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乱世有空间-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问的也不客气,“你找她干啥?你是干啥地?”

    这人很会察言观色,一见几人的样子就知是误会了,“是这样的,我是来送信的,是司徒嫣的兄长托我给她送封信。”说完从背上将布包解了下来,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上面还封着火漆。

    村正将信接过来翻看了一下,见信封上写着“吾妹司徒嫣敬启”,心里虽有怀疑,但多少也有些相信,他还记得丫头刚来时说过,她有个哥哥当初发生事情时走散了,也许这个哥哥真的还活着,如今日子过的好了,这才请人来送信。可他为什么自己不来,这些他也不好问。拿眼神示意了他爹一下,见老爷子也皱着眉,但还是点了下头,意思让他带这人去给司徒嫣看看。

    村正想着也行,领着来人去了司徒嫣的家。小羊儿一直坐在炕边听着几人的对话,心里不知为什么,很是忐忑不安,甚至有些害怕。他怕这人将司徒嫣接走,又怕司徒嫣的大哥不知何时会来将人就这么接走了,那他以后就再也见不到那丫头,一想到这个,他在家也坐不住了,远远的跟着他爹,一起去了司徒嫣家。

    司徒嫣这会儿正在灶房里准备午饭,李大郎去开的院门,见是村正,领着个陌生人进了院子,也没来得及细问,就听村正叫着司徒嫣,“小五,快出来,你亲哥来信了。”

    司徒嫣在灶房听的也不是很清楚,只听着像是村正的声音,将手擦了擦,这才走出了灶房,“旺福叔,来了咋不进屋,这人是谁啊?”

    “丫头,这人说是你哥托了来送信的。”司徒嫣听的也是一惊,她哥来送信的,那只能是吴谨了,虽心里吃惊,但面子上却不显,先将人都让进了屋,将信接过来,当着众人的面拆了,只简单看了一页,她已经可以确定,这信是吴谨写的,只是信上的内容,不能让村正和李大郎几人知道。

    司徒嫣装出一副喜及而泣的样子,眼中还含着泪,“旺福叔,俺哥他没事儿,他还活着,还给俺来信了。”

    “丫头,这可是好事儿,快别哭喽,叔问你,你能确定这信是你哥写的?”村正还有些担心,怕司徒嫣被骗了。

    司徒嫣拿袖子掩了掩眼角,“叔,俺能确定,这就是俺哥写的,字迹都一样。里面讲的事儿也只有俺和俺哥知道。”

    “那行,既然你能确定,那就好好看看信,看你哥都写了啥,有啥需要叔帮忙的,也别客气,俺就先回去了。”送走了村正,司徒嫣和李大郎几个说了几句,就将人领到了东次间,两个人关起门压着声说话。

    村正出了司徒嫣家,远远的看见儿子小羊儿站在村道上,招了招手,两人这才并肩往家走,路上小羊儿得知来人确是司徒嫣亲哥派来的,担着的心更是放不下来,可这会儿信里写了什么他爹都不知,他只得将满心的担忧压了下来,回家等信儿。

第91章,大宅门里渡日难,寄人篱下讨生活() 
进了东次间,来人一下给司徒嫣跪了下来,“表小姐!”

    他这一声表小姐,司徒嫣大致已经可以猜出此人的身份了,压着声音轻声细语说道,“有什么话,先起来再说,这家里还没有人知道我的身份,你靠近些我们也好说话。”

    “是。”来人起身也只往前移了几步,一副不太敢靠得太近的样子,和司徒嫣保持着些许距离,只是声音压得比司徒嫣还低些,“奴才叫吴过,原来在司徒府外院书房当差,是您外祖父的一名书童,司徒家出事儿时被卖去了别的地方,幸得大少爷和李管事,才将小的几人救了出来,如今奴才几人都在大少爷的庄子上当差。”

    “你既然如今跟了兄长,也不要再称我为表小姐了。兄长怎么会派你一个人来送信的?这么远的路这一路上可还太平?”

    “回大小姐的话,奴才家原就住在这辽东郡边关,对这边熟悉些,所以这次大少爷要找人送信儿,李管事就找到了奴才,将您的事儿都和奴才说了,所以俺刚才跟那村正什么都没敢说。这一路上也是托了镖局的人,这会儿那些人都在新昌县城里住着,明天一早奴才就要起程赶回去。这里有大少爷给您的五百两银票,您点点。”边说边从怀里取出一张银票,上前一步递给司徒嫣,就又退回了原位。

    司徒嫣将银票捏在手里,心里感动,他这便宜兄长,自己日子还不知过的如何,却时刻记挂她这个小妹,“兄长在六安县是否已经安顿好,吴家老宅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吧?你也别瞒我,就算大哥在信里报喜不报忧,但我多少也能猜到一些。吴家老宅光五服内的亲戚就多不胜数,上上下下的哪里不需要打点,更何况母亲又出了这样的事儿,他又怎么可能有好日子过?”

    “表小姐,奴才不在大少爷身边,也去不得吴府,只是偶然听到大少爷身边的书僮栓子报怨,说连吴府的下人都敢给大少爷脸色看,只是大少爷好像看不到一样,从不抱怨。”

    司徒嫣心里明白,吴谨不是不抱怨,是不能抱怨,京城已经有家归不得,如果再不能在六安县立足,他将没了根基,这往后想报仇就更难了。所以吴谨只能装看不见,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时海阔天空。

    “我这里什么情况,你也看到了,等会儿把那倒座房给你收拾出来,你将就一晚,等我今天晚上给兄长写了回信,你明天一早吃了早饭再回去。”

    “大小姐,这,您怎么可以住这样的地方,就是奴才这些下人,在六安县住的都比这里好,您跟小的回去吧,大少爷看到您一定会很高兴。”吴过是司徒家的忠仆,更是对这个救了他一命的大少爷感恩待德,而且他在临来之前还从李管事那听说,他们这些奴才能得救,都是大小姐出银钱安排的,对这个大小姐也是心存感激,如今大小姐只能住土房子,睡草席子,他这心里难受。

    “不行,我的情况想来李管事也跟你说了,所以我不能回六安,而且你回去后也不能跟兄长乱说,只告诉他我在这里日子过的很好,村正人很客气我刚来就帮着买了地,还找人帮着盖了青砖瓦房起了院子,家里内外院的买了好几个奴才伺候着,日子过的很舒心。只管让他放心。”

    “大小姐,您如今过这样的日子,要是再瞒着大少爷,奴才这心里,……”司徒嫣也不等吴过把话讲完,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吴过,你要知道,不是我不想住好房子,你进村时也看到了,就我现在住的这房子,在这村里也算得上最好的了,如果真盖了青砖瓦房,不用等我去住,找麻烦的就上门了,我这样只是为了低调方便行事。”

    “而且我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要是身边出出进进的跟着两个奴才丫鬟的,那不是掩耳盗铃!这些都是我能承受的,而且我也会在信里告诉兄长,我日子过的很好,所以你千万不能乱说话,这实话只会让兄长着急担心,什么忙都帮不上。所以你只管往好了说就成,只是如果李管事单独问起时,你可以实话实说,他知道这里的事儿,可你也要告诉他,李大柱的四个儿子将我照顾的很好,我在这里并没有吃苦。也叫李管事和翠萍两人都放心。”

    “翠萍姑姑如今是庄子上的内院管事,出门前翠萍姑姑还给大小姐准备了好些的衣裳鞋袜,连着李管事准备的吃食点心等东西,也装了两大箱子都在外面驴车上呢。俺这里还有李管事的一封信。”

    司徒嫣接过了信,“东西先不急着拿下来,就先在车上装着吧,你先去净房洗漱一下,等会儿吃了午饭就去歇着。”司徒嫣也急着看信,将人安顿好,就又回了东次间,还没来得及看信,就听见有人敲她的屋门,将信反扣在炕上,这才下了地去开门。

    从吴过进门李大郎几个的心就一直提着,好不容易见到小妹将人领了出来,又见小妹忙着打扫倒座房,又帮着烧炕,烧水,等都安顿好了,小妹又回了东次间,他们再也等不了了,这才来敲门。

    “哥哥们找俺有事儿?”

    “小五,你亲哥是不是来接你回去的?你是不是要走了?”李三郎见大哥只看着小妹,话也说不出来,急的他只好站了出来,这些话憋的四兄弟都快疯了,如果小妹就这样走了,那他们要怎么办?这日子还要怎么过?一想到这些,他们就着急、担心、心疼、难过的只想流泪,可这人是小妹的亲大哥,他们又不能拦着,实在没办法了,这才想着来问问。

    “哥哥们放心,俺哪儿也不去,俺哥来信,只是问问情况,也告诉俺一声,他当初被人救了,认了那人当师傅,跟这个师傅走商卖货。所以哥哥们不用担心了,这里才是俺的家,要是哪天俺哥在外面走累了,俺就让他回来,到时俺们六个一起过日子。”

    “这个好,俺们六个一起过日子。”李大郎听着小妹这样说,高兴的直流泪,拉着司徒嫣的手,笑的眉眼弯弯。二郎几个更是高兴的抱做一团,他们总算可以安心了。

    “大哥,今天的午饭做的也差不多了,一会儿你帮俺招呼那个来送信的一起吃一口,俺还要先把回信写了,午饭就不用等俺一起吃了。”司徒嫣将四人送出了屋子,叉好门这才开始看吴谨的信。

    “吾妹嫣儿,兄已于六安县城吴府老宅安顿,日子过的很顺心,祖母身体硬朗。……”又读了李有柱的信,这才知道吴谨是报喜不报忧,几人从到了六安县城,日子过的并不好,那样的大家族,哪个不是逢高踩低,虽然他爹身份不低,可毕竟远在京城,而司徒府的事儿,在六安县可是轰动一时,这些都让他在吴府腹背受敌,幸好祖母很看重他,这才让他能争得一席之地。

    李有柱买地、置铺、买院落的事儿都还算顺利,只是找寻司徒府的人,很是困难,当初司徒府获罪,人死的死,卖的卖,更有甚者被卖去了南边的吴国,找起来很是麻烦,甚至有心想救都救不出来。

    打听了很久,才救出了他舅舅一个嫡出的六岁小儿子,只是当初司徒府发生那么大的事儿,人已经被吓得有些发傻,这些日子一直吃药养着,还有些庶出的,旁支的年龄都很小。

    吴谨信里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她这个妹妹,也气她当初让有柱和翠萍回去帮他,可也看的出他这个哥哥对她这个妹妹很是关心爱护。司徒嫣心里感动,可也很难过,她享受着本不属于她的关爱,却帮不上这个兄长一点儿忙,还要让他将手里不多的银钱拿来帮扶她。

    这才拿起笔先给李有柱写了一封信,将自己真实的情况告诉了他,连自己跟着李大郎几人一起赚钱的事儿都和他说了,让他帮着劝吴谨不要再给她托寄银钱,并叮嘱他将银票全换成金银,不要留古董、玉器、字画那些东西,将值钱的东西都换成金银,并在庄子的内庄屋里挖个地窖好好藏起来,挖窖的事儿不要假手于人,只她哥吴谨和有柱两人知道就好。

    至于给吴谨的信,司徒嫣斟酌再三,这才提笔,写了足有近一个时辰,才算写好。将之前给吴谨做的衣衫都找了出来,连着信一起拿个布包了起来。这才出了东次间,见李大郎几个都在西次间里看书,这才去驴车上将车上的东西直接收在戒指里。

    将东西送到倒座房交给吴过,又叮嘱他回去后千万别乱说话,别让大哥着急上火,这样还不放心,等用过了晚饭,又千叮咛万嘱咐一番这才去休息。

    等第二天用过早饭,将人一直送到村外,等人车都走没影,这才和李大郎几人一起回了村,远远的就看见小羊儿站在村口。几人上前打了招呼,这才回家。等司徒嫣走远了,小羊儿才笑着回了家,他很高兴,丫头没跟着走而是留了下来,担心的一夜都没睡,这会儿才感觉有些困。

    司徒嫣并不知道她的信最后不只吴谨看到,连那个命中与她纠缠不清的人也看到了,并且从此记住在这个时代有她这样一个人。

    司徒嫣找了个空儿,将五百两的银票全换成了金子存在了戒指里,她这下就有近1500两的银钱和一些母亲留下来的首饰,如果省着点儿用,可保一生衣食无忧。

第92章,一百亩的口分田,冻田地难耕难种() 
司徒嫣送走吴过,特意上村正家道了谢,“旺福叔,昨天那人是俺哥师傅的一个徒弟,家正好在这辽东郡边城,过年回家顺便给俺带点儿东西捎封信。”

    “这下好了,有柱兄弟也有后了,你哥他没说要接你回去?”

    “俺哥他师傅是个走商的,一年到头的不着家,俺哥跟在他身边,就算俺过去住,也没法照顾俺,更何况,俺在这里还有大郎哥他们,这里才是俺的家,等哥不想走商时,俺还想让他也回到这李家村,俺们一家六口人在一起过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