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宫、自由女神、尼加拉瀑布、夏威夷、国家广场、美国国会大厦、美国各大博物馆等都留下他们的身影。
七月中旬,詹浩声一家和陆信豪一家准时在奥地利相会。
陆路宴请詹浩声和夏灵凤一家。
异国他乡相见,心里觉得格外亲。
詹浩声和陆信豪热烈握手。
廖心语和夏灵凤热情拥抱。
陆路和美妙高兴拥抱。
“陆路哥哥,祝贺你!”
夏灵凤对詹浩声笑道:“都叫乱辈了!陆路从小就叫我姐姐!这下,俩孩子又叫陆路哥哥!这这、、、、、”
陆信豪笑着说:“想怎么叫都行!相差都不远!”
夏灵凤笑道:“只有这样了!”
陆信豪对陆路说:“陆路,你能够到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学习,全靠夏灵凤姐姐的支持。后来,又到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留学,都是夏灵凤姐姐全力相助。否则,以我和你母亲当教师的收入,怎么可能供你接受这样烧钱的教育?”
陆路上前深深鞠了一躬:“大恩不言谢!”
夏灵凤慌忙扶住:“陆老师,陆路!你们千万别这么说!说得我无地自容了!陆路很争气,这么有前途的小伙子,怎么能让他耽误了呢?再说了,最应该说感谢的,应该是我,我不知让陆老师操了多少心呢!”
陆路笑道:“夏姐姐!你是我爸爸最骄傲的学生!他经常说起你!现在,你们的角色颠倒了!如今,爸爸是你的部下了!”
夏灵凤说:“陆老师永远都是我的老师!现在,他用他的敬业精神,用他的人格魅力继续影响着我。”
陆信豪笑道:“惭愧!惭愧!”
詹浩声说:“廖老师,想起你刚刚毕业,就代我们班的课,你是我们班男生的偶像啊!”
廖心语笑道:“那时,我才二十一、二岁,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孩子都像我们当年那么大了,我们怎么能不老呢?”
第二天上午,众人前往金色大厅,在前排找到座位,坐了下来。
音乐会现场,可容纳2000多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
整个音乐厅安安静静。
在这里欣赏音乐,都带着一颗虔诚的心。
陆路演奏肖邦、贝多芬、舒曼等一首首代表国际钢琴最高水平的名曲。
音乐欢快,他的手如蝴蝶般飞舞,音乐清冷,他沉醉其中,闭上眼睛,从容而舒缓地弹着。
音乐如行云流水般缓缓淌过,恢弘而美妙,观众如痴如醉。
这是一场顶级的音乐盛宴。
演奏结束,陆路返场后,观众仍然掌声热烈,持久不息。
最后陆路为了答谢在场观众的热情,加演彩云追月,给音乐会增添了不少中国的元素。
听到这熟悉的音乐,夏灵凤的心就激动起来。
演奏结束,大家集体起立,热烈鼓掌,向中国的音乐家陆路表示最高的谢意!
“陆路!真是好样的!”夏灵凤鼓着掌,含笑对陆信豪说。
詹浩声也对廖心语说:“老师,祝贺你!”
廖心语激动地说:“谢谢!谢谢!” ;
797。 第七百九十七章 接班()
回到中国,妙妙到了詹浩声的声锦公司。……
最初,詹浩声让夏立庆带一带詹妙妙,让她全面熟悉公司的业务。
这个公司的业务现在遍布全球几大洲,詹妙妙从最基本开始做起。本来就是学经济学的,这个方面上手较快。
声锦公司的业务要单一一些。
夏立庆教起来又是毫无保留。所以詹妙妙很快就熟悉了声锦公司的一切事务。
詹妙妙很快接手公司的事务了!
詹美美在夏灵凤的华夏集团从最基层做起。
虽然,学的是经济管理,但是,每一个行业他都扎扎实实地从最基础做起。
几年后,詹美美接手了华夏公司的事务。
夏灵凤将经历了公司各个行业的侄子夏元滔调过来辅助他。
詹美美用一种放眼全球的眼光,将公司逐渐转型。
目前中国的形势,地产泡沫逐渐在破灭。
,地越拿越贵,詹美美在公司股东会议上提出方案,逐渐减少拿地的份额。
零售商业受互联网的冲击,也萧条冷落了!而新材料新能源正在兴起。互联网也如火如荼地发展。
夏灵凤高兴地看到儿子的眼光独到,能力超群。
她想,我可以慢慢放手了!
我将只专注于我的养老院事业了!
詹美美和丽丽,詹妙妙和杰尼终于决定结婚了!
詹浩声和夏灵凤给他们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婚礼。
一年后,两个混血儿孙子先后出世。夏灵凤为他们各请了两个保姆,照顾他们。
詹浩声和夏灵凤都逐渐放权,让他们经受锻炼。
又过了几年,詹浩声和夏灵凤说:“老婆,我们去旅游吧!祖国大好河山,到处看看!我想看看你的休闲养老院!”
夏灵凤说:“好啊!”
詹美美和詹妙妙簇拥在父母身边。
詹美美说:“爸妈!你们好好去玩一玩吧!回来了,也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詹浩声笑着说:“世界是你们的了!”
夏灵凤说:“美妙,我们出去玩,你们好好把握,没有了主心骨,千万不要乱拍板,多跟别人商量。”
詹妙妙说:“妈!你就是不放心!妈!你们操劳了半辈子,现在可以颐养天年了!”
夏灵凤说:“我能够颐养天年,还有很多人不能够颐养天年!今后,我的精力主要就在我的养老院了!我以一个养老人的身份去亲自体验,让我的养老院,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要,让人人过得舒心!”
詹浩声说:“妙妙,听到没有?声锦公司,也要入股华夏集团的休闲养老院,以后,我可以和你们的妈妈共同管理养老院了!到老了,总算能在一起工作了!”
詹妙妙说:“好!这一个议题,我下次拿到股东会议上讨论。中国人口老龄化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养老院确实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
詹浩声笑道:“妙妙现在考虑什么问题都站在利益的角度了!可你母亲是当做一项慈善来做,是用来回馈社会的。他们的利润是很少的,并且回收非常慢!投资和利益回收根本不成比例!”
詹妙妙说:“那,爸爸,股东会议上通过就成问题了!”
詹浩声笑道:“可以拿出一定的比例!就当做慈善吧!你在国外这么多年,了解每个公司都会做慈善,那也是一项事业啊!”
詹妙妙说:“如果,以这个名义,应该还是能够通过的!”
夏灵凤一直在旁边听着,最后,笑着说:“那好!我们也像年轻人一样!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詹浩声说:“好!说走就走!明天就出发!”
第二天,詹浩声和夏灵凤就开着詹浩声的车出发了。
两个人换着开车,边走边看。
一路停下来,看看蓝天,看看田野,看看潺的流水,身心融入大自然中,感到分外的惬意。
第一站,江南水乡周庄。自从著名画家陈逸飞画了油画周庄双桥,周庄就驰名中外了。
粉墙乌瓦、小桥流水、船只来往穿梭,周庄让人心灵沉静下来。
那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园,总让人有一种安宁和平的感觉,让人散开心中的积郁,心情豁然开朗起来。
游完周庄,二人驱车来到苏州的新城区,这里建有华夏集团的养老院。
最初,夏灵凤是打算在老城区建养老院的,可是老城区的建设有很多限制,只准盖三层的楼房。地很贵,可是,土地又不能有效利用。于是夏灵凤就放弃了!
于是,养老院改建在新城区。
夏灵凤、詹浩声和很多老人一样,住进了养老院,切身体会养老人的感受。
苏州养老院的主管现在是琴儿。
看见夏灵凤和詹浩声一起到来,琴儿高兴得像孩子似的。
琴儿从夏灵凤的秘书做起,她做事很有眼色,也很好学,夏灵凤有心栽培她,又派她多次进修,后来,结了婚,琴儿的丈夫是苏州人,再后来,升了职,琴儿主动要求到丈夫的老家来,就一直做到现在。
夏灵凤在江南建的养老院和其他北方和中部的养老院一样,有一条是必须保证,那就是,必须安装地暖。
南方的冬天,温度虽说不是很低,可是,因为没有暖气,室内室外一样冷,并且是又湿又冷,是冷到骨头缝里的那种冷!
很多北方来的人并不适应南方的冬天。
夏灵凤还知道,很多老人都有支气管炎,一到冬天遇冷空气就会咳嗽,很多人,熬不过冬天。
夏灵凤的苏州休闲养老院一经开业,因为这个暖气元素,迅速受到老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冬天,还有很多老人都来问。
于是,苏州养老院冬天是爆满的。
琴儿建议,冬天的一个季度的收费标准要相当于其他的一个季度的两倍。
因为暖气开满整整三个月,花费的成本也是挺高的。
就算这样,那些不是全年候的养老人也会一到年初,就预定了冬天的住处。
夏灵凤和詹浩声准备在这里住一个月。
琴儿向夏灵凤汇报了这里的情况。
现在,养老院任何时候都是满的。因为,江南人喜欢精打细算,所以,很多老人是候鸟,到冬天才想到养老院来。 ;
798。 第七百九十八章 组织活动()
第一年过后,很多没有抢到住处的老人,第二年就早早预订了冬天的住处。 。
但是,养老院本着全年住户优先的原则,一旦有人要预订全年,那么那些候鸟式的养老人便要让位了!
琴儿于是一个个打电话给那些预订冬天房位的老人,要退房款定金给他们。
这下老人不干了,于是,也纷纷转为全年的房客。
夏灵凤笑道:“琴儿,你是天生的做生意的料。”
琴儿笑着说:“我跟三姐学的!”
夏灵凤笑着对詹浩声说:“琴儿最初做秘书时,真的很勤奋,搞不懂的,就查资料,进修的时候,也很刻苦,很好学,她一直在不断地充实自己!”
詹浩声笑着说:“是啊!在秘书的工作上做得好!这下子,转行了,照样做得好!那就要努力了!”
琴儿笑道:“谢谢姐姐、姐夫夸奖!那时,我和立新都互相鼓励,不能给三姐丢脸!别人都认为我们是,靠关系进来的!我们自己再不努力,就要被别人笑话了!我每次打电话回家,我妈就跟我说,要好好做啊!不能给你三姐丢脸啊!”
夏灵凤说:“说实话,我当初也只想给你们一碗饭吃!至于,以后的发展,就完全靠你们自己了!你们做不好,我也不能升你们的职!”
琴儿说:“是啊!所以,陈大妈经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詹浩声笑着说:“岳母有很多经典的话呢!”
琴儿说:“我陈大妈是我们夏家营最有威望的人!好多人不怕队干部,就怕陈大妈呢!可惜,大妈去得太早了!要不然,我请她和大伯来我这里住一住,我也好孝敬孝敬她!”
夏灵凤笑道:“我妈在的话,可能不会住养老院!农村人都有一种观点,只有没儿子养老的人,才会住进养老院!”
詹浩声笑着说:“所以说,农村人认为,没有儿子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岳母费尽心力,想千方设百计,一定要有个孙子!”
夏灵凤说:“是啊!这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一时半会儿无法改变!别说我妈了,就是我哥哥嫂子,我让给他们住,他们都不住的!”
琴儿说:“三姐,你说得对!养儿防老,这是自古以来的思想。可是,现在社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很多观念要改变了!现在城市里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也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小城市的想到大城市,大城市的想出国留学。父母一生病,怎么办?两个老人都在的话,还好说点,万一,有一方先走了,另外一个人怎么办?现在城市里,都是钢筋水泥的森林,对门都互相不往来。不住进养老院,万一,老人急促地走了,有时候,一个星期、半个月都发现不了!这才是大事啊!”
詹浩声沉痛的说:“李锦的母亲去年走了!一个星期后,才发现。”
琴儿问:“她一个人住吗”
詹浩声说:“是啊!孩子们各有各的房子!他父亲走后,母亲就住在老房子里。李锦去看母亲,走的时候,母亲说要泡泡脚,李锦把水打来了,然后就走了,后来,因为忙,一个星期没打电话。后来,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