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他们将大多人抓了又放,朱瞻基并没有半点意见,不管怎么说,朝廷的政令执行要放在查贪的前面。

    不能因为查案,让政府部门的工作都停顿了下来,那是因小失大。

    他从二月初六这一天,也开始跟随朱棣一起上朝,这次不再是当一个看客,不管见任何人,处理什么事,朱棣都会先问问他的意见。

    许多时候,朱棣会在大臣面前夸奖他一番,等人离开以后,才会跟他分析他给的方案得与失。

    如今这个时代,虽然不像汉代的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但是跟后世的政府几乎把所有的心都要操到相比,远远不如。

    现在的政府除了收税,战争准备和程序性工作,是没有任何主动性的。

    所谓的程序性工作,像制定农历,修路架桥,引领农民种地时间等等,这都是每年都会例行的公事。

    许多时候,各部大臣们只用跟皇上奏备一下,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了,皇上知道就好了。

    只有一些人事管理,突发情况,这才需要皇上来决定。

    所以在这个时代,你想当一个勤快的皇帝,一天四十八小时都不够用。

    但是你如果想当个昏君,像他的子孙一样,几十年不上朝都没事。

    所有的官员当官,都是为上层服务,根本不存在替老百姓着想。

    那些惠民,利民的政策,都不过是时代精英们在伺候好了上层之后,将有限的精力转移了一点到老百姓的头上。

    从隋唐至今,所有的官员读书,当官,都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处境,进入上层阶级,其后才是为百姓着想。

    在这个没有人人平等的年代,身为下层人,你连说话,出门的资格都没有。

    朱瞻基是幸运的,他身为太孙,从生下来就是人上人。

    从小时候,各位大儒,包括武道师父就对他倾囊相授。

    他更幸运的是保留了前世的记忆,让他可以从容以对这个时代。

    他知道那些人是可以依靠的,他知道时代的潮流向哪个方向流动,这让他在操纵大明这条大船的时候,就显得更容易。

    可以说,如今的大明朝政,这种最初级,最简单的统治方式,对他根本不是难题。

    朱棣对他宠爱有加,教导朱瞻基文事的解缙如今对他言听计从,教过朱瞻基行军的杨荣对朱瞻基也赞誉有加。

    就连最开始对朱瞻基不以为然的蹇义,在看到朱瞻基不论面对任何状况,都能很快拿出解决方案之后,也不得不在其他大臣面前大力称赞朱瞻基的处政能力。

    他没有处理事务的懵懂,甚至比大多数人考虑的更加深远,任何事情都瞒不过他的认识,这让蹇义都忍不住有些怀疑,他在那些经义上面学习了几十年的经验,难道都是白费的吗?

    这种轻松也让朱棣高兴不已,他不时催促黄渊,要求尽快安排好出海事宜。

    为了出海,他已经准备了三年,基本上所有的人员和粮草都已经准备妥当。

    但是,只是将这些器具全部装运上船,分配下去,就是一项无比繁琐的工作。

    黄渊纵然有三头六臂,也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全部安排好。

    二月初九是朱瞻基的二十三岁生日,身为监国,这一日诸位大臣也为他贺寿,只是他还没有正式登基,自然不可能将二月初九变成万寿节。

    相反,因为朱棣要出征,还有大臣要给朱棣提前过六十一岁寿辰,不过被朱棣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现在的心里没有别的,就只有战争。

    二月初十,上午处理好朝政之后,朱瞻基下午陪朱棣一起到了夹江工业区,检阅了朱棣这次出发乘坐的旗舰。

    这艘旗舰是朱瞻基曾经使用过的旧船,但是因为是旧船,他航行了几年都没有出问题,反而更加值得信赖。

    整艘船被重新修整了一番,改变最大的就是拆除了甲板上面的城墙,又安装了不少辅助的软帆。

    这种被专门加固过的宝船哪里都好,就是速度太慢。

    因为船体太大,虽然有十二面硬帆,但是航行的速度在顺风的时候也不会超过每小时二十公里。

    逆风的时候,跟人走路的速度差不多了。

    通过对船帆的改进,虽然在顺风的时候,航行速度依旧快不到哪里去,但是增强了逆风时候的速度。

    这样一来,宝船就不会成为舰队的负累,也能跟得上各种战舰的巡航速度。

    除了船帆,这艘船并没有经过大改。因为已经被朱瞻基修改的非常适合居住,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舒适的船。

    朱棣这次只到忽鲁谟斯,波斯湾那里,全部都是熟悉的航线,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会遇到麻烦。

    在船上上下参观了一圈,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了,连茅房都建的让人意想不到,也不会影响女眷观碍。”

    这个时代的船,是没有厕所的,不论你是将军也好,小兵也罢,都只能在船舷处解决。

    遇到大风的时候,上厕所是在海上最危险的时刻。

    但是朱瞻基只是让人在船舷外修建了一圈凹槽,上厕所的时候,人能直接走进凹槽,下面有镂空的洞,可以直接上厕所。

    而且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截是带顶,能在下雨的时候使用。

    至于船尾的厕所,是他跟自己的妃子们用的,连游泳池都修建了,自然更不会缺了舒适的厕所。

    站在船舷处望着远方的江北,他回头说道:“我准备将张贵妃她们几个宠妃带上,然后让其他妃子留在后宫不得出行。你留下你母亲到宫中替你掌管后宫事务。再加上王彦也给你留了下来,这皇宫上下,就没人能给你造成麻烦。”

    朱瞻基知道他这是在给自己尚方宝剑了。那些妃子虽然朱棣并不重视,但是毕竟算是朱瞻基的奶奶辈。

    要是端出奶奶的架子来恶心人,也是很难处理的。

    朱瞻基说道:“与其这样,不如将贵妃留下,让她掌管后宫。这张家有所求,她就不会脱离了控制。”

    张贵妃如今其实并不受宠,朱棣每个月只是留宿在她殿中一两晚。只是因为她是张辅的妹妹,所以,朱棣对她还是比较重视。

    听了朱瞻基的话,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觉得能控制住张家,就依你所言。以后三大殿,西宫都对你开放,只有后宫你就不要去了。”

    朱瞻基一时冲动,低声说道:“皇爷爷,孙儿一直以为,每个人都是娘生爹养的。虽然人生不平等,有男有女,有高有矮,又胖又瘦,有美有丑,但是在生命方面,却是平等的。每个人只有一条命,死了就没有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但是如今这殉葬制度,太不人道,有失我大明礼仪之邦的风范。”

    朱棣哈哈笑了起来,摇了摇头说道:“我一走,这天下就是你说了算。不要说这一件小事,哪怕就是你把孔家的人头全部砍光,也不过举手之劳。

    你那里都好,就是还没有学会上位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许多事情,在你手里有刀枪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你觉得殉葬不好,那就改,你觉得哪里不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改。只要是有利于我朱家统治天下,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知道吗?”

    “那皇爷爷不会觉得到了地下孤单吗?”

    “那都是扯淡,人死万万年,知道个屁。何况,你皇祖母已经等了我十几年,有她陪我难道还不够!”

    得了朱棣的背书,朱瞻基就准备找个机会,撤销殉葬制度,裹脚制度。

    如今的裹脚只是修整脚型,但是在那些腐儒的演化下,逐渐变成了畸形的嗜好。

    特别是清朝以后,统治者为了减弱汉人的抵抗力,让汉人女子裹脚,硬是裹成残疾。

    与此同时,他们却严禁旗人女子裹脚,立下严苛的法令。

    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凭什么能凭不到百分之五的人口,统治这么大一个帝国。

    对于朱瞻基来说,女人裹脚更是对生产力的极大浪费,不说多出一半的劳力,只是多出四分之一,对如今的大明来说,都是万分宝贵的。

    朱棣裹了一下身上的大氅,向前走了两步,又回头说道:“西南的滇军,张辅手里的南兵,这两处是不能动的。北方的郑亨带走了大半精锐,让柳升过去就是为了震慑,为了杀人。

    这三人你一定要笼络好,此外训练好被抽空的幼军,掌管好你的第一舰队,你就立于不败之地。

    对你的手段,我还是相信的,但是要记得,不要过于仪仗武力,许多时候,语言比刀子更锋利。”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孙儿记下了。”

    朱棣又说道:“蹇义用于直,夏元吉用于忠,吕震用于毒,方宾用于细,顾佐用于诚,吴中,宋礼用于憨,刘观用于贪。”

    朱瞻基一直有些不明白,朱棣为什么那么信任刘观,明知道他是个贪官,还一直重用他,并且把它安排在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位上。

    现在听了朱棣的话,他觉得自己以前的思路有错。朱棣不是不知道刘观的为人,为什么一直重用他呢?

    看到朱瞻基皱眉,朱棣笑道:“想不通吗?”

    朱瞻基问道:“是不是因为刘观贪,所以他更能查贪官,知道对方如何贪?”

    朱棣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刘观贪得无厌,才适合杀鸡骇猴。原本此人我是留给你父王的,不过现在留给你也一样。

    待我走之后,遇到朝廷难以控制之时,就能将刘观斩杀,以此杀鸡骇猴。一个二品九卿,足够份量了。

    蹇义可重用,不可过度依靠,夏元吉能力够,气度不够,担任不了百官之首。

    吕震心胸狭窄,阴险毒辣,此人用好了堪比一员猛将。至于顾佐,吴中他们,已经听你的话了。

    方宾与金幼孜我准备派往西北,替换回黄福,那黄福对你感恩戴德,能力出众,可堪重用。”

    安排方宾去西北是让他不要在朱瞻基的身边碍事,但是又不能完全相信他的能力,所以让金幼孜过去做事。

    朱棣又说:“杨荣精于事讷与人,做首辅其实不算合适,不过以后你想给他如何调整都可。”

    这是说杨荣做事可以,但是不会做人,得罪的人比较多。

    最后,朱棣说道:“我知你一心治政,改革吏治。但是在朕回来之前,或者死之前,你不要轻举妄动。用两三年的时间好好看清楚情况,磨刀不误砍柴工。”

    朱瞻基长揖拜下:“孙儿铭记在心。”

    论改革,他的耐心足够好,才不会贸然改弦易辙。

    (推荐同是历史文的《明末好国舅》,老妖的好基友,昨天还赢了我两碗热干面。)

第四十七章 引以为戒() 
“子风啊,今日休沐怎地又出去?”

    “朝廷今日押解罪官入京,要让我们前去观摩,回头还要写文章交上去呢!”

    “子风厉害了,羽林卫学出来的兵,最低都是一个千总,以后你爹娘可要享你的福了。”

    李子风穿着羽林卫学的军服,十五岁的他略带趾高气昂,昂首挺胸地走在前面。但是他毕竟年幼,听到这样的夸奖,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将背着的手垂在身体两侧。

    在他的身后,是开心的三娃和妞妞。特别是妞妞,只有哥哥回来的时候,才能跟着一起出门看看热闹,平日里,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

    三娃忍不住说道:“二哥,不如花两个大子,我们坐马车到清凉门那里。”

    妞妞撒娇道:“不嘛,你天天在外面瞎逛,我却不能出门。跟二哥走走,还能多看点风景。”

    迎面走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瘦削男子,看到李子风他们姐弟三人一起出行,笑了笑说道:“二狗子,又到处瞎跑。妞妞逐渐大了,要懂得男女之嫌,天天这样跑,以后说婆家都难。”

    妞妞看见这个大哥脸色就有些不自在,平日就是他啰里啰嗦,让自己被限足。自己小家小户的,哪里用得着像个大家闺秀一样躲在家里。

    李子风向他抱拳说道:“大哥,妞妞年幼,何况我们这家门,能养个千金大小姐出来吗?不懂人世风情,今后如何能管好一个家?”

    这个大伯家的大哥,小时候还有个哥哥样子,长大了读书,越读越像个老学究了。

    见二狗子不听,李山也不恼,笑道:“那你们早去早归,别让奶奶挂念。”

    等人走远,三娃才哼了一声说道:“整日就会说他人,今年都十八了,还要大伯他们养着。上次我还看他跟一帮同学去喝花酒。”

    二狗子敲了他脑袋一下说道:“小孩子懂个什么,大哥跟同学交往,也是应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