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总之,这个城市对于当今的百姓来说,是一个梦幻之城,但是在朱瞻基,还有着诸多的不足。
对八岁的朱佑樘来说,热闹的市井是那么的繁华,这里有数不清的吃的,喝的,玩的,哪怕是街边一个卖糖人的小摊,都是那么的好玩。
朱瞻基陪他在一个吹糖人的小摊前面站了足有一刻钟,看他买下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糖人,说要回去送给其他的兄弟姐妹。
等他心满意足要走的时候,朱瞻基才说道:“今日曾祖带你出来逛街,回去了以后,你要写出两千字的游记出来。”
朱佑樘傻眼了,盯着朱瞻基看了半晌,才问道:“曾祖,什么是游记?”
朱瞻基想他写的当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游记,他也没有那个水平。
“就是你今日出来出来后发生的有趣的事,你都要写下来,更主要的是,写清楚每件事对你的影响,明白吗?”
“两千字,曾祖,能不能少写一点?”
朱瞻基牵着他的手继续向前走,说道:“你要是写的好,以后我每个月都让你出来玩一趟,要是写的不好,今后就别想出来了。”
“真的!”朱佑樘大喜,立即说道:“孙儿回去了以后一定好好写……”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没有见过的趣事,你都可以写下来。但是要记住,不管任何事,都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朱佑樘有些似懂非懂,问道:“曾祖,什么是另一个角度?”
“就是换位思考。”朱瞻基觉得这样说,他这个八岁的孩子依旧有些理解不了,换了一种说法说道:“就是你不仅要以一个皇孙的位置来看待问题,更要懂得从一个普通百姓的位置来看待问题。”
“可是我是皇孙啊,我生下来就是天潢贵胄。”
“那你今日就当自己是一个普通百姓的孩子,不许用皇孙的位置来写这篇文章。”
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道:“孙儿明白了,就像我们今日微服私访……”
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朱瞻基虽然有些耐心,一会儿也被磨蹭的差不多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对,你就当自己是个百姓子弟,来写这篇文章。”
“曾祖,有玩猴戏的……”
贡院的西南角,两条街道的拐角处,这里修建了一个小广场。
一棵大树下,一群大人孩子围成了一圈,足有一两百人。
在贡院的墙角,刚好有一盏电灯照明,一个耍猴艺人一副扁担,挑两个箱子,带着两个孩子,还有七八只小侯,在这里摆开了阵势。
他们将一个长十字竹竿扎在正中,女孩敲着锣引人驻足。随着锣声响起,那个男孩像个猴子一样不停地翻着跟头,引来阵阵叫好。
两个孩子的年岁都不大,男孩大约十一二岁,女孩七八岁,跟朱佑樘差不多大小。
朱瞻基皱了一下眉头,大明现在实行的强制性三年义务教育,这么大的女孩,不应该卖艺,而应该在学校才是。
男孩翻着跟头的同时还转着圈,一直绕了一圈,才在众人的叫好声中停了下来。
随着耍猴一人的一声鞭响,七只小猴像行军布阵一样,依次沿着竹竿爬了上去,在横杆处向众人作揖。
耍猴艺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众猴听着他的歌声,翻筋斗、担水、走索,爬高竿。
朱佑樘看的目不暇接,拿在手里的糖人都忘了吃。
小姑娘这个时候停下了敲锣,耍猴的艺人则开始了说开场白,而女孩这个时候将锣反拿,就变成了一个装钱的家什。
围观的众人纷纷解囊,大多都是一个铜板,两个铜板,也有少数锦衣者丢下七八十几个铜子。
来到朱瞻基和朱佑樘的面前,朱佑樘眼睛盯着几个小猴,拿出了一个当五十的铜币丢了进去。“快耍猴,我要看耍猴。”
朱瞻基开口问道:“小娘子,你为何没有进学?”
小女孩出来跑江湖,没有那么害羞,闻言笑道:“穷,读不起书。”
朱瞻基又问:“进学不要钱啊!”
可惜的是她忙着向下要钱,没有回答朱瞻基的话就闪了过去。
李源凑了过来,问道:“陛下,要不要查一下?”
朱瞻基点了点头,李源立即安排了下去。
大明现在没有条件搞九年义务教育,只是来了一个三年义务教育。
由于只需要学习识字,算学,自然,地理,三年义务教育,也能让人略知天下,能认识一两千字,能算简单账目,倒也暂时能满足需要。
而针对不让孩子上学,朝廷的处罚很是严厉,一般情况下都要派劳役作为惩罚。
想免劳役就要花钱,这可比让孩子上学要花钱多了。
因为不要学费,只需要花费一点纸笔书钱,三年下来,是花费不了多少的。
朱佑樘看的目不转睛,朱瞻基摸着他的脑袋问道:“方才的小姐姐没有进学,你怎么看?”
他心不在焉地说道:“进学哪有耍猴好玩……”
朱瞻基沉声说道:“朱佑樘,你是玩物丧志吗?”
朱佑樘听到朱瞻基沉声说话,这才把视线转了过来,见到朱瞻基不悦的眼神,他也紧张了起来。
“曾祖……曾祖……”
朱瞻基面色稍缓,问道:“为何大明风调雨顺,还有人说上不起学?”
朱佑樘低头,脚尖碾着地面说道:“孙儿不知……”
“那你要是也生在贫寒之家,上不起学,又该如何?”
朱佑樘回答不上来,也不敢抬头。朱瞻基也觉得让他一个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有点超出了他的能力。
他又问道:“你方才只顾看猴戏,就没有想想,为什么你就能锦衣玉食,而跟你差不多大的小娘子却只能街头卖艺?”
“曾祖,是因为出身不同。”
“抬起头来,朱家需要的是面对问题的儿孙,不是逃避问题的儿孙。”
朱佑樘抬起了头,伸手牵住了朱瞻基的衣襟,略带撒娇说道:“曾祖,我会听话的。”
朱瞻基蹲下了身子,掀开了帷帽的幂离,直视他的眼睛说道:“不是听话不听话,而是你要学会观察问题,还要会解决问题。就是再喜欢猴戏,也不能因为喜欢,就把全部心神都投入进去。就像吃饭一样,只能吃七八分饱,不能吃撑了。”
他小大人一样点了点头,说道:“那孙儿就只用七八分的心思看,留两分心思想问题。”
朱瞻基点了点头,放下了幂离。“这件事你回去写文章要着重写,要多想想民间疾苦,不能只看表面。”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朱佑樘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看到那些小猴自己打开装衣服的箱子,然后一个个穿上小衣,像官老爷,像犯人一样排排坐的时候,就又被吸引了全部心神。
一个锦衣卫大汉将军跟李源低声汇报了几句,被李源带到了朱瞻基的身边。“皇……老爷,刚才属下去问了百户所的同僚,这个耍猴艺人是来应天府落籍不久,来自河南。应是家无余财,所以还没有送孩子进学。”
这应天府卖艺的艺人也都是要在应天府登记,获得批准,才能出来卖艺。所以要查清楚他们的来历,是很简单的事情。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你留在这里,等他们收摊,把厉害关系跟他说清楚。但凡不让孩子进学,明年就把他派到西北去服役。”
“是!”
朱瞻基又看向了朱佑樘,他正看的入迷。朱瞻基道:“樘儿,一次不可看够,走了。”
朱佑樘舍不得走,掏出怀表看了看,说道:“曾祖,再看一刻钟好不好?”
朱瞻基点了点头,注意力转向了其他地方。
时间到了,这次朱佑樘没有再拖延,不过走的时候,依旧有些不舍。“曾祖,我也在宫里养一只猴好不好?”
“不行。宫里动物园不是有猴吗?”
“可是它们都不听话啊……”
沿着贡院再向南,就是青楼区,朱瞻基对古代的青楼没有丝毫兴趣,朱佑樘就更不懂了。
爷孙俩沿着夫子庙继续向西,欣赏着这晚间的市井文化。
历史已经被朱瞻基改的乱七八糟,应天府也在他的影响下,变的根本不像一个古代城市,有了一些现代城市的雏形。
这样的变化绝对比历史上要更好,城市的功能也更加齐全。
虽然还有许多的不足,但是依旧能让朱瞻基有一种改变历史的满足感。
唯一可惜的是,或许是城市的管理太严了,他这趟出来,不仅没有遇到坏人,连纨绔子弟都没有遇到一个。
没有人冒犯他,他连装比的机会都没有了。
(临时要去郑州一趟,今日更新四千,回来后看有没有机会补上,捂脸……)
第四十七章 绕行()
正统四十四年十一月,太孙朱见深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东洲之旅,从东洲的东海岸,绕过最南角,回到了西海岸。
在唐州城,他将与运载黄金,黄铜,硝石的船队一起,起航返回中洲。
唐州城的位置是后世的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市,这是一座位于海边的沙漠城市,荒凉异常。
但是,这里却是大明最大的资源基地。当初为了这块封地,不少皇子竞争了许久,才由与太子同父同母的唐王朱祁钢争夺到了这个地区。
这座一边是沙漠,一边是大漠的土地看起来荒凉异常,但是这里却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和铜矿,而且,就在这片地区,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硝石矿。
虽然大明因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利用化工合成也能合成硝石,对硝石的需求没有了唯一性。
但是合成硝石相对于天然硝石的成本,依旧非高昂。目前大明所需的硝石矿,百分之九十以上,依旧是天然硝石。
唐州府境内,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两座露天铜金矿,一座硝石矿,光凭这三座超级矿山,就能养活境内的数十万人。
而三座超级大矿也给唐王府带来了巨额的回报,要不是为了发展当地农业的自给自足,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他们的日子会更加好过。
在这里,朱见深也感受到了比其他州府更加热烈的欢迎,唐王叔对他这个侄儿的亲近根本毫不掩饰。
唐州府是朱见深非常想要拉拢的势力,这里不像其他州府,还有着大量的平民阶层。
在唐州府境内,只有三座港口城市,三座露天矿山,三条铁路线。
因为地理关系的原因,这里的耕地很少,土人也很少,主要依靠贸易获得粮食。
而当地的百姓主要就是海军士兵,唐王府护卫,以及内务府,转运司的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属。
还有就是在三座矿山上工作的土著,几乎全民皆兵。
因为这个原因,当地的官府几乎形同虚设,朝廷只是让东洲南大陆提督府代管本地的民政事务。
唐王府相比其他王府,有着更大的自主权以及更强的军队。
不过让朱见深可惜的是,唐州府距离大明太远了,几乎刚好处于地球的另一面。
即便是唐王口口声声说无论如何也要支持他这个侄儿,但也是鞭长莫及。
当然,朱见深也不指望依靠唐王的支持就能登上皇位,唯一能决定这件事的,只有皇祖父。
到东洲走了一大圈,经过了一半以上的亲王封地,朱见深也真正知道了大明在东洲的底蕴。
东洲的强大和稳定建立在这里稀少的人口和强大的武力上的,这是一种悖论,朱见深原本不理解,现在才真正明白。
人口稀少虽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今社会,人口就是强大的基础。
可是因为东洲的人口稀少,一开始来东洲的全部是兵士,在这里组成了强有力的统治构架。
而大明最开始也不缺人手,因为这里有三千万土著,他们在大明的组织下,为东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十年过去了,由于外来人口增加带来的病毒,加上开矿和自然老死,原生的土著们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一。
而新增的土著,在各家王府和兵士的地位优势下,大部分都已经有了大明人的血缘。
他们的人数,已经占据了三千万土著中的三分之一。
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再过四十年,带有大明血统的新生儿,能占据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那个时候,朱瞻基的目的才算是真正达到。
相比中洲,东洲在文化,经济,科技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
但是在政治层面,东洲与中洲是一致的。而在军事方面,军队的控制力度也更强。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主要就集中在这五大方面。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