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心中一动,将后者揽进怀里,握住裴氏略微冰凉的小手,轻笑一声没有说话,心中却是莫名的感到一阵温暖。

    许是临近元日的缘故,再没人出什么幺蛾子,这一天东宫都平静的很,大雪缓缓飘落,东宫一片宁静祥和。

    当然,和东宫对比明显的是,政事堂的一帮人忙的晕头转向,照理来说,昨天的朝会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次朝会了,上完那次朝会,大臣们也该放假,回家准备过年。

    但是偏偏昨天朝会上,闹出了一大堆的事情,而且今天一大早,宫中就接连传来旨意,一干宰相大佬们自然是早早的就回到府中休息,可是却苦了政事堂这一堆跑腿的官员们。

    一连番的的人事变动,应接不暇,总算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尘埃落定!

    原门下侍郎郝处俊正式擢升中书令,原中书侍郎薛元调任门下侍郎,赐同中书门下三品,准入政事堂,原司刑员外郎李义琰擢升中书侍郎,雍王殿下注释后汉书。帝后甚为期许,准赐朝会入朝听政!

    不过政事堂的官员们还是不能休息,因为按照惯例,元日之时。帝御含元殿,要举行一年之中最大的一次朝会。

    然后朝廷才会封印七日,直到大年初七,才正式开始处理政务!

    而李弘则是悠哉的在东宫当中,围炉品茶。总算是偷了半日浮闲。

    “殿下,东宫六率传来消息,昨日贺兰姑娘将那几个少年都送到了营地,王将军已经将他们编入军伍,正式开始操练!”

    虽说是休息,李弘还是在榻上坐着,眼神微眯,静静的听着程武禀报。

    贺兰敏月终究还是没有胆子跟他决裂,想来有哪些贺兰家的子弟在东宫六率当中,她以后也会尽心尽力。不会再起什么不该起的心思。

    “嗯,如今临近年关了,你去传令让东宫六率轮流休息,各自回家去看看吧!”

    李弘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歉意。

    虽然他也很想让东宫六率一起放假,但是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现在朝廷是最放松的时候,所以谁都能放假,惟独军队是不行的,就连皇城中的羽林军。李治也是厚赏了他们,却并未允准他们休假。

    程武退下之后,李弘双目微闭,心中开始过滤起宫中传出的旨意。

    郝处俊正位中书令。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武后既然在朝堂上答应了此事,就代表这也是李治的意思,而与此相对的,因为郝处俊向来和李义府不和,而原本是李义府心腹的中书侍郎薛元自然也就调任了门下侍郎。归正门下侍中乃是许敬宗,应当会对薛元照拂一二。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这一点应该是武后的意思,毕竟在武后的派系当中,薛元也算是一员大将,此举虽然看似是平调,甚至隐约有贬谪的意味,但是有心人都看得出来,郝中书初掌中书省,必然要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时候退出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让李弘有些意外的是,这次居然杀出了一匹黑马,刚刚擢升中书侍郎的原司刑员外郎李义琰。

    这个人李弘不大熟悉,但是听说也是个忠直之臣,虽有家族余荫,却是以进士入仕,一步一步走的很踏实!

    想必由他二人掌管中书省,应当能一清李义府留下的不正之风……

    还有就是西征大军之事,按兵部最新的奏报来看,恐怕元日之后,大军就将抵达长安。

    而与之同来的还有代突厥献上降书的可汗阿史那伏念,以及被生擒的阿史德傅温,到时候和谈之事,才是重中之重。

    想到此处,李弘不由地叹了口气,也不知他这位父皇到底犯了什么倔劲儿,这次说什么也要将突厥收复,连其中蕴含的风险都不顾了。

    而李弘此次既要让李治满意,又要不让突厥人的计谋得逞,可真是伤透了脑筋!

    第二天一早,踏着白雪,李弘便穿着一身厚重的朝服,来到了含元殿。

    今天是朝中最大的一次大朝会,天子于元日接见大臣,皇后也要在后宫中接见有品级的命妇,随后还要赐宴。

    而且许是因为过年的缘故,李治的病情终于好转了许多,大朝会便是由他亲自主持。

    李治是个好热闹的性子,加上今天并不谈论朝政,也不怎么废心思,大臣们也乐得在这个名正言顺的场合拍一拍皇帝的马屁。

    尤其是大朝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上官婉儿突然从后宫当中匆匆赶来,在皇帝耳边俯说了两句话,更是惹得皇帝龙颜大悦。

    “好,好,好!我儿果真是佳儿佳妇,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哈哈!”

    惹得底下的大臣们一阵疑惑,紧接着,李治就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太子妃裴氏刚刚查出身怀有孕!

    这可是普天同庆的大好消息,往,东宫有后,往大了说,这证明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都身体康健,能够担负的起为皇家繁衍后代的责任,如果说这一胎是皇子,更是最大的好消息。

    这个孩子既是嫡子,又是长子,以后国本稳固,正是社稷之福。

    一时之间,各种恭喜的声音,夹杂着皇帝开怀大笑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当中!

    不过李弘却是敏锐的感觉到,这个消息刚刚被宣布的瞬间,有些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无比,只是一闪而逝罢了……(。)8

第二百三十一章:西征大军回城() 
初春的季节带着几分薄凉,经过了元日的喧嚣,长安城中热闹了将近半个月,就连皇帝都下旨取消了宵禁,可以让人整夜的狂欢,类似平康坊,安宁坊之类的酒肆妓院更是灯火彻夜不灭。●⌒,

    对于下层的,元日是一个难得的热闹的好日子,但是对于上层的官员们来说,却是一个最不平凡的元日了,无他,因为在元日之时的大朝会上,爆出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太子妃娘娘怀孕了!

    要知道,东宫无后一直是百官们的心病,太子殿下贤德仁孝,但是却一直没有后嗣,如今在元日之时放出这个消息,真可谓是双喜临门。

    不过就算是在普天同庆的祥和之下,有些感觉敏锐的有心人也察觉到,长安城中的格局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雍王殿下正式参加了大朝会,并且虽然皇帝陛下在朝会上的态度不冷不热,但却也并没有对这件事表达不满,如此一来,长安城中便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原本冷冷清清的雍王府,一下子变得宾客盈门,无数有品级和品级不高的官员都纷纷到了雍王府投递拜帖,而雍王殿下也是照单全收,无论如何,恐怕对于朝堂中的大佬们来说,恐怕这个元日过的都不怎么安稳。

    不过李弘却是没心思顾及起这些东西,因为就在大年初七的这一天,西征大军终于回到了长安城!

    和上一次裴行俭一支卫队,孤零零的回城不同。这次的迎接场面可谓壮大。

    太子殿下长身于前,身后文武百官。分班而立,皆穿戴朝服。面色肃穆,就连平常甚少露面的英国公李绩,此刻也是一脸笑容的站在武将的最前端,而文臣这边,虽然新任中书令郝处俊也在,但是论起资历,却是稍浅,是以仍旧是以许敬宗为首。

    时至正午,但是众人的脸上却并没有任何不耐烦的神色。不多时,远处便有一队小校飞马而来,身前一面迎风舒展的大旗,书写着一个大大的“裴”字!

    “启禀太子殿下,大军已至长安城外五里处,裴将军已命大军安营扎寨,命我等先行前来禀报,请太子殿下示下!”

    那为首的小校面容肃穆,翻身下马。急步走到李弘面前,大礼参拜,沉声说道。

    李弘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

    “这位将军辛苦了。暂且下去休息片刻,待裴大将军回来之后,大军自会封赏!”

    说罢。便有人将一路狂奔而来的急使带了下去休息,而李弘则是带着一干大臣继续等候。

    照理来说。其实大军报捷而归,尤其是这样的大胜。应当是天子亲迎的,但是这次的情况却是特殊,李治的风眩并未彻底康复,不可出城受风,而武后则是身在孕中,算算日子,恐怕临产之日就在最近了,是以帝后都不方便出宫,迎候大军的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李弘的头上。

    而且按照规矩,大军也是不能入城的,即便裴行俭号称三十万大军,但是大多数已经在回京途中回到了原本的驻地,带回来的都是在大战中立下功勋的兵士,但是数量仍旧不少。

    所以这些人照例也是只能在城外等候,真正能够被皇帝检阅授功的,只有裴行俭的亲卫军队,和在大战中立下大功的将士。

    既然先头队伍已经到达,那么说明裴行俭已经安排好了大军的事务,恐怕距离此处也不远了。

    果然,不多时,便有一个比刚刚更大的王旗迎风而来,不同的是上面用红线绣着一个大大的“唐”字,其后才是裴行俭的帅旗。

    而当头一人,身披铠甲,胯下白马神峻异常,完全不复当初回京时灰白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意气风发的沉稳之态,如同一柄收在鞘中的绝世宝剑,偶尔乍露的剑锋令人为之心服。

    正是这次西征大军的主帅裴行俭!

    “臣裴行俭见过太子殿下!”

    远远地,裴行俭就看到了在城门口迎候的李弘,等到了城门口,立刻翻身下马,大礼参拜,恭敬的沉声说道。

    其实以裴行俭的地位,本来不必如此,但是这一次不同,李弘这次是代替帝后出迎,自然要大礼而行。

    顿了顿,裴行俭继续说道。

    “臣自五月之前奉旨征讨叛逆,如今突厥已平,大军凯旋而归,特此交旨,并奉还兵符节钺,请殿下查验!”

    说罢,裴行俭身边的小校便抬出了重重的节钺,而裴行俭也取出了掌管大军的兵符。

    大军回城,第一件事自然是交还兵符,这本是应有之意,李弘也并无意外,当下挥了挥手,便有兵部的官员上前查验兵符。

    折腾了一番下来,李弘方才温文一笑,却是没有伸手将裴行俭扶起来。

    “裴将军辛苦了!父皇已经在宫中设宴,为将军接风洗尘!”

    顿了顿,李弘从袖中掏出了一份圣旨,展开淡淡的念道。

    “门下,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千牛卫大将军裴行俭奉命出征,剿灭突厥叛逆,今大胜而回,为朝立下不世功勋,朕心甚慰,赐封闻喜县公,加封骠骑大将军,其妻陆氏加封二品诰命,准荫一子,有功将士尽皆依照兵部策勋叙功,另赐西征将士金十万,布三万匹,准有功将士归家!”

    裴行俭的封赏是之前就已经议定的,自然是没什么意外之处,不过李弘在这个郑重的场合将圣旨宣读而出,就代表着朝廷真正认可了他的功劳,对于西征将士们的赏赐也算得上十分丰厚了。

    而且这次是按照军功策勋,这就代表着凡是在大战中立下功劳的将士都可以进行叙功,得到爵位,可以算得上是皇恩浩荡了。

    这一番折腾下来,李弘方才伸手扶起裴行俭,不过就在此刻,却是突然冒出了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贵国皇帝陛下何在?我突厥可汗在此,为何不见大唐的皇帝陛下?”

    李弘朝着声音来源的方向淡淡的扫了一眼,却见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男人一脸难看的叫道。(。)u

第二百三十二章:突厥可汗() 
那人衣着华丽,带着浓浓的胡风,一看就是突厥贵族。

    不过此刻却是在几名小校的看管下,脸色难看的嘶吼道,这一句话还说的磕磕巴巴,生硬的很。

    李弘冷冷的瞥了那人一眼,刚刚那人一出现便十分倨傲的样子,想必是突厥中也是相当有权势的人,不过这是大唐,不要说突厥一介战败之国,就是一般的使节来朝,也没有这么嚣张的道理。

    不过话虽如此,李弘却是没有理他,无论这个人是谁,只要不是突厥可汗,就没资格跟他当面对谈。

    但是李弘不出面,不代表没有人管这件事情,礼部尚书严善思眼见对方如此嚣张,顿时站了出来。

    “尔等为何人?见我大唐储君,为何不拜?”

    今天的迎候之事全部是由礼部操办,本来一切都进行的无比顺利,没想到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不识相的突厥蛮夷,着实让严善思十分不悦,口气之中也带上了几分凌厉。

    不料那人却是死死的盯着李弘,对于严善思的问话丝毫不理,顿时将后者气的脸色通红。

    “殿下,那是突厥大相阿史德温傅!”

    与此同时,裴行俭显然也是没有料到这种情况,脸色难看的对着李弘说道。

    “哼,就是那个将几十万大军送进地府的突厥大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