你。”
秋女也安慰默然道:“说的是呀,还有李伯呢,说不定李奶奶也把这事告诉过李伯呢。就算他们不肯讲,还可以再问问村里其他人呀,或者我们也可打听着找到你奶奶的家呀。”
秋女的话让默然霍然开朗,呼地一下站起,说道:“说得对,走,我们去问问其他人。”说着三人出了院子。沿着小路向村里走去。可是他们走了一圈,没找到一个人。鸽子道:“会不会都下田去了呢?”
鸽子提议道:“反正我们知道‘鬼洞’的所在,我们就先去那里看看,说不定能遇到村民呢。反正现在时间还早。”
秋女鬼笑道:“让思想奔放一下,假如那洞里面真有石碟,说不准是原始人所为,文物呀,肯定值钱。带个几块回去,说不定能发笔小财……嘻嘻……昂不哩沃啵……”
鸽子道:“盗卖文物是犯法的,知道不?”
秋女没理他,拉着默然回到村口。默然无奈,只好与他们一起朝着李奶奶说的方向张望。不望不知道,一望真是吓一跳。这小潭四周环山,正对面有一座奇怪的山,就像被人从中间劈去一半。一半还在,就像是指着天空的“食指”;而另一半直至半山腰都没有了,成了握在一起的其余“四指”。从这一面望去,就像一只伸着食指指向天空的大手,难怪叫“问天崖”,真的好像指着老天问话一样。吃饭前为什么没注意到呢?
(本章完)
第6章 三人初访掩月庵()
三人立马动身,沿着前人踩出的小山路,绕过小潭向着“问天崖”前进。
没想到,真是“望山跑死马”,看着很近,足足跑了近一个小时,他们才来到“问天崖”山脚下,这“问天崖”估计也就净高两三百米,高崇的那根“手指”占了约三分之二,而断崖下的那个平台也就高约一百米左右。天色将晚,没办法,只有加快脚步,一鼓作气爬上了那断崖,站在了那“食指”之下。向上观看,断崖十分徒峭,简直刀削一般,垂直向上,露出裸的岩石,真是壮观。他们所立之处,是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平台”形山顶,也是裸岩构成,只有一些小的灌木。这真的就好像是被人给削掉了一半。
鸽子腿脚快,很快跑到了平台的边缘,大声叫二人快点过去。当他们到了平台的边缘,简直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在四周较高的山岭的围绕下,中间有两座很矮的“馒头”状的小山丘,长满了苍翠的树木。一条白如银练的小河从左丘之外绕到这边,再从中间穿到那边,然后绕过右丘又绕了回来,流向下游。一层薄薄的雾霭静静的飘在丘顶,让山丘感觉像戴了一层白色的草帽。远山中也有薄烟缭绕,或苍翠隽秀,或浓如水墨,或淡似虚幻。真如仙境一般。
秋女说:“看,这小河绕过两山,像不像是一幅太极图?”
鸽子道:“别说,还真像。”
默然道:“山似圆盆聚阴气,水似细蛇露凶光。这是极阴之象,凶。”
秋女好奇地问道:“你懂风水?”
默然道:“风水、风水,风要呼呼通气,水要流动不腐,才对人身体有益。你看这周边的山围得像铁桶一样,只这里有个缺口,想必那里面气流不会畅通,沼气、腐气、各种晦气难以冲散,久必对人有害。再看那条小河,水居盆中,不流不通,常沾晦气,势必不清。所以这是极阴之地。”
秋女惊讶地看着他,道:“厉害呀,我的哥。真不愧是个编辑,虽说是胡说八道,但是听着还真有一定的道理,真能做风水大师了。崇拜!”
这话把默然给说的面红耳赤,解释道:“我说的是真的。”
鸽子道:“眼前就是江山,叫人如何能不指点。世界要是让我分,肯定会少了很多的烦恼。”
秋女问:“怎么分?”
鸽子道:“亚洲地大宜居,就让人都住在亚洲。北美洲平坦地沃,就专门种食物,南美洲放牧种葡萄,澳大利亚在大洋中间,不怕污染,就把重工业区挪过去。非洲作为动物园和游乐场。南极作为探险地。再把那些离陆地远的小岛作为度假圣地。那多快活!”
说完飞奔下去。不一会,他就在前边大叫道:“快过来……”
两人顺着小山路一步一滑地到了山下,鸽子正等在那。鸽子道:“你们看,长桥,掩月庵。”
两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在苍翠掩映下,真的露出一方庵观的檐脚。那庵院果然在左边山丘之下,正好在小河对岸,而长桥曲曲折折横跨两岸,于是三人快速跑过长桥,来到庵前。
道观大门虚庵,上有黑底描金门匾,上书“掩月庵”三个篆体大字。大门两边,有一付对联。上联是“至高无上清真玉虚闭日掩月”,下联是“玄微至妙真理大化镇邪伏妖”。
鸽子到门边探头轻推,庵门竟然“吱呀”一声闪出一人宽的缝。鸽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