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吗?那可太糟糕了!铁路还没出盐城县境呢,他忙活个什么劲?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既不是忙着修铁路,也不是农业生产,而是做好新来移民的安置工作。这项工作干不好,我看这厮是不想干了吧?”伊尼戈见惯了大人物,这说话的口气也一天天大了起来,只见他指了指隔壁那间用湖边的芦苇编织起来的棚屋,说道:“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这件棚屋就立起来了,说是用作新至移民的厨房和柴房,另外他们还会额外营建一些棚屋作为移民的临时居所,我怎么没看到?在哪里?不要告诉我还没建起来,这天寒地冻的时节,可是会死人的,这个责任没人担得起。”

    “伊尼戈,你当了警备司令,到底底气是不一样了。”老军叹了口气,从椅子上站起了身,皱着眉头说道:“可能和最近草原上出现了一股马匪有关,这牵扯了我们很大一部分精力。你看,王主任他们一个多星期前就出发了,陈乡长当时忙着为他们筹集物资和马匹,恐怕一些事情就没法照应周到了。”

    “马匪?”伊尼戈闻言一阵愕然。若说马匪,他们不就是最大的“马匪”吗?一年前他和吴翼飞二人,在国家情报总局官员盛德鸿的策划下,率领“马匪”攻破弗朗哥镇,震惊了整个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才过了多久,草原上怎么又会冒出股新的马匪?该不会是西班牙人假扮的吧?

    老军似乎也明白伊尼戈的困惑,只见他摇了摇头,说道:“暂时不清楚他们的身份,但也许正如你怀疑的那样,是梅斯蒂索人,有少数几个与他们照过面的牧民支持这种说法。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他们只有区区数十人,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的。”

    伊尼戈点了点头,随后只见他左手抚剑,右手提着马鞭,快步走到了隔壁的芦苇棚屋前,掀开了挂在门口的粗毛摊子,往里一看,顿时大失所望:“马匪的事情暂先不谈。可这是什么意思?不光粮食、厨具多有短缺,就连燃料也十分缺乏,这搞什么?五天,只要五天后,就会有三百人被护送到这里来落户,成为新营乡的居民,结果这里根本没做好迎接的准备。这是什么,这是渎职啊!渎职!”

    老军一听就有些抓耳挠腮了,只见他把抢靠在墙上,然后比划着双手,情绪略有些激动地说道:“唉,粮食、炊具问题你不用担心,大部分都运到规划中的铁路线那边的仓库里屯着了。不过燃料确实是个大问题唉,薪柴严重不足,人们只能拿芦苇和茅草烧火,抓到什么就用什么,但仍然严重不足。可又没有人送蜂窝煤过来,这可真是让人头疼。你看,我现在为了烧壶开水泡马黛茶,都得四处收集干枯的茅草,可它们不经烧,一会就没了。”

    “附近的西班牙人怎么过的?”伊尼戈问道。

    “他们种植小麦、玉米,有麦秆、玉米杆子可以烧,平时在注意搜集一些茅草、芦苇的人,肯定没问题了。而且,你看到那片树林了么?西班牙人种的,有些年头了,那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薪柴来源,他们不需要煤炭,一点也不需要。”老军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伊尼戈晃了晃手里的刺剑,说道:“没有的话就去问他们借,借粮食、借薪柴,反正是借嘛。不是正有工作队在弗朗哥镇那里活动嘛,让他们想象办法,反正那些家伙们擅长嘴皮子工作。”

    伊尼戈的语气有些嘲讽意味,老军听出来了。但就他个人而言,其实他对那些工作队并没有什么意见,甚至对他们努力的工作也表示理解。那些工作队基本上是由外交、情报、宣传部门的基层公务员及一些兵团堡学员组成的,名字就叫“亲东工作组”,专门在盐布铁路以东的潘帕平原上活动,对西班牙人不多的一些城镇、村子、庄园或军事哨所进行宣传攻势,宣扬“东西两国携手并进,一起建设拉普拉塔”之类的言论,重点突出了东岸人在潘帕平原定居后对当地西班牙人的生活产生了多么积极的影响,比如面粉、咸鱼、水果、蔬菜、酒之类的食品生产量大增,日用品和劳动工具的价格也便宜了等等。

    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事实,只不过工作组说话比较有技巧、有艺术,夸张了一些罢了,尤其是当他们用“亲善”、“携手”、“合作”等词语将其裱饰起来的时候,说服力很明显会更强一些,这也就难怪国内一些人说他们这些工作组从事的不是“宣传”工作,而是“宣抚”工作了,确实是那么一回事。

    当然了,西班牙人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你在那忙活来忙活去而无动于衷。尤其是那些四处可见的教士们,更是人精中的人精,早就在西班牙及被他们归化的印第安人当中散布有关东岸人的负面消息,比如说他们“邪恶”、“欺骗”,敢与他们合作的都是“卖国者”,死后灵魂不得安息等等,总而言之给东岸人的宣抚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所到之处甚至遭受了西班牙人不少的敌视目光。

    不过西班牙人从意识形态领域抵御东岸人的侵蚀,东岸人当然也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比如,就在上个月的时候,本土宗教事务处就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十多名业务能力强、能说会干的天主教神父,坐船来到了潘帕平原上,打算加入分布在包括马德普拉塔、弗朗哥镇、布宜诺斯艾利斯、南村港等地的所谓“亲东工作组”,开展宣抚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神父都是仔细挑选过的,熟读经义、外形佳、脾气好,平日里就是一副慈眉善目的形象,对于感化信众有着天然的加分项。而且他们经过多年的东岸教育,莫名地觉得自己身负解放西班牙统治区的落后民众的“文明使命”,在工作方面有着极大的热情,对于将羔羊从敌对教会组织手里抢夺过来更是抱有极大的兴趣。相信等这些人加入到工作组内并正式发挥作用后,目前有些停滞的宣抚工作应该会有一定的起色吧。

    伊尼戈虽然是西班牙裔,但他也在东岸人这边与西班牙人战斗多年,深知他们对异族人、异教徒有多么深的不信任感,因此对宣抚工作的成效不抱有信心,因为这在历史上已经证明过了。他始终认为,对付那些西班牙人最好的方式,还是不断地、大量地往这里移民,通过绝对优势数量的人口来稀释他们、淹没他们,最后做到同化他们,这才正道。

    比如,这次东岸移民部紧密贯彻中央执委会的精神,在近几个月陆续于潘帕平原上又新设立了数个定居点——分别是位于后世卡查理(cachai)小镇附近的万集乡、位于后世劳奇小镇附近的牛屯乡、位于后世卡普林斯小村附近的留固乡、位于后世迈普小镇附近的三义乡、位于后世卡斯特利小镇附近的北塔乡、位于后世皮拉小镇附近的西塔乡、位于后世贝尔格拉诺将军镇附近的高园乡,算上新营乡的话就一共是八个定居点——初步计划安排一万余移民,这才是伊尼戈认为的正途,而不是吃饱了撑着去做什么宣抚工作,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嘛。

    哦,对了,有件事忘了交代下。伊尼戈这厮自从成功地完成了国家情报总局、宪兵队策划的几次行动后,论功行赏,被任命为了盐布铁路警备区的三位专职副司令之一,重点负责靠近拉普拉塔河南岸这片平原区的治安问题,主要任务是保障归化中的盐布铁路沿线城镇、铁路附属地的安全防务工作,位不甚高,但权却非常重,真的可以算是实打实的奖赏了,也算是对他这么多年来打生打死的补偿吧。

    因此,作为潘帕平原上东岸政府派遣的为数不多的中高级官员,伊尼戈这会在听到接待移民的条件多有欠缺且附近竟然还有马匪出没后,心情一下子就糟糕了起来,因此对着眼前这个曾经在怀远岛一起作战(当过伊尼戈的上司,因伤退伍后干脆带着安置费到潘帕平原重新开始生活了)的老军也没太好的脾气,只见他又检查了一下仓舍里的物资储备后,这才稍稍缓了下口气,说道:“还好,还有些吃食。不然的话,可能真的就要去西班牙人那里借了,那样可能会引起一些纠纷,处理起来也麻烦。不过如果真到了那地步的话,也没办法了,反正老子去年也抢过一次他们了,今年再抢一回的话又如何!”

    看着这个当了官还是一身匪气的伊尼戈,老军笑着摇了摇头。当然他也丝毫没怀疑伊尼戈会不会做这种事,在他看来,潘帕平原已经被西班牙王国“割让”给东岸以换取苟安了,这上面的西班牙“遗民”们难道还能翻得起什么大浪来?他隐隐听说,在智利一带东岸人的警备队都已经“礼送”过几次境内的西班牙人出境了,比起那边,他们已经是比较客气了。

第五十三章 中央谷地(六)() 
我已经尽量挑夜深人静的时候了,这时看的人少最快一般要至少半小时后才会修改为正确的内容

    用电脑看的没问题,用手机app看的自动订阅也没问题,只要没在我还没修改时点开章节就行。【。aiyoushenm】而一旦点开,错误的章节内容就下载了下来,进入到手机缓存了,这个时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机客户端仍然是错误内容,始终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只有重新下载这个章节,如果不行的话就只有删除本书下架,然后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小众书看的人少又猖獗,没办法,不这么做混不下去了,见谅。

    1638年8月15日,河中堡。天气晴朗,气温三摄氏度,西南风五级。

    约两百多名土著士兵站在八面迎风招展的旗帜下面,等待着上头的命令。这八个部落投靠东岸人已经快一年了,这一年时间内,他们受到了东岸人全方位的庇护,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控制。没有受到东岸人庇护或者控制的部落都已经消失不见了,而他们这些部落非但没有消亡,相反还扩充了一些人丁,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屡次跟随东岸人出征作战。

    在东岸人给他们拟定的规制中,上六旗每个部落设酋长一人,副酋长两人,可以世袭。上六旗每个部落均实行有限度的自治,身为酋长的他们总揽部落内一切大权,只对上级东岸长官负责。下两旗不设酋长,由东岸军官顾问团直辖,但平时由一名东岸人指定的“工头”负责管理。

    当然,这些人权力大了,相应的义务也就越大。一旦完不成本年度应缴纳的税收、少派了夫役到东岸人的项目工地、作战不力等等,他们都可能受到惩罚,一般都是罚奴隶、牛羊、粮食,严重的话就可能被撤职乃至判刑。

    有了东岸人制定的严酷纪律,这些“八旗子弟”们简直成了附近土人当中逆天般的存在。那些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科伊桑人完全不是这些纪律相对严明、装备相对精良的八旗部落的对手,作战时屡屡被当面摧破,很多时候甚至不用压阵的东岸士兵们多费力气,单靠他们就能取得一场战斗的胜利了。

    这次河中堡的刘昂、谢汉三等人一致决定展开对英国人的袭击、骚扰,为此,征发令在昨晚就发到了各个部落里面。今天一大早,八个部落的负责人就匆匆来到河中堡,聆听了东岸老爷们的教诲后,便纷纷返回部落,开始进行动员及人员挑选。

    上午八点整,大约250名土著士兵便被挑选了出来,集中在了贝格河南岸的演武场内。第四连连长、陆军中尉谢汉三在东岸士兵的簇拥下匆忙检阅了一下这支马马虎虎的土著部队,然后便宣布出发!

    九点整,这支携带了十几辆大车的部队便在猎猎西风中出发了。黑、白两旗近百人肩上扛着长矛,腰间别着可投掷用的短矛走在最前面。他们两旗人数众多,因此出兵人数自然也是很多,再加上他们低下的地位,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了全军的先头炮灰。紧跟在黑、白两旗部队后面的是上六旗的人,他们或者扛着长矛,或者拿着短刀圆盾,或者背着长弓箭壶。所有人都一律身着皮甲,有些富裕点的或者讲究点的人皮甲上还镶嵌了一些从东岸人手里买来的铁片,以增强防护力。

    孙胜军带着20名东岸骑兵游走在整支部队的周围,一边督促着他们行军,一边监视着是否有人意欲逃跑。这并不是杞人忧天,以这帮土人们并不高的士气,以前几次和土著作战时都经常有士兵抛下还在部落内的家人逃离,更别说此次是和英国人作战了。

    十几辆大车上装载了一些备用武器、行军帐篷、铁丝网、饮水粮食、药物绷带等物资,驾车的是一些下两旗的奴隶,每辆车上还蹲着两名手持火枪的东岸民兵。他们并不参与战斗,甚至都不会靠近战场,他们只负责管理部队的后勤辎重。形势一旦不对,他们将果断驾车撤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