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晨坐在后座闭目养神,都说开宝马坐奔驰,这辆S320后排舒适性完美体现了这一点。虽然没有像后世车型对华夏市场特意加长,如300L、A8L,但后排的空间仍旧非常充裕。宽大而舒适的后排座椅提供了五向电动调节,甚至连头枕都是电动的。
闭了一会儿眼,张晨觉得这种浮夸的中年富豪风实在不适合自己,嘴里嘟嘟囔囔的从包里拿起一本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看了起来。
养什么神啊,自己这么年轻,用好碎片时间充实自己才是正事。
路上车不多,这时候进京也没有什么检查站换进京证这种事情,不到下午四点半,就到了二环内的华侨大厦。
张晨下了车,就给张胜利包了一个五百块钱的红包。张胜利连连推辞,张晨摇头道:“老张,你就别客气了,这几天也辛苦你了,以后你还是跟着熊总。我也不知道你缺什么,这几百块钱就算是个心意。”
张胜利这才小心翼翼的收下,对张晨的态度又多了几分亲热。
熊晓歌也是刚回国没两天,他早就拿了绿卡,所以时不时得回美国待几天,以免绿卡失效。
两人刚刚在旧金山见过面,但现在国内又见面,感受却大不一样,毕竟是自己熟悉的土地,轻松了很多。
熊晓歌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扔给张晨,“办公地点选好了没?是我在京都给你留一间办公室,还是你在滨城自立门户?”
(本章完)
第164章()
听到熊晓歌的话,张晨笑了笑:“熊哥,都是给IDG打工,谈不上自立门户。只不过我短时间内没办法离开滨城,所以还是在滨城弄一个办公室比较好。这次我过来,也是想学习一下。看看你这边是怎么搞的,我回去有样学样,把架子先搭起来。”
熊晓歌苦笑一声,摆摆手,“我这里和你那边不太一样,你相当于是带资入场,现在还有ICQ的股份质押在IDG。从这个角度上说,你比我和老周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而我们,和职业经理人没太大差别,只不过比一般的职业经理人多了一些佣金分成。哦,对了,老周是IDGVC在你加入前唯一的LP(有限合伙人)。”
看到张晨惊讶的表情,熊晓歌解释道:“IDG在国内的VC业务刚刚开展两三年,还没有什么成效。目前IDG华夏主营业务仍然是出版和咨询服务这两块。VC也仅仅只是在老周的主导下,投了几个IT类的杂志期刊。”
熊晓歌说完,自己也叹气,“可能你不知道,麦戈文给你的两个亿人民币的预算,比我们前三年在华夏国内的总投资额都要高不少。”
熊晓歌自曝其短,“实际上,我们的VC部门自从成立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盈利,并且,短时间内也看不到盈利的期望。所以麦戈文对老周有些失望,他身边也有人劝他换掉老周。”
张晨还真是有些惊讶,毕竟后世IDG是每年在国内的投资额接近8亿美金的巨鳄,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在华夏混的这么惨。
“老周和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也是我拉他进的IDG。虽然他现在业绩不好,但我相信他还是有能力的,在华夏,很难找到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所以,”熊晓歌诚恳的对张晨道,“我希望你能帮帮老周。”
张晨诧异道:“我帮?我现在还什么都没干啊?”
熊晓歌道:“麦戈文之所以找到你,是想搞出一个独立的VC部门,完全平行于IDG中国的管理,这我并不反对。但我希望你能够把老周的团队也整合进来,同时,IDG华夏会在组织架构和系统方面给你全力的支持。”
张晨完全不明白熊晓歌在想什么,在他看来,IDG的VC部门在华夏一时无法盈利,是很正常的。毕竟IDG的主要投资方向是科技类产业,九十年代中期,这类企业大部分还都没有起步,连电子工厂都没有几家,IDG无法获得盈利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熊晓歌这么做,完全就是把IDG华夏的投资控制权完全交给了张晨,自己只负责IDG的出版和咨询业务。这不是把最大的权利让出去了么,熊晓歌干嘛这么干?真的有人大公无私至此?
张晨借故去卫生间离开了熊晓歌的办公室,走到外面给比尔坎贝尔打个电话。昨天两人通电话时,比尔告诉张晨自己正在瑞典度假,而瑞典此时正是上午十一点,也不用担心对方正在睡觉。
张晨在电话里粗略的向比尔讲述了一遍刚刚熊晓歌的请求,让比尔帮忙分析到底里面有什么问题。
比尔考虑了一下,呵呵笑道:“Zack,这件事情很简单,就是你的介入,无论对熊还是周,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晨疑惑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怎么可能?他们丧失了资金的掌控权。”
比尔笑了笑:“真的丧失了资金的掌控权吗?你会在IDG干多少年?你自己的火种源资本同IDG产生利益冲突时该怎么办?你现在的年纪,又有多少可用之人?这些问题你考虑过没有?”
张晨一时无语。
比尔道:“从表面上,熊的做法好像是让你吃掉了周的团队,但由于你根本不可能长期在IDG做具体工作,加上年龄问题,实际上,是周这个团队吃掉了你!而且,他们还多了一层保护伞。”
张晨争辩道:“但是财权掌握在我的手里,只有我才能决定投哪些项目和投多少钱。他们会甘心让出这样的权利吗?”
“找项目、做成本分析、盈利分析、尽职调查,最后形成报告,这些工作不可能你亲自来做,都会由周的团队来做。的确,你可以决定投哪些项目和投多少钱,但他们可以决定让你看到哪些项目。”比尔悠悠道。
张晨恍然大悟,果然自己还是太嫩了,虽然有前世的阅历,但和这些老狐狸比起来,斗争经验严重不足啊。
有了提示,张晨自己又脑补出部分内容,比如,熊晓歌之所以采用这种迂回的手段,也是因为火种源在ICQ和斯达康大量股份让熊晓歌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所顾忌。怕万一撕破了脸,以后自己真成长起来,会变成他的阻力。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都是生意人,和气生财最重要。
而且这样做,也把自己牢牢地捆在了他的战船上。VC业务是IDG的未来,但未来毕竟是未来,熊晓歌也未必能看好短期内IDGVC在华夏国内的盈利情况,更有可能目前面临麦戈文的压力,所以需要找人来分担。
张晨舒了口气,呵呵,算盘打得不错,但熊哥啊,这次你可是算错了。
重生者有什么优势?先知先觉啊。
熊晓歌认为控制了项目的信息来源就变相控制了自己,但实际上自己脑子里有无数的投资机会。虽然最好的机会肯定会留给自己,但从手指缝里漏一点,也够IDG吃的了。
投资顺池,就是张晨要交给IDG的一张投名状。IDG说是以信息产业为主,但在目前的华夏,如果不投点其他的,只是信息技术类的企业,根本无法盈利。
而且,借助IDG,完成自己火种源资本在国内架构的组建,才是张晨最看重的。既然熊晓歌上来就给自己这么一份大礼,那也只能老实不客气的笑纳了。
(本章完)
第165章 电脑报()
张晨满面笑容的回到熊晓歌的办公室,“熊哥,没问题。但这样的话,就是委屈老周了。毕竟你和他在前期做了这么多工作,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熊晓歌喜道:“那好,以后就是你和老周搭档了。老周搞技术出身,人比较老实,你可别欺负他。”
张晨笑道:“我这小小年纪,怎么可能欺负老周。对了,既然就这么定了,那就让老周的团队赶紧搬去滨城。”
熊晓歌瞪大眼睛,“搬去滨城?现在所有的投资业务几乎都在京都啊,搬去滨城不太妥吧。”
张晨道:“没什么不妥的,正好我在滨城准备投两个项目,让他们先把前期工作做起来。”
熊晓歌讷讷道:“在滨城投项目?滨城现在也有高科技企业?不会是你的那个外星人电脑吧?”
张晨摇摇头,嬉笑道:“那怎么可能,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我和他们聊过,蛮有想法的。”
熊晓歌无语,“老弟,我们主要是投高科技产业的,房地产不是我们的菜。”
张晨故作惊讶,“难道我们不能投其他行业?”
熊晓歌支吾道:“也不是不能投,但这行业我们没人懂啊。”
张晨挥挥手,“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这笔投资我有信心,你就看好吧。”
熊晓歌一阵头疼,现在的高科技产业基本都在京都,他的打算中,张晨不可能把周权的团队拉到外地,因为外地根本就没有市场。只要周权的队伍不去外地,实际控制权就还在自己和周权的手中。张晨如果自己愿意在滨城弄个办公地点,就让他弄,以后远程汇报即可。
但现在张晨弄出个投资地产项目,一下子打乱了熊晓歌的部署。而且张晨作为VC部门的负责人,可以名正言顺的在滨城指挥这支队伍,到时候这支队伍还姓不姓熊,可就不好说了。
熊晓歌勉强道:“老弟,他们都在京都多年,有好多人都已经在京都安家落户,去滨城的话,可能不太方便啊。”
张晨想了想,“熊哥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老周什么时候回来?我和大家开个会,顺便都见一下面。”
熊晓歌道:“好,老周应该是周四下午的飞机回京都,周五或者周六都可以,你安排时间。”
张晨道:“那就周五吧,别耽误大家的节假日。”
谈完了正经事,张晨又和熊晓歌说了车的事情。熊晓歌当场就叫过行政经理安排下去,把张晨买的这辆S320挂到了公司名下,申请牌照。
熊晓歌晚上叫上公司的中层在华夏大饭店设宴招待张晨,张晨虽然不喝酒,但受过十余年酒桌文化的洗礼,张晨对这一套也不陌生,三言两语间,酒桌上的气氛就热烈起来。
熊晓歌也喝了不少酒,他给张晨定的华夏大饭店的房间,张晨站酒店门口送他的时候,熊晓歌摇摇晃晃的满脸通红,“老弟,以后咱们兄弟齐心,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张晨一边应付喝多了的熊晓歌,一边叮嘱张胜利务必把熊晓歌安全送到家。
A6刚刚驶离酒店,原本歪坐在后座的熊晓歌就直起身来,阴沉着脸打了个电话,“权子,嗯,这小子不好对付,你们可能真得去滨城。对,周五下午,好。”
挂断电话,熊晓歌眼睛闭了一会儿,睁开眼问张胜利:“老张,这几天张总应该是和一个地产商见过面,你知道这事儿吗?”
张胜利本待和盘托出,但突然想到张晨给自己的那五百块钱红包,心里一突突,到嘴的话就变成了“不知道,他好多事儿都背着我,前几天一直没让我跟着他。”
熊晓歌低声咒骂了一句,闭上眼继续假寐起来。
熊晓歌不是个坏人,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个人都在做局,而每个人也都身在局中。
张晨的手机晚饭前就没电了,插上充电器刚开机,电话就顶了进来。
“你这手机一直打不通,可急死我了。”电话那边赵立新抱怨道。
张晨把电话调成免提,边烧水边道:“我跟您请过假了啊。”
赵立新疲惫道:“你等会儿啊,我这是帮陈校长找你。我先给他家打个电话,告诉他你开机了,让他给你打。”说着就挂断了电话。
张晨笑了笑,到底是校长,打电话这种事都要找个打杂的。想想自己前世,也是从给领导跑腿打杂一步步做起来。好不容易成了个小领导,却又莫名其妙的重生回到了九六年。
没多久,陈惠生就从家里给张晨打来电话:“张晨,你在哪?”
张晨道:“我在京都呢,您有什么吩咐?”
陈惠生也没废话,“那好,明天我也到京都,咱们一起去清华,见一下清华的赵春君院长。”
张晨一头雾水,见赵春君?赵春君是谁?
见张晨不明所以,陈惠生问道:“你是不是在美国期间写过一篇关于东南亚的论文交给了清华?”
张晨道:“我是谢了篇论文,是我在斯坦福暑期课程的毕业论文,但没交给清华啊,除了交给学校打分,就只投给了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现在也没有回复是不是被采用。”
陈惠生也没追问这家期刊到底是什么,自顾自的说道:“可能是其他人交给他的,赵春君现在是清华经管的副院长,他对你这篇论文非常感兴趣,所以想找你聊聊。你在京都就好,我明天一早就赶到京都,早上九点半,咱们咱清华南门见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