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司令确实是个强势人物,他来担任第二舰队的司令官,怕是海军部别有想法啊。”艾希托上尉接过印度仆人递过来的一杯鲜榨果汁,一边喝一边说道:“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些年也是够了,没有上档次的竞争对手,简直就是肆无忌惮啊。你看看,东印度群岛现在能质疑、反抗他们的土人是越来越少了吧,即便有英格兰人和葡萄牙人暗中帮衬也不行。锡兰岛不说了,直接煽了葡萄牙和英格兰两家的耳光,目前已经攻下了两者在岛上最后一个据点亭可马里,正式据有全岛。富饶的科罗曼德尔和马拉巴尔海岸呢,呵呵,更是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冲击下弄得七零八落的,原本属于葡萄牙的商业路线被荷兰人大肆攫取,利益不断流失,这样就怪不得果阿方面会缺钱了,都没生意做了,哪来的钱!”
“所以,我们强势插入印度的事情,才会分外惹得荷兰人不快啊。”之前已经说得喉咙有些发干的周河生,也问印度仆人要来了一杯果汁端在手里,然后才说道:“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前不是已经派船到新华港询问过邱队长了么?他们啊,对我们在印度频繁的活动早就有些不安了。现在过了这么些时日,他们应该是已经摸清楚我们的意图了,这有可能会促使他们改变一贯以来的政策。”
周河生嘴里提到的所谓“一贯以来的政策”,其实很好理解,那就是之前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东岸人之间也许有着这样那样的龌蹉,但算上双方共同的利益的话,这面上还是能够维持得住的。只不过,当这回东岸人突然之间插入印度之后,虽然目前尚未分薄荷兰人最看重的科罗曼德尔海岸和马拉巴尔海岸的商业利益,但未来却一定会有冲突,除非东岸人不再发展了,固步自封,局限在印度西北部一隅。但这可能有多大呢?荷兰人不是傻瓜,他们自己会评估,以如今东岸和葡萄牙的热乎劲儿,未来一旦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葡萄牙人出现争端,这联合舰队会怎么做不言而喻吧?
所以,现在周河生与艾希托上尉都对荷兰人可能的反应比较感兴趣。第二舰队的李司令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洋又横冲直撞惯了,也不知道他们的身段够不够柔软,懂不懂妥协的艺术,不然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冲突是有很大可能会发生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摊子铺得太大了。你看,他们最近又尝试着重新进入波斯市场,这已经惹得新华港方面不快了。而且他们还控制着锡兰岛、东印度群岛、马六甲、台湾岛等很多关键节点,在越南、日本、暹罗、缅甸、中国等地的手也越伸越长,这可真不像话。”艾希托上尉说道:“你想想他们才多少力量?名下不过九十多艘大型商船,一半在欧洲与亚洲之间往返,三分之一在亚洲各地往返,只有六分之一长期在港。这些船只,即便被改造起来充作武装商船(荷兰东印度公司有随时征发在港船只的权力),加上他们驻扎在锡兰岛和巴达维亚的两支小型舰队,也不过三十多艘可以拿来战斗的舰船罢了。这还是往多了预计,事实上他们能够抽得出来的最多数量不会超过25艘,但需要防守的海域面积却极其辽阔,能够分到印度的舰船有多少,大概也就是25艘的一半罢了。荷兰人这不来还好,若是来了的话,碰上我们的联合舰队,那可就有好戏看了。而且这种冲突,以李司令的性格,那是不管胜败都要找回场子的。等着吧,以后说不定有好戏看呢。”
周河生闻言点了点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前一直没有够分量的竞争对手。现在东岸人冒了出来,他们难受是一定的,甚至可能还会有些许“委屈”:以前不是讲好你控制西印度洋,我在东印度洋玩么?现在怎么就突然插入到印度这么一个关键节点了呢?这不是违反了大家定下的潜规则么?
对于荷兰人的这番委屈,东岸人当然不会过多在意。现代都已经是二代开始成为政坛中坚人物、三代都开始在基层大量历练了,以前的老黄历,自然也需要改动那么一下下了。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需要适应形势的转变,知道如今的华夏东岸共和国,那是一群高举着父辈的旗帜的新人在掌权,他们的风格与以前相比,自然大不相同。
第一百五十章 西印度洋(十六)()
在经历了漫长的酷热雨季之后,干爽凉快的旱季终于准时来到了,这令工作、生活在流沙湖(即阿劳特拉湖)畔的诸多东岸军民们庆幸不已,这恼人的日子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了!
今天是1684年5月22日,是党县隆重挂牌成立的大喜日子。 该县下辖党镇(位于后世阿劳特拉湖畔安布希特拉里武小城附近)、高齐乡(位于后世安布阿武里小镇附近)、铜堤乡(位图后世安巴图苏拉特拉小镇附近)、长子乡(位于后世安德雷巴小镇附近)、襄垣乡(位于后世安帕拉法拉乌拉小镇附近)、壶关乡(位于后世安巴通德拉扎卡小城附近)和黎城乡(位于后世安迪拉纳图小镇附近),一共七个乡镇,数年来共安置了大约一万二千名拓荒者,目前尚有大概九千人的样子,在新华夏岛也不能算是一个小县了。
这个党县,说实话是不太够得建县的条件的,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其他什么方面,离建县都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因此该县其实是新华夏开拓队方面特批成立的,为的是这里极端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农业条件。
从新华县造纸厂印刷出版的地图(受控流出)可以发现,党县的地域面积辽阔,恰似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将流沙湖牢牢地包围在其间,而外围则是起伏不定的丘陵和山地。也是说,这个县大体可以分作三类土地,其一自然是著名的大湖及其沼泽泛滥区了,其二则是外围的丘陵和山地,其三是沿湖的平原地带了。
在这三种类型的土地,流沙湖(因为湖水相对浑浊一些而得名)面积辽阔,烟波浩渺,渔业资源丰富,水产养殖的潜力也很大,是一笔可资利用的资源。外围的丘陵和山地有些鸡肋了,这种“萨沃卡”地形较为干燥,虽有些森林,但不太敢砍伐,因为保护不好的话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即短草稀树丘陵退化为半干旱草原,这在以前已经出现过教训,故出台了类似的保护生态的政策。
但除了述两种类型的土地外,党县境内还有面积颇为不小的湖畔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因为土壤内富含营养物质的缘故,非常肥沃,这从很多动物都喜欢啃食长在面的鲜嫩多汁的牧草能看得出来,这确实是一块非常适宜农业生产的地方。
而且,即便是那些更为靠近湖泊一点半的沼泽地、半沼泽地,也不是不可以开发出来。事实在这方面,东岸人有着太多的经验了,无论是本土的河间地区,还是南非的义成地区,抑或是新华夏岛东海岸,都有着无数的沼泽地被排干积水,开发成为良田、果园或经济作物的种植园,如目前正在扬杰领导下欣欣向荣发展着的东海岸“油棕行动”是明证。
因此,党县境内的平原农田开发潜力是十分广阔的,怪不得级将这里视作东海岸乃至全岛的粮食生产心呢,确实是有其得天独厚之处的。所以,还不等党县地方的官员们说什么呢,开拓队队长邵耀光便直接下指示,正式成立党县,并将一些较有能力的干部从西海岸的大庆盆地一带抽调过来,负责该县的筹备及建设,可谓十分心。
邵大队长之所以如此,其实也是和如今全岛越来越“畸形”的农业生产形势有关。因为所谓的“蔗糖牛市”的到来,及本土工商业对橡胶、剑麻、棉花、咖啡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海量需求,现在新华夏岛正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放弃传统的水稻和玉米这两种主粮的耕种,转而寻求经济作物的种植,以提升自己的收入。
这种情况,尤以气候较为湿润的北部及西海岸大河灌溉区为主。那些地方建设较早,与外界贸易也非常频繁,农民们普遍见过世面,知道种粮食无益于自己的钱包,还是种经济作物挣钱。即便不能种像甘蔗、棉花、咖啡之类的热门作物的,也要搞一些诸如果园、苗圃园艺、养蜂之类的行当做做,至不济也可以放牧或捕鱼,总之都种粮食划算。
因此,现在西海岸和北部这些人口密集的地区,除了大庆盆地内陆还有一些种植小麦或高粱的旱作农业之外,真的没几个人种粮食,这无疑导致了新华夏岛主粮的极大短缺,不得不从隔海相望的葡萄牙人那里进口,这变相促进了赞西河流域殖民庄园的发展,使得其以一种远超历史的速度在前进着。
但东岸领导层会容忍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来自后世现代国前几任开拓队高层,脑海关于掌握粮食安全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从好多年前开始试图扭转这种情况,只不过因为新华夏岛贸易大发展,使得他们的这种努力效果大打折扣罢了。但不管怎样,努力了这么多年,在新华夏岛开辟一块新的粮食种植区域的努力终于出了成果,那便是流沙湖畔的党县粮食种植基地了。
目前,开拓队政府也给本土农业部写报告,为党县的水稻种植和渔业生产基地争取到了相当数量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援助话说新华夏岛本是农业系官员的大本营,从农业部里要补贴自然非常简单了这位该县下一阶段的工作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党县的代理县长是一个月刚满三十岁的“年轻人”,来头不小,是农业系大佬史钦杰的孙子,同时也是第一任农业部部长、门徒遍天下的金科拉的孙女婿,名叫史丹利,首都青年干部学校毕业。之前曾在首都郊区商品化很深入的农村干过,然后又到了农业部里历练,最后在来新华夏岛之前,他在巴西热带地区担任一个农业乡乡长很长时间,这次到海外殖民地任县长,谈不高升不高升的,姑且算是一个历练吧。
史丹利清楚地知道自己来党县的任务是什么,那是尽全力将流沙湖畔的这个粮食生产基地给整饬出来。如果在不长的时间内见了成效的话,那么一切好说,他史某人也将会以此为进身之阶,继续往爬。而如果拖延了好久还没有见到成效,并且民众还因为战争或疾病而大量死亡的话,那么他的履历怕是要被写不光彩的一笔了,那样即便他背景再深厚,日后也不太好说话。毕竟如今的东岸,一切还是按照成绩来说话的,关系是有作用,但也只是在两个人的硬指标成绩差不多时能有所发挥,仅此而已。
因此,史丹利甫一抵达,立刻召开全县副科级以干部开会,全面统一了思想,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制定得非常详细,基本将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分解到了个人,使得其无法推诿或拖延。
当然底下也不是没有反对声音,但对这些人,史丹利一概不管,只强调一句新华港方面在看着,全岛二十七万余军民载看着,大家没有理由松懈。这个理由是如此无懈可击,以至于大伙只能苦着脸回去,拼了老命在蚊虫肆虐的泥地里打滚了。
而考虑到党县深处内陆,位于央高原与东部海岸之间的过渡地带,交通运输并不是很方便,因此新华夏岛方面在数年前开始了塔东铁路的建设计划,并在1682年正式付诸实施。
塔东铁路沟通党县与东部重要海港塔城县,肩负着将流沙湖一带未来会大量出产的稻谷、牧草、咸鱼干这三种物资的运输重任,作用非常关键。同时,作为新华夏岛重要的海港之一,塔城港也会将外界的工业品、日用品运进内陆高原,供当地百姓生产生活使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塔东铁路还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麦利那人虽然现在被东岸人暂时打退了,但那只是他们的一股势力。央高原的各土人王国如今正处在激烈的兼并战争晚期,曾与东岸人交手过的那个王国已经被敌国攻灭,原本四分五裂的央高原渐渐趋向统一。未来这个统一后的王国,对华夏东岸共和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在流沙湖畔的东岸拓荒者又会怎么对待,这都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东岸人需要随时做好战争准备当然不是现在,但未来一定是避免不了的,因为东岸人本身对气候更为凉爽宜人的央高原也是垂涎不已,必欲夺之而后快呢。
塔东铁路的建设方和运营方都是新华夏铁路公司。这家扎根于本岛的铁路公司目前已经成功运营了西海岸的大庆铁路有一些年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此番修建塔东铁路,前后也筹备了多年,光前期勘探、筹备、人员招募费用花了十余万元,很是惊人。而为了补贴这家财务并不怎么宽裕的本地铁路公司,新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