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围屏。”
小霞跑到后面,拽出几根毛竹杆,在潘彩儿授意下绑成个框架来,又将这竹框架和店里的楹柱捆扎在一起,再把那匹蓝布展开,搭在那框架上,四角里扎实了,这一个屏风就做成了!
小霞看着潘彩儿毫不客气地指挥着那小厮跟着一起帮忙,胸有成竹地一点点把个之前他完全无法想象的“围屏”扎起来了,心中佩服的同时,也颇有些成就感。
那轿子缓缓抬到门口,小霞赶忙回避开,潘彩儿就瞧见一只莹白玉手从轿帘里探出,搭在那妇人手背上。
妇人打帘,潘彩儿终于窥得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千金小姐之真容。
但见此人身段娇巧,着一袭淡紫衫裙,双目盈盈似秋水,丹唇外朗,皓齿内鲜,肌肤莹润宛如凝脂,行走间婷婷袅袅,真是好一名少女美佳人!
潘彩儿看呆了去,好半晌忘了反应。
那女孩却似见惯了此种情景,也不多说,在妇人的搀扶下走入搭好的围屏里。
“店家,可以上菜了。”
潘彩儿这才回味过来,问道,“不等其他人进店后一起上么?”
那妇人奇怪地看她一眼,“等我家小姐用完了才能轮到他们。”
潘彩儿瞪大眼睛,既然不打算让别人进来,干嘛还要让她大费周章地忙活半天做什么围屏!
美女就是任性!
心中悻悻,也不再多话,跑去厨下嘱咐方叔开始做菜。
按照之前的介绍,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药膳菜品被她端上桌,那小姐显见对山药虾仁豆腐极满意,潘彩儿见她挟了好几次,另两道素菜也用的不少,最后潘彩儿又给上了一碗‘四味鹌鹑蛋羹’,蛋羹金黄滑嫩,口味独特,装在潘彩儿特地找来的小盅里,羹体上撒点红椒绿葱,既漂亮又美味。
这小姐最爱这道蛋羹,竟吃了有大半碗。
直到那妇人不动声色地拿走剩下的那些,潘彩儿瞧见那小姐微红的脸蛋,也不知是觉得自己吃的多不好意思了,还是吃得舒服后应有的红润。
紫衫的小姐吃完了饭,优雅地品着最后一道甜品,许是比较满意,竟和潘彩儿闲话起来,问她这店是谁家的,她是不是本地人,几岁了等等。
一盅莲子汤用完,小姐站起身,仍旧由妇人搀着,微微点了点头,那妇人就掏出一个荷包来,“我家小姐赏你的!”
潘彩儿知道这是把她当跑堂的打赏了,也不在意,躬身谢过,那小姐紫色的身影徐徐远离,再次坐进轿子中时,开恩让其他随从也进店里来吃,那些人本来以为自己要等到去县城才能吃饭,没想到小姐居然乐意在轿子里等着,都千恩万谢的。
潘彩儿将荷包收入怀中,赶忙张罗着上那最著名的馄饨套餐,她知道这些人也不敢慢吃,索性上的都是些早就准备好的小菜,众人对香酥饼都大加称赞,馄饨也是一个人吃四五碗,看得小霞两人乍舌不已。
事后结账,包店费三两,外加那小姐的一桌菜,其他十人的套餐等,一共收入了近四两银!
潘彩儿和小霞都道如果日日都有这般大客户就好了。
说是包店,实际上这群人却并没有呆很久,之后的生意还能做段时间,晚饭时候,那进店的客人都对还没来得及撤掉的蓝布围屏好奇,经小霞伶牙俐齿地一番描述,都听得啧啧称奇,更有人点了那个贵客曾经点过的几道菜来品尝。
乔其善在家里窝了一天,晚饭跑到店里来对付,看着潘彩儿俩人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样子,鄙夷他们“目光短浅”,小霞悄悄地说,“公子,你出诊也没有过一次赚四两银咧”,那得意的样子,看得乔其善直翻白眼。
闭了店后方叔先回了家,小霞回去隔壁给乔其善烧热水泡澡,潘彩儿便拿出之前的那个荷包,“这是今日那小姐给我的,我还没看呢。”
说着打开来,口朝下一倒,骨碌碌滚出两个小银锞子,用手掂掂,每个大概五两,不由吃惊,这小姐出手也真是大方,一打赏就是十两银!
第十八章 县里八卦()
乔其善看了,也皱了皱眉,“这家人什么来历?”
“不知道,对了,她也跟我打听去那个‘修家’怎么走。”
“什么?她也问修家?她什么长相,你说她坐轿子来的,那轿夫什么样儿?!”
未来叫乔其善一连串的问话问的愣住,这家伙怎么这么激动?
“长相么,特别好看。轿子么,肯定不是平民坐的,我看到有云头纹饰,帷幔是褚红色的。”
“我问的是,轿夫什么样!”
“轿夫?!轿夫能有什么样儿?”
“这么说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其中一个轿夫眇了一目?”
未来仔细回忆,说起来她曾经离轿子很近,可当时注意力都放在回答对方的问题,和猜测那小姐身份上了,怎可能去注意一个轿夫的长相?那些人通常不是龙套人物嘛!
乔其善没得到答案,略有些颓丧地歪靠在椅背上。
未来瞧他双眼有些发直,刚要开口询问,却听对方匆匆又道,“我近日要出趟远门,小霞就拜托你多照顾了。”
小霞比我还大上几岁好不?
未来心中虽腹诽,可脑中却飞速转动,乔其善说要出远门,可之前从没漏出口风过,他又是一向懒惰,这决定下的仓促,可见必是和今日的那小姐有关,或者,是和姓修的那家有关?
可乔其善若走了,谁来给自己、给其膳堂撑腰啊,至少他在这里,村民们潘家人还忌惮几分,他若不在,自己一个女娃,加小霞一个少年,力量未免太薄弱了。
“乔大夫,其实所谓‘大隐于市,小隐于野’,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
“你说什么,你以为我是要逃?”
“我没说您要逃啊,只不过您不耐烦见到某些人对吧。”
乔其善盯着她,“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您不是离家出走的某个富家少爷么?”潘彩儿一脸理所当然。
“你这样以为?”
“不是我这样以为。”潘彩儿否定道。
“那----”
“是十里八村的人,都这样以为。”
当日潘彩儿给乔其善一顿忽悠后,他终于打消了仓皇逃跑的想法。可却愈发喜欢躲在院子里不见人,就连正常的出诊也不去了。
而其膳堂自那日的大生意后,又断断续续第接了几笔不错的买卖,而且越是临近月底,那从石头路上过来的行脚客就越多,潘彩儿早都猜到,必是那清沛县的修家有什么事情要办。
感觉要召开武林大会似的。
潘彩儿很是高兴,这开张第二个月,一定能赚的盆满钵圆。
因为问路的人实在太多,潘彩儿索性做了一个醒目的牌子,支在其膳堂门口,上书:清沛县路线图-----前方石头路直走,过桥,行二十里,可见‘清沛’二字立于城楼。
其下是一条手绘的线路图,有圆圈有箭头,还有小溪流。更有一个绿色的圆点标注四个字:你在这里;一个醒目的红色三角形,标注:清沛县。
自从推出了这图,好些个不打听清沛县的,也要跑过来看看,这路线图新颖有趣,大家觉得很好玩,有的看过了,闻到里间的香味,探头四处张望一下,打听打听价格,就会点些吃食,不一定是那些使用名贵药材炮制的药膳,很可能是一份四汁饮,一碗冰糖炖鸭蛋,或者一小碟乌梅生地绿豆糕。
再加上大家对最近越来越多路过此地去清沛县的外地人,也都好奇八卦得很,吃喝间就能就此话题谈论很久。小霞也会凑兴儿去描述几个路过的客人,做派,引得好些客人更加感兴趣,甚至有的专门寻找帮闲活计的人,跑到其膳堂来打听情况。
“彩丫头,给我来一份老鸭蒸山药!”此刻迈进店里的,正是小橘村的村长,他每七天来买一次老鸭蒸山药给老娘,潘彩儿每次都算好了日子给提前做上。
“宁阿叔,您店里坐!”潘彩儿笑盈盈将他请进去。
又招呼小霞立刻上一壶莲心栀子甘草茶,摆上一碟凉过的山药鸡肫,一盘凉拌马齿笕,“您今儿还来一套馄饨香酥饼?”
“哈哈,今天来点好的,把上次家里做席叫的那个‘桃仁桂鱼’给我来一份,一个沙参炖肉,一个羊脊骨羹,丫头有酒没?”
“咱家只有一种‘金橘酒’,是用小橘村的特产小叶橘酿制的,开胃健脾,润肺清咽,您来点不?”
“那正好,就来一坛‘金橘酒’!”
有人见他这般高兴,不禁问道,“宁老叔这么高兴,家里有啥喜事啦?”
“肯定是今年小叶橘丰收咯,今年雨水足,日头好,你们村的橘子好甜吧?”
“我听说,宫里的贵人吃了咱这里的小叶橘,要给提等呢!”
“真的?宁老叔,您说说是不是真有这事儿啊,这可是十里八村的喜事呢。”
宁村长听了这杂七杂八的询问,心里愈发高兴,嘴上还谦虚道,“也不过是由三等提到了二等!”
说是这么说,可由他这句话,这事就坐实了的确是真的!
其膳堂里顿时人声鼎沸,所有店内吃饭的,店门口瞅着路线图来瞧热闹的,无不听说了这个讯息,一时间大家是议论纷纷,脸上都是与有荣焉的笑容。≮;あ;书;⇄;阅;⇉;屋;➶;w;w;w;.;s;H;u;Y;u;e;W;u;.;C;o;m;≯;
小橘村出贡品,这本就是附近几个村子,乃至整个清沛县值得炫耀的事情。要知道清沛县虽属北方,可却不比那些土壤肥沃易出好米的大县,更比不得南方那些丝绢、器玩产地,能有一个“小叶橘”得那些贵人们的喜欢,赐为贡品,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而今小叶橘居然由三等一下进到二等,这可是很大的飞跃了!通常没有后台,没有给宫中采买处的官员们答对好了,这等好事是不太可能发生在清沛县这种地方的。
店内的客人们更是顾不得吃饭了,都催促着宁村长,“您赶紧给细说说,啥时候的事啊,有这好事怎么不告诉大家跟着一起乐呵乐呵!”
“嗨,我这也是才被告知不久。这次可是得了贵人的帮忙了!”宁村长说道“贵人”两个字,重音明显,更引得众人纷纷询问。
宁村长嘬着金橘酒,挟了几筷子菜肴,这才开口道,“这贵人,你们再猜不到是谁!”
潘彩儿却不由得想起来那一日其膳堂里来的那贵族小姐来。要说贵人,那可是她见过最有派头的。
“是谁?!”店里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看着宁村长还是不紧不慢地吃喝,恨不得夺下他手中的筷子。
“往前走过了河,就是清沛县,知道吧?”
众人心说这不废话嘛,没去过县城也知道哇,更何况店外边还有那一副挂了多日的“路线图”。
“清沛县里,不久前来了一家大户,姓‘修’。”宁村长回头看潘彩儿,“丫头,最近你这里生意好了很多吧?”
潘彩儿也叫他问的云山雾罩,“是啊,托大家的福。”
宁村长笑着摇头,“这可不是咱们的福,咱这十里八村,也就照顾你买个馄饨烧饼的,要说大点的生意,一年到头也就一两回,可最近来了不少外乡人,都是奔着这‘修家’去的,你们可知道?”
“这倒是,好些个打听那家人的,我却不知道是县里的哪位大户么?”潘彩儿借此发问道。
“这修家,的确是前一阵刚搬来的,却不是新来的人家。这修老太爷,是京城里致仕归家的六品京官,卸任前是礼部主事,他祖家是清沛县人,这次携妻子孙儿回来老家安居。本也不是什么大事。”
宁村长停了一歇,又道,“本月二十八日,你道是何日子?”
是何日子,一众人学舌问。
“正是这修老太爷六十整寿!”
潘彩儿闻听却微微蹙眉,一个告老的六品京官,还是没什么实权的礼部,值得那么些人络绎不绝地赶过来贺寿?就像她之前看到的,好像召开武林大会推选盟主一样热闹?
听者中有人像潘彩儿一样疑问,也有人不以为意,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丫头,你有话说?”宁村长突然问潘彩儿-----却是看到她疑惑不解的表情了。
“我想这修老,必还有别的来历。”
宁村长闻言朝她赞许地点点头,“丫头果然聪明。”
“这从前的修大人,现如今的修老太爷,有一名孙女,弘庆七年选为蓬瀛宫女官,到如今入宫已四年。就在三个月前,这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