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成功在隆武朝接替郑彩主持过对江西方向的防务,也曾与清军交战过,但是满打满算,到今天也不过是打了几仗而已。可是就解应龙的死以及现在对这些关键地段的守御布防看来,已经有了名将的潜质。此人与清廷有杀母之仇,其人强上一分,对清廷来说都不会是好事,而且可以说是郑成功越强大,对清廷的威胁就越大。
就内心而言,王进当年能做流寇,如今对清廷也并非是什么死忠。但是清廷席卷天下之势已成,他也早已站了队,而且身在福建前线,正是郑成功兵锋所及之处,这份对清廷的威胁或许还远,但是对他的威胁却是近在眉睫的。
几经试探,王进始终没有找到什么破绽,他既然虚张声势,此刻带到前线的部队亦只是打着先头部队的旗号罢了。后续部队在名义上是会陆陆续续的抵达,但是这本就不是真的,迟早会被郑成功看出破绽出来,而这一天更是越拖越近。
王进焦急的在大帐中走来走去,他在北方的尸山血海,在南方随着清军席卷各处,这些经验,思前想后却并不能帮助他突破郑成功的防线。这让他更是急躁得无以复加,但却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撒出去的探马带回了一个山民打扮的汉子,王进更是从那汉子的眼中看到了对财货、赏赐的贪婪。
………………
第二天,郑成功便接到了新的情报,情报显示,王进正在调动大军,意在全力进攻安平城,大抵是抱着围魏救赵的心思。
对此,郑成功并不打算再作调整,因为清军从大盈而来,若想进攻安平,只有一步步的趟过他分遣各将据守的那些易守难攻的要点。而他如今的任务,便是为泉州的攻城战争取更多的时间。
郑成功派出信使,众将接到命令更是严阵以待。然则过了两天,清军却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心中暗道不妙的郑成功很快就接到了新的通报,那就是王进所部突然出现在了泉州城下,一战击溃了本就受创未愈的左先锋镇。而郑鸿逵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也只得选择了退兵,泉州之围已经被王进解除。
“根据探查,虏师并非一万五千大军,而是只有王进所部兵马,大抵千余人而已。他们不知从哪得到的情报,自带马步,乘夜由冷水井过何坑,出南安,突然出现在泉州城下。城下大军突遭……”
“够了,本帅知道了。”
泉州围城月余,本来已经让守军的士气大降,破城虽非指日可待,但是明军压倒守军的势头已成,现在清军援兵抵达,就算郑鸿逵没有撤军,守军的士气已然今非昔比,没了那股子绝望,就凭着他们这两支明军拙劣的攻城技术,实在也不会有什么胜算了。
“王进这厮……”
大功即将告成,却突遭变故,郑成功心中怒极。然而片刻之后,沉心定气,郑成功也很快就有了新的策略。
“命令,洪政、余宽率所部兵马经小路于青石宫设伏,杨才、郭泰率所部兵马埋伏于莿园。另外,由忠匡伯张进率部以为接应。”
泉州已成泡影,郑成功此番的目标立刻便换做了王进,能够除此大敌,日后进兵漳州亦会是胜算更大。众将依令而行,奈何不日却传来消息,说是王进已经在两日前通过了那里。细算来,原来王进在抵达泉州的当日就已经撤兵而去。
“真是滴水不漏啊。”
王进的意图,郑成功自是看得明白。泉州与漳州毗邻,王进援鲤,若是让郑成功,或是厦门的郑彩趁机袭取了漳州,那就得不偿失了。满清在福建战场的态势,促使着王进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这般以快打慢,有心算无心,郑成功只会是一步慢步步慢,再也寻不到任何机会。
“是时候回南澳了,总有再见的机会。”
大军重新在浔尾一带汇合,登上了楼船镇的海船,扬帆而去。比之来时,郑成功所部膨胀了不少——漳州、泉州投军的丁壮,搜集和缴获来的各色物资、军备,林林总总的不在少数,以至于郑成功不得不从安平调了几艘原本走海贸的大海船才能勉强将这些收获一起装走。
此番出征,先是兵败海澄,而后击退赵国祚、阵斩解应龙、夺取溜石寨,进而围困泉州月余,最后在清军的援兵之下被迫放弃。从战略目地的达成上,确是没有取得太好的成效,但是就这支大军的成长,却是大大的赚了一笔。
“回去之后,要抓紧一切时间训练新兵,以备来年再战。”说到这里,郑成功已是充满了对明年的期寄:“但愿,这几个月来陈参军没有闲着,这次出征缴获了上千件兵器,抛去分给四叔的也有七八百件,可补充损失和扩编却还是远远不够的啊。”
海船上,郑成功如此想来,却也只是一闪而过。这一路,比之来时却还是要多走了几日。待到他们返回南澳时,提前接到传令的南澳岛上的武官员一如此前送行时那般赶到了码头迎接王师凯旋。
奈何郑成功回师,先要带着解应龙的首级去祭奠隆武帝——虽说仅仅只是一个参将而已,但也总好过空手而归。
结束了祭奠,郑成功还要分配物资、人员的归属和安置,巡视南澳的城防,更有几个在漳州、泉州投效其麾下的人才需要他分出更多的精力安抚,与陈凯便只有在码头上稍作寒暄了两句,仅此而已。
上午时回返南澳岛上,可到了下午郑成功才勉强有了批阅公的时间。陈豹镇守南澳多年,南澳城防以及海上巡视皆做得甚佳,折腾了半日,大批的人员和物资才算是有条不紊的归并各处,郑成功坐在虎节堂的太师椅上,一边细细批阅着案前的公,一边不时的发出对陈豹、洪旭二人的问询。
“南澳镇已经招募了七百余士卒?”
“确是如此。”
“那就从这次带回来的丁壮里调三百人,把南澳镇补足到千人,确保了我军这一根本之地的安堵。”
“末将遵命。”
“……”
“吾出征的这几个月,收入如何,可有什么问题?”
“回禀国姓,夏税已经征收完毕,秋税的征收已经开始。另外,日本那边的海贸现在基本上都是永胜伯的人在跑,咱们的份额很少。不过与大员和马尼拉的华商已经定了书,只是想要重新恢复与巴达维亚、北大年等地的生意往来,却还需要更多的关系和货物。”
“这个吾知道了,我军暂时没有那么多货物,先这样吧。”
“……”
郑成功出征数月,南澳这一根本之地的防务和经营,陈豹和洪旭都很是下了不小的气力。奈何现阶段实力孱弱,影响力也是小之又小,如海贸上,洪旭原本也并非是郑氏集团中负责此等事务的人员,能够做的其实也就这么多了。郑成功很清楚,他们二人都是他能够倚重的心腹之人,这些日子都是在竭尽全力的强化这支军队的实力,此间也不过是看着公,顺带着听听他们的意见而已。
问了几个问题,郑成功很快就翻到了几份派往潮州的细作送回来的情报上面。这几份情报的内容存在着延迟性,其中的一个甚至已经不存在什么实际意义了。只是这些情报,郑成功却看出了些端倪,但也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权衡利弊,便干脆放在了旁边,继续去审阅那些更为简单的报告。
翻来翻去,大多都是中规中矩的,皆在郑成功的意料之内。郑成功点了点头,便翻开了最后的一份公,这份公是武库递交的,他原本没有想太多,只是下意识的随手翻开,岂料里面的内容却着实吓了他一跳。
“武库里哪来的那么多武器?!”
第三十六章 双赢()
“一千四百六十二杆长枪、一百一十八把腰刀、一千四百二十六面藤牌、一百零八张步弓以及若干箭矢!”
郑成功目瞪口呆的念着武库送上来的书上的数据,仔细回想一番,今次出兵,交战数次,还有一场斩获上千的围歼战,并且破了一个寨子,却也只是收获了七八百件武器,其中还不乏老旧残次。按照他的记忆,出征之时,武库早已是掏了个空的,岂料再回来时竟然多出了那么多的武器,估摸着就算是扩军也差不多够用了,差的无非是调整兵种结构而已。
“是的,国姓,武库的库存和账簿是末将昨天亲自带人检验过的,绝无错漏。而且,其实还不只是这些,南澳镇的那七百新卒也早已全副武装。若是把那批也算上,武库放得下与否都很难说。”
洪旭如是说来,陈豹在郑成功的目光下亦是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武器不会是凭空冒出来的,据郑成功所知,陈豹在他出征期间也只是在抓紧训练这批南澳镇的新兵,没有过任何军事行动,而贸易方面,无论在哪里,武器的对外流通都是会受到极大管制的,更何况还是这么多。
就现在看来,这些武器的来源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军器工坊的产出,而郑成功也清楚的记得,这招讨大将军行辕下属军器工坊的负责人正是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物!
“陈参军那边,这几个月看来是没有闲着啊。”
想到陈凯,郑成功却是难得的笑了起来。这个读书人自称是投效隆武皇帝才来到福建的,现在在他的麾下,亦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具,总让他有一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感觉。
出征前,他也曾不止一次的想过,陈凯不远万里南下,能够平平安安的来到南澳岛,未尝不会是大明的列祖列宗在明里暗里的庇佑着。而现在,短短三、四个来月的功夫,陈凯已经准备好了他即将展开的新一轮扩军的兵器,与此前称得上是截然不同。而且更大的问题在于,他手中真的就只有那么为数不多的工匠,在这样的基础上达成如此成绩,更显尤为可贵。
“陈参军每日督促工匠打造兵器,总有奇思妙想。末将以为,此人才华横溢,实堪大用。不过也有一点不好的,那就是一个月前,库房里的铁料都被军器工坊耗用干净了,还是当时不得以停工了两天,等待海船抵达才能重新开工。”
南澳岛不是矿产储量丰富的南澳大利亚,铁矿并非没有,但也仅仅是零星分布,储量低的可怜。郑成功自起兵以来,原材料中只要是南澳满足不了的,都是要依靠海贸获取。原本福建在明时冶铁业极其发达,闽铁的质量也是享誉国内外。可是如今兵荒马乱,产量不可避免的锐减,就算是其他地区,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
然而即便是如此状况,就凭着那十来个铁匠,陈凯就能把库房囤积的铁料尽数打造成武器,而且还出现了由于原材料不足所导致的产能过剩现象,却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洪旭笑着说出了这番话,郑成功的面色就更是不同。不光是对陈凯的能力的重新估量,这其中更少不了对洪旭如此盛赞陈凯的惊奇。
“嗯,看来我等是得把陈参军请来,或许他还会其他的一些想法也说不定呢。”
郑成功如是说来,却将目光投注于陈豹的身上。陈豹对陈凯不满,这是出征前招讨大将军行辕里人尽皆知的事情,如今陈凯得到了洪旭的称赞,郑成功亦是表示了肯定,倒是陈豹,不仅没有表示反对,似乎面上还有着隐隐赞同之色,只是没有付诸于口罢了。
出征近四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变化却已经开始显露在郑成功的眼前。对陈凯的好奇,也更是再加了一层。
“末将以为,国姓还当亲自到军器工坊看看,那里的情况,已经不是通过描述就能说得清楚的了。”
“哦?”
………………
隆武三年十月二十一,上午的时候,郑成功的大军凯旋而归,陈凯比平日里晚了不到两个时辰上值。不过,大军凯旋对军器工坊的影响也就到此为止,一切还是井然有序的按照平日里的工作流程,少的只是早点名的时候,这一遭并非是陈凯主持罢了。
一上午的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完毕,到了用饭的时辰,工匠们从新厂区里出来,回到了旧厂区新建的食堂,先是在门口的水池子那里,由杂役舀着水洗了洗手,而后排队从与食堂连在一起的厨房的窗口里领取饭菜,到食堂的那几张长条桌上大快朵颐起来。
今天的菜谱里又是豆腐,大抵是与那家豆腐坊的合作关系还没有结束的缘故。所幸现在伙房里的那三个负责的厨娘可不似尤洪氏那般蛮横,即便十天里有七八天是豆腐,起码还知道变着法的换菜色,今天红烧,明天就炒豆腐干,总能变出花样来。工匠们也不愿意为了这等小事开罪那三个监工,更不愿意为了些许小事去让陈凯心烦,能吃饱也就过得去了。至少,续碗可是天经地义的,这在别处却是没有的