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的眼神微眯,轻声开口道。(。)8

第三百三十三章:动() 
“自然不是巧合!”

    狄仁杰的眼眸微闪,淡淡开口道。…,

    “其实这件事情,臣本来心中尚且不敢确定,但是今天目睹了阿史那达曼之死,方才让臣真正确信了事情的真相!”

    不过这下倒是让李弘感到有些不解了,难不成是在这个案发现场还有什么蹊跷之处是他没有看出来的吗?

    “怀英何出此言?”

    李弘眉头微皱,开口问道。

    “殿下可记得,我等刚刚进入主屋的时候,阿史那伏念说了什么?”

    狄仁杰微微一笑,脸上泛起一丝不屑,开口说道。

    而李弘则是仔细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阿史那伏念抱着正在流血的阿史那达曼,痛哭流涕,见到他们进来,眼中含着愤恨的目光,低声嘶吼着……

    想到此处,李弘忽然微微一怔。

    似乎那个时候阿史那伏念说了一句什么……

    “你们这些魔鬼!我的达曼因你们而死,天狼神一定会惩罚你们的!”

    狄仁杰淡淡的将那句话重复了一遍。

    眼中浮起一丝嘲讽的笑容。

    “殿下,阿史那达曼今天遇刺的情形,和阿史那伏念当日几乎一模一样,御医尚且未至,刀口也未在心脏,流出的血液仍旧温热,那阿史那伏念何以断定他必死无疑?

    以臣来看,无论哪一个父亲在看到这样的情景之后,心中都会怀揣一丝希望,不会轻易的下结论,但是阿史那伏念仿佛早已经知道阿史那达曼必死无疑一般,岂不奇怪?”

    听见狄仁杰的话,李弘也反应过来。

    当时他只顾着紧急处理这件事情,倒是没有太关注阿史那伏念的反应,现在想来,他的反应的确奇怪的紧。

    阿史那达曼陡然遇刺,难道他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赶快去召御医前来吗?

    要知道,刘御医为了就近治疗,就住在不远处,往返连一刻都用不了,还有,他们进来的时候为何会大门紧闭,连呼不开,那么多的突厥人难不成都死了吗?

    再仔细想来,当时的主屋当中,似乎只有阿史那伏念和阿史那达曼父子二人,而且看阿史那达曼倒下的位置,分明是原本在跪着,而阿史那伏念应当是坐在主位之上。

    后背中刀,说明那个刺客是自一旁而来,如此推测的话,那名刺客若非提前藏在了屋子里,便是从屋门长驱而入,一击毙命!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和阿史那伏念脱不了关系,既然他和自己的儿子密谈,屋子里自然早就检查清楚,没有他的允许断不可能藏人。

    而若是后者的话,阿史那伏念完全有向阿史那达曼预警的时间!

    这一桩桩一件件,到处都充满了疑点,根本经不起仔细的推敲!

    只是……

    “的确如同狄卿所说,但是此事并无实证,即便是我等知道了真相,恐怕也难以服众啊!”

    李弘眉头微皱,却是轻声开口道。

    要知道,虽然狄仁杰的推理严丝合缝,但是推测毕竟是推测,如果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来,必定难以让所有人相信!

    而且这桩案子并不只是一桩案子,他涉及到大唐的威严,还有双方和谈的进度和的利益,既不可拖延过久,又不可贸然结案,的确是有些难办。

    显然狄仁杰也是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略微踌躇了片刻,拱了拱手沉声开口道。

    “殿下,臣斗胆请殿下允大理寺便宜之权,暂时查封鸿胪寺,将鸿胪寺上下人等全部收押,其住处身份逐一排查,必能查出当日刺杀的刺客究竟是谁!”

    不料狄仁杰的话音刚落,李弘便毫不犹豫的说道。

    “不可!”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大胆了,要知道查封鸿胪寺可不是一件小事,鸿胪寺虽然早已不复当年的九寺地位那般尊崇,但是其中的官员也是朝廷命官,有品级冠带的,没有详实的证据,岂能将其轻易收押。

    再说李弘岂会不知道狄仁杰的目标,那个刺客必然隐匿在这帮突厥人当中,但是突厥人毕竟是前来和谈的使节,又怎能轻易动他们?

    即便是李弘身为太子,全权主理此案,也没有这样的权限,而一旦上奏皇帝,必然会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到时候东宫备受压力不说,恐怕还会打草惊蛇,徒劳无功!

    “可是……”

    狄仁杰显然也是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么难办,却是仍旧不死心的望着李弘。

    可是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却是听见李弘的声音再度响起。

    “此事狄卿有多大的把握?”

    狄仁杰的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坚定的开口道。

    “殿下,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刺杀阿史那伏念的刺客决然未曾离开鸿胪寺,只要将鸿胪寺的上下人等皆关押起来,逐一排查,臣有信心,在七日之内查明真相,禀承殿下!”

    顿了顿,狄仁杰咬了咬牙,神色凝重的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殿下,臣愿立军令状,如若不成则任殿下责罚!”

    见此情景,李弘沉吟了片刻,眉头也紧紧的皱了起来,然后缓缓扶起狄仁杰,轻声开口说道。

    “狄卿不必如此,军令状便不必了,孤可以让你放手施为,但是七日时间太长了,最多三日,三日之后便是朝会之期,所以三日之内必须查明真相,将此案办成铁案,你可能做到?”

    李弘的神色凝重,口气也严肃了许多。

    这件事情并非小事,纵然是他能够顶得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也是有限的,何况如今还有一个李贤在暗处窥伺着。

    若是朝会之上,众人一起发难,即便是李治也不好太过袒护李弘。

    纵然是不受太大的惩罚,人也不可能继续关押了……

    狄仁杰的神色一阵变幻,他也知道三天的时间是太子殿下的极限了,只是三天的时间,的确是有些紧了,就连他也没有什么把握。

    不过犹豫了片刻,狄仁杰把心一横,沉声开口道。

    “请殿下放心,臣拼尽全力,也必然在朝会之前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李弘的眉头这才微微舒展,顿了顿,沉声开口道。

    “好,既然如此,那么此事孤便交给你和张寺卿共同处置,另外孤会命令东宫六率全力配合。

    在这三日当中,除了孤的令谕和父皇母后的旨意之外,即便是政事堂的责问也一概不必理会,一切责问,推到东宫的头上便是,孤自会处置!”

    这一次李弘倒是没有再犹豫,直接大袖一挥,口气坚定之极。

    而狄仁杰也是躬身下拜,神色凝重的开口说道。

    “臣谨遵太子殿下令谕!必不负殿下所托!”(。)u

第三百三十四章:事发() 
政事堂。 ≧

    “这简直是胡闹!”

    今天当值的是中书侍郎李义琰,此人乃是郝处俊从刑部当中提拔起来的的,和郝处俊一样,平素最是刚正不过。

    而且因为他素来有能臣之名,所以刚刚从司刑员外郎转迁中书侍郎,便得到李治的赏识,赐同中书门下三品,准入政事堂议事,可谓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不过在看到手中的奏折的时候,李义琰便是猛地脸色一变,直接拍了桌子!

    “李兄,消消气,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不是你,这副沉不住气的性子也该改改了,不然的话,迟早气出病来!”

    听见李义琰如此生气的声音,政事堂当中的其他书吏显然是已经习以为常,这位李侍郎,哪都好就是脾气不好,进了政事堂还是如此,看来是下面又禀奏上来了什么灾荒大案之类的,惹得他如此生气,这副场景他们早已经见惯了,倒也便不以为意。

    倒是有一个笑呵呵的青年男子却是转了过来,摇了摇头,方才到一旁的桌案上倒了杯清茶,走到李义琰的面前,缓缓开口安慰道。

    “薛兄,并非某沉不住气,而是太子殿下实在是太过胡闹了!”

    李义琰缓缓冷静下来,却是苦笑一声说道。

    神色之间也多了几分忧虑。

    “哦?难不成这份奏折竟是弹劾太子殿下的?不过到底是什么事情竟然惹得李兄如此惊慌,殿下行事素来稳重大体,想必是那些个御史无事生非吧!”

    眼见李义琰的口中竟是提起了东宫,薛元顿时来了兴趣,开口问道。

    要知道,这薛元原本可是中书侍郎,之前是依附于前中书令李义府的,后来李义府倒台之后,方才转到了门下省,只是这权势却是大不如前。

    而这些都和李弘脱不了关系,是以薛元对于东宫的消息便格外关注了几分。

    口气当中虽然并没有露出什么不妥的意味,但是声音却是不低,让满屋子都听的清清楚楚,一时之间,政事堂当中其他正在办差的官吏也停下了手中的差事,饶有兴趣的望向了二人这一边。

    见此情景,李义琰眉头微皱,面色上却是有些难看,不过还是压低声音说道。

    “薛兄有所不知,此奏折来自长安令,不过却非弹劾太子殿下,而是向政事堂禀奏了一件事情,昨日太子殿下到过鸿胪寺之后,便禁止所有人出入,而且傍晚之时,更是将鸿胪寺上下人等全部带走了!事关重大,长安令不敢擅专,这才上书奏禀!”

    “啪!”

    李义琰的话音刚落,薛元手中的茶杯便直接摔到了地上,变得粉碎,温热的茶水浸湿了他的衣角,但是薛元却是丝毫都未感觉到一般,而是失声叫道。

    “这么说,太子殿下竟然查封了鸿胪寺?!”

    薛元的声音同样惊愕的紧,而他这一声大叫顿时也让满屋子的人都投来了震惊的目光。

    要知道,薛元的这句话可非同小可,鸿胪寺是什么地方?

    那是朝廷的九寺之一,其中的官员都是正经的朝廷命官,东宫竟然敢将他们全部带走,这是想干嘛?

    何况听这个意思,就连如今正在鸿胪寺当中居住的突厥可汗也一同被带走了,这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薛兄慎言!”

    眼见薛元这么沉不住气,李义琰面上又气又急,连忙开口呵斥道。

    “此事尚未核实,太子殿下也只是将人带走,并非查封鸿胪寺,薛兄不可妄言!”

    要知道,如今的东宫可不是好惹的,且不说太子殿下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便是仅凭这长安令的一纸奏疏,也不可轻易的指责东宫储君,何况政事堂并非一人一家之地,薛元这么一喊,必然会搞得满城皆知……

    “无论如何,此事非同小可,我等当立即禀奏陛下和娘娘!”

    此刻薛元也反应过来,不过脸上却是没有丝毫的愧疚之色,反倒带着一丝兴奋,急切的开口道。

    李义琰沉默了片刻,神色之间微微有些挣扎,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开口道。

    “如此也好,薛兄,我等带上这份奏疏立刻进宫求见,另外,赵书吏,你立刻遣人将许侍中,郝中书,戴仆射三位相公请来,告诉他们有要事请他们各位处置!”

    说到底,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已经出了他们两人可以处置的范围之内,必须要通知各位大佬一同前来商议。

    而说罢之后,李义琰便抓起桌案上的奏折,随同薛元匆匆离开了政事堂,赶往了宫城当中……

    …………

    东宫。

    王伏胜匆匆跑进前殿当中,沉稳的开口道。

    “殿下,长安令的奏折已经递上去了,今天当值的是李侍郎和薛侍郎,他们现在已经离开政事堂,赶往紫宸殿了!”

    说罢,王伏胜便悄悄退了下去。

    而在一旁坐着的张文瓘却是有些犹豫的开口问道。

    “殿下,如此是不是太过鲁莽了,万一陛下……”

    不过李弘却是轻轻摇了摇头,道。

    “张寺卿不必担心,此事终究是包不住的,由长安令来揭开最好,至于父皇那边,昨夜孤便上了密奏,倒是不必担心!”

    要知道,长安令崔敬文虽然不是李弘的嫡系,但是却也素来和东宫亲近,这件事情虽然是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又事涉东宫,若是没有李弘的授意,他又岂会贸贸然上这道奏折?

    其实这件事情是根本瞒不住的,最多到今天下午,必然会被人觉,而由崔敬文去将此事揭开,尚可让李弘占得一丝先机,若是换了别人,可就不一定了。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事情……

    顿了顿,李弘的脸上涌起一丝凝重,开口问道。

    “张寺卿,对于鸿胪寺官员的排查,可有结果?”

    眼见李弘提起此事,张文瓘的脸上倒是罕见的浮起了一丝难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