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内部动荡便可以暂且得到震慑,而这样一来,陈凯也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解决潮州当前的困境。
接到报捷的同时,郑成功也收到了陈凯关于解决土客之争的计划。说起来,这种办法全凭着陈凯个人的巨大威信,换了旁人,甚至是换了他来做也未必能成。这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尤其是那个三年之期,实在是不长,假设三年之内无法收复广州,那么信任危机就会使得压力呈几何倍的爆发出来,再想要安抚住了,就绝非是什么易事了。
“但愿是我想得太过消极了吧。”
经过了小盈岭一战,明军在闽南的局面已经打开,陈尧策的反正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随着福建官府、绿营的恐慌越来越严重,自然也会有更多的有利于明军的发展。而在这期间,郑成功也不介意去做些推波助澜的事情,将这一进程加快。
想到此处,郑成功不由得回想起程乡沦陷以及土客之争刚刚爆发的时候,那时候陈凯还没有回来,他原本计划着的小盈岭之战经过了深思熟虑也不得不选择放弃。一切即将前功尽弃,若非是陈凯回来了,若非是这个值得信任的同伴一力主张,并且毫不犹豫的担负起了潮州的重担和责任,也不会有这一次的大捷以及闽南局面的一片大好。
闽南,顾名思义,自然是福建一省的南部。但是这里并非是天涯海角,与广东东部相连,如今广东东部虽说是明军的控制区,但却是面临着内忧外患,一旦崩盘,他在闽南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但是现在,有了陈凯坐镇潮州,他便可以心无旁骛的在闽南战场上与清军花式开打。想怎么折腾清军,就怎么折腾清军,如今漳州府南部已经全面收复,下一步,便是海澄县,乃至是漳州府城。一旦拿下了这些漳州府的核心地区,大军无需急于北上收复漳州府北部的各县,直接席卷泉州,进而夺取福州,八闽之地必然是天崩地裂般的变局。
局面一片大好,对于陈凯的主张,郑成功自然也是竭力支持的,因为这不仅仅是在支持陈凯,更是在支持他自己,他们两个人本就是站在同一条战线里,背靠背的面对着穷凶极恶的满清。
陈凯的计划,郑成功不打算表示任何的异议,甚至是任何的想法。他信任陈凯,陈凯也信得过他,这就足够了。相较之下,倒是陈凯早前预估的一件事情,现在反倒是更加重要了起来。
前不久,陈凯回来的时候带回了部分鲁监国朝的部队,并且认为鲁监国很快就会前来投奔。由于唐鲁之争的缘故,郑成功并不是很看好这一估量,但是有了陈凯的话,也免不了在他的心里浮现出了一些想法来。
果不出陈凯所料,鲁监国朝在走投无路之下最终还是进入了郑成功的地盘海坛岛,郑成功幕中的在这几年里成长起来的又一个谋主潘庚钟以为,可以用隆武帝任命的宗人府官职来与鲁王相见,这样就可以规避掉礼数上的一些问题。而对于与鲁王相见的目的,潘庚钟和另一个得用的参军冯澄世则表示,可以借此来吸纳鲁王带来的那些明军,比如张名振、比如周鹤芝、比如阮骏的部队,都是浙江明军的精锐。旁的不说,最起码海战的能力都会太差。
这也是陈凯出发前的意见,唯一不同的就是陈凯没有提及礼数上的东西,大概是过于匆忙了吧。
与这两个心腹谋士进行了商议,郑成功便派人请鲁王一行来中左所一会。估摸着时间,正月初一、初二的应该就能抵达。
还有几天的功夫,郑成功打算休整一番,等过了春节再行出征,彻底推倒清廷在闽南的统治。就在这个功夫,冯澄世送上了两份谏言,郑成功细细看来,也是大喜过望。只不过,其中的一个乍看上去倒没什么,但是似乎陈凯以前好像谈过一些关于日本的事情,就显得有些值得商榷了。。。
“铸币的事情,冯参军你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至于赴日乞师一事,我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第七十六章 烈火烹油(中)()
赴日乞师是明王朝在清军入关后局势急剧恶化,从而在迫不得已之下选择了对外寻求援助的政策。这项政策在鲁监国朝以及隆武朝、永历朝的郑氏集团都有过展开,这无不是源于鲁王系统的浙系人马和福建的郑氏集团与日本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商贸往来关系,就像是陈凯从广州回来时获知的那件永历朝廷向罗马教廷寻求援助的事情,二者在性质上并不存在着太大的区别。
由于郑芝龙以及郑成功在陈凯到来之前都曾进行过赴日乞师的政策,陈凯在郑氏集团站稳脚跟后就曾对此进行过了否定。
郑成功听得进去与否,这一次会否继续施行,其实很难说,但是不得不说,冯澄世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连带着那份铸币的计划,对于潮州战场上尚在竭力维持,而在闽南战场上正在急于寻求突破的这支大军而言,确实是填了一层底气。
铸币的事情,郑成功需要通知陈凯,因为明军所需的矿石、金属至今依旧有不少是来源于潮州。而且随着铸币的展开,铜料紧张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上也如果陈凯能够想到办法,也是不小的补充。
接到消息时,陈凯正在南澳岛上视察工作。郑成功取得小盈岭大捷,进而引发了漳浦反正,这都是极好的事情,甚至就连冯澄世提议铸币,陈凯也是表示赞同。不过对于铜料的生产,陈凯也还需要时间来琢磨。
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的,陈凯主持军器局期间,虽说武器、甲胄上用铜量少得可怜,但是单单复制灵铳一项,就耗费了巨额的铜料,郑成功那几年海贸所得的铜料绝大多数都填在这里面了。。。
潮州一府,真正规模较大的还是银、铅、锌、铁以及煤这样的矿藏。铜不是没有,程乡那边就有不少,好像还是富矿。奈何现在程乡现在已经姓了郝,他暂且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这事情,陈凯更加倾向的还是建议郑成功加大海贸的收集,利用原本的海贸优势来推行铸币,暂且也就只能如此了。
回到了南澳岛,岛上已是物是人非,冯澄世搬迁军器局,大量的工匠及其家属都乘船前往了中左所,民房多有空闲不说,很多工坊也不得不闲置了下来,曾经的那个闽粤交界的未来工业中心随着主事者的变更也出现了迅速的破败,从另一个角度也见证了福建明军战略重心转移的事实。
工作岗位大幅度减少,民房大量闲置,南澳岛的经济处于全面倒退的状况。对此,陈凯也暂时顾不上这些,而是来到了那座军器局附属学堂,听着那朗朗的读书声,却是放心了不少。
学堂,冯澄世不知是为何,并没有搬迁到中左所去。是瞧不上陈凯加大力度培训的数学、物理人才,还是暂且还来不及,这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写了书信给郑成功,要将军器局附属学堂从军器局名下划出来。
这是未来,放在冯澄世那么个封建官僚的手里,陈凯觉得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巡视完毕,回到了总镇府,似乎整个岛上也就只有这里是没有太大变化的。算不得繁忙的军务,自是没办法与郑成功还在时相提并论,但是起码从郑成功杀入潮州以来的这几年也都是这样子了;一支小部队在演武场里操练着,还算是虎虎生风,这是陈豹的南澳镇的一部,在早前的一战里,南澳镇表现中规中矩,不好但也不差,说到底,训练再多,不如在战场上杀一回人来得更实在。
这一次,陈凯没有去见陈豹,反倒是来到了那处花园。步入其间,侧身于小亭之中,伊人仿佛就坐在对面,听着他侃侃而谈。只可惜,物是人非,哪怕是他暂且也没有功夫去操心那桩婚事了。
一切随缘吧。
离开了花园,回到小院,原本的四个下人,现在还剩下了三个,小厮陈松去了府衙做事,而这三个人则还在忙着收拾东西,准备这一次随着陈凯去潮州。
“真遗憾,不能继续在总镇府蹭饭了。”
这次回来,陈凯如是对陈豹打趣儿道,后者也是付之一笑,完全是拿陈凯这脾气没办法的样子。谁又能想得到,当年陈凯刚刚登岛时,陈豹对他最是恨得一个咬牙切齿。
“老爷,晚饭马上就准备好了。”
“嗯,做好了到书房叫我。”
书房里的书册,大多已经打包封箱了,连带着小院里很多属于他的东西都要搬到郑成功在潮州的行辕,也就是车任重原本的府邸改建的潮惠分守道衙门。陈凯从案上拿起了一本他亲自撰写的书册,这是一本读书笔记,是他这些年阅读的那些关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书籍的一种归类整理。
翻来翻去,直翻到了一页绘有复杂图形的,陈凯又向前翻找了几页,便从这一相关内容的开头从头看起,一直到了贴身丫鬟前来告知晚饭已经做好,才重新放下。
晚饭很丰盛,厨娘显然是把看家的手段都拿出来。这,毕竟是他们在南澳总镇府的最后一顿晚餐,明天一早就要随陈凯北上潮州府城,估计达到之日,也已经临近除夕了,明年,也就是永历六年的春节,应该就会在潮州府城的分守道衙门里度过,这对于他们而言也同样有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用过晚饭,陈凯照例去洗漱一番。一切完毕,也不继续看书了,让人将书房里最后的那些书册收拾起来,便自顾自的回了房。
躺在床上,却是难以入眠。永历六年,对于寻常人而言或许仅仅是一个和永历五年应该不会有太大区别的年份,但是陈凯却很清楚这原本是南明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将会发生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这些大事件也会深刻的影响着后世的时局发展。
如何更好的走下去,陈凯尚在深思。单单从如今闽粤两省的局势而言,单单从他和郑成功背靠背而战的福建明军而言,他必然是要确保郑成功在闽南的势头不被广东的清军所打断。而就现在来说,他回归广东一出手便剿灭了苏利,看似大有逆转颓势的架势,但实际上去了一个苏利,又来了一个黄应杰;郝尚久的威胁,也如同是达摩克里斯之刃一般悬在头上;最大的问题还在内里,土客之争暂且得到了安抚,但那些广州百姓如何将他们的最大能量发挥出来。
除此之外,永历六年的历史会否因为他早前几年的努力而发生改变。另外还有那个冯澄世,会不会变成下一个施琅,这都是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可能性的。
明年将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
第七十七章 烈火烹油(下)()
“冯参军,赴日乞师一事,我已决定,暂且不做考量。至于原因,建平侯多年来往日本,陈参军当年也分析过日本的局势。日本如今幕府与各藩处于大小相制的状态,是不会出兵来援的。”
五十一年前的关原之战奠定了日本当前的政治态势,德川幕府独领风骚,但下面却依旧还有着很多大名在虎视眈眈,比如萨摩藩。这样几近凝固的态势,直到黑船事件的爆发才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开始土崩瓦解,经过了十一年的酝酿,终于造成了倒幕运动的爆发。
但是,那却已经是两百年后的事情了。在这期间,清军入关,南明也曾派人前往日本求取援兵。对此,如萨摩等藩是积极响应的,他们也不在乎是哪一路的明军,只是希望借参与明清战争来扩充自身的实力。但是,他们的这些小心思却无不被德川幕府所洞悉,德川幕府为了维系平衡的政治态势,是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这是核心利益所致,并非是冯澄世在谏言中提出的卑辞所能够转圜的。
比之历史上,郑成功控制的地区多了一个潮州府不说,原本因马得功突袭厦门岛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也得以避免。托陈凯的福气,郑成功掌握的实力比之历史上更加强大,军需财政上的压力也不似那么严峻,以着他素来骄傲的性子,确已不具备向日本乞求援助的必要了。
郑成功否定了这项谏言,冯澄世却也并不在意。原本这就只是一个备选方案,他的核心计划是铸币,借铸币来强化郑成功所部的经济实力,同时增强他在郑氏集团内部以及军器局的话语权。现在郑成功同意了铸币已是大喜,已是大喜。
对军器局的恢复生产进行了报告,冯澄世便返回到军器局继续办公。见他回来,他的儿子冯锡范便跟进了公事房,问及情况,对于郑成功暂且不打算赴日乞师的事情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来,但是对于铸币,却依旧是显得忧心忡忡。
“父亲大人,现在关键还是铜料,没有铜,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这一点,冯澄世自然是比冯锡范更加清楚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