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你不如先和国内的这些电视台谈谈合作吧。聊斋探讨会不是有许多国内的省级电视台的人参加吗?要是纽约风暴拍出来能卖给这些电视台,也多少能收回点投资。“
“国内啊。“乔峰笑的更苦。
。。。。。。。。。。。。。。。。。。。。。。。。。。。。。。。。。。。。。。。
最近感情不顺,无心码字,更新受影响了,实在对不住诸位一直支持的书友了。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七百三十章 如此市场()
八十年代的国内电视台有没有购买电视剧的惯例?
有。
但那买的都是白菜价。
当然,这时候的国内经济情况就那样,没钱。没钱,说什么都白搭。电视剧再好,卖的贵了,国内电视台肯定不买,买不起。
那如果想卖,多多少少能赚一点算一点,那卖方就只能降低价格来卖。
这时候国内播出过好多部引进的港剧,无线的亚视的都有,但那价格,真的,跟白送差不多。
远远和后世那动辄就几千万上亿的购剧价格没得比。
在乔峰穿越前,国内一年拍摄的电视剧总数就达到了一万五千集到两万多集。
而那时候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集数有多少呢,只有1万集左右。也就是说有五千到一万多集的电视剧是没办法播出,只能在仓库里吃灰的。
对于制片方来说,拍片风险是极大的,一不小心就会是巨大的损失。
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资本前赴后继的进入电视剧的制作领域呢?
当然是因为利益。
那时候每年电视剧市场的体量起码是百亿元起步。并且随着网络平台的兴起,这块蛋糕还在逐年飞速增加。
而备受瞩目的好剧大剧的价格也是见天的涨,连创新高。那价格高的,普通人看了心脏病都能犯了。
可虽然电视剧的制作相比电视台的播放需求是供大于求的,而且是远远供大于求的。但电视台对电视剧的需求却依然是热烈的。
因为,毕竟播放集数也是在那的。而拍摄的电视剧虽然更多,可真正好的却并不会有太多。
这自然也是那些被看好的剧集单集剧集能卖几十万上百万,数百万乃至更高的原因之一。
可是,那是三十年后。
三十年前的现在,国内电视台对电视剧的需求可就少之又少了。
央视因为全国性质的原因就不说了,在央视,不管是谁制作的电视剧,那也别想卖出太高价。
央视虽然有钱,可人家是业界老大,逼挌在那呢,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就压根不可能出高价买剧。谁让人家渠道硬呢,不管是哪里,如果能收到电视信号,那必然肯定有央视的。
所以,收视率不需要担心,人家何必高价买什么好剧。
国内能高价买剧的只能是省级电视台。
像下边的县市级电视台,因为收视人群少,受到的关注不足,自然广告费赚的也就不多,自然也就拿不出太多钱来买剧。
一般来说,卫视台可以拿出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价格买一集电视剧,而地方电视台每集出价5万元就已经非常高了。卖给地方台的电视剧一般一两万元一集,还有许多都是几千元一集的。
这还是三十年,放在现在,县市级电视台就跟不用想了。多数县市级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电视台。
而且就算有,也不会花钱外购电视剧。
就乔峰对这时候国内各级电视台的了解,像县市级电视台(如果有的话),它们播放的电视剧的来源基本就是从上一级部门申请的。
这时候,相比三十年后更是没什么版权意识。
省级卫视播放了电视剧,之后就可能会直接把带子交给下一级地方台去播,然后下下一级去播。
掏钱买?
这时候压根就没这个概念。
大家都是国家的,分什么你的我的,你的就是我的,顶多你先播了,然后我弄到了我再播。
所以,央视还有县市级电视台就根本不用去想。
能卖钱的真的就只能找省级卫视。
可是,省级卫视在这八十年代对电视剧的需求却又远不如央视那么大。
央视对电视剧需求不大,省级电视台对电视剧的需求则是更少。
没办法,这就是当今国内电视口的现状。
谁让国内现在经济不行,娱乐发展更加滞后呢。
国内的第一家电视台也就是现在的央视,是在。1958年5月1日成立的,那时候的名字还不是央视,而是北平电视台。
没错,就是北平电视台,这才是央视的前身。
而这一年世界上已有67个国家开播了电视台。
也就是说,国内建立电视台的时间只能排在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68位。
同年6月15日,一口菜饼子,这部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剧开播。
北平电视台以黑白电视在演播室以直播方式播出。而当时收看或者说能收看这部电视剧的只有几百家人,因为当时全国电视机的拥有数量就只有不过数百台。
而之后的八年时间里,北平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90部;从全国范围看,8年中,共生产直播电视剧200部左右。
八年,两百部左右。
这剧集数量还不如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两家电视台几年制作的剧集数呢。
一城对一国。
如此悬殊。
直到73年,北平电视台才开始彩色电视的试,而因为政治原因,那几年全国只播出了公社党高官的女儿和神圣的职责两部戏。
直到78年,国内的电视行业才开始复苏。而同年,北平电视台也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这只是国内电视剧的历史。
至于说电视连续剧,则更是晚到81年的敌营十八年才创造了历史。
而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则正是小老头王扶林。这部连续剧共有9集,只有约2000个镜头,100多个场景。
这还是央视的,要是说到省级卫视那就更差了。
以开台算是很早的河东卫士来说,电视台初建时的设备,除一部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工业摄像机和自己装配的50瓦发射机外,只有一部黑白电视监视器。
播出的节目主要是电影、图片,每月仅播出两次,每次约2小时。
每月两次,每次两小时,这在当年还是最早建立的省级电视台。
可以说,那时候省级卫视就基本没有什么播放电视剧的时间。
而到了89年的现在,留给电视剧的时间也没有多少。
就别说现在了,在乔峰的记忆中,原时空哪怕到了九几年的时候,一般人家能收看电视的时间也没有多少。
有多少呢?
很少很少。
第七百三十一章 无欲无求()
“你有算过现在国内电视台一天的播出时长,以及各种节目所占的时间比例吗?“乔峰问俐智。
“当然。“俐智想也没想的就说到。
她这两年可是经常会到内地,而且有时候待的时间还不短的。自然,每天都是会看电视的。她觉得这方面,自己可比乔峰了解的多,有发言权的多。
可刚说完她脸上的笑容马上就又冻住了。因为她忽然发现自己所了解的好像很片面。
她到内地是公干的,看电视的时间多是在晚上,至于白天,有些什么节目,什么时候会播貌似好像还真的不很清楚。
“那你说“看到俐智脸色的变化,乔峰嘴角含笑的挑眉道。
“每天都会有新闻联播,之后会有一集电视剧,之后又会是新闻,白天上午会有新闻还有电视剧。。。。。。“说到这,俐智说不下去了,她以为很了解的东西其实知道的就这么多。
“你好像很了解似得,你倒是说说看是不是知道的比我多。“在乔峰笑嘻嘻的注视下,俐智的脸渐渐变红,然后有些恼羞成怒的狠瞪了乔峰一眼反问道。
这反击还真是把乔峰难到了。因为乔峰了解的确实也不比俐智多什么。
不过,乔峰倒也没有被反问的无言以对。他是知道的不会比俐智多多少,但内地电视播出的大体分布他还是知道的。
再加上参加聊斋研讨会总归也是听了些东西的,起码像央视是在87年才开始辐射到全国这种他以前从不清楚的事情现在是知道了的。
所以他还是可以跟俐智说道说道的。
“一般来说,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之后,各电视台就会休台,不再播出节目。早上开台时间要到上午九点。上午会有一集到两集电视剧,还有一些广告以及其他节目。中午一般会是新闻,像央视的午间新闻。
之后会有电视剧或者电影。然后两点到三点之后会休台。到下午六点左右会播出一些动画片。央视的是从五点半开始播动漫剧场,之后七点开始播新闻联播,之后还会有一些新闻,再之后是电视剧然后再是新闻例如以及其他节目,例如科教片之窗、世界各地、城市之间等。“
乔峰说的很详细了已经,具体的节目央视和其他省级电视台自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大体的节目时段分布是差不多的。
省级卫视和县市级电视台不一样,省级卫视和央视在节目时段安排上是非常相似的。
这个很正常,谁让这时候国内的电视行业还在探索阶段,央视可以说是绝对的先行者以及业界老大。
所以,老大怎么排下边的小弟当然就萧规曹随跟着怎么排了。
像节目时间,省级卫视因为辐射范围以及节目数量的原因,只可能是比央视少而绝对不会比央视的多。
原时空,九十年代乔峰还是小孩子,那时候他看动画片就要看运气,运气好了下午五点半就能看到央视的儿童节目。而他所在省份的儿童节目则则要到了六点才能看到,这还是运气好,运气不好,有,打开电视就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大圆圈,还分成几块的图标,然后不停重复着音乐,或者干脆就是无声的。
等有节目播出的时候就已经是新闻联播了。这个倒是雷打不动的能收看到。
晚上十二点一点以后就没信号了,又出来图标了,早上时段也是到了时间才有信号。
基本一天下来有信号的时间也就只有上午三四个小时,下午两三个小时,晚上的几个小时。
全天有信号,也就是有电视播出的时间不会超过十个小时,他老家所在省份的电视台这种情况一直要到98年往后才会有所改变,但也就是白天一直有信号,晚上凌晨过后就又没信号了。
当然,别说省级卫视了,就像乔峰跟俐智说的那样,央视在这时候也是一样会有休台时间的。
一直到92年,央视才会取消下午的休台,也就是说在92年之前,央视下午也是没有节目播出的。打开同样是一个大图标。
而夜间十二点到一点之后依然还是会休台,要直到十五年后的04年才会实现24小时播出,在那之前,央视的各频道都未对全天节目播出时间做过明显延长。
央视都是这样,地方卫视自然可想而知了。
而以现在的一天十个小时的播出时间来算,地方卫视哪怕就全部播放电视剧,一年播放也就三百多部剧集。
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就是九几年那会,一天播放电视剧的也就是晚上的一集或者两集,上午有一两集,下午还得看情况。
全天按五集算,一年不过一千多集,按20集一部算,也就是最多90多部的电视剧。
但这绝对是往多了算的。这时候其实一天电视剧的平均播出集数顶天了三集。也就是一年差不多五十多部剧集的样子。
而在电视剧复苏的八十年代,国内制作电视剧是多少呢?
不多,这么大个国家也就一千多部而已。
和三十年后当然是远远不能比的,但在这个电视剧需求不强的年月,在这个省级卫视辐射范围只能局限在一省顶多算上周边少数地区的时代,这样的电视剧产量已经足够国内各电视台消化了。
所以,这时候的国内电视台对外购电视剧并没有太强烈的意愿。
当然也会外购,毕竟外购国外的电视剧以及香港出产的电视剧,确实是相当不错的,起码比这时候国内的绝大多数电视剧更好看。
但那也就是央视才会有比较多的外购一些剧集,至于省级卫视因为本身的播出需求在国内就能得到满足,外购意愿一点都不强烈,所以,就即便会买,这些省级电视台也不会出什么高价。
谁让无欲则刚呢。
“国内是别想了,起码现在别想了,没可能卖出好价钱的。“乔峰感叹道。
“就算卖不出高价,和各地卫视结个善缘也好啊。“俐智有些不甘的说。
“呵呵。电视台都是国有单位,人走政息是常态,指望和政府单位结善缘,让他们记咱们的好,还不如指望天上掉馅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