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勇笑着摇了摇头道:“太高了!”完,便将其放下,准备和店伙计砍价。
张玉婷则一副吃惊的样子道:“一个盘子就这么贵?”
店里伙计嘲笑道:“那当然了,这只是件高仿品,你要是买真的估计得几百万!一般人能买得起?”
“你这人怎么这样话!你会不会做生意啊!”听到店伙计的话,张玉婷有些生气地道。
此时的方勇也有些生气,这人什么素质,要不是看在还得买这个价值近千万的宣德斗彩瓷盘的份上,方勇非得上前扇他两巴掌。
店伙计没有理会张玉婷的话,拿起游戏机继续玩了起来。看来,方勇两人的到来打扰了他玩游戏的兴致了。
“这个盘子还能便宜吗?”方勇向店伙计问道。
店伙计抬头撇了一下方勇指着的宣德斗彩盘,道:“不讲价!”
看来这个店伙计彻底放弃方勇这个客户了。
“勇子,我们走,什么素质!这么多的古玩店到那家买不是买啊!”着就要拉着方勇往店外走。
这时候,门外走进来一个人,大声地朝店伙计喊道:“林师傅!关上店门,跟我到唐老板那里看个东西。”
见张玉婷怒气冲冲地想往外走,刚进来的这人笑着道:“两位顾客,我是这家店的老板刘明胜,你们看中了什么?”
“你是老板?哼!你看看你店里的伙计,有他这样做生意的吗!再也不来了!”完就继续向外走。
刘明胜连忙向张玉婷赔不是道:“对不起,是我们招待不周。”
然后刘明胜有些疑惑地转头看了看店员林师傅道:“林师傅,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林师傅是他店里的鉴定师,鉴定水平不错,就是脾气有些不好。平时刘明胜也是有些小心地应付,不过今天不知道什么地方惹着他了。
没等林师傅回答,方勇便向刘明胜道:“我看中了一个高仿的宣德斗彩瓷盘,你是老板,那个盘子最低能多少价钱出售啊?”
“哪一个?”刘明胜问道。
方勇转身带着刘明胜来到瓷器区,指着那个陈列在架子上的盘子道:“就是它!”
刘明胜拿起盘子来看了看道:“最低一千块钱,你要是同意,我就给你包起来。”
张玉婷一撅嘴嘟囔道:“什么一千?刚才你的店伙计还嘲笑我们呢?怎么也得给个jing神损失费!六百!”
“六百不行,这个价钱我都收不到,你还得再添一点!”刘明胜道。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七百五十块钱买了下来。
jing彩推荐:
第二百零二章 隋代酒樽()
出了这家古玩店,又往前走了一段后,方勇笑着对张玉婷说道:“宝贝,咱们这次又捡到宝了。”
“勇子,你说是刚刚买到的那个瓷盘?”张玉婷说道。
“是啊,这是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斗彩瓷盘。”方勇高兴地说道,
“我只听说有成化斗彩,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宣德斗彩瓷器呢?”张玉婷道。
“没有宣德斗彩何来成化斗彩,这宣德斗彩可谓是斗彩的鼻祖。可想而知,这件宣德斗彩瓷盘有多么的贵重。”方勇向张玉婷解释道。
方勇又说道:“师父的藏书里有一《萨迦寺》,我从上面看到过,在xizang的萨迦寺里就收藏有两只宣德青花五彩碗。那一对可以说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惟一传世品,也是目前所发现烧造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宣德青花五彩器,国内仅见两件,极为珍贵。我估计我们今天买到的这件斗彩瓷盘可能是跟萨迦寺里珍藏的是一个窑口烧出来的。”
“那岂不是件国宝了?”张玉婷惊喜地问道。
“这就是一件国宝。”方勇肯定地说完后又说道:“等到京城的时候,给师父看看,让师父也高兴一下。”
“勇子,这么贵重的瓷器一定要放好啊!”张玉婷给方勇提示道。
“知道了宝贝,放在我这里谁都拿不走!”方勇拍了拍背包说道。其实在刚才将宣德斗彩瓷盘放入背包的时候,方勇就将它收进了意识海内的储物空间里了,放在这里也是最保险的。
方勇给张玉婷撑起了一把遮阳伞,这个时候,已经ri上中天了,也是最热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挂在高空,这摩罗街上来往的人也逐渐地少了下来。
香港的这三条古玩街已经逛的差不多了,于是两人便准备找个地方吃午饭。
正在这时,方勇的意识探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红雾亮点,正由远及近地向方勇这个方向走来。
方勇把意识集中在这个方向后,就看到三公里外有一个老太太,年纪大约有六七十岁,神情有些焦急,手中拿着一个黑se的手提袋。坐在巴士向荷李活道方向赶来。
方勇再次将意识探测看向了那个发出红雾的亮点,原来这是一件青铜器,根据探测的结果,方勇知道这是一件青铜酒樽,根据红雾的浓度和灵气密度以及酒樽的历史影像。方勇断定这是件隋唐时期的东西。
于是便和张玉婷说道:“宝贝,咱们再往前看一会就去吃饭,然后就去海洋公园去玩,怎么样?”
“行!”张玉婷满口答应道。
人步行的速度终究赶不上汽车,老人下了巴士直接就拐到了摩罗街,然后进了一家店铺,看来是想将这个青铜器给卖掉。
方勇此时有些着急。万一让这店家给收购了,方勇再买的时候肯定要多付出一些钱了,于是便想加快速度。
也算是方勇幸运,这个老人连去了三家。店里的老板都没有收购,估计是价钱上没有谈妥。
等这个老人从第三家店里拿着青铜酒樽走了出来的时候,方勇正好赶上。
“老人家,您能不能让我看看您手里的东西呢?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将它买下来。”方勇走了过来,看着露出一副谨慎却有些焦急模样的老太太说道。
由于已经知道这老太太手中的酒樽是个老东西。所以方勇也不怕她搞什么“掉包”、“埋地雷”之类的手段。
老太太听到方勇的话后,向四周看了看,略显紧张地从手提袋里将东西取了出来。
酒樽一取出来,方勇就被这青铜器特有的se彩给迷上了。方勇压抑住心中的兴奋,不动声se地向老太太问道:“您这是祖上传下来的?”
“这是我爱人家里传下来的,现在我爱人住院了,急需用钱,所以我就想把这个东西卖掉换些钱。”老太太一副可怜的样子说道。
方勇不管这老人说的是真是假,反正这个东西是真的就成。
青铜器,作为古玩收藏中,最为古老的一类藏品,一直深受广大收藏者的喜欢。
但由于国家的法律规定,1949年之前出土的,并且有明确的著录的青铜器,才允许在市场上光明正大的流通,也就是可以上拍卖会。但事实上的情况却有些不同,由于青铜器的制作时代太过久远,绝大部分都是后来出土的,上不了拍卖会,也就造成了青铜器的私底下交易的盛行。
如此一来,虽然青铜器的存世量很大,但成交量却不大,价格也就不会很高。
方勇翻看着这个青铜酒樽,就见酒樽身上铸有一只野兽,仔细看像是一只猛虎。
在古代,虎代表着勇猛、力量,但却无法和上古流传的各种神兽想比。因此方勇断定,这个酒樽的使用者应该是在古代属于掌握兵权的那一类人,而并不是帝王商贾之家。
翻转查看,方勇发现酒樽身上除了一些简单的纹饰外,只铸有一个小小的“张”字。方勇心中有些疑惑,这个酒樽太简单了,并没有留下非常有价值的线索。但从铸有的“张”字,可以推断应该是出自于隋代的张家。
“那你想多少钱出手啊?”方勇问道。
“八万!”老太太右手比划了一下说道。
“八万!太贵了。估计这也是你跑了这两家店,人家没有收购的原因吧!”方勇笑着说道。
被方勇这么一说,老太太微微一愣道:“那,你说它能值多少钱,虽然现在我爱人正需要用钱,但如果价钱太低了我是不会卖的。”
“这两家店的老板看来已经给你报过价了。我不管他们是什么价格收购的,我给你五万华夏币,你看着合适的话就让给我,如果差太多的话,那就算了!”方勇说道。
老太太低头一想,刚才第一家店给了四万,第二家给了四万两千元,而第三家只给了三万六千元。看来这个价格也就是在三四万左右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给了五万,还是最高的,要不就卖给他算了,现在家里的老头正是用钱的时候。
方勇看着老太太低头不语,估计是在那里天人交战着呢。于是也不做声,等待老太太的回应。
这时,方勇从老太太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坚定,看样子是有了决断了。
老太太抬头看着方勇说道:“行,那就卖给你了。不过要跟着我去医院付款,直接打到医院的缴费卡上面。”
听老太太这么一说,方勇知道这老人不是编故事来博取人的同情心来换取高价了。
于是便同意了老太太的要求,和她一起去医院付款。
第二百零三章 初见周爱萍()
打了辆出租车,方勇和张玉婷就跟着老人朝医院赶去。
在路上闲聊的时候,方勇知道,老太太的爱人心脏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可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病情不但没有见轻,而且还把家里的积蓄给花的差不多了,这才想着将家里的古玩拿出来卖。
来方勇准备跟着老太太去医院付过钱后,就带着这个隋代青铜酒樽离开。不过,既然来到了医院,不妨看一看这位病重的老人。
在医院门口,方勇和张玉婷两人买了些水果、鲜花,跟着老太太进了医院。
来到医院的住院缴费处,老太太将那件隋代青铜酒樽给了方勇。方勇又仔细地观察了一遍,见没有什么问题后,才刷卡将那五万块钱打到老人的住院缴费卡上面。
老太太见住院缴费单上多出了五万块钱后,紧张的神情才放松了下来。
既然决定去看一看病人,所以方勇和张玉婷便掂着买来的东西,跟着老太太去了病房。
进入病房区,就闻到一股消毒水的味道。这种味道,几乎是每一家医院病房都会存在的味道。
迈步往里面走,不大一会儿,方勇便跟着老太太进入了老太太爱人所住的病房。
这间病房里只住了两位病人,老太太的爱人住在靠窗的那个病床上,此时有一位中年女人正在那里陪护着他。
听到有人进来,中年女人便转身向门口看去。与此同时,方勇的目光也看了过去。
当双方目光对视上的那一刹那,方勇顿时有些吃惊了,脑海深处突然翻出了关于这个人的资料。
其实,方勇根就没有见过这个人。确切地说,两人相互不认识。但是,方勇却知道。在几年后,发生了一个美国华尔街的金融资进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猛炒大豆期货的事情。从2003年8月份炒到2004年5月份,把大豆价格拉到了4400块/吨。但是到了6月份,华尔街的金融资却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开始狂抛大豆期货,结果打到了2000多块一吨。正是由此,给许多国家的油脂压榨工厂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正是这个事情,才让这个女人出名。
前世方勇也是无意中发现了这个事情。当时,他乘坐公交车去找工作,正好座位上有一份已经看过的报纸,闲着无聊也就拿起看了起来。
其中有一个整版的报道,就是关于这个女人的。这个女人名叫周爱萍。来是香港理工大学的一名应聘老师,教授金融专业。后来因为丈夫有了外遇,抛妻弃子跟她离婚。而这个时候,她的父亲因为她的事情气急攻心,以至心脏病复发,最终因为心脏衰竭而去世。
带着双重的打击,周爱萍依然辞去了老师的工作。将父亲留下的一个古董变卖后,投身去了股票期货市场。
一开始默默无闻,直到后来,发生的那个孟山都大豆期货事情。才一举成名。
在做多和做空的博弈中,周爱萍带领着她所组建的进入特战队,从中获利颇丰,也成为了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而此时。周爱萍刚刚离婚,现在还在香港理工大学任教呢。既然知道了周爱萍有如此大的领。方勇当然要将其收归旗下了。
“妈,您回来了。那个酒樽卖出去了吗?”周爱萍看到自己母亲来了之后便问道。
“卖出去了,这不,就是这位小伙子买下的。已经把钱打到住院卡上了。”老太太将住院缴费卡递给周爱萍说道。
方勇将鲜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