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场火爆这样的情况,照理说该加大上映规模了吧,但是没有,任战狼2如何火爆,如何有相当多的没看过的观众表示强烈的观影需求,发行方,院线都没有丝毫要增加排片的意思。
然后就这么着,战狼2在海外每天几万,几万的累积到了上百万美元的票房。
这能说是战狼2不好吗,不能。
套用一句史记项羽本纪里边的一句古话所就是此外国同行之亡我也,非战之罪。
一部片子,可以没有好故事,也可以没有好宣传,但是不能没有好排片。
这也从中折射出一个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渠道就是王道。也是为什么后世那么多各行业的巨头涉足电影圈的时候往往都是先向院线下手是一个道理。
拿到了渠道才拿到了话语权。
现在嘉禾和龙腾联手,香港三家主流院线之二联手,手中的话语权增加的远远大于简单的相加。
如果说一部片子在嘉禾上映,或者在龙腾上映可能只能拿到两千万票房,那两家联映票房的增加起码会是几百万的往上加的。
那样不但在香港的票房会高不少,在海外,在东南亚的发行也会更加顺畅,更加会有好的票房,无论哪个国家的人从众心理总是很大的。
大家都会一股脑去看一部在别的地方上映火爆的电影,而不会去看一部在别的地方都没什么影响的电影,这是必然的事情。
嘉禾,龙腾联手,最受影响的是金公主,其次是主要上映西片的安乐院线,因为乔峰这几年在北美的成功不但让他赚到了大把的美金,也让他在北美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和人脉。
安乐院线能拿到不少西片在香港的放映权那是之前没人和他争,但是现在不同了,乔峰现在手里有了院线,不但会上映港片,台湾片等片子,肯定也会把手伸向西片在香港的发行,这是必然的。
嘉禾,龙腾的联手让金公主,安乐院线双双震惊,风声鹤唳的时候,乔峰的注意力却早已不在香港,不在电影上了。
第两百五十三章 乔峰的身家()
五年的时间,写了那么多好剧本,写了好几部大热小说,拍了那么多高票房电影,高收视率电视剧,刚刚买下邵氏院线的乔峰究竟有多少钱?
这个问题不光香港的吃瓜市民想知道,几个女人有时候也会好奇的问一两句,其实乔峰自己也想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钱。
以前呢,乔峰是不太清楚的,因为经纪公司啊,特效特技公司啊,在台湾的那个跟空壳没什么分别的电影公司啊,在美国的梦工厂电影公司啊,这些的估值没有专门算过,只是心里有个大概的价值,二来呢,各种往出的投资支出,各种的收益进账,乔峰也不会太过详细的看,只是有财务报告的时候看一下数字。
再一个不清楚的原因就是买的车啊房啊楼啊的,买的这些有的折旧有的升值不专门算一下也不知道值多少钱。
最最重要的一个是电影的收益上,票房分账还算好的,毕竟是一锤子买卖,下画了一个地区的票房数额也就出来了,可是周边的那些都是持续性的在产生收益的,每天可能都有收益进账,乔峰哪里可能那么清楚自己有多少钱。
说起对乔峰身家最清楚的恐怕应该是徐可的老婆施南笙,这位乔峰旗下几家公司的财物大管家了。
不过就施南笙知道的也不会是乔峰的全部身家。
所以,乔峰的身价具体几何一直是个迷,当然香港数得上名字的富豪身价也肯定都是谜,这是毋庸置疑的。
据一些财经杂志和机构给出的预测,乔峰的身家应该在十几亿的样子。
乔峰觉得自己身家肯定不止十几亿,因为就施南笙告诉他的,他的身家就有将近二十亿了,还不算前年他购置的那些位于浅水湾,深水湾,半山等豪华别墅区的十几栋别墅,以及那好几栋大厦等等物业。
这次乔峰准备要做的这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终于让他有机会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钱了。
在打工皇帝于嘉禾,龙腾两家院线上映的时候,乔峰将自己手里所有的流动资金全部调集起来,然后又找了几家银行将自己所有的产业进行估值后从银行抵押贷款了一大笔钱。
当几天后从银行贷款的钱打到账上后,乔峰在银行账面上的数字达到了十亿美金。
而这里边除了从银行贷款的两亿美金外,剩下的八亿全是乔峰的个人资金。
八个亿,还只是流动资金,还不算那些投资出去正在拍摄电影的资金,如此巨大的数额,乔峰自己也是被震了那么一小下下的。
当然也只是那么一小下下。
因为其实有这么多钱虽然是没想到,但是也并不太算多么出乎意料。
要知道,就不算他投资制作的那么多高票房港片,就单算那几部在北美投资拍摄的电影的票房加周边就是一笔相当巨大的数字的。
除了第一部在美国投资拍摄的终结者的全球票房是九千多万美元以外,其余的像回到未来,小鬼当家,乔先生夫妇等电影光是北美票房就都在一亿美元,甚至两亿美元以上,算上海外的票房的话起码都是两个多亿,甚至三个多亿以上的。
比如回到未来就从全球狂揽了三亿八千多万美元的票房,而光是这部电影的票房分账乔峰就拿到了一个多亿美元。
这还只是票房,周边像录像带,电视播放授权等等的收入算下来,那就又要加几千万甚至上亿或更多。
七七八八下来,光是在北美投资拍摄上映的这些已经下画的电影,乔峰就收入了约莫七八亿美元了。
而这里边别看票房分账不少,但真正赚钱的是录像带,电视授权等周边。
因为票房的话还要和院线分账,然后扣除发行费用以及投资,剩下的才是乔峰拿到手里的钱,一亿美元的票房乔峰分到手里就以目前已经提高了的分账比例算乔峰也顶多就能拿到四千五百万的样子。两三亿的全球票房乔峰也只能分到一个亿或者一个多亿的样子。
可是周边收入就不一样了,录像带的生产根本不会花太多钱,制作成本都不占总售价的一成,在加上给出的利润,往少了算,卖出一盒录像带乔峰都能赚售价的一半的。
而电视播放授权那更是无本买卖,卖出一次就是一次纯利润到手。
所以,即便投资拍摄完成已经下画拿到票房和周边利润的电影,只有终结者,回到未来,乔先生夫妇,小鬼当家这四部电影,但是乔峰从这四部电影里就赚到了七八亿美元。
还别觉得多,作为投资人每部电影都那么大卖,赚这些真不算多。
想想后来的斯皮尔伯格,一部侏罗纪公园全球票房九亿美元,他仅仅作为导演,从这部电影他一个人分走了两亿五千万就知道乔峰赚的真不多,因为斯皮尔伯格那赚的两亿五千万美元是票房分成,而乔峰这四部电影赚了七八亿却是还算得占大头的周边收益呢。
一共十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乔峰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邵谊夫介绍的几个专业金融人士操作全部将其流入了开设在曰本的多个户头上。
这些钱都是专业人士以投资股票啊,房地产等等的名义渠道流入曰本的,但是实际上当十亿美金全部兑换成曰元后,其中的九亿美元就以曰元的形式躺在银行户头上不动了。
只有一亿美元乔峰交给了这几个为邵谊夫服务多年值得信任的专业人士去操作。
乔峰自己不懂金融上的事情,他只是告诉这几个人曰元之后可能会大幅度升值,美元会贬值,你们看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样能赚到最大的利润你们就怎么弄。
告诉这个信息后乔峰就当了甩手掌柜,反正他也不懂,想管也不知道该怎么管。还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反正不过也就是一亿美金的事情,全亏了乔峰也承受的起,因为那趴在账户上的九亿美元兑换的日元会在日后变成十几亿,时机把握好的话能变成十八亿美元的。
因为,不久后的一天,广场协议就要签署了。
第两百五十四章 躺着赚钱的机会()
当时间进入到80年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
1979年—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例如,在1980年初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年末的实际收益率是负的12。4%。
而为了治理通货膨胀,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结果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而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又使得美元不断升值,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又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
去年也就是84年美国对外贸易赤字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六百亿美元,占到去年美国gdp的百分之三点六,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
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而与此同时的曰本,已经从二战之后的经济废墟中站了起来,从战后模仿西方产品设计起家,到迅速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反过来占领欧美市场,无论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工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财富的累积速度和规模都让国际银行家开始惊恐。
这个速度有多让人惊恐呢,仅仅四十年,还是从一片废墟中发展起来,就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曰本的gdp已经达到了美国的一半。
在今年也就是85年,曰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曰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曰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曰本将和平占领美国!”
曰本经济发展一片火热,但是日元却不值钱,这对于想要更大规模拓展海外市场的曰本来说是不利的。
然后美国想让美元贬值,曰本想让日元升值,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有很多人说是美国想让美元贬值,所以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找上了曰本,德国,法国,英国,希望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也有人说主动提议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其实并非是贝克,而是此时的曰本藏相(财务部长)竹下登。
但不管是谁提议的,总之在这样的背景原时空五个经济最强的发达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而这个在纽约广场签署的协议被称作广场协议。
然后,美元如预期般的贬值了,日元也如预期般的升值了。
乔峰了解这段历史,更知道广场协议会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巨大的发财机遇,所以他将自己调集了自己所有的能调用的钱还贷款两亿美元全部换成了日元投入了曰本市场。
而就在乔峰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分批次将十亿美元全部换成日元的几天后的9月22日,广场协议如原时空一般如期在纽约广场签订。
而就在协议签订后,美元应声贬值,日元应声升值。
协议签订后仅仅十天,美元已经贬值了百分之十。在乔峰将美元兑换成日元的时候日元汇率还在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在协议签订后仅仅十天时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到了1美元兑225日元。
直观点说就是乔峰的十亿美金在换成日元后仅仅十天的时间里就升值了百分之十,如果这时候乔峰将手里所有的日元换成美元的话,可以换到十一亿,十天时间净赚一亿美元。
不过,乔峰这时候是不可能将手里的日元换成美元的,因为他知道日元升值的空间还大的很,往后的几年里都一直在狂升,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会从250比1最后一直升到最高的120比1,也就是说升值一倍还要多。
这也是乔峰想的将换成日元的九亿美元放在账户上什么都不做最后都能升到十八亿美元甚至更高的原因。
不过这个想法乔峰注定只能保留不长的时间,因为广场协议如果只是简单的造成美元,日元贬值升值这么简单的话,它也就不会造成那么原时空那么大的影响。造成所谓的曰本失落的十年这样一个说法了。
乔峰知道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后来曰本人钱多的没处花,大量的资金流入流入股市,房地产,导致曰本的房价两年就能翻一番,甚至到后来曰本人狂妄的说光是把东京的地卖了换成钱就能把整个美国买下来。
而那时候的曰本也确实有钱,买下了洛克菲勒广场,夏威夷也快被全买下了,但那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